01
用命賺錢也餵不飽資本的貪婪
忙碌了一周,終於到周五了。這次想給大家推薦一部日劇《我,準時下班》。最近「內卷」、「996」、「猝死」這些關鍵詞再度登上熱搜。小尉也特意更新了一篇相關時評。(連結:從拼夕夕事件看內卷)
那麼,我們想要的工作狀態到底是什麼呢?我想這部日劇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準時下班。
主角東山結衣,在她剛畢業時候,就像所有前輩所教導的那樣,為公司拼命工作,無休止加班。那時候她經常會想:「一個月加100小時以上的班不休息,要是我能生個病、受個傷就好了,這樣我就能歇一歇了。」
入職半年後,因過勞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後,她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這時的她才意識到,那些打著「奮鬥」的旗號,拼命榨取你的健康和人生才是最大的惡意。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用命賺錢也餵不飽的資本的貪婪。
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2020年4月初,一個名叫「996.ICU」的項目在GitHub上火爆起來,意為「工作996,生病ICU」。網友以保量公司名單的方式,向「996」發起抵抗性的。華為、阿里、京東、58同城等上百家公司均榜上有名。
而後,馬雲在阿里巴巴內部活動發表了「996工作制是一種巨大的福氣的言論」,劉強東更是提出了比「996」更喪心病狂的「8116+8」,即早8點到晚11點,一周工作6天,周日再工作8小時。
而這樣的言論,卻有一眾人附和:「你幹不了還有別人幹。」
要知道八小時制是前輩通過漫長艱辛的鬥爭才從資本家的手中爭取來的。而如今我們無節制的加班難道不是時代的倒退嗎?加班文化一旦蔓延開來,帶來的影響卻是需要整個社會買單。
02
「內卷」捲走人生
看了這些,你告訴我,無節制加班帶來的是什麼?是猝死、是內卷。一如蝴蝶效應,加班文化造成的負面效應在整個社會蔓延開來。
我們來看看今年熱度挺高的一個話題
大家都知道的是,在「996」和「末位淘汰制」下,網際網路紅利期過去,每年報考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的人數在逐年攀升。大家形成的一個思維慣性是,早早進體制的年輕人沒前途,估計大多數是父母逼著考的。我們來看看網友的答案
但是,體制工作是分配財富的人,在企業工作是創造財富的。如果有一天,一國的年輕人全都熱衷於考公,那麼這個國家也將失去活力。那這後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是無節制加班和內卷帶來的低欲望社會和無價值感。
或許加班的人跑得快,但是會生活的人才能跑的遠。那些讓職工無休止加班的公司,要麼就是工作分配不合理,要麼就是人手不夠。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好公司,部門領導喜歡在快下班時安排工作,對加班到第二天深夜的員工的補貼是第二天中午再來上班。那為什麼我不按時下班,第二天上班再去完成呢?我們不是說反對在突發情況下的必要加班。但這種毫無效率和意義可言加班,有什麼意義可言?
那我們除去工作之外的生活應該是什麼?就像劇中女主一樣,去喝一杯啤酒,去吃愛吃的小籠包。
知乎上關於「內卷」的話題中,有一個「越卷越掉坑」的熱門討論。早出晚歸,天天都在忙。黃金年齡一過,如果沒有上升到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絕大部分人會迅速進入下行通道,越努力掉得越深。原因呢?因為我們沒有生活。不能準點下班的年輕人,在凌晨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他想幹什麼?學習?才怪。是睡覺、刷視頻、看綜藝和一切不需要動腦的事。那麼每天循環下去,體力漸漸不如比自己年輕的人,又因為沒有時間提升,沒有提拔到公司管理層,隨之而來的就是「淘汰」。
那麼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接受教育,不斷學習和吸納新知識,就是大多人解決內捲化困境的出路。這一切,都要從打破無節制加班做起。
回到家庭層面,全年無休忙碌工作,沒有時間去陪伴家人、對家人造成的傷害同樣是無法彌補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按照「996」工作制的時間來計算,員工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一周工作6天,這早已嚴重超出國家法定的工作時長,侵犯到了員工合法利益。對此,國家早已出具相關法律法規: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安徽省勞動保障監察辦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按照每人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其中,勞動者是懷孕7個月以上或者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的,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處罰。加班文化的風氣改變不是靠的不是一個人。就像加班文化的形成也是由點到面覆蓋性的增長一樣。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法律維權,公司在吃了一次、兩次、三次……的法律處罰後,它還敢在網絡、公共場合以及在工作中肆無忌憚地要求員工無節制加班嗎?
同樣,希望通過奮鬥搏取前程的年輕人們,一切成功的前提是飽滿的精神和健康的身體。如果連最基本的本錢都沒有了,只會陷入「996 ICU」的困局。
會生活才會工作。不妨從你無節制的加班中抽出身來,學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陪陪父母陪陪家人,和朋友聚一聚,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要為了工作犧牲掉人生。
那麼你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我嗎?我想準時下班,喝啤酒,看電視
跟喜歡的人聊天
能享受這樣的時光我就覺得很滿足了
你可能會覺得我的要求太低了
不過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想做的事不一定是宏大的理想和目標
只要自己能夠享受其中,做什麼都好
要如何渡過一生,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有不同的答案。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讚或者在看吧,多謝閱讀。
如果轉載本文,文末務必註明,「轉自微信公眾號:尉星」。
長按二維碼關注《尉星》微信公號
更多精彩文章在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