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當你腰纏萬貫時,再遠的親戚都會成為你的近親;當你貧窮落魄之時,再親的近親都會變成陌生人。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上圖這位88歲的老人就是此次新聞當事人—王老伯!
01
也許王老伯不會想到,自己將房產送給小遊這件事會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還讓處在耄耋之年的自己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主#這一話題微博,截止目前閱讀人次超過3.3億。
11月24日,老人的親屬首次接受採訪稱:他們看新聞才得知老人贈房一事,對於老人意定監護的有效性,他們表示懷疑「。
面對家屬的質疑,11月26日,上海普陀公證處表示:「當時公證員與當事人多次進行了交談,在反覆確認當事人的意思後辦理了公證」。
讓我意外的是, 這些在新聞報導之後才出現的家屬爭相表示:「老人住院期間,親屬們排班前往醫院看護。「
這是多麼的可笑,在老人住院時,親屬的身影何在?在老人兒子過世葬禮上,親屬的身影何在?在老人需要陪伴解心時,親屬的身影何在?
一位自稱老人外甥女的吳女士表示:「我們一直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2017年的一場大病後,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位老人的身心,讓我們遭到了家裡這樣一種分離,這樣一種背叛,相互之間在受折磨。」
這樣一個旁系親屬竟然用「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得來形容,那麼王老伯的妹妹、老伴等親屬該放置在哪兒?
在我們中國,我想就是任何一個家族,外甥女和舅舅一家能「其樂融融」,那麼我們親屬之間的關係該如何親密,那麼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人間悲劇何至於發生呢?
02
不妨讓我們來順理一下,#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主#是怎樣一回事?
王老伯是一位退休工人,今年已經有88歲的高齡。2012年的時候王老伯的老伴去世了,他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相依為命。直到2015年,與他相依為命的兒子,突然家中猝死。
在料理兒子喪事時,王老伯叫小遊陪他去火葬場,一個親戚都沒來,骨灰盒都是小遊幫他抱著,隨後小遊陪著王老伯買墓地、交定金,甚至下葬也只是他們兩個人在場。
有一次,王老伯在家中摔倒昏不醒,是小遊來家裡才發現送到醫院,悉心照料著王老伯。而當小遊給王老伯在海南的妹妹打電話時,妹妹這樣回覆:「我家裡實在是走不開,我家老愛人年級也比較大,也是80多歲的老人了,必須要有人看著照顧,我來不了」「好了,好了,不跟你說了,我要去鍛鍊身體了」
在這之後,王老伯就邀請小遊一家住了進來,他們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小遊一家也照顧了王老伯三年時間。正是如此,王老伯在2017年時,才做出了讓鄰居盒親屬都無法理解的決定:「將自己的所有遺產,留給了家附近的水果攤主小遊。」
有人說:「一個人的欲望越大,貪念也就越大」,細數王老伯的「家屬」,在老人上新聞之前,對老人不管不顧,等到老人要送出自己的財產,他們才開始站出來發聲,說老人有老年痴呆症,贈送房產一事不能作數,自己才是老人的「家屬」,房產需要留給他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老了,話就會多了,生活也會變得邋遢,思想表示也會模糊不清,而身邊的親人也會與老人保持距離,甚至是避之不及,這是人的本性釋然。
03
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老人,用了畢生的積蓄,收藏了許多價值連城的古董。
他的老伴過世得早,留下三個孩子,可孩子長大後都出了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孩子不在身邊,所幸老人還有個學生,跟進跟出地伺候他。
許多人都說:「看這年輕人,放著自己的正事不幹,成天陪著老頭子,好像很孝順的樣子。誰不知道,他是為了老頭子的錢。」
老人的孩子們,也常從國外打來電話,叮囑老父親要小心,不要被學生騙了。
「我當然知道!」老人總是這麼說,「我又不是傻子!」
終於有一天,老人過世了,律師宣讀遺囑時,三個孩子都從國外趕了回來,那學生也到了。
遺囑宣讀之後,三個孩子都變了臉,因為老人居然糊塗到把大部分的收藏都給了那個學生。
老人的遺囑寫著:
「我知道我的學生可能貪圖我的收藏,但是在我蒼涼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就算我的孩子們愛我,說在嘴裡、掛在心上,卻不伸出手來,那真愛也成了假愛。相反,就算我這個學生對我的情都是假的,假到幫我十幾年,連句怨言都沒有,也就算是真的!」
「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中王老伯和這位老人一樣,他寧願相信小遊做得事是假的,但是自己的親戚卻連這個假的事情不願意做,連最後騙自己都不願意,為何留遺產給他們呢?
就像王老伯說的一樣,遇見小遊是他的幸運,那麼小遊遇見王老伯又何嘗不是他的幸運呢?
金錢固然對我們每一個都需要,有的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有的人為了金錢迷失自我;有的人為了金錢背棄倫理,他們往往就是被金錢蒙蔽了初心,在欲望的泥潭裡身陷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