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一種人

2020-12-20 五節芒

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有的稱呼「內勤」,有的稱呼「文秘」,還有的稱呼「文職」,不管怎麼稱呼,他們的性質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給他們一個統一的稱呼——「內勤人」。

1.「內勤人」都是哪些人?

他們的年齡階段,幾乎都是單位比較年輕的人。

他們的工作資歷,幾乎都是剛入職場的小白。

他們的福利待遇,幾乎都是享受同單位最低等級。

2.「內勤人」是做什麼的?

他們是單位的「收發員」,上傳下達是基礎技能。有各種書信文件收發、登記、閱辦和分類管理,會議通知,領導指示精神傳達,工作任務的安排等等,需要「內勤人」去傳達。部門每個人信息的收集、材料收集,工作任務完成後的匯總,準確統計有關數據,上報各種報表等等,都需要「內勤人」去上傳。

他們是單位的「材料高手」,辦公軟體是必備裝備。單位不管大材小料,幾乎都要經過「內勤人」的手,也許不像高級秘書那樣,還寫不出這類高級的材料,但製作成電子檔,以及Word的美化、excel的計算、PPT的製作、圖片的修飾、視頻的編輯,文件的列印,所有流程都少不了他們。特別在政府部門,頻繁檢查大行其道,且樣樣檢查都要做到「工作留痕」。其實,完全可以換一層意思,這個「留痕」大多都是給「內勤人」在下任務,至於怎麼完成,「內勤人」的都明白。

他們是單位的「保管員」,規整有序是最低要求。每個單位的資料、文件材料、電腦桌椅等固定資產,樣品多、情況複雜,但是「內勤人」要做好清理、統計,特別是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單位的印章管理,稍有疏忽,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所以每個「內勤人」都要時刻做到規整有序。

他們是單位的「財務員」,別人都稱其為「財神爺」。每個單位的財務報帳、業績上牆、部門逐月計劃完成情況、各項獎罰制度的落實、擬造工資及補助表、考勤登記等,但凡涉及到單位個人待遇方面的,「內勤人」幾乎都要參與,並全力保證單位每個人的利益不受損。

他們都是單位的「萬金油」,他們的工作沒有盲區。除了上述的基本工作,他們實際做的遠遠不止如此。不管是端茶送水,還是來訪接待;不管是抹桌掃地,還是電器維修;不管是肩扛手提,還是穿針縫補。即使手頭的工作尚未完成,另一件事情已經需要去落實。只要單位有的工作,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的,不管捅破天的大事還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只要單位可能涉及的領域,哪裡需要就加入到哪裡,且隨叫隨到,並必須認真完成。

3.「內勤人」的壓力有多大?

加班是經常的。有時候為了一份文件,加班到深夜,有時候為了統計一張報表,逐個向單位的人了解情況,當遇到單位人員較多時,了解完就已經到工作時間之外了,之後再統計、排序,又要加班都深夜。

不理解是常有的。很多人都認為,「內勤人」就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抄抄寫寫,接接電話,統計數據之類的工作,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是一個曬不著、淋不到的舒心工作。但是看起來是件簡單的事,但其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同時因為「內勤人」的工作涉及到單位每個人,普遍經驗不豐富的「內勤人」,極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別人的利益,別人就會對「內勤人」產生不理解的想法,甚至認為「內勤人」是「菜鳥」而出難題故意刁難,採用歧視的辦法故意針對。

無法專注做事。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做好事,能做到一心兩用的人為數不多。「內勤人」往往前一項工作尚未完成,又有新的工作安排;這件事剛有思路,馬上又被新的事情打斷;辦公桌上材料堆積如山,未完成事項表裡還有十幾項待做。內心無法平靜,所以無法做到專注,自然而然,做的很多事情都只浮於表面。

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內勤人」做的都是些日常瑣事,都是單位的基礎性工作,默默無聞的維持單位正常運轉,不像做一個專門的項目、辦一個案件,能夠有立竿見影及突出成效。所以在獎勵的時候,「內勤人」也就排除到外了。

4.「內勤人」的職業前景如何?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內勤人」。「內勤人」的工作是非技術型工作,是每個單位運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需要有細緻工作的意識,了解全單位情況的視角,兼顧全單位各方利益的思維,絕不是一個粗心、狹隘的人能夠做得到的。

「內勤人」是全能型人才。他們時刻在鍛鍊語言表達、文電處理、會務接待、分析問題、人際交往等等能力。他們涉及到單位的方方面面,能以熟練的姿態隨時進入單位各環節工作。做好一個「內勤人」的工作是一門藝術,一門叫全能的藝術。

「內勤人」是後備領導人才。應該說,他們越來越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領導充分認識到內勤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及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另一面說,「內勤人」能充分了解領導的優勢,能充分理解領導的困難,最重要的是,有的「內勤人」能學會用領導的思維解決問題,做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因此,「內勤人」也兼備了領導的素質。

5.

話已至此,還是「內勤人」的你,忘了滿腹牢騷吧,忘了眼前雜亂的工作,閉上眼睛,靜下來,想一想,理一理。

兩段古詩送給「內勤人」,與君共勉!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相關焦點

  • 這樣的家庭裡,每個人都是加害者
    這句話不一定準確,但祖孫三代都在自己的母親那裡得到某種傷痕,又將之(或可能)延續到下一代。而導演將這樣三個人安排在同一個屋簷下幾十年,無疑是將這種傷痕放大、發酵、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但與此同時也是加害者。
  • 在單位沒得罪人,沒犯過錯,少言寡語,為什麼單位的人都討厭我?
    網友提問:「在單位沒得罪人,沒犯過錯,少言寡語,為什麼單位的人都討厭我?「這個問題非常有回答的意義哈,搞清楚了這個問題,能夠讓你在職場中混得更加如魚得水。我那位朋友正是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在公司不怎麼說話,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目的不是升職加薪,而是不被公司給淘汰,但是他公司其他的員工基本上都是那些混日子的,這時候公司突然來了一個還算努力工作,也不混日子的人,看上去沒得罪人,但其實已經觸犯到了一個劣幣驅除良幣的規則。
  • 張鬍子,在每個圈子總有一種人像這樣.
    現在很多實時事件的評述文章佔了公眾號一大部分,很多實時新聞的解讀,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方式。但是因為事件相同,總體思路的梳理上總是那幾條,加之作者思考模式類型的相似,所以重複的引用資料和評述屢見不鮮,物以稀為貴,想當那個稀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再者很多文章也就是個人的自留地,指望不上不炒冷飯的。
  • 《都挺好》:自私自利是每個人的劣根性,卻也是一種本性
    我一直有一種觀點便是,劇情就是真實的生活反映。最近特別火的電視劇《都挺好》,且不說兄妹三個人物分析,單就其中一段劇情,我就著手覺得吧,自私自利就是每個人都存在的本能的劣根性。………每個人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一條射線或者線段,相同點就是所有人的出發點都在自己。這就是以自我為主,也是自私的根源。
  • 有顏色的語氣 | 每個人都有黃晶晶,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楊曉凡
    愛情本來就是不對等的,無論你多麼用心耕耘深情付出海誓山盟肝腸寸斷,若對方不願駐足就證明一切都沒有了意義。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刻入骨髓裡的名字,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一個「黃晶晶」。在這部片子裡,居然是楊曉凡的「黃晶晶」,楊曉凡是賈迪的「黃晶晶」。
  • 救命解藥-藥到命除|每個人都有一種病
    「我們體內有一種病,發作時如同膽汁令喉嚨苦澀。你們每一個坐在桌前的人都有。只有知道是哪一種病,我們才能找到解藥。」
  • 讓人「心驚膽戰」的電梯!維保單位是這樣解釋地……
    記者在電梯內用緊急按鈕聯繫了電梯的維保單位,並現場告知了電梯處於故障狀態。居民們說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經常會出現,而且每天都有不同類型的電梯故障出現。由於過於頻繁,業主們現在不敢乘坐電梯。居民們向記者展示了從9月份以來電梯出現故障的記錄,同時他們想知道,這樣的電梯到底有沒有安全問題?能不能夠正常使用?
  • 不要笑話人,每個人都有落魄的時候
    有人說:「往上數八代,誰都是農民。」其實我們的祖輩都是農民,很多人雖然在城裡混得風生水起,其實自己就出生在農民家庭,還幹了很多農活。不要笑話別人,每個人都有落魄的時候,要走著瞧。不要用高高在上的眼光,小看人,未來會怎樣,誰都說不準。學會與人平起平坐,才是明智之舉。02你笑話了別人,其實是笑話自己。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說明書
    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有每一個人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當然每個人就像種子一樣,他具備他自己的天賦,他具備他自己專屬的屬性。所以我們是否對自己有過很深入的了解呢?了解自己其實有很多的方式。
  • 每個人都有自我毀滅的傾向【論自控力】
    一、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毀滅的傾向。注意:是自我毀滅的傾向,而不是自我毀滅。
  • 《情婦》每個人都有秘密
    開始看第一集就一發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來~全劇一直在渲染一種懸疑的氣氛,通過前半段的剪輯,讓人猜不透,這幾個女人到底把誰給殺了。但是看完以後又回頭再看,其實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尋找,不過當時似乎是當局者迷。整個故事看完,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秘密,就算是再親近的人,也有難以啟齒的時候。比如,世妍知道丈夫沒有死,但是她無法告訴任何人。
  • 無需對每個人都好,活好自己也是一種善良
    很感慨網上流傳一句新俗語,說:「你不是人民幣,做不到每個人都喜歡你。」對於這句話,甚是贊同。是啊,不用說力求每個人都喜歡你,就是說讓很多人都喜歡你,這都不可能,如果還有一部分人喜歡你,那就是你還有被利用的價值,能夠在你那裡得到好處而已。
  •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優勢
    在人類的八種智能中,內省智能是社會人非常重要的智能,也稱為內省智能。內省是對自我動機和行為的檢查和反思,可以用來清理和克服自己的缺陷,以達到心理健康。它是自我淨化心靈的一種手段,可以幫助你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
  • 《海上鋼琴師》: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孤島
    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裡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
  • 《失戀巧克力職人》每個人都有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理解
    日劇有一個特點,是我看《勝者即是正義》以及這部感覺到的,就是劇本身並不會有所偏向的表現某個人好還是不好,就像《勝者》裡一樣,打官司的雙方通過不斷的鏡頭回放及細節陳述,會發現雙方其實都存在問題,不存在哪方對哪方不對的情況,所有的官司到最後都會出現一個小反轉,能看出雅人叔幫忙打官司的那一方也不是什麼好鳥。
  •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獨來獨往!
    你是不是這樣一種人: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總喜歡獨來獨往。平時不喜歡和別人衝突,包括口角和行動上的,可以妥善處理和每一個人的關係。但是大部分時間你都喜歡獨處,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種情況會越來越普遍。一個社會的生產力越發達,人的獨立性就越強,人與人互相干涉的情況就越少。越落後的社會,人們越需要合群。越發達的社會,人們越需要獨立。比如在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必須時刻抱團在一起,才能抵禦災害和野獸的侵襲。
  • 寧靜自稱是有單位的人,那她是哪個單位的人呢?她們單位有多牛?
    《南徵北戰》【寧靜自稱是有單位的人,那她是哪個單位的人呢?她們單位有多牛?】 在最近的爆款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多次當隊長,頻頻站C位的寧靜,絕對是姐中之姐。寧靜能有如此的底氣,除了入行幾十年的資歷、有足夠分量的作品傍身,還有一樣讓人特別意外,就是她還在採訪中自稱是有單位的人。
  • 海濤法師「每個人都不要生病,每個人都發財,要這樣去祈求」
    >無病發財的雨寶咒海濤法師開示《雨寶咒》「嗡 瓦素 馱隸 娑婆訶」什麼叫雨寶,就是說你念這個咒,你家的財產就會像下雨一樣地下來,記住:這個錢,不是拿來買車子的,佛教是說如果你真心要幫助可憐的人,你希望有財產,你念這個咒才有用。
  • 為什麼被欺負的那個人總是你?也許是因為你有這樣一種「特質」
    前言:被欺負,被霸凌,可能是每個人都不願經歷的事情。我上小學時就看到過被霸凌的同學,他們欺負我那個同學個子矮小又不愛說話,即便被欺負了也不敢告訴老師。後來上了初中和高中,這種被欺負的事情還是不斷發生,我記得我一個同學,當時被她同桌欺負的都不敢來上學了,後來,要不是她家長找來學校告訴老師,並當著她家長的面給那位同學道歉,她可能還要被欺負好久。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看看《易經》是怎麼說
    過分強調後者的結果是有很多人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處世哲學。那麼是否真的有天命存在呢?事實是「天命」的的確確存在,而且也確實可以左右我們的人生。不管你是否承認,他都是客觀存在,並支配著每一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