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孤島

2020-10-29 徐億億

日更100天-day21

「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裡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1900

中午利用吃飯的時間,在單位看了一半《海上鋼琴師》,另一半是半夜在家裡看完的,看的我痛哭流涕,心情無法表達,只能說經典的東西永遠都經典。

人們總是喜歡藉助藝術來尋找共鳴。

可是誰能肯定地說1900他是孤獨的呢?或許孤獨的不是他,而是我們。

坐在大通鋪的辦公室裡,周圍的同事在吃飯,或在追劇,或在刷手機,大家看似熟悉,卻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躺在床上,看著熟睡的愛人和孩子,不著邊際的想法和言語也許只能自己慢慢去消化。

1900看似是孤獨的,但是作為天才,他那無窮無盡的靈感使他內心充盈,而我們這些凡人總是被日常的瑣碎給消磨殆盡。

《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名叫1900的孤兒被遺棄在一艘豪華遊輪的頭等艙裡,之後被船上的工人收養。1900慢慢長大後,表現出了非凡的鋼琴天賦,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會被他的琴聲打動。可是1900從出生到生命的終點,他從來沒有離開過那艘船。

有人說,1900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一般。他出生在那艘船上,最後隨著那艘船沉入海底。他沒有任何出生證明,直到生命的最後,可以說找不到他存在過的證據,要是他留下了什麼,可能就是那首非常好聽的無名曲。

有人說,1900是懦弱的,他不敢面對真實的世界,所以他不敢下船,只能漂泊在海上。要我說1900去陸地是輕而易舉的。他放棄下船,其實是放棄了名和利,人們用音樂來比賽,他是不屑的,從他打敗爵士樂的鼻祖就可以看出,他對世俗的鄙視。

1900說:陸上的人喜歡追根究底,虛度很多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地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
——我並不羨慕。

有人想利用1900的音樂去賺錢,但是1900 的每一首音樂都是有特地的情境,都是為了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種情緒而作的,所以才能扣人心弦。

影片最後的場景非常觸動我,我甚至於不知道為什麼觸動那麼大,就只能和Max一起流淚。1900和Max一起坐在廢船裡,經典的長段對白,讓MAX痛哭流涕,我也流淚不止,卻不知道什麼?

對於這個世界,他從未存在過,對於生命本身,他卻真實的生活了幾十年。

1900或許就是人們的理想狀態。大家都想活的純粹一些,但是又沒有勇氣一直留在船上,因此我們終究是凡人,我們要生活在城市、幹著不是那麼喜歡的工作、找一個人結婚、然後生一個孩子,最後大半輩子都要圍著孩子轉。

不過,1900遇到那個心動的女孩時,拍得真的太美了,讓我想起杜拉斯的《情人》,看著窗外的小女孩的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

另外,這部電影的配樂也十分好聽。

相關焦點

  • 人生處處是孤島,我們都是《海上鋼琴師》
    然而,他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都沒有發現。正當他爆粗口謾罵時,三角鋼琴上的一個漂亮提籃進入視野,裡面居然躺著一個被遺棄的可愛男嬰。鍋爐工瞬間喜笑顏開,他小心翼翼地抱起棄嬰。這個棄嬰就是後來的天才鋼琴師1900。
  • 影評《海上鋼琴師》,一個活在自己孤島的人,生於那條大船!
    (文章中的內容有小編自己的觀點,意在傳播娛樂中的正能量,如果有侵權的話請聯繫小編進行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並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海上鋼琴師》, 一個活在自己孤島的人,生於那條大船!我們都知道,作為經典之作海上鋼琴師,以其無與倫比的經典鏡頭,不僅讓我們從一個個藝術家的悲劇中感受到了人的生存隱喻,還給我們帶來了這對於人的生命和生存的無盡的思考。
  • 《海上鋼琴師》:我只想守候屬於自己的孤島,而不想要欲望都市
    《海上鋼琴師》,整部電影和它的名字一樣浪漫,但卻深含哲思,這部電影給與了觀影者很大的想像和解讀空間,故事通過主人公1900一生的經歷,講述了一個生於遊輪最終與遊輪一起被炸毀的傳奇鋼琴師的經歷,但透過這個主人公,卻可以看到人生百態和各種抉擇以及背後蘊藏的哲思。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即使孤獨也需要陽光的照耀!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不為人知的優雅!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生而平凡,普通的長相、普通的家境、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一生!慢慢地我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別人進不來,自己出不去,活在封閉的世界裡除了生存別無他法!我們長大了,不會再去抱怨沒人理、沒人陪,遇到喜歡的東西時不會再去撲到父母懷裡撒嬌而輕而易舉得到、不會受到委屈時蒙著被子一哭就是半天!
  • 《海上鋼琴師》:每個人都有深藏的愛與怕,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的一生。嬰兒時的他被遺棄在維吉尼亞號郵輪的頭等艙,被水手意外發現並收養,取名1900。他憑藉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成為樂隊的鋼琴師,驚豔了所有人。他指尖流淌出的美妙音樂,總能深深打動每一個聆聽他彈奏的人,甚至在鬥琴中贏了爵士樂的鼻祖傑尼。
  • 《海上鋼琴師》:每個人都有深藏的愛與怕,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他憑藉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成為樂隊的鋼琴師,驚豔了所有人。他指尖流淌出的美妙音樂,總能深深打動每一個聆聽他彈奏的人,甚至在鬥琴中贏了爵士樂的鼻祖傑尼。無論是樂隊好友麥克斯的勸說,抑或是令他怦然心動的姑娘,都未曾真正促使他離開郵輪,踏上陸地。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生從未踏足陸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小船
    ——1900《海上鋼琴師》沒有國籍,沒有家人,沒有生日,從呱呱墜地被遺棄在遊船頭等艙,到鋼琴天賦異稟成為遊船的快樂源泉,然而一生從未踏足陸地,主角1900成為電影《海上鋼琴師》裡的一個黯淡而又璀璨的存在,也成為令大家內心波瀾起伏然而無從表達強烈感情的電影角色。
  • 《海上鋼琴師》為何經典?
    在那座連綿不絕的城市裡,什麼都有,除了盡頭。那座城市沒有盡頭。看見這句臺詞,我想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今天要介紹的作品是哪一部了。沒錯,《海上鋼琴師》。我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十年以前,在我初中的音樂課上。那時我的音樂老師先放出了整部電影最抓人的部分,也就是鬥琴之後,我第一次有幸看到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可那時的我還年輕,還看不懂。那時的我不知江湖深淺,不知人心險惡,滿腦子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我們每個人又是一束星光
    原創首發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在自己的生命之島上自生自滅。你的所思所感,所困所惑,所作所為,所傷所痛,都是你一個人的事,都需要你自己去承擔,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你。你是自己這座孤島上的國王。人,真的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存在,活了半輩子,依然是糊裡糊塗,不通透不明白。孤島是常態,接受,還是不接受,它都是那樣存在著。與此同時,我們每個人又是一束星光。這束星光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別人。即使是很微弱的星光,對於他人來說,亦是一種慰藉,一種希望。
  • 《海上鋼琴師》:你好1900,我來自2019
    2019年11月,義大利導演吉賽貝·多納託雷的《海上鋼琴師》修復版終於重新登上了熒幕。它首映時的1998年正好是我出生的一年,時隔二十一年,終於抓住了2019年的尾巴,有機會去影院裡感受1900的魅力。《海上鋼琴師》是多納託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從未下過維吉尼亞號郵輪的1900的傳奇一生。電影採用這個系列一貫的敘事結構,現實與回憶交替,形成了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萬裡的陸地總有彌合的一天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除了自己沒有人會知道你的真實想法。將人與人聯繫在一起的是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許多本就很清晰的事物開始有了多種答案。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有了情便容易做錯事,有了欲就難免與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馳。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電影《熱血安全官》: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所以,想為這部電影寫幾句話,而落筆時寫下的第一句竟然是: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電影裡就有一座孤島:瑪澤島。瑪澤,是「母親」英文單詞的讀音,本來,這是東南亞附近海域的一座荒島(虛構),沒有名字,但被一個人命名為瑪澤島。這個人是誰呢?野狼。
  • 《普通人normal people》:有時,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01從殘缺到健全關於人格關於心理關於情感成長 幾乎沒有人擁有完美的人格,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點「毛病」,我們該如何自我成長每個人都能從男女主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許有相似的情感、相似的經歷、相似的心理感受,這是一部共情力很強的作品。沒有被家人愛過的人,也許永遠也感受不到愛是什麼。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奇特的自卑點。
  • 《教授與瘋子》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嗎?
    片中的教授是幸運的,妻子善解人意,子女活潑可愛,雖然思想與精神孤獨,但有生活的樂趣常伴,有得以休憩依託的港灣。而後者經歷過超脫心理的打擊,儼然脫離了世界的正軌,他同樣孤獨。曾刻下的烙印成了心魔,只有自己懂得其中的痛苦與掙扎。同時,對寡婦的禁忌的愛與濃烈愧疚也不斷衝突著。寡婦說:if love,then love.於她而言簡單的話語對瘋子來說又要經受多少心理鬥爭。
  • 《海上鋼琴師》經典名句+影評
    整個世界是一座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罷了,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又都有上場的時候。
  •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我願為與你搭起一座橋
    深夜,我回想著白天,手在輕微顫抖,筆尖卻不停寫下:「第21天,燦爛的陽光,嘰喳的小鳥,同學的笑容這一切都太美好,這一切都和我沒關係。我想要和這所有的美好融合在一起,但我們還是如此的格格不入。黑夜和壓迫依舊讓我喘不過氣,我害怕在這漆黑的夜裡死去。
  • 「來了就是深圳人」,但在深圳,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深圳市人口各年齡佔比曾經為了自由擺脫固化的生活、關係網,在擁擠的城市和人潮中,活成一座孤島。網際網路確實把無數孤獨者關聯到了一起,但恰恰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交互和越來越少的交流,才讓孤島越發感到寂靜……成年之前,即使做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能找到一個朋友陪同。如今,在這座城,那種習慣莫名的消失了,無論身邊有多少圈子,張口尋求一個散心的朋友似乎變得深沉,孤獨感越強烈,越不敢與人連結。忽然發現,每個人的節奏很難保持一致。
  • 《海上鋼琴師》:每個看透世界的靈魂,都是孤獨且自由的
    但她力所能及地去溫暖周圍的人,從撮合賣煙的女子和常來她們酒吧的男人,到悄悄給喪偶的女房東一個心裡寄託……她用自己的一點能力,去使周圍的人慢慢地變好。縱然生活不如意,一地雞毛,但是艾米麗內心依舊有個天使。勇敢地面對生活,努力發光發熱。她熱愛音樂,喜歡讀書,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感性世界。物質時生時亡,精神世界永存。
  • 《帶我去遠方》: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孤島,在遠方
    可是,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都認為她是一個奇怪的小孩,走路磕磕碰碰,對顏色的認識又與常人不一樣,表現出來的怪異舉止甚至讓老師懷疑她心理有疾病,傳統迷信作風的奶奶也認為她絕對有問題,不是一個正常的孩子,覺得她的魂魄有一半留在了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