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40年 | 第五集:與青春有關的黃金時代

2021-02-13 央廣網

娛樂廣播自9月7日起推出10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節目《文學40年,我們共同見證》。

悠悠四十載,賞文學之美,憶時代風華。

1990年,一部轟動全國的電視劇《渴望》橫空出世,被稱為中國電視劇發展歷史性轉折的裡程碑。這部電視劇的主要策劃人是鄭曉龍和王朔,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從《頑主》《編輯部的故事》再到《過把癮》,王朔的名字,被無限循環在千家萬戶的螢屏裡。

《渴望》《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頑主》

影視海報

時光倒回上世紀80年代,在那個全民皆看小說的文字黃金年代,王朔剛滿三十歲,正值而立,已經在文學刊物《當代》上發表了幾部中篇小說。著名出版人金麗紅曾是華藝出版社的編輯,當她看到發表在《當代》上的《空中小姐》之後,立刻被王朔獨特的寫作方式吸引,從此開始了與王朔長達十多年的合作,她用「起起落落,喜喜悲悲」來形容這段難忘的出版經歷。

 

記者雅男採訪金麗紅

談及發現王朔與尋找王朔的經歷,金麗紅談笑風生地說自己還使用了一些小手段:實際上我和王朔我們倆是一個院的,都是部隊大院。當時我父親的官比他父親的官大,於是我就給他父親打了個電話,說想找王朔出書,讓王朔來一趟出版社。他爸爸答應得非常痛快,於是兩三天之後,王朔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王朔的小說所折射的都是50後到70後們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詼諧戲謔的語言風格,使得他的小說一經出版,迅速俘獲了大量讀者。然而,當他以卓爾不群的徹底反叛姿態踏足文壇時,卻給正統的文學圈一種非我族類的異樣感。華藝出版社為這個年輕、有爭議的作家出了文集之後,積累多年的「矛盾」,一下子爆發了。金麗紅感慨地說:「從96年開始那一整年,我都在為王朔文集做檢討。真的是足足寫了一年多的檢查。」

華藝出版社出版的《王朔文集》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改革開放即將進入第三個十年,市場經濟全面到來。

1997年,馮小剛執導、王朔參與編劇的中國內地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上映。

同樣是在1997年,一個當時被文壇稱之為「另類」的作家王小波逝世。

作家王小波

上世紀50年代出生於北京一個革命知識分子家庭的王小波,在青年時期經歷了上山下鄉的知青歲月,改革開放後開始海外遊學並從事寫作。在《黃金時代》中,王小波用黑色幽默的筆法,直接表達自己的「文革」體驗,將這一浩劫對個人價值、自由、智慧和道德的傷害,舉重若輕地勾勒出來。

北京日報首席編輯、文學評論家李靜曾於94、95年間擔任過王小波的文學編輯,因為近距離接觸過王小波,對王小波有更直觀的感受。她認為,除了文字的力量之外,王小波的人格魅力更吸引人。「他看起來邋邋遢遢不修邊幅,但是待人特別好,我那時經常去他家找他對稿子,他們夫婦(王小波和李銀河)還經常請我吃飯,聊一些家常的話題,讓我感覺很溫暖。」王小波曾贈送給李靜一本籤名版《黃金時代》,那也是李靜最珍藏的一本書籍。

文學批評家李靜談王小波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小波傳》的作者房偉認為:「王小波的存在,對當代文學起到了一定的開拓意義。讀王小波的作品,就像是看到了一臺非常精密的科學儀器,充滿了像萬花筒一樣變幻莫測的可能性。這種小說形態在我們中國來說,是非常少見的。他的小說中所包含的自由、理想、浪漫主義,包括理性、寬容、有趣這樣的一些元素和精神,都使中國當代文學有了一種新的發現和發展的可能性。」

房偉著《王小波傳》

改革開放四十載,在網絡、科技、智能、多媒體等等的飛速發展下,文學也藉由更多載體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樣式,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文化群體的需求。從王朔現象到王小波熱,這兩個在上世紀90年代文學轉型大背景下所激發出的文化現象,無疑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思考。世紀之交,當代文學也在不斷的探索中進入了包容而又多元的盛夏,文壇百花園裡得以開出更多奇麗的小花。

本期撰稿:雅男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學創作的黃金時代
    不才覺得,眼下中國文學處於最好時期,你不需要想像和升華,只要照實寫,就他媽魔幻了。昨天看到一則新聞,上海人排隊離婚。自2017年8月開始,在兩年的時間裡,乳山市統計局上至局長、下至保安,大家都像吃了催肥劑一樣地長肉。局長李宏飛的脖子腫得像水桶那麼粗,從後邊看他的頭直接連著肩膀,就像沒長脖子一樣。男同志亢奮,在辦公室裡大白天臉色通紅;局黨委開會的時候局長們坐著不動彈也是一身汗;女同志接二連三地懷孕,月經要么半年也不來,要麼一來半年也不停。最離譜的是,有幾個60多歲已經絕經的婦女竟然又來月經了。
  • 黃金時代:敦倫偉大友誼
    今天分享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王小波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在推崇他的人眼裡可以說是天縱奇才!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等,正是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開中國一代黑色幽默文風,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沉默的大多數》等,令人神往。
  • 八集紀錄片《黃金時代》第七集:亞洲的黃金
    一個日本幕府時代的官員小慄忠順,為什麼把一顆螺絲釘看得比40萬兩黃金還要值錢?導演趕赴日本,終於尋找到了小慄忠順當年珍藏的那顆螺絲釘,這背後又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八集紀錄片《黃金時代》第七集《亞洲的黃金》,展現印度、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對黃金用途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命運差異,思考一個國家和民族應具有什麼樣的學習態度。
  • 新黃金時代 我的黃金時代
    ▲《新黃金時代》紀錄片(製作:浙師大電視臺)適逢校慶,校電視臺採訪了兩位新黃金的前輩——《黃金時代》原指導老師俞明祥與《新黃金時代》原編輯任文林,做了一套紀錄片。作為96年生人,小編也從未見過這樣的新黃金,紅牆綠漆房,老式印刷,來自上個世紀的泛黃紙張。幾十年的歷史都靜靜地躺在身邊的綠皮鐵櫃裡,未曾有人注意過,只有在此時,才鋪展開來。
  • 「大民大國·40年40本書」揭曉,涵蓋政經人文社科等領域
    9月23日下午,《新京報》「大民大國·40年40本書」揭曉禮在北京舉行,通過不同領域的專家評委、線上讀者和現場觀眾投票,最終在100本提名書單中決選出了影響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40本書。100本提名書單的篩選過程於2018年春天開始籌備、啟動。
  • 陝西文學翻譯再結碩果 吳克敬作品集《血太陽》英文版紅柯作品集...
    《血太陽》英文版和紅柯作品集《狼嗥》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西北大學隆重舉行。這是繼胡宗鋒教授、羅賓・吉爾班克副教授團隊翻譯在英國峽谷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的賈平凹長篇小說《土門》,葉廣芩短篇小說選《山地故事》、楊爭光短篇小說集《老旦是一棵樹》後的第四、第五部「陝西故事」。也是西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中,以胡宗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陝派作家作品譯介與地域文學英譯理論構建」項目的系列成果。
  • 《黃金時代》:充滿青春荷爾蒙氣息的作品
    「黃金時代」講述了知青王二和陳清揚醫生之間的故事。它對性和愛的大膽描述與其它描述受過教育的青年生活的文獻不同。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1997年去世。他當過知青,曾是一名私人老師和一名工人。代表作品:《黃金時代》,《銀器時代》,《銅器時代》,《黑鐵時代》等。
  • 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第五集:《青春戰歌》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中所指出的,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他們用行動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戰歌。由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今晚播出第五集《青春戰歌》。
  • 愛奇藝文學小說《那些年的青春》今日上線 懷念青春 致敬最美高考季
    (原標題:愛奇藝文學小說《那些年的青春》今日上線 懷念青春 致敬最美高考季)
  • 開票&在線購|電影《天才捕手》:重返文學黃金時代
    當然,電影肯定不會按照我們期望的那樣走,畢竟這是有關兩個天才惺惺相惜的故事。  同時也吉光片羽地交代了同一時代的偉大寫作者菲茨傑拉德、海明威的生活與思想,由此揭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黃金時代的神秘面紗。
  •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五集:修身
    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第五集:修身 原標題:
  • 遇見文學的黃金時代 | 11位頂級小說家的靈與肉
    △《百年孤獨》上海譯文出版社初版本如果說,孕育了《百年孤獨》的20世紀是一條河流,那這部皇皇巨著就只是河床上的一塊鵝卵石——那是一個文學爆炸的黃金時代。1999年,世紀的終點,法國讀者投票列出了100本20世紀文學的榜單,排名第一的是加繆的《局外人》。為什麼這部作品對法國人如此重要?這位將貧窮轉化為「財富」的小說家在阿爾及利亞與巴黎都有什麼樣的經歷?在「荒誕」與「存在」的標籤之下,加繆的作品其實擁有更多的內涵。
  • 《北京籃球·致青春》第五集:跌入低谷 共度時艱
    2002年巴特爾登陸NBA,成為首位在NBA首發的中國球員,而缺少了內線支柱的北京首鋼男籃成績開始起伏。2002-2003賽季,北京首鋼僅取得了常規賽第八名的成績,但焦健和張雲松這兩位核心球員卻帶隊上演了黑八奇蹟,這也是CBA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黑八奇蹟。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劇照/ via Mtime歲月中總會有人不斷從我們座位旁起身離開從此大家相忘於江湖對此,你我不必過分傷感畢竟>『山河故人』裡說過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要分開的 這段話,是在看宅總有理的文章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有關的日子後摘抄的。
  • 刮刮樂新票"黃金時代"攜40萬元大獎棗莊上市
    大眾網棗莊10月27日訊(記者 孫姝華 種燦燦 通訊員 韓雷)27日,記者從棗莊市福彩中心了解到,刮刮樂新票「黃金時代」攜40萬元大獎棗莊上市。這對於棗莊的彩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據了解,刮刮樂新票「黃金時代」票面為上下結構,上半部分將金條放置在浩瀚的星海裡附和著黃金時代金色的標題,刺激、充滿誘惑力。採用燙金工藝打造,畫面更加炫目耀眼。本款彩票共12級獎級,單張面值10元,返獎率65%,最高獎金為40萬元。
  • 李雪 | 40歲是我的黃金時代!
    她是乘風破浪的川妹子40 UNDER 40中國設計傑出青年全國榜上榜人物:李雪RESOULUTE 潤舍納圖的創始人· 四十歲,這一年是如何跨過的?用9分鐘的時間,讓李雪告訴你她的多姿多彩。如果說設計師的40歲是一道坎李雪剛好站在這道坎上在《四十歲這道坎》的思想會上她精彩演講,魔性的2020年也是突破邊界的一年石楠在《潘玉良傳》中說畫家潘玉良「嚮往的是一種給生活增添美感的工作」,而設計在追求美感的基礎上,更能給生活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 八集紀錄片《黃金時代》第六集:論戰黃金
    八集紀錄片《黃金時代》第六集《論戰黃金》通過講述歷史上的幾次關於黃金的論戰,探討貨幣信用和國家信用之間的關係,追問人類遺失的契約精神。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青春疼痛文學
    最近回了一次家,我吃了一驚,我居然有張小嫻全集,我隱約記得這是我曾經買給初戀女友的書,只是因為後來分手了,書沒有送出去,『積了很多傷痛的青春。『青春傷痛文學的歷史和定義就不科普了,留給熱愛文學的大咖去做這件事情高中時候的我們都很忙,忙著上課,忙著戀愛,忙著看饒雪漫,郭敬明,安妮寶貝,桐華,七堇年,安意如,九夜茴,八月長安這些人都是極具代表性的傷痛文學作家,「青春傷痛」這樣的字眼,曾經在90後的世界裡風靡許久。
  • 【小眾·藝術】跋涉於自由中——關於電影《黃金時代》
    或者說,蕭紅那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何謂?蕭紅在自我放逐的日本寫信給蕭軍,說:「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看了電影去查找蕭紅書信集,才看到後面還有一句:「但又是多麼寂寞的黃金時代呀,別人的黃金時代是舒展著翅膀過的,而我的黃金時代,是在籠子中過的。」這難道不完美地闡釋了狄更斯「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嗎?
  • 新東方快車謀殺案還原偵探小說黃金時代
    1974年版「東方快車」海報。最近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再一次集結了大批戲骨戲精,來還原一個關於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好萊塢的黃金時代……老版《東方快車》:受原作者認可  關於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翻拍的電影,不得不提到1974年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可謂是大偵探波洛系列電影中裡程碑式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