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五月一日黨衛軍第11北歐師德國柏林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戰

2021-01-09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1945年五月一日在二戰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場沒有留下痕跡的最後血戰在德國柏林帝國大廈開始展開,1944年下半年由於希特勒再一次錯誤的指揮導致了德國失去了最後談判的餘地,進行有條件的投降,這一次指揮上的戰略失誤發生在1944年11月,當時形勢是東線戰役德蘇雙方,在波蘭的華沙對峙,德軍前後組建起的防線,令蘇聯不敢輕舉妄動的進攻,乃至當時華沙城已經亂成一團,華沙起義軍勢力已經提前佔領華沙市中心,但在德軍重兵部署情況下,蘇聯方面仍舊不敢輕舉妄動,任由德軍對華沙城進行武裝鎮壓,原因就是德軍已經在華沙兩翼地區集中所有德國當時能夠報上名號的精銳部隊,準備做一次兩翼鉗形攻勢的反擊,而蘇聯就是在耐心等待類似於庫爾斯克戰役一樣,讓德軍率先發起進攻,然後在以逸待勞來一次十足把握的防守反擊戰,因為當時以蘇聯在波蘭華沙首都外圍的兵力,是在德軍三倍以上的,如果這樣都打不過,那蘇聯就更別提主動,向德軍發起進攻搶佔華沙城了。

但1944年12月,德軍按照蘇聯設想的一樣主動發起了進攻了,但一次進攻,也徹底讓蘇聯人摸清了德軍的底牌,而且希特勒發起反擊作戰的地點不是在東線,而是在西線的阿登地區,也就是說德軍原本部署在華沙兩翼的德軍主力部隊,大多數已經被德國秘密調往西線,對盟軍展開了一場更有把握的反擊作戰,德國元首希特勒企圖採用1940年法國戰役打法,想再一次創造奇蹟,一個月之內就解決了西線戰事,之後就在回過頭來與蘇聯展開決戰。

德軍發起阿登反擊戰最可怕地方,就在於德軍突然發起了高密度裝甲部隊對盟軍阿登森林和比利時森林的突破,但最讓人放心的是,阿登反擊戰,不再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的主力部隊在堅守了,而是出現第三國家,強大的美國主力部隊,當時以美國的實力是不比蘇聯差多少的,美軍一旦想在西線打一場決定性的防禦反擊戰役,就算英國和法國人有多坑,德軍在美軍面前也佔不了多大便宜,而南風攻勢中,法國人這一次在美軍部隊幫助下,龍騎兵也第一次西線戰場的法國境內擊敗了,德軍G集團群發起的反擊。

而隨著阿登戰役越演越烈,東線蘇聯主力部隊也看到時機,向波蘭首都這麼一衝,兩個月內就殺進了德國境內。阿爾特丹地區防禦戰役,是德國黨衛軍第11裝甲擲彈兵師所做的最後努力,隨著北歐師防線被蘇聯紅軍擊潰,東德通過柏林的大門也徹底蘇聯打開,大約3000名北歐師殘部精銳在師長庫魯肯貝格少將指揮下,退往了柏林城內,最終大多數主力被安排在了德國市中心的國會大廈進行守衛。

哥得哈格·海因裡希中將,德國柏林城防前線指揮官,柏林戰役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他本來深知這是一場不可能取得勝利戰役,主要是以拖延時間為主,如果當時蘇聯和盟軍沒有起衝突的情況下,柏林失守已經是定局,為國會大廈和總理府是德軍守衛柏林城防禦的核心陣地所在,哥得哈格·海英裡希中將也深知,儘管國會大廈和總理府作為要塞工事而言堅固無比,但固定工事只要把重兵投入進去就是讓人圈起來殺,因此國會大廈和總理府,雖然是整個柏林城防禦的核心,但哥得哈格·海英裡希中將還是把柏林城內的德軍主力部隊化整為零,部署在城市兩翼的每一個角落之中,類似於太平洋戰役硫磺島防禦戰一樣,希望蘇聯紅軍一旦殺進城就向城中心作為主要突破口,佔領德國國會大廈和總理府等象徵勝利的建築物,而德軍部署在柏林城兩翼的主力部隊,如果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突然在蘇聯紅軍突入部的兩翼地區發起強大的反擊,那麼在柏林各處防空要塞塔火力支援下,蘇聯紅軍即使不被擊潰也會被德軍嚴重重創和殺傷,按照設想如果可以集中當時德國所有儲備物資,像史達林格勒戰役一樣,列寧格勒戰役一樣進行防禦死守,那柏林戰役就會隨著時間的長久出現變數,德軍期待變數就是蘇聯和英國法國翻臉。

而就在哥得哈格·海英裡希中將包括德軍前線容克貴族軍官等德國最後精英,在全力以赴準備作決死一戰時,希特勒在幹嘛呢?,戈林,希姆萊,戈培爾等德國主要人物在幹嘛呢?劇情上演就宛如唐朝時期安史之亂的洛陽戰役一樣,希特勒沒有忙著逃跑,而是忙著與自己情婦在享樂之後,決定自殺,戈林為了自保決定向盟軍投降,條件是讓盟軍在戰後,讓他成為德國總統,希姆萊則是認為大勢已去準備逃跑,戈培爾到死都要拉上一群無辜平民進行陪葬,讓沒有接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人,向蘇聯人發起自殺衝鋒,作為德國宣傳部長沒有,類似於蘇聯一樣進行戰爭動員令宣傳,為德軍前線官鼓舞士氣,而是在做毫無意義的變態掙扎,多拉幾個人作為陪葬,1945年4月30日一場又一場令人尷尬的苦情鬧劇,就在德軍高層中上演了,希特勒自殺,戈林投降被俘,希姆萊失蹤逃跑但最終也是被抓,戈培爾與自己的妻子服毒自殺,並且還毒殺自己六個毫不知情孩子,據說是戈培爾的妻子下得手。

4月30日事情到如此地步,柏林戰役勝敗就已經註定了,但另外一場戰鬥卻在四月三十日夜幕降臨後開始了,這場戰鬥也被稱為柏林戰役的最後一戰,德國帝國大廈保衛戰,但蘇聯紅軍抵達國會大廈外圍時,突然遭到前所未有的火力打擊,德國黨衛軍第11北歐師的1000名志願留下精銳,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志願作戰人員,累計兵力1500人,開始了最後的戰鬥,戰鬥打到最激烈的時分,原本按照計劃是柏林兩翼援軍向迅速向國會大廈,總理府靠近,加入戰鬥,重創蘇軍部隊,但那天晚上到1945年五月一日黎明的到來時,經過血戰的德軍北歐師精銳,也沒有迎來那些原本按照計劃會出現的援軍部隊,直到北歐師最後一個人的戰死,柏林戰役的槍聲才徹底停歇,不可能有援軍了,希特勒已經自殺,德國已經準備投降。

黨衛軍第11北歐師德國柏林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戰成為了柏林戰役的最後槍聲,沒有人留下名字,也沒有人知道,北歐師這1000名精銳最後經歷怎樣的殘酷的戰鬥,我們只知道,蘇聯在國會大廈的攻堅戰中,前後過程發生外圍攻堅戰鬥,內部建築廝殺戰鬥,地下工事肉搏戰,蘇聯方面累計出動2個步兵師投入戰鬥,蘇軍累計傷亡人員應該在四千人左右前赴後繼,而黨衛軍第11北歐師最終防守國會大廈的官兵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沒有人投降和被俘虜。

相關焦點

  • 蘇德最後一戰,帝國大廈保衛戰,1500名黨衛軍打光都不肯投降
    二戰爆發前的蘇聯,軍隊數量眾多,武器裝備也是比較先進的,堪稱世界軍事強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居然在戰爭中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損失,這足以見得德國軍隊戰鬥力的強悍。即使在蘇德戰場後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德軍還是給蘇軍造成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 1945年德軍最後一場裝甲反擊戰冬季春醒行動德國第23裝甲師
    1945年3月份德軍最後一次反擊「冬季春醒」行動其出動兵力和陣容都代表著當時德國的最後精銳力量,其出動德國最後滿編黨衛軍第6集團軍,當時麾下有德國帝國裝甲師,希特勒裝甲師,第12青年裝甲師,第9黨衛軍裝甲師等,這幾個師當時擁有坦克其一半數量都是豹式坦克,其德軍獨立裝甲營有一半是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等
  • 二戰亡靈軍團,德國黨衛軍骷髏師
    二戰中令人聞風喪膽的魔鬼部隊——德國黨衛軍第三「骷髏」師,它堪稱德軍王牌中的王牌。
  • 柏林戰役的德軍如何布防?戰鬥最後幾天,蘇軍老兵稱戰後不敢回憶
    1945年的1月,德軍指揮部下令西線德軍撤退,阿登戰役結束。德軍在這場冬季反攻裡傷亡12萬人,而且消耗了大量寶貴的燃油,很多坦克和裝甲車被遺棄。至此,德國在軍事上已經徹底宣告失敗。此時連德軍的高層都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國已經到了懸崖邊,盟軍和蘇軍兩線推進,目標直指柏林。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特別是在東線,很多黨衛軍師爆發出了讓蘇軍膽寒的戰鬥力,其中又以「帝國」師、「維京」師、「警衛旗隊」師和「髑髏」師為代表,他們被認為是黨衛軍四大王牌。是「維京」師的奮力作戰才頂住了紅軍的進攻,並將蘇軍驅逐過維斯瓦河。這條戰線德軍一直堅守到1945年1月才被蘇軍突破,大大延緩了納粹帝國崩潰的時間。 黨衛軍「維京」師參加了東線多場大血戰,每一次戰鬥過程都不得不讓人側目。而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在保衛柏林戰役中的表現,這場最後的決戰,他們更是比德國本土的部隊更加拼命,這不得不讓外人難以理解。
  • 德國納粹重裝甲營、黨衛軍第101重坦克營、米歇爾·魏特曼該營服役
    上次說到德國二戰黨衛軍、希特勒愛將「虎式坦克戰神」,米歇爾·魏特曼,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米歇爾·魏特曼服役為「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最後一戰就是諾曼第登陸戰役,這次就寫一下「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由1942年12月24日決定組建是為了「保羅·豪塞爾」指揮的黨衛軍裝甲軍實力之所以組建一個重裝甲部隊,前身是隸屬於
  • 堅守柏林,這將是第三帝國最後的23天
    「給我五年時間,你們將再也人不出德國」——希特勒這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初面對德國民眾所許諾的一句話,或許他沒有想到的是在11年之後,這句話的理解會是,德國人所創造的一切都在一場戰爭的災難中付之一炬。
  • 25萬黨衛軍神秘消失
    在盟軍攻克柏林之前,一支二十五萬人的德國部隊神奇消失,許多人都認為這是最後的納粹,他們到底去哪了呢?此事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神秘西藏又有什麼關係呢? 歷史上的希特勒非常崇拜佔星術,這種佔星術有點類似中國宮中流行的厭勝之術,妄圖通過歪門邪道來害人。但是,我們還是要感謝希特勒,因為他我們才知道中國的西藏原來這麼神奇。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誰能拿下柏林」,分割第三帝國
    戰役於1945年4月14日夜到15日間發起,科涅夫進展迅速,朱可夫則受困於西洛高地。史達林有意讓朱可夫和科涅夫展開競爭,看誰能先進入柏林。4月26日後,戰鬥在柏林城內展開,長達一周的激戰讓這座第三帝國首都成了瓦礫之城。 ▼1945年4月,柏林街頭的人民衝鋒隊。
  • 黨衛軍第十「福隆德斯伯格」裝甲師概況
    黨衛軍第九、第十師全部由德國人組成,而且年齡都比較小,受納粹思想影響較大,對參與戰爭的主動性較強,與黨衛軍裡某些拼湊起來烏合之眾相比,他們的底子無疑會好得多,所以這兩個師衝組建之時,就奠定了作為精銳部隊的基礎。
  • 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紅軍如何攻克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歷經無數磨難的蘇聯紅軍,終於在1945年4月逼近了柏林,此時距離蘇德戰爭已經是第五年了,只要攻克了柏林,德國這個法西斯國家就會徹底滅亡。然而此時還不到勝利的時候,如果蘇軍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攻克柏林這個納粹德國的黑色心臟,將勝利的旗幟插在德國統治象徵的國會大廈上。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柏林巷戰
    奧得河的下遊與其支流尼斯河從南至北流經德國的東部邊緣,成為德國抵禦來自波蘭方向進攻的天然防線。奧德河西部就是納粹最後巢穴——柏林。史達林發出號召,把法西斯野獸消滅在他的巢穴裡,向勝利發起衝鋒。攻克柏林將意味著法西斯德國的最後滅亡,為了在柏林戰役中保持火力的壓倒優勢,蘇軍將投入60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是德國守軍相應配備的數倍,蘇軍隱蔽地集結在奧德河沿岸的樹林中。
  • 二戰柏林保衛戰到底有多慘,1500軍官全軍覆沒,沒人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大戰場都打得很激烈,其中最激烈的是蘇德戰場,為了與蘇軍作戰,德軍先後將70%以上的精銳部隊投入東部戰場,為了報復法西斯德國,蘇聯千方百計對納粹軍隊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後,戰爭天平開始向蘇聯傾斜,1943年,德國軍隊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失敗,蘇軍集結百萬兵力,對德軍發動了10次反擊,將德軍驅逐出蘇聯境內,1944年6月,數十萬盟軍登陸諾曼第,希特勒不得不從已經緊張的東部戰場調遣部隊,此後,數以百萬計的紅軍開始大規模反擊,部隊直指德國首都柏林。
  • 最後的反擊,陷入絕地的苦鬥:柏林戰役中的海因裡希大將(上)
    通往地獄之路 1945年3月22日清晨,柏林措森以南,第96號帝國公路 擁擠的車流塞滿了通向南方的車道,焦慮的鳴笛聲刺破了清晨的薄霧。空氣中充滿了恐慌與急躁。車上的人們都在想著——而且只想著一件事情:逃離柏林,這個即將被地獄般的復仇怒火吞沒的城市。
  • 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 守衛國會大廈, 戰鬥究竟有多慘烈?
    這張照片拍攝於二戰最後的時期,蘇軍攻入了德國首都柏林,佔領了國會大廈,向全世界宣示了納粹德國的失敗。照片看不到血腥,但其實在拍攝照片之前,蘇德兩方士兵為了搶奪國會大廈爆發了慘烈的戰鬥。希特勒籌劃二戰時,將國會大廈進行了改建,把它變成了一座大型堡壘,所有的玻璃窗被封死,地下一層被改造成了醫院,內部各個房間放置著武器,樓頂更是時刻有炮兵守衛著。希特勒做這一切顯然是為了以防萬一,國會大廈位於柏林的中央,萬一最後柏林失守,國會大廈就是德國最後的陣地。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他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特」籤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全體德軍走出廢墟向蘇聯投降。
  • 老照片 90年代初的德國柏林 不復存在的柏林圍牆
    1990年10月3日,歐洲兩個德國重新得到了統一,柏林這座歐洲的歷史名城,在經歷了40多年的分裂後,又成為了德國的首都。圖為柏林的標誌——布蘭登堡門。 柏林是1933年-1945年納粹政權的所在地,也是希特勒法新社在二次大戰期間的大本營。德國國會大廈,希特勒上臺以後在此製造了臭名昭著的國會縱火案。
  • 二戰最年輕帥氣的德軍上校—派普的一生,逃過死刑最後卻被燒死
    出生在柏林,他的父親瓦爾德馬(Waldmar)是一名陸軍軍官,在一戰期間曾在東線作戰,官至陸軍上尉。圖為18歲時的派普。 在柏林接受教育,1933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同年10月加入普通黨衛隊,黨衛隊證號:132496。
  • 攻克柏林:正義之旗插上國會大廈
    發生激烈巷戰的柏林街頭 正在舉辦反思紀念展 發生於1945年4月16日-5月9日的柏林會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採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於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蘇軍開始強攻國會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