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五月一日在二戰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場沒有留下痕跡的最後血戰在德國柏林帝國大廈開始展開,1944年下半年由於希特勒再一次錯誤的指揮導致了德國失去了最後談判的餘地,進行有條件的投降,這一次指揮上的戰略失誤發生在1944年11月,當時形勢是東線戰役德蘇雙方,在波蘭的華沙對峙,德軍前後組建起的防線,令蘇聯不敢輕舉妄動的進攻,乃至當時華沙城已經亂成一團,華沙起義軍勢力已經提前佔領華沙市中心,但在德軍重兵部署情況下,蘇聯方面仍舊不敢輕舉妄動,任由德軍對華沙城進行武裝鎮壓,原因就是德軍已經在華沙兩翼地區集中所有德國當時能夠報上名號的精銳部隊,準備做一次兩翼鉗形攻勢的反擊,而蘇聯就是在耐心等待類似於庫爾斯克戰役一樣,讓德軍率先發起進攻,然後在以逸待勞來一次十足把握的防守反擊戰,因為當時以蘇聯在波蘭華沙首都外圍的兵力,是在德軍三倍以上的,如果這樣都打不過,那蘇聯就更別提主動,向德軍發起進攻搶佔華沙城了。
但1944年12月,德軍按照蘇聯設想的一樣主動發起了進攻了,但一次進攻,也徹底讓蘇聯人摸清了德軍的底牌,而且希特勒發起反擊作戰的地點不是在東線,而是在西線的阿登地區,也就是說德軍原本部署在華沙兩翼的德軍主力部隊,大多數已經被德國秘密調往西線,對盟軍展開了一場更有把握的反擊作戰,德國元首希特勒企圖採用1940年法國戰役打法,想再一次創造奇蹟,一個月之內就解決了西線戰事,之後就在回過頭來與蘇聯展開決戰。
德軍發起阿登反擊戰最可怕地方,就在於德軍突然發起了高密度裝甲部隊對盟軍阿登森林和比利時森林的突破,但最讓人放心的是,阿登反擊戰,不再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的主力部隊在堅守了,而是出現第三國家,強大的美國主力部隊,當時以美國的實力是不比蘇聯差多少的,美軍一旦想在西線打一場決定性的防禦反擊戰役,就算英國和法國人有多坑,德軍在美軍面前也佔不了多大便宜,而南風攻勢中,法國人這一次在美軍部隊幫助下,龍騎兵也第一次西線戰場的法國境內擊敗了,德軍G集團群發起的反擊。
而隨著阿登戰役越演越烈,東線蘇聯主力部隊也看到時機,向波蘭首都這麼一衝,兩個月內就殺進了德國境內。阿爾特丹地區防禦戰役,是德國黨衛軍第11裝甲擲彈兵師所做的最後努力,隨著北歐師防線被蘇聯紅軍擊潰,東德通過柏林的大門也徹底蘇聯打開,大約3000名北歐師殘部精銳在師長庫魯肯貝格少將指揮下,退往了柏林城內,最終大多數主力被安排在了德國市中心的國會大廈進行守衛。
哥得哈格·海因裡希中將,德國柏林城防前線指揮官,柏林戰役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他本來深知這是一場不可能取得勝利戰役,主要是以拖延時間為主,如果當時蘇聯和盟軍沒有起衝突的情況下,柏林失守已經是定局,為國會大廈和總理府是德軍守衛柏林城防禦的核心陣地所在,哥得哈格·海英裡希中將也深知,儘管國會大廈和總理府作為要塞工事而言堅固無比,但固定工事只要把重兵投入進去就是讓人圈起來殺,因此國會大廈和總理府,雖然是整個柏林城防禦的核心,但哥得哈格·海英裡希中將還是把柏林城內的德軍主力部隊化整為零,部署在城市兩翼的每一個角落之中,類似於太平洋戰役硫磺島防禦戰一樣,希望蘇聯紅軍一旦殺進城就向城中心作為主要突破口,佔領德國國會大廈和總理府等象徵勝利的建築物,而德軍部署在柏林城兩翼的主力部隊,如果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突然在蘇聯紅軍突入部的兩翼地區發起強大的反擊,那麼在柏林各處防空要塞塔火力支援下,蘇聯紅軍即使不被擊潰也會被德軍嚴重重創和殺傷,按照設想如果可以集中當時德國所有儲備物資,像史達林格勒戰役一樣,列寧格勒戰役一樣進行防禦死守,那柏林戰役就會隨著時間的長久出現變數,德軍期待變數就是蘇聯和英國法國翻臉。
而就在哥得哈格·海英裡希中將包括德軍前線容克貴族軍官等德國最後精英,在全力以赴準備作決死一戰時,希特勒在幹嘛呢?,戈林,希姆萊,戈培爾等德國主要人物在幹嘛呢?劇情上演就宛如唐朝時期安史之亂的洛陽戰役一樣,希特勒沒有忙著逃跑,而是忙著與自己情婦在享樂之後,決定自殺,戈林為了自保決定向盟軍投降,條件是讓盟軍在戰後,讓他成為德國總統,希姆萊則是認為大勢已去準備逃跑,戈培爾到死都要拉上一群無辜平民進行陪葬,讓沒有接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人,向蘇聯人發起自殺衝鋒,作為德國宣傳部長沒有,類似於蘇聯一樣進行戰爭動員令宣傳,為德軍前線官鼓舞士氣,而是在做毫無意義的變態掙扎,多拉幾個人作為陪葬,1945年4月30日一場又一場令人尷尬的苦情鬧劇,就在德軍高層中上演了,希特勒自殺,戈林投降被俘,希姆萊失蹤逃跑但最終也是被抓,戈培爾與自己的妻子服毒自殺,並且還毒殺自己六個毫不知情孩子,據說是戈培爾的妻子下得手。
4月30日事情到如此地步,柏林戰役勝敗就已經註定了,但另外一場戰鬥卻在四月三十日夜幕降臨後開始了,這場戰鬥也被稱為柏林戰役的最後一戰,德國帝國大廈保衛戰,但蘇聯紅軍抵達國會大廈外圍時,突然遭到前所未有的火力打擊,德國黨衛軍第11北歐師的1000名志願留下精銳,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志願作戰人員,累計兵力1500人,開始了最後的戰鬥,戰鬥打到最激烈的時分,原本按照計劃是柏林兩翼援軍向迅速向國會大廈,總理府靠近,加入戰鬥,重創蘇軍部隊,但那天晚上到1945年五月一日黎明的到來時,經過血戰的德軍北歐師精銳,也沒有迎來那些原本按照計劃會出現的援軍部隊,直到北歐師最後一個人的戰死,柏林戰役的槍聲才徹底停歇,不可能有援軍了,希特勒已經自殺,德國已經準備投降。
黨衛軍第11北歐師德國柏林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戰成為了柏林戰役的最後槍聲,沒有人留下名字,也沒有人知道,北歐師這1000名精銳最後經歷怎樣的殘酷的戰鬥,我們只知道,蘇聯在國會大廈的攻堅戰中,前後過程發生外圍攻堅戰鬥,內部建築廝殺戰鬥,地下工事肉搏戰,蘇聯方面累計出動2個步兵師投入戰鬥,蘇軍累計傷亡人員應該在四千人左右前赴後繼,而黨衛軍第11北歐師最終防守國會大廈的官兵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沒有人投降和被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