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縣農業總產值達15.6億元

2021-01-18 瀟湘晨報

臨夏縣緊緊圍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不斷鞏固壯大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僅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也培育形成了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據統計,截至目前,臨夏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5.6億元,較2014年增長45.79%,基本結束了農戶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

該縣積極搶抓重大戰略機遇,積極謀劃爭取項目資金,全力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資金11.6億元,建成以滴灌、噴灌為主的高標準農田1.5萬畝,日光溫室和鋼架大棚7220座,易地搬遷日光溫室2234座。同時,培育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引培52家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專業合作社1054家,累計流轉土地15萬畝,建成蔬菜、馬鈴薯、西瓜等生產基地130多個,帶動3.5萬多戶群眾進入了產業體系,打牢了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基礎。

同時,依託地理區位優勢,按照統分結合、販養結合的發展思路,累計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合作社)197個,發展規模養殖戶3364戶,新(擴)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38個,引進臨夏州興星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啟動百萬隻肉羊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整種植結構,依託農業科技園區和北部塬區、中部川區資源稟賦,謀劃實施高效節水項目7.5萬畝,建成高原夏菜種植基地28個,連片種植紅根大蔥、西蘭花等高原夏菜3萬畝,帶動散戶種植3.5萬畝,蔬菜總面積7萬畝、產量19.08萬噸、產值7.1億元。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與廈門綠百合等龍頭企業合作,加強產銷對接,菜品遠銷廈門、廣東、澳門等地,有效提升了土地效益,增加了群眾收入。

【來源:中國臨夏網-民族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穩步發展 預計今年總產值超81億元
    12月22日,我市召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和社會各界介紹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成果。今年以來,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黨工委和管委,立足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總目標,加快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以構建和優化「三農」發展動力結構、產業結構和要素結構為主線,圍繞主導產業,強化科技支撐,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建設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現代要素全面激活、生產方式綠色高效、經濟社會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指標全面實現再提升。
  •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技能成就夢想 產業孕育希望
    在臨夏州臨夏縣,一批扶貧車間建在了村頭,很多希望就近務工的農民經過培訓,在家門口就業。與此同時,農村產業也從無到有,呈星火燎原之勢,很多農戶實現了農業生產和產業增收的「雙豐收」。  技在手天地寬  馬玉強初中畢業就步入社會,在外闖蕩多年。他在廣東的電子廠打過工,在上海當過城管協管員,還在東鄉的工地上當過小工。
  • 從山區「貧困縣」到全省「十佳縣」榜首,這個縣的「武功秘笈」是...
    目前,永泰正在積極推動李果、青梅、油茶、茶葉等特色優勢產業加速發展,落地光陽蛋業金蛋工程、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梅百華青梅文創園等項目,推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95.45億元,增長37.53%,增速居全市前列。2019年,永泰入選第二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 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陵城區!
    陵城區是山東省德州市轄區,地處魯西北平原,位於北京、天津、濟南之間,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截至2014年,轄10鎮,1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7.7萬,其中農業人口48萬,總面積1213平方公裡,120萬畝耕地。
  • 圖解《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
    日前,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按照「一縣一特色」的思路,我市制定《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引領廣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1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廣安區龍安柚種植25萬畝,綜合產值30億元,創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前鋒區廣安青花椒種植10萬畝,綜合產值達1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華鎣市廣安蜜梨種植6萬畝,綜合產值1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嶽池縣地道食材(稻米)優質稻種植10萬畝,綜合產值40億元,創建為四川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武勝縣大雅柑種植
  • 甘肅臨夏:產業賦能助力脫貧致富
    臨夏州位於黃河上遊、甘肅省西南部,8縣市均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是甘肅省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據介紹,2013年,臨夏州貧困人口達56.32萬,貧困村649個;2017年,臨夏市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和政縣、康樂縣、廣河縣、積石山縣、永靖縣實現脫貧摘帽;截至2020年年底,臨夏州剩餘3.2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實錄...
    臨夏是全國「三區三州」和全省「兩州一縣」深度貧困地區之一,8縣市均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3年底全州建檔立卡人口56.32萬人,貧困發生率32.5%,建檔立卡貧困村649個,其中412個村被省上確定為深度貧困村,是全省全國脫貧任務最重、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
  • 踐行「一縣一特色」思路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
    1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廣安區龍安柚種植25萬畝,綜合產值30億元,創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前鋒區廣安青花椒種植10萬畝,綜合產值達1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華鎣市廣安蜜梨種植6萬畝,綜合產值1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嶽池縣地道食材(稻米)優質稻種植10
  • 蝶飛鳳舞春來早——成都市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構築企業投資樂土
    成都全年全市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達到900億元,現代種業產值達到65億元,綠色有機農業產值達到50億元,全市舉辦各類節會31個,鄉村旅遊實現收入160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20元。「農業共營制」、「大園區+小農場」等經營方式得到了農業部、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 肥城7家建安企業納稅過億元 實現稅收18.6億元
    今年,一級資質企業達到14家,軍輝、益通、信邦、顯通、興潤、四方、宇興7家企業納稅過億元,建安業實現總產值580億元、稅收18.6億元,已成長為肥城市又一支柱產業,形成了與鋼鐵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2018年,肥城建築業總產值達到522.5億元,位居山東省建築業十強縣第2位。
  • 2020年9月13日臨夏人民廣播電視臺FM97.3《臨夏新聞聯播》
    9月13日早9點,由甘肅自行車協會指導,州體育局、州文旅局、和政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甘肅·臨夏2020「華英杯」首屆沿太子山自行車邀請賽在甘肅省和政縣激情開幕。省體育局二級巡視員靳曉軍,州委副書記張志軍,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建華,州政協副主席高樺,州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海雲,和政縣委副書記、縣長蔣建民參加開幕式,副州長何瑞蓮主持開幕式。
  • 黑龍江方正縣:打造一主四輔農業產業格局
    目前,稻米產業已躍升為支撐全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優勢產業,綠色、有機水稻面積分別達到60萬畝和15萬畝,稻米精深加工企業發展到12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7家,「方正大米」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達30.54  億元。肉雞產業已建成屠宰能力達3000萬隻的加工企業和年產2000萬隻的養殖基地。食用菌產業規模已達1億袋,純收入超過1億元。
  • 江西與福建離得最近的兩個縣:窮,深山交通受阻,被迫外出謀生!
    特別是臨近福建的這兩個縣,不止窮的一點點!20世紀50年代以前,江西是農業大省,經濟基礎薄弱,經濟在各省市中處於比較落後的地位。1949年,工農業總產值為12.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僅為2.16億元;財政收入僅為0.8億元;人均財政收入僅有7元。可見江西一直都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江西與福建毗鄰的縣城有許多,比如;章貢、南康、信豐、大餘、定南、興國、安遠,等等。
  • 「新甘肅雲·縣融媒集萃」隴西縣:奏響扶貧綠色牧歌
    【新甘肅雲·縣融媒集萃】奏響扶貧綠色牧歌隴西縣融媒體中心盛夏時節,隴西縣文峰鎮中山養殖合作社的牧草種植基地上,一派繁忙。兩年多來,他積極參加縣鄉村舉辦的各類養殖技術培訓班,養殖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日子也過得越來越順心,去年便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2017年以來,隴西縣累計投入資金1.6億多元用於扶持草牧業。截至目前,全縣共培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養殖企業1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9家,市級以上養殖農民專業示範合作社6家。
  • 中國農業直播大聯盟助農百縣行:福建安溪縣長在一畝田賣力帶春茶
    福建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在一畝田直播間推介安溪茶葉這場直播,是中國領先的農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一畝田聯手百度APP、百家號和現場雲共同發起的「縣長走田間——中國農業直播大聯盟助農百縣行」的福建安溪專場。福建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直播介紹安溪鐵觀音的種植和加工身為「全國重點產茶縣」安溪鐵觀音故鄉的父母官,肖副縣長推介起安溪鐵觀音茶葉底氣十足。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臨夏這些好玩的地方,你去過幾個?
    地址: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三塬鎮377縣道西山公路黃家大山1號////////3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於劉家峽水庫上遊,永靖縣西南寺溝峽黃河北岸。在南北長2公裡的陡峭峻險的紅砂巖懸崖上,石窟神龕鱗次櫛比,棧道凌空,雄偉壯觀,是甘肅三大石窟、我國五大石窟之一。
  • 荷蘭農業:農業教育+合作社;業內人士:推廣「豬臉識別」
    「要聞」1、2020年中國養殖業下遊需求量或達1億噸據統計局數據顯示,國內畜牧業產值相較往年有所下降。而據政府發布的相關《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要超30%。據預測,到2020年國內肉類需求量將約達1億噸,肉類產量約達9千萬噸,市場缺口約1千萬噸要靠進口彌補。
  • 「天府旅遊名縣專欄」南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拿下「國字號」的背後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公示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四川省南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列,這是我市獲批創建的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南江黃羊和金銀花為主導的產業園,將極大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三大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美麗鄉村新願景。
  •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設綠色菜園亮點掃描(圖)
    全省蔬菜總產量2575萬噸,地產蔬菜自給率增加到76.3%,蔬菜供給能力有效增強;蔬菜規模化生產基地良種覆蓋率達到*,先進設施裝備、生物有機肥、新優品種推廣普及和標準化生產水平的提高,使蔬菜產品質量和品質顯著提高;蔬菜總產值突破540億元,實現蔬菜種植總收入221億元,同比增加9億元,帶動全省農民人均收入1228元,增長4.2%。
  • 保定:讓農村更美 讓農業更強
    桑園村利用山區優勢發展香菇產業,先後建成四季大棚23個、高標準發菌棚6個,吸納周邊5個村近400戶貧困戶入股,助力農民增收。 河北日報資料片今年,阜平縣大道農業生態示範園區長期用工約500人,高峰時期能達到800多人,帶動周邊人均年增收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