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縣緊緊圍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不斷鞏固壯大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僅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也培育形成了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據統計,截至目前,臨夏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5.6億元,較2014年增長45.79%,基本結束了農戶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
該縣積極搶抓重大戰略機遇,積極謀劃爭取項目資金,全力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資金11.6億元,建成以滴灌、噴灌為主的高標準農田1.5萬畝,日光溫室和鋼架大棚7220座,易地搬遷日光溫室2234座。同時,培育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引培52家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專業合作社1054家,累計流轉土地15萬畝,建成蔬菜、馬鈴薯、西瓜等生產基地130多個,帶動3.5萬多戶群眾進入了產業體系,打牢了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基礎。
同時,依託地理區位優勢,按照統分結合、販養結合的發展思路,累計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合作社)197個,發展規模養殖戶3364戶,新(擴)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38個,引進臨夏州興星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啟動百萬隻肉羊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整種植結構,依託農業科技園區和北部塬區、中部川區資源稟賦,謀劃實施高效節水項目7.5萬畝,建成高原夏菜種植基地28個,連片種植紅根大蔥、西蘭花等高原夏菜3萬畝,帶動散戶種植3.5萬畝,蔬菜總面積7萬畝、產量19.08萬噸、產值7.1億元。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與廈門綠百合等龍頭企業合作,加強產銷對接,菜品遠銷廈門、廣東、澳門等地,有效提升了土地效益,增加了群眾收入。
【來源:中國臨夏網-民族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