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地

2020-11-24 中國林業新聞網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於黃海生態區,該區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潮間帶,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2019年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以符合世界遺產標準10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第一期包括江蘇鹽城南部和北部候鳥棲息地。同時,決議要求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在2022年2月前正式提交,並在2023年第4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審議。二期申報涉及遼寧、山東、河北、江蘇、天津、上海4省2市。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瀕危物種的關鍵停歇地、越冬地或繁殖地。 

        與此前中國絕大多數的世界自然遺產不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遺產地和第二期提名地周圍有京津唐和長三角等巨大的都市圈,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該項目的成功申遺為全球人口稠密、經濟高速發展地區開展自然保護提供了全新的中國經驗,更體現了我國「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擔當,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

相關焦點

  • 黃(渤)海6省市15家檢察機關啟動溼地生態環境保護跨區檢察協作機制
    9月22日,來自黃(渤)海沿線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6省市15家檢察院檢察長齊聚江蘇鹽城,共同籤署了《黃(渤)海溼地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框架協議》,並啟動了黃(渤)海溼地檢察保護聯盟。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林業與草原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江蘇省委等多家單位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 ...守護溼地遺產系統謀劃生態布局 黃海溼地以最美姿態閃耀世界舞臺
    申遺成功一年多來,在生態保護,特別是遺產地保護和管理上,鹽城不斷作為,不僅充分釋放世遺品牌效應,而且系統謀劃城市生態布局,發展溼地生態旅遊,呼籲推進環黃海生態經濟圈和沿黃海城市帶建設。去年,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區域保護地聯盟成立,鹽城市申遺辦(鹽城市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中心)當選聯盟秘書處單位。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13日是中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中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這是記者13日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的。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關於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你還需要知道哪些……
    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文化景觀遺產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文化景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7月3日,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中國擁有世界遺產地53處。
  • 世界遺產在中國,一場全是乾貨的直播
    同時也是中國寶貴的世界遺產 截止到2019年7月 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 世界自然遺產14項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第一,55處全名單收錄!你去過多少個?
    2019年7月6日,隨著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上之前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我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大美中國!見證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窮盡一生,也一定要去看全!
  • 江蘇有座中華麋鹿園,生活著上千頭珍稀麋鹿,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野生保護動物很多,有的生活在無止境的無人地帶,有的飼養在離我們一步之遙的保護區。中國的野生動物種類豐富,無論住在哪個城市,都能看到這些神奇的動物,提到名為「四不像」的鹿,鹽城有一個中華鹿田,住著數千只可愛的鹿。
  • 「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揭曉 看看2019年都有誰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3月3日,封面新聞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日前評出。該活動由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三、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遺成功6月30日至7月1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亞塞拜然舉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遺項目通過審議,成為我國第14項世界自然遺產。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項,與義大利並列世界第一。
  • 在黃海邊,有一個令人心動的東亞候鳥星級「加油站」
    2019年,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溼地生態系統、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關鍵區域,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落潮時,潮灘貝類資源豐富,如泥螺、文蛤等,水邊線附近魚蝦豐富,是遷徙鳥類的重要食物。潮間帶灘涂、沼澤和淺水為很多魚類、甲殼類物種提供產卵和育苗棲息地。
  • 文化|中國55處世界遺產的「全景實拍」,一次逛完!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在類別上,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世界遺產主要分為三類,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複合遺產)。
  • 中國確定3年申遺項目!一起走遍55項中國世界遺產!
    ,是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第40項世界遺產。 梵淨山於2018年10月1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於2008年6月30日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 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2018年7月2日,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江蘇鹽城向世界講述奇蹟與傳說……
    研究與保護共進,呵護生態漸成當地共識,也為鹽城贏得世界認可。去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其所有申報點均位於鹽城黃海溼地。
  • 向世界講述奇蹟與...
    研究與保護共進,呵護生態漸成當地共識,也為鹽城贏得世界認可。去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其所有申報點均位於鹽城黃海溼地。1992年,當徐秀娟留下的課題取得全面成功時,研究者們曾以此告慰英魂。如今,申遺成功,則是鹽城人在生態保護事業上續寫的新篇。「後申遺時代」,鹽城將探尋一條怎樣的路徑?如何為生態發展做出新貢獻?
  • 瓦特納冰川——從未見過的世界美景
    瓦特納冰川像一塊處女地,大自然用它獨特的鬼斧神工精心地雕琢那些凹凸不平的地貌,無論徒步登山還是驅車觀光,都能給人美的享受。瓦特納冰川海拔約1500米,以每年800米的速度流入較溫暖的山谷中,同時冰川地區還分布著熔巖、火山口和熱湖,絕對是冰與火的神奇之地。
  • 中國這100張圖,全是世界第1!瞬間驚豔世界
    7月,中國新增兩處世界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良渚古城遺址黃海溼地是我國世界遺產第一塊濱海溼地熱點君為大家整理了中國世界遺產最全名單快看看你走過多少個地方~~世界文化遺產(37處)長城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中國丹霞中國世界遺產最霸氣的名字代表一系列丹霞地貌大美中國 景觀絕色!
  • 成都一座受歡迎的山,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
    一處風景區的發展也成為當地城市很突出的資源,也是當地城市在交通表現中很關鍵的旅遊資源,因而會較好的助推當地城市發展不可少的文化景區,當然,隨著我國對景區的不斷重視,也對其景點的管理來說,對這部分的資源關注程度很高,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這處景區的發展意義很大,其旅遊吸引力也較大,而且通過對這處景區的大力管理之後,也形成了很高的文化內涵和魅力,所以這個景觀就成為當地城市很受歡迎的景觀,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遊客的美譽,成都目前也對自然山川風景區的保護重視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