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村子都老了,我們的鄉味都去哪了?

2020-10-08 紫菜仙子

2020年我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我和我的家鄉》,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沒有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看完之後確實有很驚豔的感覺!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是由五個單獨的小故事串聯而成的,這五個小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和《天上掉下一個 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還有《神筆馬亮》。這五個小故事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同樣濃濃的鄉味,展現了這些年來鄉村的變化!

《北京好人》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鄉村醫療的變化,故事主要講述了張北京和表舅看病的故事,農村戶口的表舅想用張北京的社保醫療卡看自己的甲狀腺癌,所以,兩個人想以假亂真,渾水摸魚,結果最後,張北京拿了自己買車的錢給舅舅做了手術!後來,發現舅媽給舅舅辦了農村醫療!發現現在的鄉村的農村醫療也可以報銷!

《天上掉下一個UFO》主要講述的是鄉村的特色旅遊,《最後一課》主要講述了致力於鄉村教書的基層工作者,還有《回鄉之路》主要講述了基層的抗沙致富之路,《神筆馬亮》主要講述了一名畫家瞞著妻子來到茴香村當第一書記的故事!

這些故事都圍繞著鄉村基層的故事展開,這所有的故事中我最感動的大約是《最後一課》了,因為,在我的記憶中真的有這樣的一位老師,他教過我爸爸那一代,也教過我這一代還教過我妹妹,我們家的四個人,有三個人上過這個老師的課程,這樣的一個平凡的老師,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所鄉村的學校,可是,暮年之時,這所學校也被撤銷了!這只是無數鄉村建設中的一個而已!

我真的熱愛我的家鄉,但是,我也同樣希望我們能夠實現鄉村振興,如今很多村子都老了,我們都消失了,我們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我們的鄉味淡了!可是,我依舊希望我的鄉村能夠更加的美好,因為只有在養我的故土,我才有一種感情,一種可以休憩的感情!

我希望即使是以後,我們的孩子依舊知道,除了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城市,還有一個慢生活,原生態,種滿植物,溫暖而悠閒的故鄉,我們以後將尊重農民這樣的職業。種植成為神聖的事業!我們充滿敬畏之心對待植物和糧食!

我們不因在大城市而驕傲,也不因在鄉村而自卑~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而這所有的一切,則需要更多更多的,一代一代優秀的基層工作不斷的努力!這是一項更為偉大的事業!這所有的努力都源於我熱愛我腳下的這一片的熱土!我愛我的家鄉~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很多村子老了,讓我們幫它恢復年輕
    本次影片出演的明星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臉熟的中老年演員。像範偉,葛優,黃渤,鄧超、王寶強,閆妮等,大眾熟知度都很高,而且口碑也不錯。即使媽媽這個年紀的人去看,都不會覺得臉盲,反而很有親近和熟悉感。
  • 鄉味|豇豆
    鄉人吃豇豆,吃法自然很多,其中最經典的,要算「豇豆飯」。說起來,豇豆是農家最普通的菜蔬,飯自然也是粗茶淡飯,但豇豆飯就是有那種平凡中的不普通,普通中的不平凡。燒豇豆飯,最好是用那種紅紫老豇豆,這個「老」不是說它長得老,而是指它品種老,紅紫豇豆豆莢較軟,不像青色豇豆那麼硬梆梆。吾鄉還有種「飯豇豆」,不吃殼只吃米,剝出豆粒後擱進細粯粥打底,增添獨特風味。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前幾天的文章裡已經把巧克力味老白茶形成的原因,說了個清清楚楚。怎麼還會有人看不懂,理解錯誤呢?難道含水量不是檢測一款茶是否受潮最好的標誌嗎?管它是哪種氣味,只要儲存過後含水量超標了,就必定是存壞了。而正正好,巧克力白茶們,都是摸起來潮潮的那種。
  • 情感短句|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
    而你在時光的鞭策下,已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奶娃子長成一個風華正茂的翩翩少年,現如今又變成了一個有些油膩味的青壯年。在此期間,相信你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內心定有太多的心酸。你看你一臉的倦容,你看你憔悴的眼睛,這都是你為生活付出的證明。三、親愛的,我們都在慢慢老去。社會現實殘酷血淋淋,人心朝夕間變幻莫測。雖然我們都能看透,往往卻疲於應付。
  • 時間見「真愛」 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
    《時間都去哪了》主海報  搜狐娛樂訊 我們少年相遇,青年相知,以為會順理成章的在一起,然而是因為我們年少還懵懂麼?我們一錯過就是一輩子,正所謂猜中了這開頭,卻沒猜中這結尾。然而,無論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終究是「真愛」的見證者——關乎愛情,也關乎親情。  《時間都去哪了》由實力與人氣並重的楊紫、郭品超、焦恩俊、高雅軒、李智領銜主演。本片中楊紫飾演的「林雨桐」與郭品超飾演的「姚遠」演繹了一場一個眼神一次擁抱就足以證明「我愛你」的愛情。然而生活並不單單只有愛情,現在有很多青春片過於浮誇了愛情,我們是否也忽略了親情?
  • 鄉味|芝麻燒餅
    「爐丈八十,人入爐中,左右貼之,味香全美,乃人間上品。」這是《夢溪筆談》中對草爐燒餅的記載。貼草爐燒餅,人必須上半身探入爐中,無論寒暑,都只能赤膊上陣,非常辛苦,因此現在很少有人堅持做草爐燒餅了。芝麻燒餅是平民早點,燒餅店散布吾鄉各地。每天一早,只聽得燒餅店「噗噗噗」扇乾淨爐灰,鼓風機「嗚嗚嗚」旺起炭火,夫妻燒餅店便開張了。老闆娘搬出隔夜備好的精面燙酵,分面摘劑子,老闆麻利地擀麵擦酥、刷油包餡撒芝麻,一步不拉。
  • 老粉皮——粉皮之鄉
    街上賣粉皮的,沒單張賣的,都是成斤稱,一斤一般稱6整張,多了算了,不會給你掰塊下來,少了給你補點碎粉皮湊足稱。你要多少,一張張的摞起來,用草繩子囷好,就好現在囷黑茶餅子似的,提溜回家。粉皮行有個老規矩,價格隨著豬肉走,計劃經濟時代,物價長期衡定,一斤豬肉差不多在五毛錢上,粉皮也就這個數。
  • 生活需要儀式感:以前的年味去哪兒了?13億中國人都在深思
    我們都很務實,不需要虛情假意,我們都很接地氣,不需要形式主義,我們節奏緊張,不需要虛頭八腦,更何況,現在快節奏年代,哪有時間去搞儀式感呢?老莫向來覺得生活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跟時間無關,跟效率無關。越強調效率和時間的年代,我們越要用儀式感去對抗所謂的時間和效率。
  • 過年回不去家,北京哪能找到家鄉味?
    想爸媽,想愛人,想孩子……還想念,那一道名為「家」的熟悉鄉味。今年,XFun的小夥伴們也沒法回家過年為了讓大家在外也能嘗到地道鄉味我們挑選了11家超正的地方菜館希望能慰藉各位想家的心靈(胃)記得收藏年味兒哦👇 推薦理由這是很多廣東朋友親測地道的一家粵菜館
  • 童年記憶裡的三輪車都去哪了?山東五徵現狀比我們想像的好很多
    鐵錘是個農村孩子對於汽車的記憶可能和大多數車評人、汽車自媒體創作人都不一樣,這些大哥們一提起來就是捷達、普桑、最次也得是奧拓,而我童年對於汽車的記憶可能就只有三輪車了!沒辦法,小時候家裡窮啊,從村裡到縣裡得走一天一夜我上哪看汽車去,看都看不到更別提買了。家裡不稱這個也就只能天天蹲在路邊上看看三輪過眼癮了。
  • 我們都患了一種叫做「老去」的絕症
    換位思考一下,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當每一條皺紋、每一個毛孔都置於他人審視之下時,每一條皺紋、每一個毛孔都將被放大、被賦予令人不安的能量。老去,是所有人必然會面對的一個命題,我們常常歌頌年少的單純、青春的活力,我們很少直言老去這件事有多恐怖。
  • 北京最美的村子,村莊名很多人都不認識,第一個字就有30筆!
    歡迎大家收看新的內容,我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的書法字體和有趣的由來都讓人感受到漢字的世界,無論是我國的城市還是小村,總是屬於自己有意義的名稱,對於這些名稱,我們還是為了它的繼承和發展,這也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
  • 中國混血兒最多的村子,到處都是美女帥哥,種族不相同都是中國籍
    這與我國的很多政策和習慣有關。其中有一條就是,我不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會因為少數民族少而出現不好的事情,而是尊重他們,理解他們,保護他們的文化,這也是我國文化多樣性的體現。很多少數民族和漢族的長相不是特別一樣,因為我們的血統其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國家其實有白人,也有高鼻大眼的其他少數民族。
  • 家鄉味,才對味!GET這份『消費券』,讓寶藏鄉味,一筆到位!
    爸媽ZUI愛的那幾家,杏花樓、沈大成,圓苑.很久沒有和家人一起出門吃飯啦,小時候爸媽帶我們吃飯,大大的錢夾子,使用紙幣支付。現在我們帶爸媽出去吃飯,使用支付寶消費券快捷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時光帶走的不光是爸媽的容顏,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慣。多陪他們吃吃飯吧,無論周遭如何變化,和爸媽在一起的溫情,永遠都不會變。
  • 《愛·回家》我們都將老去
    最讓我難受的一個畫面,不是外婆赤腳挑水,找不到髮簪,費心做「肯德基」,去買巧克力派,走路回村,或是偷偷塞錢,而是女兒與外孫與她道別後,最後她一個人,默默走出田間地頭,緩緩爬上崎嶇山路,眼前出現的,還是那個如同她一樣,一言不發的茅屋。我沒有見過我姥姥,據我媽媽說,姥姥在我媽媽還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姥爺去世的也早,我上小學時候走的。
  • 鄉味|雲片糕
    雲片糕是吾鄉傳統茶食之一,糯米製品,長方成糕,綿柔甜軟,多片如雲,所以得名「雲片糕」。
  • 有個神奇的縣城,「四通一達」創始人都在這裡,俗稱中國快遞之鄉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大多數消費者首選的購物方式,隨著購物平臺的日益多樣化,多元化的快遞公司逐漸出現,除了著名的郵政服務、順豐和圓通,許多快遞公司已經成立,然而,中國快遞市場總收入的一半是由名為「四通一達」的快遞公司組成的,它們是申通快遞
  • 青樓女子老了後都去哪?
    也就是說清朝時的青樓女子,多數都是既賣藝又賣身。只是由於她們精通琴棋書畫,所以頗受達官貴人、風流才子的青睞。這裡就有人提出疑問了,那就是青樓女子人老珠黃之後,都去了哪?按照當時的史料記載來看,她們的結局一般有四種。這其中能夠善始善終的人,寥寥無幾,因為她們身份比較特殊,所以最終的結局往往都比較慘。
  • 農村八九十年代的6張老照片,滿滿的年味,如今再也回不去了!
    時光如白駒過隙,曾經年少輕狂的身影,如今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更加的滄桑!生活在農村,近年來,社會經濟不斷的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央求父母帶著去走親戚,吃大席,如今早已成了記憶!時下的農村,孩子們再也不會為了此頓好吃的,去數星星盼月亮的去走親戚吃大席了!
  • 老去的鐵匠
    這一季,我們致敬「工匠」。隨著文明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一些老手藝幾乎必然面臨著衰落甚至消亡。然而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卻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稀缺的氣質。今天推出第三篇:《老去的鐵匠》勞具賜予人們食物,打鐵帶給人們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