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2020-12-2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個讀者來跟我說,我認為巧克力味老白茶,是正宗的老白茶。

「為何?」我很詫異。

前幾天的文章裡已經把巧克力味老白茶形成的原因,說了個清清楚楚。怎麼還會有人看不懂,理解錯誤呢?

難道含水量不是檢測一款茶是否受潮最好的標誌嗎?

管它是哪種氣味,只要儲存過後含水量超標了,就必定是存壞了。而正正好,巧克力白茶們,都是摸起來潮潮的那種。

這位讀者理直氣壯地說:「你喝過的老白茶太少了。因為,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或者是酸梅味的。所以,肯定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這個邏輯,村姑陳真是大寫的服。

因為自己喝到過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巧克力味就是老白茶該有的味道嗎?

因為自己遇到的男人都是渣男,所以就認為天下男人都是負心漢?

有這些人云亦云的人在茶圈裡,就註定了大量的茶界「張三」們想著稱霸江湖。

《2》

是不是大多數人認為是對的事,就一定是對的呢?

未必。

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著名的二八定律,列位看官即使沒有經歷過,想必也有所耳聞吧。

百分之八十的人,總是不能知道真相、或者不能接受真相的。

這位熱心的讀者,只因為自己平時的圈子太窄,喝到的好茶太少,於是就武斷地認為,「自己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那麼巧克力味就必定是老白茶正經該有的氣味」。

這也太以偏概全了,也太有失公允了。

不去分析,不去查資料,不去看數據,不去實踐調查,不去親身體驗,僅憑自己的喝茶經驗,就做出如此重要的決定來。

這樣的思維方式,過於簡單和盲目。

這種心態,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幾千年前,在哲學家莊子的時代,就已經有很多人,持這種想法了。

莊子在《秋水》裡,就介紹過這種心態。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這句古文翻譯過來就是:

北海若說:「不可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的眼界受狹小居處的局限;不可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因為它受到時令的局限;不可與見識淺陋的鄉曲書生談論大道理,因為他受到了禮教的束縛。

這個道理,剛好可以用來解決今天這位熱心茶友的困局。

他看到的天空,也許並不是真正的天空。他喝遍的老白茶,也並非就是好的老白茶。他習慣的巧克力味,它也並非是老白茶的純正氣味。

看不透,想不明白,不接受真相,只因為,身處的圈層,都是與自己相同的認知,而這種圈層,局限了思考。

人性裡的懶病,正是不願意思考。

不願意去推翻和求證。

不願意去相信自己看不到,摸不著,感受不到的東西。

比如,只願意相信自己身邊的張三李四,卻不願意去相信科學。

於他們而言,張三李四的店鋪就開在身邊,要是被騙了還可以上門去理論。而村姑陳遠在天邊,從沒謀過面,可信度怎麼比得上日日得見的身邊人呢?

一聲嘆息。

《3》

還有一種人,也是強烈抵制村姑陳的。

那就是抵死不認錯的人。

認為巧克力味白茶就是老白茶王冠上的勳章。

這種人在辯論賽場上,屬於胡攪蠻纏型選手。

他們的立論基礎很簡單:唯我獨尊。

反正我就是對的,你說破嘴皮,拿出天大的證據來,我也認為你是錯的。

在對待巧克力白茶這件事情上,胡攪蠻纏型選手的核心思想非常簡單,只有一條:

反正我就認為巧克力味白茶是好白茶,我存了十幾年就是存成巧克力味白茶了,我就認為它是好茶,你能拿我怎麼樣?不服你來咬我啊!

村姑陳確實不能拿這些胡攪蠻纏型選手怎麼樣,真的。

胃是自己的,肝臟是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願意去喝什麼茶,該承擔的代價也是自己出。

最終又不是村姑陳受害(身體受害與錢包受害),較真什麼的,真心犯不著。

這種茶友,真的是巧克力白茶的鐵粉,死忠粉。

他們成為存壞老銀針鐵粉的原因,很簡單。

誰存壞了這麼貴的茶,早就心疼死了,哪還會承認是自己存壞了茶呢?當然不能。

自己怎麼會犯錯呢?肯定是別人錯了。老白茶就是這個味道,是這個村姑陳喝的老白茶太少。

鄙視村姑陳!村姑陳你還是多去喝一些巧克力味道的老白茶,再來寫文章吧。

真是的,村姑陳你沒喝過巧克力味道的老白茶,怎麼配談人生?

*&……%¥#@!

手機屏幕外,村姑陳滿頭黑線飄過。

《4》

還有甚者,認為所有大品牌的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道,所以,就認為,巧克力味道,是老白茶應該有的味道。

這個邏輯,也是沒誰了。

村姑陳就不明白了,大品牌怎麼得罪這幫人了,這麼黑這些大品牌。

說所有大品牌的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道的人,我就想問問:「你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做過統計調查嗎?數據取樣範圍是怎麼樣的?樣本得到認可了嗎?評測環境如何呢?是哪些大品牌被囊括其中呢?都是這些品牌哪個年份的、哪個品類的茶呢?」

甚至,所謂的大品牌都是子虛烏有,全是自己一拍腦門子,突發奇想出來的呢?

其實,如此籠統地說「大品牌的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實在是欠妥。

這樣的說辭,對大品牌而言,太不負責任了。也是對自己個人品牌的不負責任。

不可否認,有的時候,有一些茶,確實有可能存壞了,生成巧克力味道來,但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吧,不能說所有大品牌的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道吧。

這種說法,從邏輯上來看,說不通。從現實來看,也不可能

大品牌更注意自己的品牌形象,更有實力建造標準化的倉庫,更有實力購買抽溼機、空調,更有實力支付全天24小時開機、全年365天開機所產生的龐大電費。

除非,這些茶友喝到的「大品牌」,只是二三線品牌罷了。

那只是他心目中的「大品牌」。

那就更沒有可信度了。

《5》

巧克力味白茶,是不幸的。

它原本應該成為一款德高望重的老茶,卻不想晚節不保。

然而巧克力味白茶,又是幸運的。

它得到了一大堆心存利益的粉絲的擁戴。

市場上不停有存壞了白茶又捨不得扔掉的人,在鼓吹巧克力味白茶。在利益之前,巧克力白茶成為了逆襲屌絲,站在高處,惶恐不已。

有可能在某些城市,眾口鑠金以訛傳訛之下,巧克力味道的老白茶甚至還可能成為優秀老白茶的典範!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請喜歡巧克力白茶的人,多喝幾杯,多收藏幾大箱。

好喝,你就多喝點。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巧克力味,是高等級老白茶的標誌?別被誤導了,不然會喝不懂白茶
    因為沸水一衝入,巧克力味,酸梅味,會清晰地出現在蓋香上,隨著熱汽騰空而起,燻得人極為不適,絲毫沒有白茶的「鮮、香、醇、爽」之美,煩悶得只想摔杯。 喝這種存壞的老白茶,還不如喝一杯香清甘活的新白茶,來得怡神靜心。 有的時候,老白茶並非好白茶,只是存壞的劣等貨罷了。
  • 煙味、巧克力味、梅子味的白茶別再喝了,老茶客想說,白送都不要
    通過「聞氣味」這一方式來鑑定白茶的品質好壞,在實際喝茶過程當中很實用。買白茶時,假若遇到這些聞起來特別奇怪的茶,敬而遠之為好。畢竟這些氣味聞起來怪怪的白茶,說不定連賣茶的茶商自己都不喝,又怎能放心喝下去呢?《2》茶香是好茶的靈魂。而雜亂氣味則是害群之馬,會徹底帶壞茶葉的品質。
  • 焦糊味巖茶、巧克力味白茶、10年陳紅茶,一場關於茶的「創新」
    由此,進一步來說一說巖茶為何會產生焦糊味?第一種可能,是工藝出了問題。在焙火環節,由於炭焙的火候沒有把握到位。加重焙火,每道火都焙到十足,溫度和時間都加大加長,讓茶葉吃火吃得透透的。換句話說,就是茶葉被烤焦了。就像烤焦的食物,即便原本再鮮美,但也被濃鬱的焦糊味掩蓋。焦糊味不論對於什麼食物來說,都是不好的味道。第二種可能,是巖茶尚未褪火。
  • 別再概念炒作了,可可粉味,巧克力味,梅子味,都不是白茶的本味
    隨手刷過去,一連串的都是茶葉。順手點了一個產品,發現正在直播,就點了進去。一點開,幾個字眼,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頭採銀針,出朱古力香……當時腦海中就是一頓吐槽的話,什麼朱古力香,分明就是異味雜味。咱們的茶友,個個都是辨茶高手,不會輕易上當。不過總是有新茶友會上了他們的當。那今天便來聊一聊,那些不屬於白茶的氣味。這朱古力味,我們還可以叫它的別稱,可可粉味,巧克力味。
  • 扒一扒某些「巧克力味」白茶背後的真身,移花接木的做法,太狡猾
    《2》這些年,特別是2016年至今,無論是從個人的試茶經歷,還是茶友們的喝茶經歷來看,都能感受到那些存壞的白茶身上發散出來巧克力味,以及含水量嚴重超標的梅子味。再加上自身存茶多年下來,偶爾也曾犯過失誤,比如在漫長的春茶季,因為忙於在山上實時撰寫春茶筆記,導致茶室裡日常喝的那些罐裝白茶,沒有及時三層包裝起來,從而導致有些銀針出現了「巧克力味」。再比如,茶農們有時候寄來的茶樣,沒有及時試茶等等。在存茶包裝本身沒有嚴實密封的前提下, 放置的時間一長,有些白茶也變出了巧克力味。
  • 白毫銀針有巧克力味?常遇「白茶」不淑,多半是掉進了這3個誤區
    可當有一天,有人說白毫銀針存老了會出現巧克力味,並且是高檔白茶的標誌。聽到之後,實在無可奈何,扶額嘆息。還記得有一次,有位朋友在茶館裡喝茶,拍到了一張價位表。而自己一眼就看到了其中「2015年巧克力味老白茶」,再看了一眼後頭跟著的價格,還真的不算便宜。雖比不上優質老白茶來得高,但一個實至名歸,一個虛有其名,有可比之處嗎?寫到這裡,相信各位看官也已經嗅出了一絲不對勁。
  • 巧克力味、梅子味、焦糊味、黴味,遇到這四種氣味的老白茶,繞行
    有的人說,帶有梅子味的老白茶,是高級白茶的代表。 實際上啊,梅子味不應該出現在白茶身上。 說到梅子,自然而然地可以聯想到酸味,梅子味簡單地說,也就是酸味了。 帶有酸味的物品,要麼是天生基因裡面自帶的,要麼就是發酵後得來的。
  • 雅頓白茶身體霜,白茶味的溫柔馨香
    大家都知道面部需要抗yang,改善暗沉,其實身上的肌膚同樣需要,精緻的生活可不能遺落任何一個角落~功效:平時能聽到的都是保溼類美白類的身體乳,那雅頓這款白茶身體霜就有些不一樣了,它添加了白茶和牛油果成分,除了可以滋潤肌膚,還能讓肌膚變得更彈潤。
  • 毫香就是青草味,藥香就是中藥味?白茶的這3種香氣,你了解嗎?
    但提到白茶中的藥香,並不會與西藥聯想到一起,那麼自然而然地就和中藥湯混為一談了。之前送了朋友一餅老白茶,過了半個月後,他發來了疑惑:老白茶不錯,醇厚甜潤,就是怎麼沒有傳說中的中藥味?傳說中的中藥味?哪來的傳說,新聊齋嗎?村姑陳可從來沒說過老白茶中有中藥味啊!
  • 擔心喝綠茶傷胃,可以喝白茶壽眉嗎?當然可以,老白茶還暖胃呢
    於是乎,他就想著嘗試喝白茶裡的壽眉。《2》眾所周知,人體擁有非常複雜的機理。按那位長輩的切身經歷,明明是同樣的綠茶,早幾年喝沒事,為什麼到現在喝,就會有胃部不適的問題呢?基於此,我們喝到的是綠茶,都是「綠葉綠湯」的狀態。故而,經過殺青後的綠茶,阻止了茶多酚的氧化(減少),讓它們大量的保留在茶葉內部。六大茶類裡經過殺青,並且沒有發酵的綠茶,內部含有較多數量的茶多酚,以及鞣酸類物質。
  • 陳香就是倉味?老白茶中容易被混淆的3種香氣,看看你中招了嗎?
    只聽他繼續說:「巖茶品類太多,喝不懂,而且天價滿天飛,我就不考慮了。」「本來想從簡單的白茶開始,買些老白茶,結果發現,也不簡單!」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聽別人說,老白茶的棗香,藥香,陳香都能作假,水實在太深了。」朋友說得這幾種,都是會在老白茶身上出現的香氣。但這些美妙的氣息,在日常喝老白茶時,容易與其它氣味所混淆。這樣,便使得茶友們對白茶品質的判斷,陷入了困境。
  • 買白茶有哪些講究?這6類白茶就算心動也不要碰,新手容易掉坑
    02工藝不好不少人以為白茶加工工藝很簡單,萎凋與乾燥說白了就是曬曬太陽罷了,其實這是誤解。多數人喜歡外行看熱鬧,其實白茶工藝很講究細節。細節沒做到位,白茶就不香不好喝了,絕對不是簡單的沐浴陽光而已。比如萎凋不足,茶葉容易發紅髮黑,萎凋太過,又怕流失營養。而乾燥不足,不利後期轉化,太乾燥的話,茶葉損耗增加。
  • 雲南白茶的五顏六色是什麼,白茶看顏色能看出什麼?
    你接觸雲南白茶的時候是不是會第一眼把雲南白茶散茶看成是枯枝爛葉。對,你沒看錯,雲南白茶除了級別高的芽茶外,看上去就是枯枝爛葉。而這種枯枝爛葉又五顏六色的雲南白茶,口感品質跟顏色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能決定口感品質。常見的第一種顏色就是翠綠色佔比多的白茶,這種白茶由於發酵時間短就乾燥完成,喝上去青草味很重,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來褪去這股青草味。
  • 壽眉就是老白茶?有棗香就是品質好?老白茶身上的3個謎該移開了
    也就是不僅僅在白茶圈中人氣火熱,更多圈外的人也逐漸知曉,並且青睞於此。一下子,老白茶全民皆知,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身邊有位朋友,之前常年喝的是武夷巖茶。隨著白茶近年勢頭正好,他也開始轉變了喜好,喝起了老白茶。的確,老白茶不論是香氣還是滋味,老少皆宜,適合大眾。
  • 什麼是白茶的黴味,有了黴味的白茶怎麼處理?
    去外面喝茶,聞到的老白茶餅,也是帶黴味的居多,帶乾淨清爽味的偏少(偏偏還有人沾沾自喜,以為這就是老白茶的陳味,真是中了普洱的毒,還不淺)。有的是餅外袋裡就有渾濁的黴味,有的是隔著包餅的紙聞就是一股黴味,還有的,外面都沒有異味,拆開餅紙,貼近餅子用力吸,才會有細細的黴味,從枝葉隙縫間飄出來,鑽入鼻孔。每到這種時候,就心痛,唉,又一片存壞了的餅。
  • 為什麼好白茶,四五泡後就不好喝了?
    雖然沒見過人,但憑我的經驗值來判斷,肯定是一位美人。敢用自己照片做頭像的,都是對自己容貌充滿自信的。像村姑陳和李麻花,就不敢用自己的照片作頭像。美女來聊天,說起S師傅家的茶四五泡之後就不好喝了,嚇得我的瞌睡蟲馬上就跑了。一般人都會說,S師傅的茶,越到後面越順滑,怎麼這位美人喝出來的感覺,跟一般人不一樣呢?
  • 茶友來信:為什麼我覺得做舊老白茶味道還可以?
    我相信,看過村姑陳的文章,再去對比自己買到的老白茶,茶友們基本上都能斷定是作舊的。然而,茶友們在對比村姑陳文章中對做舊老白茶的味道描述時,也基本上會發出極大的疑問,為什麼你筆下的做舊老白茶那麼難喝,需要扔掉或者做花肥,而我喝起來,卻感覺口感還不錯呢?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有人說夏天應該多喝綠茶、新白茶嘗鮮,冬天以喝紅茶、老白茶、烏龍茶為主。到底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2》夏天燥熱,氣溫很高。蟬鳴不歇的夏天,適合把時間消磨在茶裡。《4》夏天喝老白茶,還要煮著喝嗎?其實不大建議。更好的做法,建議用蓋碗衝泡。老白茶,性味溫和,四季皆宜。
  • 眼觀、聞香、嘗味,簡單3招教你揭穿渥堆做舊白茶的偽裝,超實用
    「白茶的散茶也會有做舊?」「我能從這款老白茶裡聞到棗香,難道它也是做舊嗎?」咦,白茶散茶也能陳化出棗香?怪事一樁!事出無常必有妖,所謂的散茶「棗香」背後,恰恰佐證了它的做舊嫌疑!《2》老白茶裡,散茶也會做舊嗎?當然有。在白茶圈子裡,散茶做舊並非是稀奇事。
  • 從酸味,到梅子香,從大紅袍,到老白茶,說說梅子香的那些謬論們
    「我的無人機都兩個星期沒上天了。」這位10後宣布,他長大了要發明一種粉末,有茶葉一樣的香味,撒一把到天空去,雨就停了。我抱著他胖胖的身體,想像著他的發明創造,信手捻起一顆漳州來的大楊梅,肥嫩多汁的口感,甜裡泛酸的感覺,酸得我眯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