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味、巧克力味、梅子味的白茶別再喝了,老茶客想說,白送都不要

2021-01-1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給一位朋友鑑了一款2011年的老白茶。

先來說結果,這是款做舊工藝非常高超的「老白茶」。

光是看幹茶的顏色,和以往常見到那些葉片發褐發黑的,沒有自然色系過渡的做舊茶,相差很遠。

從外觀看,不得不說這是款偽裝技術卓越的做舊茶。

像以往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物偽裝,如枯葉蝶、竹葉蟲等,乍一眼根本看不出真身。

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一注入沸水衝泡,那款外在偽裝極為巧妙的做舊老白茶,就露出了馬腳。

原因為何?出在氣味太過於怪異上。

趁熱揭開蓋子聞香的瞬間,能聞到一股不清爽的酸味,氣味有些悶。

端起蓋碗,聞過了葉底上氣息後,更是讓人嚇了一大跳。

這葉底上發散出來的刺鼻雜味,像一壇醃壞了的臭酸菜,太可怕了!

若是泡茶時,沒用沸水衝泡和快出水的方式,或者倒出茶湯後沒有及時聞蓋香和葉底香。

那這藏在葉底裡的濃烈怪味,可要像一道暗影似的偷偷的溜掉了。

可見喝茶時沒有認真聞香,不明就裡的將來歷不明,品質堪憂的劣質茶喝進去,自身的五臟廟可得遭殃了啊。

通過「聞氣味」這一方式來鑑定白茶的品質好壞,在實際喝茶過程當中很實用。

買白茶時,假若遇到這些聞起來特別奇怪的茶,敬而遠之為好。

畢竟這些氣味聞起來怪怪的白茶,說不定連賣茶的茶商自己都不喝,又怎能放心喝下去呢?

《2》

茶香是好茶的靈魂。

而雜亂氣味則是害群之馬,會徹底帶壞茶葉的品質。

那新白茶、老白茶裡都不該出現的氣味,都有哪一些呢?

第一,黴臭味。

提到黴味,大家應該都知道,在茶葉裡邊絕對不能出現。

不論是哪種茶,一旦發出了黴味,意味著在儲存的過程中受了潮,過量的水分聚集在茶葉內部。有了水分和茶葉自身的營養物質後,促使了黴菌的產生,於是白茶就生出黴味。

黴味的感覺,聞起來像是走進一間很久沒有住過人的老房子,或者是一排沒有及時清理的衣櫃。混著不新鮮的悶味和刺鼻的灰塵味,令人感覺很不好受。

與白茶本身的乾爽、爽朗、清爽等風味判若雲泥,風格完全不是一個樣。

若是剛買到手的白茶裡就已經有了黴味,說明這款茶從加工完畢到出廠運輸和倉儲的這段時間裡,它變了質。

如果在白茶買入手的第一時間,茶葉還是乾燥乾爽,聞起來味道是乾乾淨淨的。而等到自己存了一段時間後,才聞到了黴味。那說明府上的存茶方式或環境出了問題。

建議下回再儲存茶葉時,換一間乾燥的房間。或者在梅雨季潮溼季時適當開啟空調除溼。儘量對水汽做到嚴防死守,以防好茶無緣無故的發了黴。

至於已經存壞了,有黴味的白茶,當然不能喝。

哪怕是腸胃再好,百毒不侵,也不建議冒這趟險!

第二,酸梅味,梅子味。

梅子味一直備受誤解,許多人認為其是老白茶陳化後得來的香型。

其實這壓根不對。所謂「梅子味是難得香型」的說辭背後,真相是為了銷售存壞變質白茶而製造出來的謊言。

乾爽的白茶放在乾燥、乾淨的地方妥當的保存數年,也不會發出這樣的酸味來。

除非是茶葉受了潮,發生了不良的酸敗反應,才會得出這樣發酸的後果。

乾燥的白茶本身,不含有生成酸味的基因。

制茶過程中也斷然不會像是釀醋那樣,通過加水、發酵等步驟,讓茶葉產生出酸味。

所以,出現酸梅味的白茶,自然是後期的加工或保存過程出了問題。

制茶工藝的過程中,白茶沒有徹底烘乾烘透,容易讓茶葉因含水量過高的影響,從而生出不良的酸味物質。

而白茶加工完畢,出廠運輸和儲存的這段時間裡,若是沒能做好密封乾燥防潮的存茶要求,讓整箱的茶葉內進了大量的水汽,同樣會導致白茶發出可怕的酸梅味。

無論怎麼看,酸味對白茶而言都是種不正常的氣味。哪怕用梅子味這樣的美名去做美化,也掩飾不了它的本質有缺陷的事實。

上好的老白茶會順利陳化出藥香、粽葉香、稻穀香等乾燥的植物香型。

而非發酸變質的梅子味,找不到任何自然陳化的痕跡。

第三,煙味

煙味也是白茶受潮後常有的一種味道。

這裡指的煙味,不是正山小種裡的「松煙香」,而是一種屬於白茶變質後的特殊味道。

聞起來潮溼嗆人,像燃燒溼潤植物產生的味道。

很像在冬天的濃霧天氣裡,田地裡燒了一堆麥秸杆,白色的濃煙混在霧裡形成了又潮又悶,較為嗆人的煙味。

當這種煙味飄遠變淡後遠遠的一聞,很像出現在白茶中的煙味。

當然,保存得當的白茶是不會出現這股味道的。

白茶煙味的產生,究其根源看,在於以下幾點:

製作白茶時,烘乾的時候工藝沒有到位。或是溫度不夠,或是茶葉內部的水分沒有幹透。以至於白茶整體的含水量沒有達標,後期難以實現良好的保存。即便是放在標準的倉庫裡,裡外用三層包裝嚴實密封過後,白茶仍是會受到水分的不良作用,受潮發出煙味。

另外,將幹度合格的白茶裝進了容易跑氣的容器內,如紫砂罐、陶罐、木箱存茶,當較長的一段時間過去後,茶葉會吸附過多的水分生成煙味,預示著茶葉的品質明顯受損,不值得再繼續飲用!

第四,巧克力味

從多年的喝茶經歷看,巧克力味也是白茶受潮後會出現的味道。

並且在受潮的白毫銀針、特級白牡丹身上,出現巧克力味概率更大。

白茶的正常香氣裡不應該出現巧克力味,除非是茶葉發生了變異。

畢竟從老白茶的常見香型看,它的香氣類型很豐富。有稻穀香、花香、藥香、竹葉香和陳香等。

稻穀香是從新白茶的毫香中延續過來的;花香和藥香也是由新茶時期清麗的花香、草藥香繼承而來的;至於說竹葉香、粽葉香等更是一早在新白茶的時候就有出現了;而陳香則是老植物老葉片會自然陳化出來的香氣。

按照這樣的茶香演變史來看,巧克力味壓根找不到任何的起源。

白茶作為一款輕微發酵的茶,含水量的要求嚴格,幹度達標,並且芽葉摸起來極為乾燥的白茶,不會出現像朱古力、巧克力味這樣由糖和水共同作用下發酵出來的氣味。

因此,巧克力味不會是白茶的正常香型,只有受潮的茶葉中才會出現這樣的味道。

若不信,將一款帶著巧克力味的老白茶拿去測一測含水量,真相便能夠大白。

第五,漚青味、渥堆味。

這樣的氣味,光從名字上聽就非常的可怕。

它們聞起來很像雨後的樹林子底下,有一堆枯葉落花打落在地面。

這些被雨打落的,被風颳落的花和葉片,悽涼地躺在了泥土表面,渾身浸透。經過太陽一曬,又悶又熱的枯草堆裡會發散出植物將腐的氣味。

這種味道,就特別像是漚青味。

原因在於任何的植物葉片在高溫高溼的環境影響下,茶葉細胞內的物質都容易受損,產生出被漚到的氣味。

白茶在加工時,新鮮的茶青鮮葉剛被採下來沒多久,就被厚厚的堆疊在一起,經歷了高溫渥堆的摧殘。茶葉內部的水分被蒸發了出來,堆在一起的茶葉在又悶又熱的環境下過度發酵,不新鮮的漚青味由此產生。

原本應該是以花香、毫香為茶香主導的白茶,當制茶過程中被漚到了之後,清爽茶香會消失不見。聞起來不新鮮的漚青味取而代之。

聞氣味時,能讓人聯想到花盆的漚肥的土壤;枯枝爛葉的味道;下水道的漚味;微帶點酸的悶味;像衣服沒曬乾的雜味……

這種感覺和好茶的香清甘活本質,距離相差太遠了。

光是聞了一鼻子這樣的氣味,就讓人感覺到嗆鼻難聞,根本不敢喝茶!

《3》

氣味刺鼻的茶葉,斷然不是好茶。

如果在一款茶的氣味裡,聞到了超出正常茶香之外的氣味。

如梅子味、巧克力味、漚青味、煙味時,可要加強警惕了,這樣的白茶品質堪憂。

幽夢影裡寫,香和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事物。

古人看來,香能去穢,並淨化空間。

像《楚辭》寫的,「浴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

芳蘭芝草,能除穢避惡。

而飲茶的時候,曼妙的茶香清芬和雜味悶味,可是雲泥之別!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別再概念炒作了,可可粉味,巧克力味,梅子味,都不是白茶的本味
    《2》朱古力味和梅子味白茶是什麼?說句實在話,帶有這兩種氣味的白茶品質不佳。想來,說這樣的話會遭到不少人的抨擊,但是說實話,做實事一直都是我做人的根本。所以說,優質的白茶不應該出現酸味。白茶中的酸味並不是什麼好聞的味道,也不會是高等級白茶的象徵。含水量都不符合白茶國標的標準,怎能說是好茶。再來說一說,朱古力味,它還有個別名,巧克力味。
  • 巧克力味、梅子味、焦糊味、黴味,遇到這四種氣味的老白茶,繞行
    有的人說,帶有梅子味的老白茶,是高級白茶的代表。 實際上啊,梅子味不應該出現在白茶身上。 說到梅子,自然而然地可以聯想到酸味,梅子味簡單地說,也就是酸味了。 帶有酸味的物品,要麼是天生基因裡面自帶的,要麼就是發酵後得來的。
  • 巧克力味,是高等級老白茶的標誌?別被誤導了,不然會喝不懂白茶
    在這些原本不屬於白茶常規氣味的氣味裡,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種: 一種是巧克力味,一種是梅子酸味。 當然有人基於商業利益,美化這兩種氣味,把巧克力味說成是老白茶中的高檔香氣,把梅子酸說成是梅子香,是一種清香。 茶葉酸了,居然是種清香,這嗅覺,不得不服。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這位讀者理直氣壯地說:「你喝過的老白茶太少了。因為,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或者是酸梅味的。所以,肯定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這個邏輯,村姑陳真是大寫的服。因為自己喝到過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巧克力味就是老白茶該有的味道嗎?
  • 扒一扒某些「巧克力味」白茶背後的真身,移花接木的做法,太狡猾
    《2》這些年,特別是2016年至今,無論是從個人的試茶經歷,還是茶友們的喝茶經歷來看,都能感受到那些存壞的白茶身上發散出來巧克力味,以及含水量嚴重超標的梅子味。再加上自身存茶多年下來,偶爾也曾犯過失誤,比如在漫長的春茶季,因為忙於在山上實時撰寫春茶筆記,導致茶室裡日常喝的那些罐裝白茶,沒有及時三層包裝起來,從而導致有些銀針出現了「巧克力味」。再比如,茶農們有時候寄來的茶樣,沒有及時試茶等等。在存茶包裝本身沒有嚴實密封的前提下, 放置的時間一長,有些白茶也變出了巧克力味。
  • 焦糊味巖茶、巧克力味白茶、10年陳紅茶,一場關於茶的「創新」
    由此,進一步來說一說巖茶為何會產生焦糊味?第一種可能,是工藝出了問題。在焙火環節,由於炭焙的火候沒有把握到位。加重焙火,每道火都焙到十足,溫度和時間都加大加長,讓茶葉吃火吃得透透的。比如一款肉桂,剛焙好的時候火很足,哪怕是老茶友都會說這茶的火味太重,再等等。更何況是新茶友,剛剛接觸巖茶不久,更是難以接受這股味道。因此,就需要放一段時間,讓巖茶慢慢褪火,達到最佳飲用期再喝,也不遲。
  • 微甜的梅子酒,梅子酸的白茶,同樣是梅子,卻隔著一條變質的溝壑
    說是這微甜的梅子酒,淺嘗幾杯,喝到半醺,最是能激發靈感。看來這清韻嫋嫋的梅子酒,挺適合春天喝,有浪漫的味道。《2》青梅的滋味,酸酸甜甜。從古至今,梅子的成名史,由來已久。天然的果實裡,包括青梅在內,蘋果、檸檬、楊桃等,都天然具備不少的有機酸物質。所以,它們的滋味上,都很酸。梅子的酸,中和白酒的清冽,可以得出口感飽滿、韻致綿長的梅子酒。不過,這梅子的酸出現在了白茶上,是不是好事情呢?
  • 紅茶趁早喝,還是放一放更好喝?老茶客10年的喝茶經驗給你答案
    昨天一個北方的朋友說,除了喝老白茶,紅茶也是冬天的好選擇。「品味紅茶,盡享詩和遠方,縱然歲月已輕……」常常能見到她在朋友圈中曬茶,再配上一首自作的詩。想必是遇到了好茶,難免詩興大發,喜不自勝。而許多茶友在買到了紅茶之後,卻猶豫了,「紅茶是趁早及時喝,還是放一放再喝呢?」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個例,而是多數人在喝紅茶前都在思考的。今天,作為超過10年的老茶客,村姑陳跟茶友們分享一下紅茶的喝茶經驗。
  • 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青味、餿味都不是巖茶的巖韻,別被騙了
    朋友原本對巖茶並不感冒,平時只喜歡喝綠茶、白茶、茉莉花茶。 但聽說,茶會裡分享的都是大幾萬一斤的天價肉桂,她起了興致。 就座開始喝茶,有位「茶人」在講課。 桌上正在泡馬肉,給眾人分了一小杯。
  • 白毫銀針有巧克力味?常遇「白茶」不淑,多半是掉進了這3個誤區
    但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叫味道淡?在自己眼裡,白開水是最寡淡無味,也是最貼近「味道淡」這一描述的。但是,若你說白毫銀針和白開水味道差不多,那可就有一大幫茶友要氣到拍桌了。與此同時,也給嗅覺,味蕾和喉嚨都帶來了最佳享受。但這股「鮮爽」,並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需要多喝,多品,才能慢慢感悟出來。若是你問,鮮爽感是什麼?那還真的挺難描述的,如果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又太神乎其神。
  • 喝巖茶茶醉?喝巖茶翻江倒海?喝巖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有茶友說,我喝巖茶會茶醉,一喝就翻江倒海。瞬間就浮想起蘇軾的詞: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喝茶喝到飢腸漉漉,那股難受勁,真真是古今皆同。不獨大詩人蘇軾有,我們現代的茶友也有。2.泡巖茶的時候不要坐杯悶泡,前五衝,每衝都快進快出,水注入蓋碗,馬上就合蓋倒出來。這樣可以避免過量的茶多酚浸入茶湯,刺激胃部。3.喝完第四衝,吃七八粒福州特產白曬花生,補充一些油脂、一些蛋白質。讓胃裡面有食物消化,從而抵消掉巖茶當中的刮油物質對胃黏膜的刺激。
  • 買白茶有哪些講究?這6類白茶就算心動也不要碰,新手容易掉坑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要想進一步了解白茶,僅憑看書是不夠的,還得多喝,正如賣油翁講的「唯手熟爾」。但是問題來了,對於新手來講,在還沒有了解白茶之前,哪裡有十足底氣去買白茶?一不小心就掉坑裡。說真的,買茶這件事大有講究,有些可以買,而有些就不要買,就算你看著順眼,心動了也不要碰,特別是剛開始沒有定力的新手,就容易被表象迷到,結果踩坑。總的來說,買茶有6大不選原則,新手經常會做錯幾樣。
  • 不曾試過的重口味,巧克力味的碳烤生蠔!
    所以近期梅子也比較少走來這區找吃。但有時候跟朋友看完午夜場或是在附近加班完,半夜三更想找家小店吃宵夜,喝喝啤酒吃點小吃更是難上加難。不過最近梅子發現了這家開業已好幾年的安安串燒專門店,營業時間居然直到凌晨3點!這家位於染布房街的安安燒,其實就在旺角泉章居隔壁那條街,遠遠已看到鮮橙色的外牆和紅紅的燈籠,非常搶眼。店內地方不算好大,不過座位出奇的多。環境就有點擁擠,但坐起來仍算舒適。
  • 我一個新手,為什麼感覺巖茶喝起來都一個味,難道是買的太便宜?
    花同樣的價格,能買到很多,適合新人喝的巖茶。 香高水甜, 水路細膩,層次豐富。 總之,不可能是水仙肉桂喝起來都一個味!
  • 從酸味,到梅子香,從大紅袍,到老白茶,說說梅子香的那些謬論們
    生成了酸味,這巖茶茶暫時就不建議喝了,臨界返青了,要重新焙火了。只有重新提香,重新過火,且測試過品質沒有變壞,沒有生出臭味異味,才可以繼續喝。《3》在武夷山,有沒有把隔年巖茶當中的酸味,叫做梅子香的說法呢?
  • 新手買茶,從小罐裝的白茶入手,這4點好處藏都藏不住,別選錯了
    小份量的白茶,買到手後覺得不滿意,效果不理想,品質不合預期。那麼也能守住錢包,不用交出太多學費!《3》第二,便於嘗試多款茶味羅素說,參差百態,乃是幸福本源。此時,不論是新茶友,還是老茶客。入手幾罐小包裝的白茶,特別適合嘗試多款茶味。比如,不同款的白毫銀針,風味有什麼區別?
  • 喝茶小常識:煙燻不是香,煙味即雜味
    友人問,受了你影響,現在也開始喝茶,怎么喝熟茶也醉,心慌,睡不著? 我回復,估計你本來就有病,不是茶的問題,是你本身的問題。據調查,現在全國茶商長期,不分晝夜都喝生茶,睡眠一樣無任何影響。 再問,勐海味,下關味是怎麼回事? 這是指熟茶的味道,勐海味,大概指其茶柔,指其茶甜,指其協調性好。真要琢磨個「勐海味」不好回答,時段不同,解釋不同,最早的香港茶商說勐海味,是汗臭牛糞味。現在指勐海味,或者指高端熟茶,又有所不同,具有苦底為好茶。
  • 熟茶有異雜味,說明了什麼?
    隨著人們對普洱茶熟茶審美的提高,原料和工藝也發生進步,如今喝到一杯香醇無異味的熟普已經不是一件難事。 但喝到一些不夠好的熟茶時,還是會存在不同類型的異雜味。熟茶為什麼會有異雜味?主要是三方面原因:1、早期工藝不成熟;2、原料不講究;3、倉儲條件不到位。
  • 雅頓白茶身體霜,白茶味的溫柔馨香
    大家都知道面部需要抗yang,改善暗沉,其實身上的肌膚同樣需要,精緻的生活可不能遺落任何一個角落~功效:平時能聽到的都是保溼類美白類的身體乳,那雅頓這款白茶身體霜就有些不一樣了,它添加了白茶和牛油果成分,除了可以滋潤肌膚,還能讓肌膚變得更彈潤。
  • 臺北|拐角的古早臺味|梅子餐廳
    打車時與司機閒聊問起好吃的臺菜館子,有兩位司機都提到了一家梅子餐廳。用谷歌地圖一查,發現離我們住得大倉久和非常近,於是在即將結束臺灣環島之行時,深夜拜訪了梅子餐廳。洗完澡本已打算睡覺,但我和W小姐都覺得肚子很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