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網相關內容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斯涵涵
21日晚,瓊瑤、高群書、束煥、王小平、趙冬苓等111位影視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發表署名公開信,在冬至深夜向行業和社會發出強烈呼籲:抄襲者不應成為榜樣,公開抵制於正、郭敬明出任演技類綜藝節目導師,批評最近播出的《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等節目為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取觀眾眼球使用有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
聯名公開信直指兩位文娛名人——於正、郭敬明,均曾被原創者告上法庭,訴其作品抄襲,最終被法院判定侵權行為屬實,判決賠償原創者的經濟損失並公開致歉。換言之,二人存在抄襲劣跡,這一點確信無疑。
然而,郭敬明、於正在被判定抄襲剽竊後,不但拒不向原作者公開道歉,反而繼續拍戲寫作賺錢,最近更是作為「導師」「嘉賓」處於電視節目的「C」位,指點「學生」「後輩」,一時風光無限。這哪裡有一絲檢討、道歉的痕跡?這分明是對司法判決的無視,也給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樹立了壞榜樣。
他們之所以引起眾多影視從業者的憤慨,那幾檔綜藝節目可謂是「功不可沒」,打著節目開放性和多元性的旗號,讓存在抄襲卻又拒不道歉的二人「大放異彩」,在節目內外輪番炒作,大肆販賣不談規則只論結果的「成功學」,「劣跡從業者」得到追捧,節目組得到了話題流量,各取所需,而行業道德、職業規範則被棄之於地。
道德的一大特性是示範性和感染力,高尚的道德示範會成為社會風向標,而不道德的負面效應,就象毒草一樣野蠻生長,蠶食著社會信任與良善機制。當德不配位者不但沒有因其不良行為受到相應懲處,反而無所約束,逍遙自在,劣跡者得利且違規成本如此之低,逐利心理或示範效應勢必驅使人們紛紛效仿,導致劣幣驅除良幣。
特別是於正、郭敬明擁有不少青少年粉絲,他們的風光「出鏡」不僅破壞了社會風氣,還嚴重影響年輕人的是非判斷能力。在這條新聞下面,一些人為他們不斷辯護、「洗白」,甚至反諷聯名抵制者「蹭流量」,如此良莠不分、缺乏版權意識,著實令人擔憂。正如聯名信所言,吸毒嫖娼的藝人都受到了懲罰,一些有道德問題的藝人也被限制出鏡,為什麼被法院判定為抄襲剽竊卻還能被資本和平臺追捧,這種瘋狂追逐點擊率、流量至上的「審醜」行為不應該再繼續下去了。
尊重智慧財產權、尊重原創、拒絕抄襲,是影視創作、文學創作的底線,也是優秀文化作品的靈魂,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應該是創建文明健康的文化大環境的第一步。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提升創新能力和行業道德,規範影視、文學創作生態,希望這封一百多名從業者發出的聯名抵制公開信,能夠振聾發聵,為反對抄襲、保護原創、抵制不良炒作劃出一個醒目的符號。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