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去河南記(下)

2021-02-07 魏道泉城

從登封到鞏義的路上,我腦海裡一直迴蕩著曲劇《卷席筒》。

其中,海連池的名段最熟悉:「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一路上我受盡飢餓熬煎……」

這段旋律一直在我的童年迴蕩,快要遺忘時,又從侯耀文的相聲中聽到,侯耀文唱得如泣如訴,動人心弦:「再不能中嶽廟裡把搜索戲看,再不能少林寺裡看打拳。再不能摘酸棗把嵩山上,再不能摸螃蟹到黑龍潭。」

一天前,聽著這段戲,我們來到了登封。


以上為soooner車聯網系統自動生成的文化樂旅路線圖。

車上,有我們特邀的專業豫劇演員,《梨園春》擂主張珍女士。

張珍是商丘人,從小學戲,一直在豫劇團工作,系劉派弟子,常有各種演出,大大小小的舞臺上過無數次,這一次的舞臺最特殊,在大巴上。

別的還好說,沒伴奏,鑼鼓點不響,她總覺得唱不起來,就用手機放著伴奏,為大家演唱。

張珍最擅長的,是劉派的代表作《打金枝》,考慮到大家對戲曲並沒有那麼熟悉,就現場為我們演唱各種名段,這一段是申鳳梅的諸葛亮。


當年,我初次去鄭州時,專程到戲曲茶座聽豫劇,我一直覺得,沒有戲曲,河南文化就少了許多味道。


登封的第一站是嵩嶽寺磚塔,這是中國四大名塔之一,另外兩座在山西,一座在雲南。

上期文化樂旅,我們去看過山西飛廣勝寺虹塔,那是一座琉璃塔。


嵩嶽寺磚塔是中國唯一平面為十二邊形的古塔,在建築史上地位很高,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歷經多次地震,仍不傾不斜,巍然矗立。

除了我們,這裡幾乎沒有別的遊客,僻靜清幽,適合懷古幽思。

嵩嶽寺不遠,就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範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範純仁等人都在此講過學,據說,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鑑》第9卷至21卷就是在這裡完成。

講解員說,書院相當於古代的大學。我一楞,因為沒有想到現代有哪所大學可以和嵩陽書院相比。


嵩嶽書院原有三棵巨大的古柏。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嶽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


據說,漢武帝看到第一棵古柏時,很激動,就封了「大將軍」,發現第二棵古柏更大,卻也只能封為「二將軍」了,最後看到第三棵更大的古柏,只好讓其屈就為「三將軍」。

目前,「三將軍」已毀,「二將軍」和「大將軍」依然升級旺盛,「二將軍」樹幹下部有一洞,南北相通,好似門庭過道,中間可容五、六人。

後人為此做詩一首:三將軍惱怒被氣死,二將軍不服肚氣炸,大將軍羞愧低下頭,金口玉言難評價。

三十年前,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來此,聽完講解,笑了笑,隨口吟道:「將軍何必脾氣大,為個虛名爭高下。肚皮一破毀美名,千古以來留笑話。我今封汝為元帥,叱吒風雲安天下。運籌帷幄千裡外,說說你有本事嗎?」

就這樣,「二將軍」被封為元帥了。

將軍的傳說雖不知真假,但據考證,這兩棵古柏的樹齡已有45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

除此之外,嵩陽書院還保留了許多名碑石刻。如門口的大唐碑、裡面的黃庭堅書法等。

我最喜歡的,是進門就看到的登封縣圖石碑,為明神宗萬曆年間刻制,圖中詳細而形象地表示出明代嵩山地區八十處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的分布情況,並描繪出登封縣的山川河流,道路村鎮和四至地界的名稱等。雖然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字跡清楚,線條明晰。有人形容「一覽此圖,即可囊括登封,臥遊中嶽」。


該圖拓片已是珍品,如有藏家願意割愛,可和我聯繫。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地圖,常一個人騎自行車滿縣城溜達,曾憑感覺畫出一幅曹縣地圖,反覆修改。後來縣政府門口也掛出一幅,我專門拿去比對,差不了多少,倒是我上面的一些小路,那上面沒有。

我現在想來,我畫那張曹縣地圖,風格特別像這張四百多年前的登封縣圖。

四百年前,若有前世,我願做一名繪圖的小工,遊走在縣城的青山綠水中,穿梭於熱鬧的市井與靜寂的村莊裡。


幾乎所有的外地遊客來登封,都不是為了看磚塔和書院,而是為了去大名鼎鼎的少林寺。

我們自然也要去。

去的路上,我們特邀的歌手胡玉為大家高歌了一曲《少林少林》。

上一次去少林寺,是五年前,如今再去,寺還是那麼大,景區卻大了很多。從停車場到山門有一公裡路,講解員說這一路沒有任何景點,推薦坐電瓶車。

當然,電瓶車要另收費。

我們沒有坐,回來的時候實在太累,就坐了塔林到停車場的巴士,每人15元,一公裡,堪稱最貴的巴士車票。

在少林寺,很多人都對最近圍繞在方丈釋永信身上的事感興趣,紛紛向講解員打聽,講解員笑而不談。


這一天中午吃的是孫苟羊肉燴麵,很正宗。晚上訂了團餐,每人一份燒餅夾串兒,燒餅是酒店的人排隊去買的,當地特色,又大又厚,撒滿芝麻。串是滷製的炸豆腐,湯濃味足,這種吃法在別的地方確實少見。


晚飯後去看《禪宗少林》,依然是大型實景演出,演員規模不如《東京夢華》,卻更有韻味。尤其是嵩山上突然生起的一輪圓月,變幻的春夏秋冬,讓人越看越靜,越想越美。


第二天一早去了鞏義。


鞏義的康百萬莊園給了我很大的驚喜,乃至震撼。

那是一片規模龐大的明清建築群,如果沒有損壞的話,面積相當於喬家大院的19倍,目前保留下來的面積,也是喬家大院的四倍。

「康百萬」不是指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明清以來以康應魁為代表的整個康氏家族的統稱。其家族靠河運發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多次得到朝廷賞賜,最高時官至三品,數次欽加知府銜。

整個莊園座落在邙山的半腰,是一座集「古、大、雅、美」於一體的恢弘建築群,被稱為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是建築的代表。其風格既有別於晉商大院、幫會文化,又不同於徽商的別墅、戲樓格局,它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文化選址,臨街建樓房,靠山築窯洞,濱河設碼頭,據險壘寨牆,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築的特點,門類齊全、布局合理、設計精巧、獨具特色。

莊園裡這棵葡萄樹已有三百年歷史,至今每年依然結果。

關於康家的歷史,足以專門寫本書。近現代史的許多重要節點,康家都參與其中。如對抗白蓮教、捻軍,為防止太平天國北伐,康家鑿沉了所有的船隻。

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和光緒西逃,回京路過此地,當時河南鬧饑荒,財政虧空,知府無力接待,讓康家出資迎駕兩宮。由於他們不知道慈禧和光緒是走水路還是旱路,因此做了兩手準備,修行宮,駕浮橋,又在洛河邊上建造了五艘龍船。為了停泊這五艘大船,又特建船塢五座。後來慈禧只在行宮裡住了一晚,第二天臨走時,康家又通過李蓮英向慈禧捐獻了100萬兩白銀。慈禧非常高興,就說了一句「不知此地還有百萬富翁」,「康百萬」的封號因此名揚天下。

據說,那次迎駕讓康家耗空財力,名氣雖大增,生意卻漸漸走了下坡路。

如今,康家的後人分布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我微信公眾號上的一位讀者,是康家後人。在康百萬莊園陳列的家譜上,有她父親、伯父和叔父的名字。

她的大伯很早就離開了家,當時家裡以為他失蹤了,四處尋找,也沒有消息。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她的二伯到人民大學讀書,才知道,原來大伯當年參加了革命,現在在中央工作,是一名外交官。

她的二伯後來當了北京燕山區的書記,父親做了原京西礦務局的總工程師,也都算是給祖上掙了光。

她這一代,出生在北京的幾個小字輩,都是由奶奶帶大。奶奶裹小腳,會讀書,能念報紙,講故事,深深地影響了他們。

她說:「奶奶要是活著應該有112歲了,已走了快40年,到現在,還常夢見她。」

奶奶對孩子們常念叨:「說當官不好,尤其是當大官,真不好。」

下午去杜甫故裡,位於筆架山下,和位於成都的杜甫草堂相比,這裡顯得簡陋一些,但山水之間充滿靈氣,難怪會誕生一位如此偉大的詩人。


杜甫詩云:「白日狂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一天,大家喝了很多酒。

午飯在鞏義的老店清香閣,這裡不管是燴麵還是炒菜,味都很正,大家小酌幾杯。晚上,到了洛陽的一家老字號飯館,敞開喝了一氣。結束後有人覺得不盡興,簇擁著去了洛陽的夜市。

洛陽的十字街夜市之繁華,一點也不遜於臺灣那些著名的夜市。吃的怎麼樣,我有點記不清了,確實記不清了。


第二天上午去的白馬寺,下午去的龍門石窟。


這兩處景點名氣甚大,就不再贅述。這一天下雨,在雨中遊龍門石窟,感覺格外好。


伊河浩蕩,石窟蔚然屹立,千年的風雨中,我們和前人一樣,都是匆匆過客。

中午吃的洛陽老字號的管記水席,店面很小,特色十足,來吃的人都在排隊,還好,我們提前預約了五桌。


晚上趕到安陽,時間已不早。看到大家一路辛苦,又淋了一天雨,我們在車上臨時決定,改住五星級的溫泉度假酒店。

遺憾的時,到酒店時,溫泉那邊要下班了,大家就在房間裡泡了泡。第二天溫泉一早開門,有人專門趕過去,泡了個「頭水」,還是包場。

下次再去安陽,這裡可以歇息上一天。

最後這一天上午,去參觀殷墟博物館,其中陳列的青銅器及甲骨文都非常值得一看。中午,在盛德利品嘗了安陽的特色菜後,就開始返程了。

返程路上,我想起那首《安陽》,演唱樂隊叫:痛苦的信仰。

上次來安陽,還沒聽過這首歌。後來聽了這首歌,就特別想再來安陽:

所有的人都醉了
請為我點盞燈火
在夜裡輕輕歌唱
回憶是淡淡憂傷

安陽

安陽
別離的話不必多講

返程的大巴上,最熱鬧的,就是抽獎環節。

獎品提前準備好的,有我的籤名本《東漢開國》,還有賽維安訊提供的「自駕寶Pro」,車上安了它,就進入了soooner車聯網系統。


還有我早晨現拉的贊助,分別是:

通廣傳媒提供的索菲特雙人自助晚餐券三張。

和平咖啡提供的面值為300元和平咖啡消費卡三張。

喜象餐廳提供的面值為300元喜象餐廳消費卡三張。

獲獎者可以去大明湖對面的和平咖啡品嘗最新推出的法餐,可以去恒隆廣場的喜象餐廳去品嘗正宗的泰餐,也可以去索菲特自助餐。

我也加入到抽獎的行列裡,結果,沒抽到。

這次文化樂旅,從樂開始,又從樂結束。以期待啟程,到難忘歸來。

回來幾天,感覺就像一場夢。

夢中,有漢唐風韻,有大宋盛世,有明清興衰,有現世煙火,有千古佛音。

有醒不來的酒,有醉不了的人。


下期文化樂旅行程近期即將推出,敬請關注。

長按以上二維碼,識別,直接訂閱魏道泉城

歡迎友情轉發,拒絕任何微信公眾號直接轉載。

不摻水,不媚俗,不抄襲。

有態度,有營養,有趣味。

以各種原創為主,以更新緩慢來保證每一篇文章的質量。

回復關鍵詞:目錄 可看原創文章總目錄

活過三十六年,寫過八九本書,編過三四部戲,錄過二十幾集《百家講壇》,我是魏新,這是我的微信公眾號,再次謝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魏新:白的菜
    上班第一天,用一篇《白的菜》,暖暖胃。 我家第一臺電視是黑白的,14寸,飛躍牌,能收倆臺,一個是山東臺,另一個是河南臺。山東臺的信號是菏澤電視臺插轉,河南臺的信號是商丘電視臺插轉。我們那個縣城位於菏澤和商丘之間,各五十公裡,在那兒,這倆臺的收視率各百分之五十。河南臺演《射鵰英雄傳》,大家就看河南臺;山東臺演《霍元甲》,大家就看山東臺。不清楚就去院子裡晃天線,有時候晃急了,倆臺都一片雪花。
  • #現在的流行讓大家變得「無腦」,對此我們感到非常無聊:專訪 MOTIV 創辦人魏新、Daniel
    Base 在北京的「新觀點」理想:現在的流行讓大家變得越來越「無腦」魏新在與 Daniel 成立 MOTIV 之前,其實就是在北京經營兩間阿美咔嘰店鋪的負責人,雖被歸類在阿美咔嘰,但依照產品的種類,可區分成較多藍染製品與跟時下流行線條較契合的 RADIANCE-Blue ,主要販售如 Porter Classic、FEIT 等注重傳統工藝,卻同時帶有新思維的品牌,另一間
  • 暴雨下的河南溫度:生活有多殘酷,就有多溫柔丨豫記
    本文來源: 豫六一豫記隨著雨帶北移,淮河、黃河形式嚴峻起來。20日,河南防汛應急響應由Ⅲ級提升為Ⅱ級。大概也就是從那天開始,網絡上不斷爆出河南暴雨受災的視頻和圖片。昨天,河南又是一陣大雨,官方給出的數據,675個鄉鎮降水超過50毫米,150個超過100毫米。
  • 說河南話就文化不自信了?可去球吧!|豫記
    豫六一豫記如題所示。事情得從一條微博說起。前幾天,桐哥微博發了一條他在「這就是河南」啟動儀式上的演講視頻,講河南人的文化自覺及文化傳播。先不說本場大會的主要參與群體便是河南人,所以,「聽不懂河南話」其實並不能作為主要問題。另外,從傳播角度,就本次大會而言,用河南方言講河南人的文化自覺,更像是精準傳播。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個文化意象,河南話本身就是河南人文化自覺的一部分。
  • 河南話土嗎?NO! | 豫記
    很多微博下,大家都學會了「語音留言」:「咦,弄啥嘞~」眾多網友一看留言,就能自動識別老鄉。 就連在如今很火的短視頻平臺,也有許多網紅,用一口地道河南話,吸粉無數。依然是水裡來土裡去,這就使得河南人總給人一種風塵僕僕的觀感,連帶著,人們便覺著河南人說話也是土土的了。 當然,經濟發展水平也是一方面因素。 2019年上半年,河南的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五。這個數據看著還不錯,可這是多少河南人幾十年努力的結果啊。且這個成績比起沿海發達地區,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 河南老字號眾騰張記滷甲魚
    視途網訊(肖英)河南眾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已獲得「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和「河南省著名商標企業」,河南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河南老字號《張記滷甲魚》潢川縣眾騰特種水產專業合作社創辦於2008年4月,以河南水產養殖業的特色品牌
  • 魏新:燒的餅
    尤其在長江以北,燒餅更是遍地開花:東北有東北燒餅;河北有井陘燒餅;蘇北有黃橋燒餅;淮北有湖溝燒餅……單說山東,燒餅就分出不同派系:以面厚個大為特點的萊蕪燒餅;以皮薄酥脆為特點的周村燒餅,再加上濰坊肉燒餅等等,要來個大聚會,能讓人眼花繚亂。 和這些燒餅相比,江南的燒餅則更像點心,比如皖南的黃山燒餅,個頭小,酥油皮,味道甜中帶鹹,我吃起來不太習慣。
  • 魏新:猴的年
    生肖中
  • 再難都要衝上去救人,這就是古道熱腸的河南人!|豫記
    豫記成員只是在外河南人的一部分,河南人普遍見義勇為,在好人好事、感動中國人物中,河南人是佔比最多的,王冰、豫記以及全體河南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這就是河南!這就是俠肝義膽、古道熱腸的河南人!他還說,再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會去救人,就算救不回來,至少能延遲他的生命。這種行為,絕不是頭腦一熱而為,是深入骨子裡的俠義精神。
  • 連登21年春晚,因一句「河南人」被索賠1億,3年過去他怎樣了
    為讓三個孩子有口飯吃,郭冬臨父親去扛大包、拉車,但在一次拉車途中不幸摔斷腿在父母的支持下,郭冬臨順利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之後又進入北京人藝,開啟演藝生涯。起初郭冬臨是一位話劇演員,雖然出演過很多角色,但並沒有讓他出名。從人藝辭職後,郭冬臨轉戰小品界,沒想到他的這一選擇,讓他成為舞臺上的明日之星。
  • 今日冬至,我們吃了最河南的一頓餃子 | 豫記
    冬至大如年,河南人特別看重這一天,每到冬至,各家各戶,除了餃子,幾乎沒有第二樣飯。 早上一到公司,就看到LED屏變成了「冬至陽生 豫來豫好 豫記2020包餃子大會」。 上個月,百逸旅行攜手豫記,成立豫記文旅。今天,大家約好要在公司包餃子,共同慶祝在一起的第一個冬至。 十點半左右,小夥伴便吆喝起來,包餃子嘍!
  • 魏新:古代的情人
    那時約會需要翻牆,如同今日上FACEBOOK。愛情就是簡單的臉譜,愛上另一張臉譜。崔鶯鶯有著「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又是射手座,性格樂觀,不拘小節。在春天,她紅著臉給張生回信:「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簡單的愛情最感人,選擇情人,越簡單越純粹。古代,選擇情人,說複雜很複雜。如潘金蓮選擇西門慶。西門慶曾求助於王婆,如何才能得到潘金蓮?
  • 魏新:吃個素齋
    有次老大哥邀約小聚,說是去吃素齋。之前特意強調,這是他認為濟南最好的素齋。說實話,在這座城市,把子肉、燒烤哪家強,我也算如數家珍,但素齋確實並無太多了解,聽見就犯困,有次在朋友的邀請下,去了一個比較私人的地方,房間布置得國風古韻,服務員也穿得像橫店群眾演員,一頓飯吃完,出門就想去整盆麻辣小龍蝦清清口。外地的素齋,我倒吃過些。法門寺酒店的素齋印象最為深刻。
  • 走遍河南東西南北中,什麼地方的美食最下飯?|豫記
    來一桌「舌尖上的河南」,東西南北中,各上幾道硬菜,不但下飯,還下酒。  鳳九 | 文豫記微信號:hnyuji 豫東 開封套四寶 開封套四寶,豫菜一絕。這是一道什麼菜呢? 袁世凱回家尋訪,聽說孫店崔家飯館的「幹煸蟠龍鱔」很有名,就跟父親一起去嘗了嘗,確實好吃,於是就高薪聘請崔家老闆崔世昌到京城去給慈禧賀壽。 慈禧吃了這個菜,相當高興,把崔世昌留在宮裡當了御廚,袁保恆也得到封賞,連他祖母郭氏也收到了慈禧的恩賜,從此袁家在仕途上平步青雲,一直到袁世凱稱帝。
  • 魏新:獻給濟南的一首新歌——新濟南
    新濟南.wav作詞:魏新 作曲:葛亮 演唱:周子馨 莫荼荼 魯懷德 葛亮你像個孩子在泉邊歌唱你像個姑娘對明湖梳妝你像個少年坐地鐵遊蕩你像個老人跳舞在廣場洪樓教堂有些滄桑經十路通往李清照家鄉老街的青石板越來越亮映著一張張年輕臉龐
  • 【e起相豫 老家河南】踏霜踩露出 披星戴月歸——記濮陽縣清塵的...
    【e起相豫老家河南】踏霜踩露出披星戴月歸——記河南省濮陽縣清塵環保有限公司的環衛工人【e起相豫 老家河南】踏霜踩露出 披星戴月歸——記濮陽縣清塵的環衛工人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河南形象全球化傳播暨這就是河南啟動儀式在鄭舉行
    11月27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指導,豫記主辦的河南形象全球化傳播暨這就是河南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20餘名河南籍知名新聞工作者相聚鄭州,共話新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河南對外形象傳播
  • 在河南,這三個詞我勸你千萬不要碰 | 豫記
    在河南,如果你聽到有人這樣說你,別擔心,他可能是在「誇」你呢。 「出格(gāi)」:泛指言行與眾不同 在河南方言中,對言語行動與眾不同、不合規矩,且讓人反感的,大抵有三種說法,「出格(gāi)」、「犯色(sái)」和「上樣」。
  • 誰是河南下一個中心城市,不是洛陽和開封,而是這座四線城市
    世界的發展千變萬化,生活狀態也不總是停留在瞬間, 生活當然,如果不時刻變化,就不會更活躍更富裕, 對城市來說,成為省的中心是非常有挑戰性和困難的事情,誰是河南下一個中心城市,不是洛陽和開封,而是這座四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