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這麼說有道理麼?
然而,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有三大「缺陷」,這是怎麼回事?後來,羅素寫了一本叫《東西方文明比較》的書,他曾在書中提到: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身為一個中國人,能被大哲學家誇獎感到十分榮幸,但是,他在《中國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的漢字三大「缺點」,卻實在有失偏頗。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基本上可以認為沒有什麼是不包括在文化中的,它像是一縷青煙,你可以聞到它的氣味,可以看到它的輪廓,但是一板一眼地去抓住它確實非常的困難。 但是,文化並非是虛無縹緲的,如果說存在一個鑰匙,能夠開啟文化的秘密,那麼這個關鍵的鑰匙一定是語言。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此外,漢字還有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日文等,其中大部分字體已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只有日本保留了部分漢字。在經歷了許多年的發展之後,漢字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而大哲學家羅素則認為,漢字有一大缺點,又有一大優點。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比如,他認為,中國文化有三點最重要的特徵,「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過去都未曾有過而為中國所獨有」,即:1.文字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2.在受教育的階層中,孔子的倫理學說取代了宗教;對於第一點,羅素認為,中國獨特的文化與以符號構成的漢字有著極大的關係。或者說,漢字本身具有的優缺點,決定了中國文化的某些重要特徵。漢字有什麼缺點呢?
-
為什麼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中國漢字有3個大缺陷?引起不少學者反對
大部分分析哲學家缺乏歷史感,從而忽視歷史問題和研究,但羅素是一個例外,他始終對歷史和歷史理論十分感興趣,曾寫過幾十篇相關的論文以及一些書籍。那麼,他為何說漢字有3大缺陷?這3大缺陷又是什麼?1920年,梁啓超邀請48歲的羅素到中國的各大學校講學。於是,同年10月羅素來到了中國。他一邊在北京大學等學校講學,一邊閱讀中國的書籍,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哲學。他在中國待了一年多便回到了英國,並寫下了《中國問題》一書。他在書中寫道中國傳統文化有3大特徵,以及面臨著3大問題,分別是文字問題、儒學問題和科考問題。
-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3個缺點,他具體指哪3個缺點
文字是體現一個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徵,所以古代的幾大文明,都有自己古老的文字,例如古埃及人創造了象形文字,古巴比倫人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印度人創造了印章文字,而我國作為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並列的四大文明古國,文字的歷史可追溯到炎帝黃帝時期的倉頡造字。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真有道理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英國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指的哪三方面?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
中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並且中國的科技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中國是從一開始的幾乎科技實力為零發展起來的,到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存在。網絡上經常說中國已經是崛起了,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甦。
-
羅素為何說,中華民族,驕傲到不肖入侵他國?
這是被網絡上斷章取義的一句話,很多人認為這是貶義,但是讀過羅素先生所寫的《中國問題》那一整後,其實是對中華民族很大的讚美!首先,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是非常優秀,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羅素羅素是誰?他是一名非常偉大的哲學家,是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在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羅素《中國問題》的原話中有這樣一句: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人們模仿大自然的「紋理(文理)」,就創造出了我們自己的「文理」,這就是文化;文化的載體,則是漢字。所以漢字是充滿了文化味道的文字。隨便一個字,一個偏旁部首,都可以在真正懂得漢字的人手上變成一個故事,乃至一部史書。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
-
諾獎得主羅素直言:中國人「驕傲到不肯打仗」,他的理由是什麼?
羅素兼具多重身份,除了是數學家還是極負盛名大哲學家,他獲得了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和很多光憑傳說對中國產生刻板印象的西方學者不同,羅素是真正到中國來遊歷過一段時間的。上個世紀20年代初,羅素應梁啓超的邀請來到中國進行了長達近10月講學,期間他對中國各方面的認識都被刷新,為此他還寫下了《中國問題》、《東西方文明比較》等作品。
-
羅素說:「如果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是中國」,你怎麼看?
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 文 | 讀書君##羅素#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願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羅素這是一段出自羅素的《中國問題》一書中所說的話。
-
重器妙音,字在曼舞,當漢字遇到文物,竟變成一場奇妙的文化盛宴
01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羅素,是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哲學家之一。1921年,羅素曾應邀來華講學,在此期間,他通過對比中西文化的異同,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解讀,並提出很多新穎且極富啟發性的觀點。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不過,漢字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接受,也不是一直就存在的,比如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下定決心禁止使用漢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韓文的學習。既然如此,那麼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這不是與他們的初衷截然相反嗎?二.
-
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
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發音的,這種發音的方法學習效率如何? 中國古代文盲遍地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不是漢字的學習難度太大?古代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非常難。為什麼歷史是一部貴族史?因為普通人連字都不認識,如何能進入以文才取仕的上層階級?
-
羅素的「哲學問題」——成為了一個世紀以來最好的哲學概述
它主要認識論認識論(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知識的本質。羅素提出了自己的哲學思想和對哲學本質的理解。這本書的天才之處在於,它在不犧牲任何哲學推理的前提下「侃侃而談」。羅素寫作時就像在和讀者交談一樣。讀者不需要專門的哲學知識,因為羅素用故事和例子生動地展示了哲學問題到底是什麼。因此就有了「哲學問題」這個名詞。儘管如此,這本書仍然是對學術哲學的介紹。
-
尼採迷信,薩特自戀,叔本華不孝,哲學家們都有哪些「黑歷史」?
,說一套做一套等等,這本書可以說是哲學家們的八卦段子集合,但這些「八卦」都和他們的哲學思想緊密相連,就像笛卡爾說的:「最偉大的人有最高尚的美德, 同時也能做最糟糕的壞事。」比如羅素在1913年與懷特海合作完成裡程碑式的著作 《數學原理》之後, 感到有義務作為權威,對人類所有問題發表看法,尤其是婚姻,兒童教育等方面,為此,他撰寫大量的文章,被 20 世紀早期的進步人士奉為典範。但是他自己的婚姻生活卻非常糟糕,曾經三次離婚,有過四個老婆,幾乎每次都是大吵大鬧離婚收場,根本無法成為別人的榜樣,甚至他玩弄女性的風流韻事,被其他哲學家稱取了個「浪蕩子」的綽號。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僅一個讀音
時至今日,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流傳以及不斷的完善,如今已經非常的成熟了,其底蘊在全世界都難有文字能夠相比較!然而,在漢字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不能夠說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而且經過了時間的驗證才得以延續至今日!
-
漢字與中國人的生活
展覽集中展示了漢字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使用場景,充分展現了漢字對推動中華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並向希臘觀眾講述了以漢字為圓心的中國故事,以漢字為連接點的中國與希臘間的故事。 「設計中國·魅力漢字」展覽選取「家」、「文」、「福」、「壽」、「喜」五個關鍵詞,展現了漢字與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中國古代文人生涯、以及春節、祝壽、結婚等節慶活動,生動地再現了中國人記家書、守家訓、寫家書、揚家風、寫對聯、貼福字、吃壽桃、喝喜酒等生活形式,這些內容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因而豐富多彩、深入人心,熱鬧喜慶,中國味兒十分濃鬱,為希臘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