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中國漢字有3個大缺陷?引起不少學者反對

2021-02-19 歷史神秘事

"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邏輯學家,是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其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等。其中,《西方哲學史》吸引了無數年輕人走上了哲學這條道路,就連梁啓超和徐志摩等人都是他的擁躉者。

大部分分析哲學家缺乏歷史感,從而忽視歷史問題和研究,但羅素是一個例外,他始終對歷史和歷史理論十分感興趣,曾寫過幾十篇相關的論文以及一些書籍。那麼,他為何說漢字有3大缺陷?這3大缺陷又是什麼?

1920年,梁啓超邀請48歲的羅素到中國的各大學校講學。於是,同年10月羅素來到了中國。他一邊在北京大學等學校講學,一邊閱讀中國的書籍,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哲學。他在中國待了一年多便回到了英國,並寫下了《中國問題》一書。他在書中寫道中國傳統文化有3大特徵,以及面臨著3大問題,分別是文字問題、儒學問題和科考問題。

在羅素看來,漢字是一種使用表意符號的文字。語言學商,一般把漢字稱為「詞符文字」,把西洋字母稱為「音素文字」,因此他的說法也沒錯。相較於西方的字母文字,他認為漢字存在以下幾個缺陷。一是漢字字符繁多,識讀、書寫困難,不容易掌握,而西方只有26個字母。二是漢字在字典、目錄等方面不好排序,無法使用新式的萊諾排鑄機。三是漢字無法準確記音,不方便表達外來詞彙,尤其是專業名詞、專業術語。

對此,不少學者提出了反對意見。首先,羅素認為漢字的字符太複雜。其實,漢字的基本筆畫就只有32種,由這32種筆畫組成了成千上萬個漢字,比英語複雜不到哪裡去。舉個例子,漢字中的「人」和英語中最簡單的「man」相比,漢字是不是更簡單?漢字中的「早上」一詞只有9畫,可英語中的「morning」從視覺上和實際拼寫上都比漢字來得複雜。要是遇到成語或者句子,翻譯成英語就更長了。雖說羅素來中國的時候,中國人使用的是繁體字,但漢字在根據實際需要不斷簡化,如今早已沒那麼複雜了。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羅素自認為漢字比英文複雜,殊不知英語也不簡單。

其次,羅素說漢字在字典等方面不容易排序,無法使用萊諾排鑄機,來講講什麼是萊諾排鑄機。它是西方人發明的一種機械排字機器,當時漢字在它上面根本無法排版。要知道,中國在幾千年前就出現了印刷術,這說明漢字是可以在機器上排序的。果然,沒過多久,這個問題就被解決了。現在字典的排序方法主要有3種:拼音、部首和四角號碼排法,在拼音未出現前,漢字可以根據部首和四角號碼來排序,方便人們查找。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排序方法,只是羅素不知道而已,畢竟他在中國待的時間不長,無法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所以,羅素所說的漢字第二大缺陷也不存在。

最後,關於漢字不好表達外來詞彙的問題,也有解決辦法,例如音譯、意譯、音譯加意譯。比如英文中的「CocaCola」,中文翻譯為「可口可樂」,就是音譯加意譯的體現。另外,還有直接挪用外來詞彙,例如「WTO」等,把一長串的英文直接簡寫成兩三個字母,豈不是更簡單?

雖說漢字已經存在了上千年,但它一直在與時俱進,不斷做出改變,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要。

"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

相關焦點

  •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3個缺點,他具體指哪3個缺點
    漢字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金文、大篆、大篆、隸書、楷書、草書等多種形式,但總得來說,漢字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規範化和穩定化。宋朝時期,畢升改進的活字印刷術,促進了漢字在我國的發展。漢字可以看作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文明的象徵,是國人的驕傲。我國的文字非常博大精深,寓意豐富,但英國的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存在3個缺點,他具體指什麼?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這麼說有道理麼?
    然而,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有三大「缺陷」,這是怎麼回事?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1872年出生於英國的雷文斯莊園,11歲時,他接觸到了歐幾裡得數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劍橋大學畢業的他,在數學這一領域是當之無愧的泰山北鬥,他撰寫的《數學原理》一書曾影響了不少學者。後來,羅素又涉足了哲學領域,他不再滿足於小眾的研究,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思想層面,甚至跨越了國度。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羅素是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哲學家之一,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還曾獲得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問題》是他關於中國的唯一一部論著。這本書集中反映了羅素對20世紀初中國社會問題的研究和判斷,呈現了他的中國文化觀。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真有道理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英國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指的哪三方面?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此外,漢字還有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日文等,其中大部分字體已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只有日本保留了部分漢字。在經歷了許多年的發展之後,漢字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而大哲學家羅素則認為,漢字有一大缺點,又有一大優點。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但是,文化並非是虛無縹緲的,如果說存在一個鑰匙,能夠開啟文化的秘密,那麼這個關鍵的鑰匙一定是語言。 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大哲學家羅素來到中國,根據他的所見所聞寫下了著名的《中國問題》一書,書中斷言了漢字的一個重大缺陷和一個顯著優點!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人們模仿大自然的「紋理(文理)」,就創造出了我們自己的「文理」,這就是文化;文化的載體,則是漢字。所以漢字是充滿了文化味道的文字。隨便一個字,一個偏旁部首,都可以在真正懂得漢字的人手上變成一個故事,乃至一部史書。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非常優秀,不過漢字卻有一個瑕疵
    但是羅素卻在思想麻木的人身上看到了中國人傳承5000之久的優點,他說:中國人有一種狂熱,往往都是一種集體的狂熱,但這也是中國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的剛強偉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 愛因斯坦就中國人的數學給予了否定的評價,羅素卻認為:如果中國有一個穩定的社會和足夠的資金,30年之內中國的科學進步大有可觀,甚至超過我們,因為他們朝氣蓬勃,復興熱情高漲。
  •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
    中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並且中國的科技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中國是從一開始的幾乎科技實力為零發展起來的,到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存在。網絡上經常說中國已經是崛起了,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甦。
  • 羅素:西方分析哲學之父
    羅素(1872—1970年)羅素(1872—1970年),全名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20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分析哲學之父,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36歲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38歲擔任劍橋大學講師,39歲擔任亞里斯多德學會主席,42歲擔任劍橋三一學院研究員,並積極參與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各項活動,兩次受到當局處罰,曾被監禁6個月。1920年,48歲的羅素訪問中國,並在北京講學一年。
  • 尼採迷信,薩特自戀,叔本華不孝,哲學家們都有哪些「黑歷史」?
    ,說一套做一套等等,這本書可以說是哲學家們的八卦段子集合,但這些「八卦」都和他們的哲學思想緊密相連,就像笛卡爾說的:「最偉大的人有最高尚的美德, 同時也能做最糟糕的壞事。」比如羅素在1913年與懷特海合作完成裡程碑式的著作 《數學原理》之後, 感到有義務作為權威,對人類所有問題發表看法,尤其是婚姻,兒童教育等方面,為此,他撰寫大量的文章,被 20 世紀早期的進步人士奉為典範。但是他自己的婚姻生活卻非常糟糕,曾經三次離婚,有過四個老婆,幾乎每次都是大吵大鬧離婚收場,根本無法成為別人的榜樣,甚至他玩弄女性的風流韻事,被其他哲學家稱取了個「浪蕩子」的綽號。
  • 世紀智者羅素:學會享受孤獨,永遠追求愛情,是人生兩門必修課
    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
  • 英國學者:漢語是伊甸園最初使用語言
    1669年,英國語言學家約翰·韋伯出版了《中華帝國的語言是原初語言》一書。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中國書面語言是上帝賜予人類的原初語言,也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最初使用的語言。"與韋伯同時的德國學者基爾謝也認為:漢語是初民語言後裔的一支。
  • 羅素說:「如果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是中國」,你怎麼看?
    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 文 | 讀書君##羅素#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願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羅素這是一段出自羅素的《中國問題》一書中所說的話。
  • 英國學者:中國語言是上帝賜予的人類最初語言,伊甸園裡的初用語
    ▲中國官話 這是《聖經》中關於伊甸園的描寫,不少人都對伊甸園的位置充滿了好奇,因此說在東方建立的伊甸園,而《聖經》中說是上帝創作的世界對於伊甸園的位置也是眾說紛紜
  • 梅劍華讀《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從羅素到克裡普克
    實際上,儘管他很喜歡克裡普克風格的哲學,但從具體論證到整體圖景,葉老師都反對克裡普克的指稱論,站在了弗雷格一邊。言必稱羅素克裡普克何以值得索莫斯大書特書,以之為其哲學史撰寫的中心?暫且按下克氏不表,先說一說人盡皆知的羅素和維根斯坦這對早期分析哲學的師徒。羅素堪稱民國時期分析哲學在中國的代表人物。
  • 為什麼牛人骨子裡都是哲學家?
    動物行為學家皮埃爾·茹旺坦(Pierre Jouventin)說:「非洲的採獵者帶狗打獵時,獵獲量可達平時的3倍。此外,有可能就是因為與狼結成了聯盟,智人才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後者似乎從沒馴化過狼。」人馴化狼,狗塑造人。人如何馴服狼的?一種說法是人收養狼崽,然後培養出感情來。
  • 諾獎得主羅素直言:中國人「驕傲到不肯打仗」,他的理由是什麼?
    近代以來,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不少西方學者也對古老的中華文明產生了強烈好奇心,他們迫切想知道是什麼讓一個古國保持了5000年生命,近現代西方最著名英國數學家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就是其一。
  • 韓國廢除漢字,但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要有個中文名字?
    但是,漢字對當時的民眾來說是高級語言,尤其韓國好多史書都是漢字記錄,所以遭到了民間反對。因此教授漢字現象,在學校仍然存在,只不過不在政府強制要求的課程之內。 但是,韓文有個大缺陷,他跟我們用的拼音類似,容易「音不解意」。比如我們的拼音(jian cha),你不知道是檢查還是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