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指的哪三方面?

2020-12-23 起叔讀史記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1959年,英國大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晚年接受採訪時被問及:「你想對後人留下什麼珍貴的感悟?」

羅素這樣說到:「我想說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一個是智慧,一個是道德。」

「關於智慧。永遠問自己,事實是什麼,真相是什麼。不要被自己更願意去相信的東西所蒙蔽。」

「關於道德。愛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我們必須學會容忍他人,並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總會有人說出我們不想聽的話。」

而在第二段,羅素既然提到「一個有智慧的人最重要的是去弄清楚事實的真相,而不是被相信的東西所蒙蔽。」那麼他既然說中國漢字無法廣泛普及,是因為有「缺陷」這樣一句話,就一定是有經過思考和考量後得出來的結論,我們來看看他給出的理由是什麼。

羅素說,首先第一點:漢字書寫困難且複雜,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的文字之一,而英語只有24個字母,書寫和記憶方面要更加簡單的多,而且英文字母是世界通用的。

第二點漢字不容易排序,很難被萊諾排字機識別,連字典都無法對漢字進行排序,更別說機器了。

第三點,因為漢字的發展歷史太過於古老,因此很多時候詞彙的意思無法與其他文字相容,因此也不方便和國際接軌。

「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明一統志·人物上古》

據悉中國的文字是上古時期,黃帝的史官倉頡所造,他的文字都是根據身邊年獸飛禽等真實的物體而來,因此比較形象性,如果能掌握規律自然更容易記憶,而無法掌握規律,是很難入門的。羅素這樣說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深入的了解漢字,會發現記憶漢字比記憶英文有趣的多。

另外第二點,漢字不方便字典排序的說法也是站不穩腳跟的,中國在很早的時候便有自己的字典了,比如漢朝時期的《說文解字》,還有戰國時期的《爾雅》等,現如今漢字字典同樣整理的非常完備,多音字,多義字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釋。

至於機器不能排序,這個問題放到現在已經很好地解決了,畢竟在幾十年前機器不夠先進,理解不了高級文字很正常。

羅素最後所說的無法與國際接軌的主要原因意思「無法與其他文字相容」,但任何語言在翻譯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英語也不見得能與所有預言相容。如果只是片面的看中國的話,未免有失偏頗。因此羅素說漢字的「缺陷」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是沒有完全按照現實問題出發,對此你怎麼看呢?

中華民族的漢字可謂是博大精深,一筆一划俱是風骨,一撇一捺書盡風流,這其中所蘊藏的神韻絕非英文字母能夠輕易取而代之。想要徹底了解漢字,筆者跟大家推薦一本《說文解字》。

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這本書被讚譽為「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的高度評價,可以說所有有關漢字解讀的書籍都繞不開這本傳世經典。原價128現價僅需65元,點擊上方連結便能購買。

相關焦點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真有道理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
    網絡上經常說中國已經是崛起了,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甦。縱觀整個歷史,只有中國這一個國家統治世界時間最長,古代中國的實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的,這也是因為中國一路發展過來,已經是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傳承體系。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為什麼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羅素要說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呢?究竟是哪三大缺陷?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像羅素這樣的西方學者很多,他們看起來很「熱愛」中國文化,但是卻根本不可能走進真正的中國文化。因為他們始終是拿自己的文化來考量中國的文化,最終得到的都是被他們的文化加工、修飾(或者說扭曲)之後的中國文化,這是由於他們自身的文化出身導致的。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這麼說有道理麼?
    然而,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有三大「缺陷」,這是怎麼回事?後來,羅素寫了一本叫《東西方文明比較》的書,他曾在書中提到: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身為一個中國人,能被大哲學家誇獎感到十分榮幸,但是,他在《中國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的漢字三大「缺點」,卻實在有失偏頗。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此外,漢字還有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日文等,其中大部分字體已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只有日本保留了部分漢字。在經歷了許多年的發展之後,漢字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而大哲學家羅素則認為,漢字有一大缺點,又有一大優點。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3個缺點,他具體指哪3個缺點
    漢字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金文、大篆、大篆、隸書、楷書、草書等多種形式,但總得來說,漢字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規範化和穩定化。宋朝時期,畢升改進的活字印刷術,促進了漢字在我國的發展。漢字可以看作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文明的象徵,是國人的驕傲。我國的文字非常博大精深,寓意豐富,但英國的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存在3個缺點,他具體指什麼?
  • 為什麼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中國漢字有3個大缺陷?引起不少學者反對
    大部分分析哲學家缺乏歷史感,從而忽視歷史問題和研究,但羅素是一個例外,他始終對歷史和歷史理論十分感興趣,曾寫過幾十篇相關的論文以及一些書籍。那麼,他為何說漢字有3大缺陷?這3大缺陷又是什麼?1920年,梁啓超邀請48歲的羅素到中國的各大學校講學。於是,同年10月羅素來到了中國。他一邊在北京大學等學校講學,一邊閱讀中國的書籍,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哲學。他在中國待了一年多便回到了英國,並寫下了《中國問題》一書。他在書中寫道中國傳統文化有3大特徵,以及面臨著3大問題,分別是文字問題、儒學問題和科考問題。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文化#1921年,英國哲學家比如,他認為,中國文化有三點最重要的特徵,「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過去都未曾有過而為中國所獨有」,即:1.文字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2.在受教育的階層中,孔子的倫理學說取代了宗教;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大哲學家羅素來到中國,根據他的所見所聞寫下了著名的《中國問題》一書,書中斷言了漢字的一個重大缺陷和一個顯著優點! 羅素眼中,漢字的「重大缺陷」 在羅素的《中國問題》書中,他認為中國有三個重要的特點,這些特點都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是決定中國文化獨特性的核心因素,其中第一點就與漢字有關,「文字由表意符號組合而成,而不是用字母。」在羅素眼裡,這個顯著的特點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就帶來了一些明顯的「不方便」之處。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非常優秀,不過漢字卻有一個瑕疵
    羅素不僅在哲學上有著巨大成績,在邏輯學、數學、教育學、文學也都有建樹,他跟懷特海共同編寫的《數學原理》,被公認為是世界數理邏輯的基礎,他的「羅素駁論」推動了20世紀邏輯學的發展。
  • 羅素:西方分析哲學之父
    羅素(1872—1970年)羅素(1872—1970年),全名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20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分析哲學之父,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羅素訪問中國期間1931年,60歲的羅素承襲其兄爵位成為羅素伯爵第三。此後羅素以創作出版和四處講學為生,三次到美國巡迴演,並在英國彼得斯菲爾德附近塔山創辦學校。
  • OLED 屏幕三大缺陷
    在OLED電視看似光鮮的外表背後,竟然隱藏三大技術缺陷。而且,至今這一問題也沒有解決,更為重要的是,很多消費者在購買OLED電視時根本不知道。花大價錢買了一臺殘次品。 缺陷一:壽命不到液晶電視一半其實,OLED電視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在中國市場上市已經兩年多時間了。之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推廣普及。關鍵就是產品自身的技術缺陷一直沒有解決。
  • 世紀智者羅素:學會享受孤獨,永遠追求愛情,是人生兩門必修課
    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
  • 尼採迷信,薩特自戀,叔本華不孝,哲學家們都有哪些「黑歷史」?
    ,說一套做一套等等,這本書可以說是哲學家們的八卦段子集合,但這些「八卦」都和他們的哲學思想緊密相連,就像笛卡爾說的:「最偉大的人有最高尚的美德, 同時也能做最糟糕的壞事。」比如羅素在1913年與懷特海合作完成裡程碑式的著作 《數學原理》之後, 感到有義務作為權威,對人類所有問題發表看法,尤其是婚姻,兒童教育等方面,為此,他撰寫大量的文章,被 20 世紀早期的進步人士奉為典範。但是他自己的婚姻生活卻非常糟糕,曾經三次離婚,有過四個老婆,幾乎每次都是大吵大鬧離婚收場,根本無法成為別人的榜樣,甚至他玩弄女性的風流韻事,被其他哲學家稱取了個「浪蕩子」的綽號。
  • 深度影評:姜文《讓子彈飛》,是對羅素著作《自由之路》的論證
    如果所有人的行為都完全不受外在權威的制約,那麼我們就無法獲得一個人人自由的世界。——羅素  羅素提到的制約人行為的權威,在姜文導演的鏡頭下,最終答案就是張牧之先生和他領導的麻匪隊伍,保證人人自由的權威。
  • 羅素的「哲學問題」——成為了一個世紀以來最好的哲學概述
    伯特蘭·羅素於1957年拍攝的黑白照片伯特蘭·羅素是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的作品涉及從數學和邏輯的詳細分析到關於和平主義和宗教的思考。他大量的哲學和文學作品為他贏得了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哲學遺產至今仍在大學哲學系廣泛流傳,尤其是在英語國家。1912年,當他還是劍橋大學的哲學講師時,他出版了一本很短但很簡潔的書,名叫《哲學問題》。
  • 中國人有三大優點,羅素斷言給中國兩個條件,中國將超西方
    這個人是羅素。羅素在訪問中國後,留下了這樣的判斷:「中國的學生很能幹而且特別勤奮,中、高等教育苦於缺少資金,缺少圖書館,但不缺乏最優秀的人才資源。儘管迄今為止中國文明在科學方面有缺陷,但它從來沒有包含任何敵視科學的東西。
  • 1920-1921:作為羅素譯員的趙元任
    20世紀上半葉世界三大學界名人杜威、羅素、泰戈爾到中國巡迴演講,這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至今常被人提及。擔任三位哲人主翻譯的人同樣聲震宇內,分別為胡適、趙元任、徐志摩。他們在此間的翻譯經歷也很值得今人梳理,或許可以作為輔線尋訪三位世界文化偉人在華的足跡,從一個側面領略我國這三位文化巨擘炫燦的人生,同時也可透視90年前處於劇烈文化震蕩和轉型期的中國社會。
  • 英國留學:G5、羅素、紅磚……,這些英國大學集團你都了解嗎?
    作為全球第二大留學目的地,英國每年有超過65萬名留學生在英國留學~ 其中最知名的有G5、紅磚大學、羅素大學集團等。那麼你知道這些大學集團它們到底在英國代表著什麼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梅劍華讀《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從羅素到克裡普克
    據羅素書信,曾有一個法國青年想研究羅素哲學寫信求助,羅素回信說有一個人比他自己還了解他的哲學,那就是中國的張申府。申府先生引導其弟中國哲學大家張岱年先生閱讀羅素哲學,張岱年先生在羅素哲學的影響下,於1936年提出了哲學上一個可能的綜合:孔子、馬克思和羅素三結合。邏輯學的鼻祖金嶽霖先生靠著羅素三大卷本《數學原理》開啟了中國的數理邏輯學派,沈有鼎、王憲鈞、殷海光這些大學者都出自金先生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