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豆瓣評分7.8的電影,靈感來自於一幅油畫

2020-12-25 分享好劇君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年,日日與君好。這大概就是在最好的年紀遇見不該遇見的人。

年齡差距很大的愛情是不被世俗所容。

這部英國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一幅荷蘭作家維米爾創作的一幅油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幅油畫的創作背景,以及畫家和女僕之間微妙的感情。這位女僕和大多數少女一樣,喜愛才華橫溢的畫家。

但是,這種愛若有若無,就像難以傾訴的心事一樣,掩於少女唇齒之間

下面就一起看一下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少女葛利葉家境困苦,生活的很艱難。葛利葉來到畫家維米爾的家裡做女僕。

葛利葉年輕漂亮,即便身穿的衣著簡單樸素,也難掩少女純淨,嬌嫩的容顏。

畫家維米爾的妻子對年少的女僕非常苛刻。經常,表露出高人一等,頤指氣使的表情,讓女僕變得更加小心翼翼。

葛利葉生怕惹女主人不高興,被趕出主人家。這也不可奈何的事情,仰人鼻息生活,就要學會小心做人。

葛利葉在主人家生活得非常壓抑,她沒有可以傾述痛苦的對象。只有在幫助畫家清理畫室的時候,才能感覺到些許快樂。

畫室裡的這些畫,就像寒冬暖陽,溫暖著少女冰涼的心。

在偶然的機會下,葛利葉對畫家說她自己對這些畫的理解。這個發現讓畫家非常意外,在慢慢彼此的了解中,葛利葉漸漸生出對畫家的愛慕。

但是,葛利葉非常清楚自己與畫家是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她將滿心的愛慕藏在心裡。但是,愛一個人即便不說,也能表現出來。

葛利葉心甘情願的做畫家的人體模特。她想讓自己留在畫家的畫板上,留在畫家的心上。

畫家用錐子在葛利葉的耳垂上扎一個小孔,在錐子錐如女僕的肌膚的時候,鮮紅的血液流淌下來,女僕輕輕的呼求,這一切就像一幅完美的畫卷。

這位畫家把妻子的珍珠耳環戴在這位年輕美麗的女僕的耳朵上。

畫中的少女氣質淡雅,寧靜從容,含蓄中帶著些許的惆悵,展現在畫卷上,就像一顆明珠絢麗奪目。

這大概就是愛情中,最不可言說的一部分甘於奉獻,不求結果如何。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每一幀鏡頭都美麗的如同油畫一般的電影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觀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小說採用第一人稱全知視角敘述,分別以1664、1665、1666、1676為回目,是一部線性敘事的女性獨白小說。電影史依靠形象連續轉換表達思想的,而《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藝術片更是將光影藝術運用到了極致,並且時空景別均為維米爾生活時代街道和院落場景為藍本,保持了與現實底本相當大的重疊度。而畫作《帶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在1665年,在畫幅僅46x40cm的畫布上創作完成的。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你的回眸一笑,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頗具文藝氣息的影片,該片名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本片於2003年9月7日上映,由彼得韋伯執導,獲得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在100分鐘的時間裡,畫面定格在油畫之中,每一個鏡頭都猶如回到17世紀的荷蘭,身臨其境。瞬間的截屏都猶如油畫般,整部電影似乎不像拍出來的,而更像是畫出來的。介紹這部影片就不得不提同名的一幅油畫,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梅爾(與梵谷,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在1665年創作了這幅畫。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油畫質感的電影畫面,是給眼睛的饕餮盛宴
    一幅畫衍生出小說,最後改編成電影,就是大家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電影由英國女作家特蕾西·雪佛蘭的長篇小說改編,小說作家是以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人物原型,以17世紀的荷蘭社會為背景,再現了當時西歐社會形態以及各個階層人物的生活樣貌。
  • 繪畫版的維納斯——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看到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導演彼特·韋伯的處女作,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斬獲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三項提名和第61屆金球獎提名等其他多種獎項。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但是一但繪畫與音樂,電影,民間故事,文學等相結合或許效果會大不相同。有這樣一幅畫,畫面畫了一位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少女美麗,和諧;畫面柔和精確,令人難以忘懷。畫這幅畫的畫家楊.維米爾.凡.德爾弗特生活在17世紀的荷蘭,屬於荷蘭的黃金時代,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2019-09-1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想要溫婉迷人,竟是這樣玩轉時尚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影片中,每一幀都很唯美,像極了油畫。被影片結尾處珍珠耳環吸引後的奶酪,想結合電影裡的細節,總結了影片服飾的特點,將它中國化,融入我們的日常。這樣我們也是美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試想,你有著溫婉可人的妝容,蓬鬆少女的髮型,珍珠耳環在你脖頸處閃閃發光,氣質的小裙子,配上復古文藝氣息的鞋子。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
  •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心酸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有一天,維梅爾拿了夫人的珍珠耳環要給葛麗特戴,希望她能戴上並給她作畫,可是葛麗特並不同意,因為她知道珍珠耳環是夫人的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男主人與女僕的愛情,永遠沒有盡頭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副享譽全球的世界名畫,人們對它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畫中的少女優雅、氣質出眾,回眸裡儘是恬靜與溫柔。那一顆珍珠耳環的設置更是恰到好處,為畫作添上了份特別的元素。而這部電影則向我們展示了作者根據《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一幅畫,對於其背景的猜測而寫就的這一幅畫背後的故事。電影給人最深的感覺是安靜——平靜卻不平淡,是以柔和的色調光影將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沒有波瀾起伏的過度渲染,是於無聲的平靜中給人心緒的波動,最終記得葛麗葉被陽光映著的清澈的淡色瞳孔。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難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葛麗特很有藝術天分,並懂得欣賞畫作,長得漂亮,有氣質,皮膚白皙貌美。在一次買肉的過程中認識了屠夫的兒子彼得,彼得對葛麗特很是喜歡,一來二去,兩人慢慢就開始熟悉起來。
  • 第二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的竟然是贗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所有作品中最不「處心積慮」的一幅畫了,但也被世人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畫中少女回眸一瞥,微微張開的雙唇,有點懵懂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而且少女的身份爭議頗多,有人說是維米爾的情人,有人說是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僕人,反正正是因為是個謎所以才給了我們後人更多想像的空間(有興趣看野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2003年由彼得韋伯執導,斯嘉麗主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皇家莫瑞泰斯美術館先來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因為少女好看!!!可不是嗎,約翰內斯·維米爾1665年創作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除了技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自身的神秘感也很吸引人研究。特別是對少女身份的猜測,有人說是維米爾長女瑪麗亞、友人的女兒瑪格達萊娜或者是維米爾幻想出來的理想對象。但是為什麼只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能被稱之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並且被後人傳世所知。只能用維米爾的另外一件少女作品來做比較,你品,你細品...
  •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原創 鄧伊森團隊 兒童皮膚外科 收錄於話題#耳垂瘢痕疙瘩1#瘢痕疙瘩2文 | 張雪 崔祥祥 鄧丹 曹宇 吳承龍 祁懷山這是由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Baby融入油畫,化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喜又驚豔
    Baby在娛樂圈一直都是時尚領域的寵兒,曾經模特出身的她,面對鏡頭的表現力和自然張弛的表現力受到了不少高奢大牌的喜愛,曾經拍攝過無數令人驚豔的封面和硬照,而最具有特點的當屬她拍攝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荷蘭·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曖昧
    曖昧,是屬於情竇初開的少女心和中年男人的。裡面住著一位畫家維米爾,他畫了一幅曠世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的背後卻有一段曖昧不明的往事。 曖昧是森嚴制度和禮教下面突出的一種適可而止的愛慕,新鮮又乾淨,不染雜質,帶著初戀般的慌亂和心動,貯藏在寧靜的夜裡。這裡的曖昧倒進了牛奶與蜜糖,充滿了浪漫和遐想。 葛麗葉是畫家維米爾家的女傭,她裹著頭巾,努力操持家務。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它背後一段永遠塵封的秘密
    1999 年,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 (Tracy Chevalier) 出版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部小說的靈感直接來源於維米爾 (Vermeer) 的一幅同名畫作。小說以 17 世紀的荷蘭代爾夫特為背景,雪佛蘭圍繞維米爾、畫中的少女和畫作本身講述了一個虛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