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記憶中
似曾相識的場景
發熱門診
隔離病房
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
……
曾經
沈宇清是抗擊「非典」的
一線「老兵」
17年後
他再次衝在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
第一例確診病人,來了
沈宇清,姜堰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姜堰是著名的建築之鄉,不少人在湖北務工。春節返鄉,他們當中將不可避免地出現輸入性病例。我們如何應對?」沈宇清清楚肩上的擔子。
1月20日,泰州二院正式開設發熱門診。
1月24日,除夕。晚上6點30分,沈宇清結束省防疫視頻會,匆匆趕往醫院發熱門診,「去了,轉一趟,才有數。」
1月25日,春節。沈宇清一早到班,直接去急診指揮——
為防止院內交叉感染,急診區域設立醫療緩衝區,用於收治未患有新冠肺炎但有疫區流行病學史、疫區接觸史或從湖北返鄉的人員。
與此同時,發熱門診一分為二:1室和2室,單獨管理沒有疫區接觸史、來自本地的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相關疾病的患者。
1月25日夜,有武漢旅居史的趙某因消化道症狀到院就診。
1月26日,趙某的女兒因「咳嗽28小時、發熱5小時」進入發熱門診。
1月28日,趙某的女兒被確診新冠肺炎。姜堰抗「疫」之戰正式打響!
「不要怕,不能亂,更不可慌!」急診「出生」的沈宇清深知這一「仗」是逃不掉的,肯定要打,怎麼打?科學地打。
感染科隨即以最快的速度,騰空兩層病房,對收治患者按照疑似病例、確診病例以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進行分層、分級管理。
小夥伴們,你們槓槓噠
疫情來勢兇猛!
1,3,6……
短短幾天,姜堰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數字跳成了「6」。當武漢地區有醫務人員被感染的報導出來後,高壓下的緊張感「譁」地撲向了二院的部分醫護人員。
「頭一回遇上,怕,很正常,沒什麼好難為情的。」2月1日,沈宇清寫了封信——《寫給泰州二院全體職工的一封信》。
信中,他仔細分析研判疫情,亮明具體防控舉措,為醫務人員加油鼓勁,「小夥伴們,你們辛苦啦!目前確診的患者,病情都很穩定,沒有像『非典』那樣迅速發生『白肺』的情況,甚至合併症患者都沒有發展為重症。你們的臨床實力槓槓噠。」
鼓勁外,沈宇清每天和大家肩並肩戰鬥,「非常時期,越危險,我越要頂上去。」
「我們有些孩子真的不容易,雖然害怕,但依然主動請戰到一線,照顧起患者來細心得很。」沈宇清有時想,或許只有經歷過生死考驗,年輕的醫護人員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醫者仁心,什麼是醫者無懼!
2月6日下午2點49分,振奮人心的消息來啦,院內父女2位患者治癒出院。
他們救了我一家,我永遠記得
作為泰州市名中醫,沈宇清在院內堅持中西醫結合療法。隔離病房的每一位患者,他都親自問診,親手開處方。
「沈組長是我們的『定心丸』。只要望見他進病房,我們心裡就踏實。」治癒患者秦先生說,他一家三口全部確診新冠肺炎,妻子系合併有高滲和酮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一度攀到25。
「危險性比較大。那幾天,他擔心得不得了,追著我問『看不看得好』。」沈宇清總安慰他,並囑咐他不要將焦慮的情緒帶給妻子,「傳染病又不是絕症,不怕,信科學,信醫生,也相信自己可以過關。」
考慮到防護手套可能會影響搭脈效果,沈宇清要細細查看舌苔,然後根據患者的系列症狀,精斟細酌開具中藥處方,再指導救治團隊中西醫結合辯證施治。「一人一方案。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每一位患者背後都站著一個醫療團隊。」
「他們真的辛苦。診療,測體溫,量血壓……一天差不多往病房跑幾十趟!他們救了我一命,救了我們全家,這份恩情我永遠記得。」元宵節,秦先生的妻子出院,一家三口團圓。
原標題:《「經歷過生死考驗,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