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落嘆昏明,
誰能逍遙入長空;
縱然有花且有月,
難逢無雨又無風。
不解納蘭寄情重,
未曉莊周夢蝶輕;
執迷功名求爵祿,
可知富貴伴憂忡。
《人生起落》——作者:渤海居士馮志亮
織田信長(日語:おだのぶなが,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的勝幡城或那古野城(現愛知縣西部名古屋市),日本戰國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
元龜四年,(1573年)織田信長將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從京都放逐,至此室町幕府滅亡。天正十年(1582年)6月,在即將一統全國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他死後,部將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他奠定的基礎上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織田信長的性格非常複雜,其內心確實有異常殘暴之處,比如火燒數百年的佛教聖地「比叡山」寺,並逐殺僧侶,讓天下驚恐。在攻下石山本願寺時,無論男女老幼一律誅殺,毫不留情,對待能力不足的家臣,也顯得異常冷酷。
但信長卻時刻將統一全日本作為人生目標。先後兩次打破「信長包圍網」,將各個敵對大名逐一擊破,在當時日本戰國,幾乎無人能敵。
信長性格極端且尖銳,想法與眾不同,但很多時候事態卻往往向他預測的方向發展。
信長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認識到了熱兵器將是未來戰爭的主流方向。他還實行兵農分離,認識到職業軍人的重要性。他還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對待基督教也異常寬容。他開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一生致力於結束亂世、重塑封建秩序。
從這些改革措施來看,他似乎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很難評價,就連日本戰國時代的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和被稱之為「軍神」的上杉謙信都沒有如此的長遠眼光,他甚至都不想建立幕府成為將軍。很難想像他若統一全日本後會對天皇採取什麼措施。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都是戰國時期的天下奇才,然而信長不死,秀吉只能是家臣,決無半點自立門戶的野心,家康也只能是信長的附庸,絕不敢對信長有任何異心。
信長和家康的性格完全不同,更不像家康那樣對新生事物基本都以排斥的態度。可以舉個小例子,當時荷蘭傳教士曾拿著一個地球儀來到日本,到各地傳教,見到信長之後對信長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個球體,就如這個地球儀一般。幾乎所有人都說這個洋人是瘋子,而只有信長看後說了一句「很有道理。」
也許信長統一全日本的話,日本會早三百年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政治能力非常高,更有極強的預測能力,然而,命運就是這樣,最終死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之上。
信長非無謀之人,但他是個矛盾且複雜的個體,等以後接觸到日本戰國時代的書籍多了,就會越發感覺信長的特殊。
二十三年前我剛剛接觸日本戰國歷史時最喜歡的人物是武田信玄,後來逐漸變成了戰國第一軍師竹中半兵衛,又後來慢慢喜歡豐臣秀吉,但秀吉晚年實在是昏庸,讓人遺憾,再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德川家康也有了自我看法,然而不但不喜歡他還至今在個人情感中看待秀吉死後的「關原之戰」與「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把家康都當成反派,澱姬那樣可惡,我內心都表示同情,總是想這些。直到近十年,曾不止一次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原來主要原因,是對織田信長的認可,我這個學佛之人也是如此奇怪……
信長正室乃美濃國主人稱蝮蛇的齋藤道三之女齋藤歸蝶,即鷺山殿,鷺山殿與豐臣秀吉之妻木下寧寧以及前田利家之妻阿松並稱"戰國三夫人",然而鷺山殿一生未有生育,織田信長對其十分尊重,齋藤道三被其子齋藤義龍逼迫致死後,信長攻打美濃國,鷺山殿起了很大作用,乃至於當時流傳「得美濃者得天下」也最早出自鷺山殿之口,只是歷史山留下的其它痕跡不多。
生駒吉乃,信長側室,且是一生最為寵愛的女人,她是織田信忠與織田信雄的生母。吉乃原本是尾張國下級武士土田彌平次之妻,後彌平次戰死,吉乃寡居,最終嫁與信長,當時是,據說吉乃已經是二十九歲的「高領」,如此推算應大信長七歲。信長十分尊重這位「姐姐」,只是一直並未相居在一起,屬於走婚,因為她三次分娩都是在生駒家宅中。吉乃之所以受寵,因信長自幼缺乏關愛,而吉乃相對於鷺山殿對於信長的關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使得信長找到平生最大的慰藉。
信忠出生前,信長還有一子,即是織田信正,信正才是名副其實的長子,然而信正之母是原田直政之妹原田直子,直子不受寵愛,信長與信忠在本能寺之變遇害後,織田家的家臣召開清洲會議,信正只有家臣的身份,沒有繼承權。但信正活了九十三歲,是織田家族最長壽的人,且比北條幻庵的年齡可靠地多。而信忠出生時,信長十分高興,感覺奇妙無比,給信忠起名「奇妙丸」。由此可見,吉乃在世時,信長還是非常聽得進人勸,還十分重視親情和其它感情的。只可惜吉乃大概活了三十九歲……
德川家康之子信康是1579年被迫切腹的,信康是家康與其正室築山殿的長子,妻為織田信長女德姬,築山殿其惡劣程度超過秀吉的側室澱姬,信康更是政治思想不足,與其妻關係十分緊張,最後促使信長逼迫家康讓築山殿與其子自殺,有傳言,織田德姬就很可能是吉乃之女,信長縱容德姬是為了紀念吉乃。
至於說明智光秀母親作為人質而因信長間接而死,歷史記載不同,史料來源並非十分可靠,光秀謀反至今還有很多疑點,就如荒木村重謀反一樣,與常理相悖,別說現代人查史料難以理解,當時之人亦理解不了,本能寺事件的動機有多種說法,如保皇說、怨恨說、野心說、四國說、幕府再興說、私生子說等等。不過信長後期殘暴,流放曾為首席家老的林秀貞與佐久間父子,表現對家臣如此嚴苛的一面,致使光秀長期患有抑鬱症,在後來其婿明智秀滿(明智左馬介)曾記錄過。
羽柴秀吉得到關白之位後,爛招頻出,侵略朝鮮、錯封家康、殺豐臣秀次、殺千利休、寵幸澱姬、疏遠謀臣黑田官兵衛,未能調節以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為首的武將派與石田三成、前田玄以為首的文臣派之間的矛盾等等。原因複雜,與其弟大和大納言豐臣秀長之死有一定關係。但是縱然秀長不死,豐臣家也好不了。前田利家早就看出端倪,最後鞠躬盡瘁,利家死後關原之戰迅速爆發。
主要原因是秀吉只是名義上統一了日本,而有近一半以上的大名都是名義上臣服,並非全部武力徵服,所以秀吉為了削弱各原始土豪大名的勢力才發動了慶長之戰,侵略朝鮮,致使錯上加錯。秀吉建立的武家政權是一個不倫不類的組織,秀次被殺後,秀吉讓天皇收回關白的職務,秀吉死後其子豐臣秀賴只不過是個正二位右大臣。與建立幕府的武家統治完全不同,更不要說向江戶幕府建立後家康把大名分成譜代大名、親藩大名和外樣大名了。
秀吉未能理解臣服者與徵服者和原家臣武將後封大名之間的關係,其本質原因是他的出身,非源氏血統,不能創建幕府,而且子嗣稀少,繼承人還出現問題,這永遠是他心中的結,最終導致豐臣家滅亡的悲劇……
作者:馮志亮,號渤海居士,別署集雅閣主人,河北秦皇島人,佛教信徒。被譽為IT培訓師、品牌推廣人、姓氏文化學者、修譜師。2013年受聘為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哲學系(原宗教學院)特聘教授。曾編寫《百家姓尋根手冊》三百餘部,《姓氏填譜手冊》一百二十餘部,著有《渤海詩詞集》、《姓氏溯源與民俗探究》、《怎樣修家譜》、《怎樣編家史》、《怎樣寫自傳》等。
首發|美誦|美文|書畫
要求:原創,文稿自備。拒絕抄襲、剽竊等,所有糾紛與平臺無關。
主編有語:靠哲學處世,依信念生活,沉浸於歷史,表達在文章,寫出來的只是包裹的衣裳,看不見的才是真實的思想……
掃二維碼添加關注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 (公眾號轉載需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