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分枝

2021-03-05 每日聽海

        信仰的分枝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由艾布·胡萊勒(願真主慈憫他)的傳述;穆聖(願真主賜福他)說:信仰有70或者60多個分枝;最高貴的是念誦《萬物非主,唯有真主》,最低的是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害羞也屬於信仰的一個分枝。(兩大聖訓集共同收錄)

在這段聖訓當中,告訴人們信仰是包括在人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信仰的最高就是讓真主的言辭,真主的法度超越一切。萬物非主,唯有真主;代表了穆民只崇拜偉大的真主,按著偉大真主的命令去執行,明白自己的一生有一個標準,就是伊斯蘭的標準。並且我們說:最高是念誦清真言,念誦清真言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表白。讓我們去知道,我們的一生是在信仰當中要去度過它。我們要去明白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非法?如果一個人能夠真真實實地去執行自己的信仰,去執行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信仰的話。那麼,他的一生就是高貴的一生。因為他學會了做人,他學會了讓自己的品性優美。他與人為善,他勸人為善,止人作惡,這樣的人能不優秀嘛?所以,信仰的最高分枝是念誦萬物非主,唯有真主;不僅讓我們常常用口舌去念誦,應當去執行。又說:最低的是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也就是說,一個穆斯林應當具有的是社會公德,不僅要讓自己是一個優秀的穆民,而且在生活當中,社會當中,甚至是發現路上有一個障礙物去拿走他,都屬於信仰的分枝。這個時候我們明白,信仰不僅是我們要完成念、禮、齋、課、朝,不僅是要去信仰,而是要執行信仰。而且執行信仰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伊斯倆目的信仰對人的一言一行舉止,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要求的,甚至是你的走路,甚至是你的說話。給穆民大眾的一個微笑,拿走路上的障礙物,這些都是屬於信仰的分枝。也就是說,我們的信仰是什麼?是我們人生的方方面面。最後穆聖(願真主賜福他)還專門兒提到害羞也是屬於信仰的一個分枝。專門提出來,什麼是害羞?當你對一件事情認識很清楚的時候,如果它是一個錯誤的事情,你不願意去做,這就是一種害羞的體現。那麼例如,當一個人犯了一件錯事的時候,他很害羞,哎呀!我今天做錯了,他不好意思見自己的父母親,不好意思欠他人。例如,我曾經遇到的一個年輕人,他正在抽菸,他遠遠的看到我過來以後,他就趕緊把煙放在自己的身後,這就是一種害羞的一種體現。這種害羞是非常好的,它會讓一個人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所以這叫做羞恥和廉恥之心。那麼,穆民最大的一個害羞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就是對於偉大真主的害羞。當一個人去違抗了真主的命令的時候,自己應當是害羞、難耐。而不是說是我們只是對人的害羞,而是最主要的是對於偉大真主的害羞。當我沒有禮拜的時候,我非常的慚愧。我沒有完成真主的命令的時候,我非常難過,這種害羞的情節對我們是有益的。

因此,我們希望在信仰的各個分枝上我們執行他。也就是說,讓我們的一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按著教門的要求去要求的話,我們將是一個優美的穆斯林,祈求真主賜予我們平安和吉慶。阿米乃!!!

相關焦點

  • 結核分枝桿菌實驗室檢測
    其實,結核病是由一種叫結核分枝桿菌的細菌感染引起的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MTB)簡稱為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i、TB),是人類結核病的病原體。是一種專性需氧菌。它的細胞壁含60%脂質,在肽聚糖層的外面有大量分枝菌酸,不易被染色。有菌毛,無鞭毛,有微莢膜,無芽孢。人體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後,體內可產生特異性抗體。
  • 苯達喹啉結合的分枝桿菌ATP合酶結構
    苯達喹啉結合的分枝桿菌ATP合酶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24:51 加拿大兒童病醫院John L.
  • 放棄結瓜,留旺藤摘藤葉,加強分枝藤等管理
    不建議的操作南瓜藤上結的雌花花蒂一端連著藤葉節處,而藤葉節處那裡可以長新的分枝藤;不建議整朵雌花(包括花蒂)都摘了,因為那樣容易掰壞藤葉節處,有傷口,影響瓜藤輸送水分養分,還有藤葉節處可能長不出分枝藤了。
  • 多肉酥皮鴨,人稱「小蒂亞」,愛分枝能爆盆,輕鬆養出一叢小火炬
    酥皮鴨,是景天科擬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和蒂亞有相似之處,人稱「小蒂亞」,它的生長速度非常快,葉片短小緊湊,莖稈粗壯明顯,喜歡分枝容易爆盆,是養成叢林樁的好苗子。在陽光充足、溫差足夠的條件下,葉尖還有葉緣就會有一圈非常明顯的鮮紅色,遠看就像小火炬一樣,非常漂亮。
  • 《天堂:信仰》信仰
    奧地利導演尤裡西塞德爾的《天堂》三部曲的第二部《信仰》這部影片,在宗教,人性的欲望及墮落之間輾轉交叉。人的信仰,何其珍貴,何其篤定,近乎執著與狂熱的去向每一個人喧講,請求上帝的原諒。女主角安娜是上一部電影《天堂:愛》的主角特瑞莎的妹妹。
  • 信仰歌詞 張信哲信仰LRC歌詞 Jony J信仰歌詞表達的寓意 +在線聽信仰歌曲
    我愛你是多麼溫暖多麼勇敢的力量我不管心多傷不管愛多慌不管別人怎麼想愛是一種信仰把我帶到你的身旁我愛你是忠於自己忠於愛情的信仰我愛你是來自靈魂來自生命的力量在遙遠的地方你是否一樣聽見我的呼喊愛是一種信仰把你帶回我的身旁。
  • 月季花小、盲芽、分枝少的罪魁禍首,缺肥症狀詳解,正確施肥方案
    除了這種頂端盲芽,有一種極端缺肥的情況下,主要枝上發出一個分枝,這個分枝本應該不斷的生長,但是因為極端缺肥從而導致分枝剛剛長出來就停滯了,形成一個盲枝。
  • 《伊洛納》魔法師信仰什麼 魔法師信仰詳解
    導 讀 伊洛納是一款Roguelike角色扮演遊戲,遊戲中的角色可以信仰神明,那麼魔法師職業信仰什麼呢?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芮小丹信仰天國的女兒,丁元英信仰理性,一顆向道之心,一顆執著天道本身的智慧。就連歐陽雪、肖亞文也有自己信仰。唯一區別是,王廟村的信仰是「迷信」,信基督、信牧師,信皇恩和王權,但是這樣都讓他們心安了,所以信仰不論是什麼,有比沒有好,這是觀念中的牢。
  • 白巖松談信仰:有信仰的人不都幸福,但無信仰一定不幸福
    向來在尋找信仰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9月初發布新作《幸福了嗎》。相比10年前銷量67萬冊但略顯青澀的《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加入了更多思考,顯得更為成熟和睿智。對於書中多次提到的「信仰」一詞,白巖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沒有信仰一定不幸福。」
  • 師生對丨邱吉:信仰的缺失與信仰的渴望
    信仰的缺失與信仰的渴望文 / 邱 吉 從現實人生看,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有篤定的信仰,但有信仰的人比沒有信仰的人幸福、快樂。因為人的一生無法完全避免矛盾和困苦,有信仰的人比沒有信仰的多一些期望,少一些絕望;多一些真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堅持,少一些放棄。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寫道:「信仰是人們所必須的,什麼都不信的人是不會有幸福的。」
  • 《殘次品》人們生於信仰,毀於信仰,又在信仰的灰燼裡重生
    04人們生於信仰,毀於信仰,又在信仰的灰燼裡重生小說中,包括主角在內,每個人物的立場和抉擇都很難說有絕對的錯與對於是,在《殘次品》中,我們看到了不公、仇恨、詭計與死亡,也看到了超越其上的正義、情誼、堅守與成長,看到了「人們生於信仰,毀於信仰,又在信仰的灰燼裡重生」。而直到最後,小說都沒有給出所謂完美的社會結構應該是什麼樣的這一答案。
  • 張信哲《信仰》
    張信哲《信仰》 《信仰》 ——張信哲 每當我聽見憂鬱的樂章 勾起回憶的傷 每當我看見白色的月光 想起你的臉龐 明知不該去想 不能去想 偏又想到迷惘
  • 您信仰什麼教?南懷瑾:我信仰睡覺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大信仰,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信仰與夢想,信仰是支撐人們前進的動力,在開心和失意時,它都伴隨著這個人。有人信仰宗教,宗教能給他們帶來治癒的力量,有的人信仰成功的偉人,夢想著能夠像他們一樣成功成名,有些人的信仰可能是一件事一個人。
  • 張信哲——信仰
    張信哲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因此在孩子們還很小的時候,就將信仰的觀念教給他們,雖然他從不勉強孩子去接受信仰,但這顆信仰的種子卻早已撒在張信哲的心裡。信仰對張信哲來說,就是這麼單純直接的一件事,覺得上帝的愛無限大,而《聖經》的教導也都非常好,成為他成長過程中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雖然張信哲從小就接觸到基督信仰,但是他真正清楚地認識信仰,是在讀高中的時候。
  • 搶頭香:信仰外衣下的信仰缺失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剛成立時中共黨員只有57人,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共黨員也才有448萬人,但是,1921年到1949年的那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人是有信仰的,正是那種對共產主義的信仰,讓中國改天換地。如今,中共黨員已經有8千萬了,人們卻普遍認為現在人們沒有信仰了。可見,是否有信仰,跟表面表現出來的可能並不一致。
  • 《香火》豆瓣評分8.3,為了重建「信仰」卻丟失了「信仰」
    他從最初信仰倒塌,到重建信仰,最後徹底丟失了信仰。其實和尚倒塌的是生活的信仰,而喪失的卻是做人的信仰。為了重拾生活的信仰,和尚四處求人,在此過程中,不論是表哥還是師兄都曾為他另塑了生活的信仰影片最後,和尚用騙來的錢修好佛像,在他看來自己已經重建了生活的信仰,可他卻不知道,自己早已丟失了做人的信仰
  • 信仰的意涵
  • 堅固的信仰
    保羅在寫完問候的話語以後,就向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他堅定的信仰,而我們今天同樣要借著這段經文彼此勉勵。      保羅對他的信仰表現的很肯定,這種肯定表現在對弟兄信仰的關注,並做出勸慰。而對於他個人而言,這份堅固則是來自基督對他的肯定。所以即使他遇見了困難改變了他的行程,即使他被人誤解也會盼望神的應許。
  • 中國古代信仰,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產物——鬼神信仰
    大家好,我是小編孫振清,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古代信仰,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產物——鬼神信仰。鬼神信仰由來已久,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它就在中國人的思想中產生了。進人階級社會以來,鬼神信仰更有發展,不僅在理論上,而且滲透到一般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影響於社會的各個方面,甚至在我國的現代社會中還有一定的影響。鬼這一觀念的產生是由於古人不理解人的生理結構和做夢等精神現象,以為人死後的靈魂可以獨立於人體之外而成鬼即鬼魂。神這一觀念主要是由於人們對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知之甚少並受其壓迫所產生的,是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