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殼機動隊 第二季》從攻殼TV2看歐洲難民危機

2020-10-12 禾勿甫

寫在前面:本人非政治學和社會學相關研究人員或者從業人員,只是淺談一下自己片面的看法,通篇可能和劇評也沒啥太大關係,且沒準還漏洞百出。

---

動畫是一種藝術表現,社會危機的問題還是被簡單化地轉化為了個別之人(茅茸與高倉,合田與久世、荒卷和少佐)所利用的手段,以便觀眾更好理解,但現實當中的難民問題當然要複雜得多。

攻殼設定的世界還是在第三次核戰和第四次非核大戰之後所產生的難民問題,戰爭的焦點也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不僅如此,因為電子腦的廣泛化和AI與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難民的問題主要還是追求自治和歸化的問題,難民所自帶的經濟屬性在動畫裡還是被削弱了,因為技術高度發達所以大量勞動力已被機器人所代替。從這個角度來說,攻殼的難民危機更類似於一戰後的歐洲反猶主義,當然猶太人問題也遠比動畫裡複雜。這並非是把猶太人等同於難民,只是在民族國家的範疇之內,任何無國籍之人(難民、猶太人等等)都是被排除在了政治生活之外的人,他們無法獲得基本的社會權利的保障,和福利的待遇,而一旦民族國家出現經濟和戰爭危機,無國籍之人自然首當其衝被邊緣化,甚至敵對化,所以正像阿倫特所說的,一戰後的猶太人問題並不是簡單的因為「運氣不好」選擇了猶太人作為仇恨鏈條的一部分,而攻殼裡難民成為合田的劇本中的日本國民的仇恨對象,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希特勒把猶太人趕到隔離區,難民在日本也只能在出島上沒有任何尊嚴地活著。當歸化已經沒有了希望,尋求區域自治就是最後一條道路。如果有人對猶太復國主義感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一下,也是一段非常艱難的過程,而且如果不是因為二戰猶太人遭受了毀滅的打擊,恐怕以色列建國還是遙遙無期。就像朝鮮需要核武保障自身國土安全一樣,久世選擇用核武作為和大國斡旋談判的條件是唯一的選項——因此這一選項自然成為了合田劇本中的一個環節,作為仇恨鏈條最頂端的矛盾,引導至最終瀕臨發生的戰爭。

再說到恐襲。恐怖也是弱勢群體在得不到重視和保障的情況下所能做的有限的選擇之一。包括英國的女權主義運動也一樣,當年也是各種上街暴亂、炸郵筒、暗殺議員等等,是因為在此之前所有正當手段的談判、國會提交草案、國會辯論等等都沒能換來女性的選舉權,因為控制整個法律機制的當權者,正是她們最大的敵人——男人。而一次恐襲如果能夠換來一些權利的賦予,那麼在最終目的達到之前,必然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於是,難民們又一次在合田所導演的劇情之下不斷地在仇恨鏈條上加碼。

但說回到歐洲的難民危機,相比於攻殼的世界,確實有一個非常恐怖且難以控制的因素——原教旨主義。伊斯蘭的原教旨主義者所追求的,可不僅僅只是區域自治或者歸化,而是要建立哈裡發國。就像麻原彰晃的奧姆真理教,走到最終他已經執迷不悟地認為只有在日本天皇的國會活動上用直升機撒沙林毒氣讓日本統治階級全都死光才能達成他想要的奧姆真理國。在原教旨主義面前,一切妥協都沒有意義。而如今恐襲越來越泛濫,其實也從側面證明了ISIS在中東地區的失勢,恐襲作為他們絕望手段,恐怕還要延續久。

不僅如此,攻殼裡難民在出島上生存,他們自己形成了一個非常脆弱的獨立經濟體,而現實中的中東難民卻沒有。更為複雜的是,歐洲之所以放寬難民計劃,接受難民,是因為自身的社會老齡化的問題。現實的世界沒有像攻殼裡那樣,尚能夠通過技術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問題,無論是社會安定還是經濟穩定,都是當權者需要考量的問題,這種權衡也就沒有辦法,成為了原教旨主義者趁虛而入的空間。

曾經的我也在這條仇恨鏈條上審視難民危機,直到今日才能夠跳出來去觀望。有時我也會想,現實的社會中,會不會有合田這樣的人,其實早就籌劃好了一切,坐等著劇本的發展呢?

我既不是陰謀論者也不是五毛,但我有時也真的覺得,這一切可能都是美帝幹的好事兒。冷戰時期在中東地區培養極端原教旨主義的特工和恐怖分子以對抗蘇聯,後冷戰時期從海灣戰爭開始,到借911進攻伊拉克,再到黎巴嫩、敘利亞,攪亂了整個中東局勢,又依靠地緣政治的優勢,讓歐洲大陸陷入難民危機,自己發「禁穆令」(其實歐巴馬時期也停止過難民計劃)保全國內。而現在那些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有沒有可能其實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冷戰的產物?

如果這樣來看,更大的危機在於,在難民危機之外的我們,會不會有一天也被美國拖下水?朝鮮問題上美國會不會還用同樣的手法,編寫同樣的劇本,製造同樣的災難?

無論反穆還是不反穆,都沒有正義可言;無論反穆還是不反穆,我們都已經在這條仇恨鏈條之上了。有時確實感到一種無力之感,總覺得自己將目睹整個世界陷入戰亂之中,更重要的,就像神山借久世說的,人只會往低處走。民族國家的危機也罷,原教旨主義的恐怖也罷,無論是借民族的名義還是借信仰的名義,沒有人能夠說自己是足夠正義的,也沒有人會承認自己其實是不正義的。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 第二季》攻殼九課
    先來叨叨第二季。我每次要搜索總下意識的搜攻qiao機攻隊。哈哈總覺得這個殼該讀qiao。機動隊,沒有機攻隊更猛,更剛。對於第二季我認為,他的劇情再安排上更進一步的,鞏固第一季的這個世界。選的範圍和輪廓比第一季來說更深入。這個世界到底會存在一些什麼樣的困境?除了在一系列案件中露出的,對於新世界人類升級的政治衝突和人對義體的靈與肉的探討。
  • 《攻殼機動隊 第二季》重溫
    上次看還是大學時候,差不多五六年了,前段時間看了arise劇場版,就想重溫一下tv版。第二季神山健治監督,思想上政治諷喻多一些,氣氛也活潑一些,塔奇克馬日常賣萌,這一季還講了帕茲、齋藤的故事,以及素子小時候的故事。這一季塑造最成功的角色當然是久世英雄,合田一人那個滷蛋頭雖然稱得上boss,然而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還是不如久世英雄深。
  • 攻殼機動隊:未來已到來
    攻殼機動隊的動畫由三個不同的監督演繹過,分別是押井守、神山健治、黃瀨和哉。雖然都是以士郎正宗的漫畫作為原著,但是三個監督的作品之間並沒有任何劇情上的直接聯繫(目前來說),均應視為平行宇宙看待。押井守作品:《攻殼機動隊》:第一部劇場版,傀儡師事件,最著名的攻殼作品。《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第二部劇場版,第一部的續作,素子離開九課以後的事件。
  • 《攻殼機動隊 第一季》從攻殼2談談日本政治
    從攻殼2談談日本政治《攻殼機動隊2》這部片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算作是電影《黑客帝國》的來源,因為《黑》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是《攻》的Fans,《黑》中世界觀的設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了《攻》的內容。相對於電影版《攻》裡面深奧的哲學思考,TV版的《攻》則投射出了更多的內容,尤其是《攻》TV版的第二部中對日本政治的描寫就非常真實,從這部片子中我們就可以對日本當代的政治狀況略窺一二了。按照《攻殼機動隊II》(以下簡稱GIG)的設定,在第三次核大戰和第四次非核大戰之後,有大批的難民湧入日本。日本為了在國際社會上裝好人,而且重建經濟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對難民採取了接納的態度。
  • 《攻殼機動隊 第一季》程式設計師的逆襲
          攻殼機動隊是極少數幾部我會看第二遍的動漫。第一遍看基本上沒有看懂,只是覺得很厲害,第二遍看就理解了很多。在看第二遍的同時,我還在看烏合之眾,感覺兩部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就記錄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 《攻殼機動隊》要推出新動畫,TV動畫版監督回歸執導
    儘管相當一部分人在真人電影版《攻殼機動隊》上映之前抱有很高的期待和關注度,但是目前看來,電影不僅反響平平,派拉蒙還可能面臨著至少 6000 萬美元的虧損。不過隨著真人電影在全球的上映,人們對於原版漫畫和動畫的興趣又被喚起。
  • 《攻殼機動隊》動畫為何是神作?噩夢正變為現實
    第二個是押井守的電影版。在漫畫連載的第七年1995年,動畫導演押井守將這部作品搬上大熒幕,本作製片費用有三分之一來自日本海外投資,因此該作得以在日美英三國同時首映,也是該系列最廣為人知的一作,普遍認為沃卓斯基兄弟(現在是姐妹了)拍攝的《黑客帝國》致敬的便是這一部。其後,2004年押井守再次推出系列第二部電影《攻殼機動隊2:無罪》,該作還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攻殼機動隊|劃時代的傑作
    ☝這個版本是電影版的四月,有一部院線電影,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沒錯,DuangDuang說的就是《攻殼機動隊》沒看過《攻殼機動隊》原著,能看懂真人版大電影嗎?答案是:能。「攻殼機動隊」的影響力1989年,士郎正宗創作漫畫《攻殼機動隊》。1995年,動漫界「怪才」押井守將其搬上屏幕,從而在好萊塢廣獲讚譽,成為日本動畫界的巔峰代表作。沃卓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國》,靈感就來源於1995版的攻殼機動隊。
  • 《心理測量者3》攻殼機動隊與psycho-pass
    鴨子迷都曉得《無罪》是押井守在第一部攻殼劇場的哲學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靈與肉的哲學意義。在押井打造的賽博世界觀裡:形而上為靈,即靈魂,也就是ghost;形而下為肉,也就是shell,指肉身或義體;而Innocence指的是人偶,嬰兒和狗。《攻殼機動隊》動畫於1995年問世,鴨子提過他在改編作品時與士郎正宗(原作漫畫家)進行過交流,攻殼靈感來自希臘神話裡人偶獲得靈魂而變身為活人的典故。
  • 《攻殼機動隊 第二季》現實主義大於批判現實主義
    攻殼是我看過的描寫日本當代政治圖景最好的作品,但是它的基調總的來說是現實主義大於批判現實主義,這是它和Watchmen之間的重要區別。也許日本還有類似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得太少,不知道。起碼,他是動畫裡最好的。但是也有些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第一季。
  • 攻殼機動隊的音樂變遷
    昨天漫改電影《攻殼機動隊》上映,我作為湯包斯嘉麗的粉絲,即使沒有看完整部漫畫與劇場的版的《攻殼機動隊》毅然選擇了拉上朋友為票房做貢獻。但我們今天不論電影的好壞,來談談電影後所包含的文化及音樂,並推薦給大家幾首符合這版電影《攻殼機動隊》風格的歌曲。
  • 《攻殼機動隊 第二季》不好意思,今天才看完SACII
    我看的是H.264+AC3的版本,效果和DVD沒有分別,不過fans字幕組的翻譯可能就要比商業的嚴謹的多。   覺得比I要好很多。找回了當初第一次看《機動警察The Movie:東京毀滅戰》時候的感覺。整體氣勢恢宏浩大,劇情非常有張力,給人有條不紊層層推進的感覺,節奏感非常好。
  • 或許,你需要了解一下《攻殼機動隊》如何致敬漫畫
    1991年發行的《攻殼機動隊》漫畫版。1995年第一部《攻殼機動隊》動畫電影上映已過去二十多年,原作中的很多科技構想,如今也已經成為了被攻略的課題。而特效與道具製作方面的革新,也讓《攻殼機動隊》真人電影的誕生成為可能。正在熱映的《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在哪些場景對前作做了神還原?
  • 【寡姐新作】《攻殼機動隊》上映啦!
    押井守版《攻殼機動隊》不僅在賽博朋克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講日本動畫帶入國際。系列第一部是日本歷史上第二個在日本海外放映的動漫,也是日本第一部在美國billboard排行榜上放映首周排到第一的日本動漫。劇場版第二部更是日本動漫歷史上第一部入圍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提名作品,攻殼系列的分量不言而喻。
  •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出來了
    美國 2017年3月31日回復關鍵詞:攻殼機動隊 即可播放斯嘉麗·詹森異常的漂亮
  • 《攻殼機動隊》你看全了嗎?推薦看了動畫再去看電影
    什麼才是攻殼機動隊?官方解釋:裝備有攻擊性裝甲外骨殼的機動部隊,就是故事中的公安9科。攻殼機動隊的英文Ghost in the Shell更符合作品的內涵。TV版有兩部,每部26集  導演 神山健治內容更寫實社會,風格更人性化,更貼近真實第一部 2003 《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第二部 2004 《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2nd GIG》 獨立的十一人事件
  • 動畫版《攻殼機動隊》始末
    3年後,聞名全球的科幻巨作《黑客帝國》開映,影片的開頭字幕和《攻殼機動隊》非常相似,而影片中的「插入式穿越」更是和《攻殼機動隊》的「現實世界」與「假想世界」的關聯基本一樣。當時,關於《黑客帝國》和《攻殼機動隊》之間的爭議話題一直是日美群眾議論的焦點。之後,《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姐弟以「柔軟」的方式化解了這次「沒有結局的戰爭」。
  • 新版《攻殼機動隊》:幼稚、膚淺、過時
    草薙素子不會是個正義使者,《攻殼機動隊》也不該是一部探討正義的故事,哪個系列都不該是──這部2017版《攻殼機動隊》,顯然出了毛病。美版《攻殼機動隊》並非是一部掛羊頭的狗肉電影。正好相反,全片充斥著攻殼機動隊全系列(包含電影、電視與設定集)各式各樣的影子,或著說,「錯位」。
  • 《攻殼機動隊SAC》與《麥田裡的守望者》
    假期辦了B站大會員,我就在會員專享的電影頻道裡無意間被推薦了斯嘉麗·詹森主演的《攻殼機動隊》真人版。斯嘉麗·詹森太美太帥了!我立刻被種草,開始尋找《攻殼機動隊》的原版動畫,開始補番。我看的是TV版的第一部,真是太好看了,而且發現第一部和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想要隨便寫寫,記錄一下。
  • 電影版《攻殼機動隊》和動畫版相比怎麼樣?
    美版《攻殼機動隊》幾乎通篇都在向押井守版的《攻殼機動隊》致敬,其中有許多鏡頭都是搬運自日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