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法國孩子在餐廳都不吵鬧?從咖啡廳收「尖叫費」看禮儀教育

2021-02-22 淘璞童視界

淘璞說:該如何教育孩子在公共場所能夠達到基本的文明要求,以及年輕父母該如何以身作則呢?臺灣的亞力媽媽(王君萍)有這樣的思考和感悟,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予您啟發。


文 | 亞寶媽

近日,愛爾蘭一家咖啡店老闆在 Facebook 上發帖表示,為了維護員工跟其他顧客的權益,以後將對店裡吵鬧的小孩多收取 15% 的尖叫費,每增加一名熊孩子,就再多收 10% 的費用。並且聲明,如果一家人帶著 4 名吵鬧的熊孩子,很可能會直接被請出咖啡店。

不少網友表示支持,並建議在餐廳等公共場所也應該對熊孩子尖叫收費,甚至還有說法表示,最崩潰的其實不是熊孩子尖叫,而是家長在一旁對此的不管不問,」這本質上是家長的不負責「。

確實,遇到有「熊孩子」在餐廳裡哭鬧、喧譁或者奔跑,是一件很讓人鬱悶的事。因為一般由於孩子還小,外人如果出面呵斥這些不懂禮貌的「熊孩子」,也顯得有點不夠寬容,因此通常都只能忍著,但心中的不愉快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國內,很多家長帶孩子到餐廳吃飯,也會擔心孩子上躥下跳、吵吵鬧鬧,破壞了就餐環境。該如何教育孩子在公共場所能夠達到基本的文明要求,以及年輕父母該如何以身作則呢?臺灣的亞力媽媽(王君萍)有這樣的思考和感悟,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予您啟發。

我剛到法國的時候,我老公帶我上餐廳,那時候大兒子還沒有出生,有一個景象大大地震撼了我。

我們去的是一家氣氛還不錯,燈光稍微有點昏暗的法式餐廳,餐廳裡的客人打扮正式優雅,最令人吃驚的是,小朋友也都穿戴整齊,乖乖地坐在座位上,靜靜地吃著面前的餐點,曾有一瞬間,我忍不住閃過一個念頭:「他們真的是小孩嗎?」因為他們真的太乖巧,跟我印象中小孩上餐廳的經驗差太多了。

一開始,我以為大概是這間餐廳的客人經濟條件比較好,小朋友被嚴格要求遵守餐桌禮儀。但是,後來我有機會到不同的餐廳,小孩依然還是乖乖地坐在位置上吃飯,我就開始納悶了:「法國人是怎麼做到讓小孩上餐廳不吵鬧?」

我老公跟我說:「我們不會把小孩當成小孩,而是當成大人,從小就讓他們跟著大人上餐廳,學習大人的禮儀,不會因為他們是小孩,就特別關注他們。反而能在無形之中,讓小孩融入大人的氣氛,禮儀也就漸漸養成。」

兒子出生之後,我們也帶他上餐廳。第一次上餐廳,我還是有點擔心他會吵鬧,出門之前,我先跟他說:「我們今天要去餐廳吃飯,請你乖乖地待在座位上吃飯。」他點點頭。

進入餐廳就座之後,點餐、上菜、吃飯,從前菜到甜點,他都非常乖,靜靜地在座位上吃飯,其他桌的小孩也都很乖巧,完全沒有任何吵鬧的情形。

吃飯的過程中,我和孩子他爸聊天,也跟孩子聊天,孩子表現出來的樣子,讓我也一度忘了他只是一歲多的孩子。

平常在家裡,吃飯時間他都不見得願意乖乖待在椅子上,我想是環境的因素吧!他看到其他法國小孩都乖乖地坐著吃飯,他也有樣學樣,做起乖小孩,哈哈。

帶著兒子回臺灣,也會跟臺灣朋友一起帶著小孩上餐廳。這種時候,乖巧的兒子就會變身成搗蛋鬼,看到朋友的小孩在旁邊玩,就會忍不住想一起玩,最後就會導致有點失控的場景,我只好出面喝止。

我覺得每個小孩的本質都一樣,不會因為是法國人或臺灣人就有所差別,我也曾經在法國餐廳看過法國小孩吵鬧,但是以整體比例而言,真的少之又少。

不像我們在臺灣,很容易遇到小孩在餐廳吵鬧的情形。就像孩子他爸說的,如果大人都能做好榜樣,遵守餐桌禮儀,並且讓小孩融入大人的話題,我相信,小孩在餐廳吵鬧的情形一定會大幅減少。

在法國上餐廳,我特別注意小孩用的餐具。觀察之下才發現,法國小孩真的幾乎不用兒童餐具,和大人用同樣的金屬餐具。幾次觀察之後,我有一點收穫,如果我們一直為孩子營造一個過於安全的環境,他們就減少了學習的機會。

兒子可以吃主食品之後,在家我還是會讓他用兒童餐具,但是,我沒有變成焦慮的媽媽,沒有每天隨身攜帶兒童餐具。我們到任何地方或餐廳,當下有什麼餐具可以用,我就會讓他試著使用,當然我會在旁邊看著,避免危險。

小孩的潛力真的超乎大人的想像,即使金屬的餐具很大很重,他還是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吃東西。從這些經驗,我覺得法國人教育小孩,是讓小孩去配合環境,而不是塑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來配合小孩,在這樣的觀念之下,小孩的適應力和學習能力更能被激發出來。

再舉一個例子,我和孩子他爸曾經在臺灣拜訪過一個有小孩的朋友家裡,一進門我就傻眼,客廳完全變成麥當勞的兒童遊戲區,地板鋪著彩色的軟墊,放著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沒有一個正常客廳該有的樣子,家具的邊角也都包上防撞的彩色軟墊。

朋友看我和孩子他爸驚訝的表情,露出尷尬的笑容:「沒辦法啊!有了小孩就變成這樣。」對於法國人來說,這樣的居家布置十分不可思議,把一家人的公共空間變成小朋友的遊戲空間,而且布置都是以「不會讓小孩受傷」為優先考慮。「這又不是只有小孩的家,那大人的空間呢?」當時,孩子他爸應該在心裡用法文這樣怒吼。

反觀我們法國的家,孩子的玩具只會放在他的房間,即使拿到客廳來玩,最後的收納位置還是他的房間。家裡的桌角或是柜子的邊角,沒有特別包上防撞裝置,插座也沒有刻意保護。

我們會叮嚀孩子,這些都是容易使人受傷的地方,需要特別小心,儘量不要靠近。如果他們還是因為好奇心而觸摸,甚至受傷,藉由這樣的親身經驗,對於危險的概念會更深刻。下一次他們就懂得,這些地方不能輕易碰觸。

我到其他法國人的家裡做客,也是如此,他們不會因為生活出現小孩,就改變居家布置。我覺得這樣的觀念很值得分享給大家,小孩擁有本能適應各種環境,我們都應該給小孩機會去適應,而不是塑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迎合小孩。

每次我帶兩個兒子回臺灣,他們可愛的樣子常常引起很多親戚朋友的關注,但是,伴隨而來的總是各種意見的教育方式,一個人一個意見,批評的聲音搞得我快煩死。

雖然表面上,我還是要假笑說:「謝謝」,畢竟通常會發表意見的都是長輩,基於禮貌不得不這樣。其實,心裡的白眼早就翻到外太空去了。「為什麼我一定要聽你的?」、「年紀比較長的意見就比較好嗎?」腦袋被這些疑問佔據。

在法國,則完全不會出現這些狀況,法國人完全尊重每個人教育小孩的方式,即使他們不認同你的教育方式,也絕對不會出言批評或給予任何意見。他們認為」這是你的小孩,你選擇的教育方式,其他人都無法插嘴。」

我覺得這種尊重彼此不同想法的文化很棒,每個人的腦袋本來就不一樣,思考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應該被接受,小孩的獨特性也才有可能被激發出來。

千萬不要因為輿論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覺得這樣是讓小孩失去了學習的大好機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法國孩子上餐廳都能乖乖不吵鬧?一個臺灣母親的兩地觀
    但是,後來我有機會到不同的餐廳,小孩依然還是乖乖地坐在位置上吃飯,我就開始納悶了:「法國人是怎麼做到讓小孩上餐廳不吵鬧?」我老公跟我說:「我們不會把小孩當成小孩,而是當成大人,從小就讓他們跟著大人上餐廳,學習大人的禮儀,不會因為他們是小孩,就特別關注他們。反而能在無形之中,讓小孩融入大人的氣氛,禮儀也就漸漸養成。」兒子出生之後,我們也帶他上餐廳。
  • 咖啡館向熊孩子收「尖叫費」,網友:高鐵影院圖書館也該收……
    在餐廳或咖啡廳遇到吵鬧的「熊孩子」你可曾有過生無可戀的感覺?近日,愛爾蘭一間咖啡廳對此狀況祭出「方案」:如果家長未能及時制止孩子在咖啡廳尖叫,結帳時將多收15%額外的「尖叫費」,且每增加一名孩子會多收10%的費用。網友對此意見不一。
  • 孩子吵鬧加尖叫?怎麼樣正確引導孩子?分享我的故事給大家
    孩子們總有用不完的精力,當遇到事情時,他們會以最原始的方式「尖叫」「吵鬧」來表達。而這種表達方式簡直是對家長耐心的一種挑戰。刺耳的聲音會讓我們感覺煩躁。如果在外面他們發出尖叫聲,真的是太丟臉了。在公交車上面就有一個孩子因為情緒問題大聲尖叫。孩子的聲帶本來就細,然後大叫,這使我們整個車廂裡的人都望向他。而他的母親就在旁邊面露囧色。不停地跟我們道歉。坐在我旁邊的兩個阿姨就是在相互討論。說這個孩子有問題,肯定不是健康的孩子。(阿姨們的竊竊私語,總是那麼雷人。)因為孩子不停地尖叫,他媽媽怎麼哄都沒用,可能也比較著急,就直接動手打了孩子。
  • 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尖叫怎麼辦?巧用這四招,解決孩子大喊大叫
    網友將這些事情寫在網上時,一部分家長認為網友小題大做,認為玩和叫都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該約束孩子的天性;而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孩子在公共場所就該約束行為,父母應注重孩子公共道德的培養。那麼,究竟孰是孰非呢?我們在座公交時、看電影時、逛商場時、旅遊時、吃飯時都能發現有些孩子總是喜歡大聲尖叫,我們會下意識認為這種孩子缺乏管教。
  • 法國用餐禮儀指南
    法國用餐禮儀指南法國不僅是時尚之都,浪漫之都
  • 吃飯看出孩子人生狀態,孩子的餐桌禮儀教育,父母不容忽視
    不僅如此,夾菜時還不用自己的小碗接著,袖子都落到菜面上了,現在竟然還打走別人的筷子直接搶菜,真是讓人看不下去。這樣沒有餐桌禮儀的孩子,其實也是沒有家教、不懂公眾秩序、不會尊重別人的表現,這樣的孩子會有什麼成就嗎?結局可想而知。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發展,從簡單的餐桌表現即可看出來。
  • 霍中曦年紀小卻懂事,陪霍啟剛送別曾祖母不吵鬧,郭晶晶禮儀到位
    郭晶晶有三個孩子,霍中妍,霍中怡年紀比較小,加上霍啟剛有意不讓兩個女兒的正面照別人拍到而且郭晶晶在公公霍震霆面前,禮儀非常到位,不會讓霍中曦打擾爺爺,自己站在霍震霆的身邊,隨時幫忙之類的。作為霍家的兒媳,可以說郭晶晶的一言一行真的讓人挑不出毛病。而且霍中曦雖然年紀小,但是在曾祖母葬禮的現場也給人非常懂事的印象。霍中曦不會吵鬧,也不會仗著自己年紀小,所以站累了以後,要求霍啟剛或者郭晶晶抱著自己,反而你會覺得霍中曦當天的表現,真的一點也不輸大人。
  • 乾貨|餐廳服務禮儀培訓大全,讓你的餐廳更受歡迎!
    作為一名餐廳的員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對賓客能否進行優質服務直接影響到餐廳的名譽。總之,講究禮儀是餐廳對每一位員工的基本要求,同時也體現了餐廳的服務宗旨。員工儀容儀表 1、員工的穿著打扮是餐廳禮儀重要的組成部分,用一句現代時髦的詞彙來講,這叫員工的形象推銷,員工清新的工作服會強化酒店的形象,因此,員工著裝的基本要求就是「清潔整齊」,清潔整齊的服裝反映員工的精神面貌和餐廳服務的嚴格性
  • 「知書達禮」禮儀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丨好書推薦《湯姆的午夜花園》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帶三個孩子去買冰激凌。當三個孩子從年輕的女店員手裡接過甜點時,誰都沒說「謝謝」。媽媽把孩子們手裡的冰激凌一一收了回來,扔進了旁邊的垃圾桶,並向孩子們解釋說:「有一天,如果你們有幸,也會像這位姑娘一樣做一份工作,我會希望人們能夠看到你們(的存在),真的看到你們,看著你們的眼睛,說聲『謝謝』。」
  • 法餐禮儀介紹 | 在法國你必須知道的這些用餐禮儀!
    那麼吃法餐的禮儀和禁忌你知道麼?今天就來聊聊法餐這些事兒~~~~一般餐廳最好提前在官網或者電話預定,說明就餐人數、理想位置、是否·抽菸等事項。這個環節還是比較重要了,既避免了去了餐廳,卻發現沒有位置的尷尬,又可以提前讓自己和餐廳都有一個準備,享受一段美好的時光。如果說是特殊節日,如:生日、紀念日,在預定時候可以提前說明。說不定餐廳會給您為您營造一個小氣氛給你一個小驚喜,給您留下難忘的瞬間。
  • 最強「禮儀小姐」費費,王牌有單人海報,顏值在線卻做禮儀10年
    「費費」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你常看浙江衛視的綜藝,你一定會認得這個女孩。最近在《王牌對王牌》第五季的收官裡,居然給她做了單獨的個人海報,也是非常牛了,不知道是不是終於要被捧了。
  • 法國|從尼斯吃到馬賽,三家餐廳帶你看懂南法西餐怎麼吃
    小小的入口讓我猶豫了一下,但看到門口高大的法國帥哥身穿漿好的白色圍裙,我確認這裡就是我們的餐廳。門口已經貼出了當天菜單,開胃菜-主菜-甜品每個選項都有3-6個選擇。2道菜的套餐25歐元,3道菜的30歐元,在法餐中,很合理的價位。一周七天每天晚上都營業,這個在慵懶的法國,並不多見。
  • 應採兒帶娃獲眾網友好評,這些基本禮儀你的孩子都學會了嗎?
    應採兒帶娃獲眾網友好評,這些基本禮儀你的孩子都學會了嗎?最新一期的《新生兒日記》裡,應採兒這段教育Jasper的視頻火了,收穫了一眾網友的好評。視頻中應採兒懷抱著二寶,自己也吃著飯,手忙腳亂之餘也不忘看小小春吃飯。結果小小春吃飯的時候,掉了滿桌飯粒,她馬上怒斥。Jasper吃完飯之後又隨手把筷子放桌上,應採兒嚴厲警告。
  • 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的錯誤教育方法!
    花點時間想想,當孩子說謊時該給予如何適當的懲罰,讓他知道說謊是不對的行為。 如果孩子說謊成性,將會是個大問題,建議找專業醫師諮詢。 而且如果教育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犯的錯,未來在他犯錯前也會先想想喔! 6.大聲吵鬧
  • 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怎麼辦?掌握這招就可輕鬆應對!
    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是父母都會遇到的尷尬問題,也是存在於社會中的熱門話題。太多人有這樣的經歷:地鐵高鐵車廂內、飛機上等各種公開場合都有小孩無休止的吵鬧,讓人抓狂,更有許多此類社會新聞引發熱議。我們只要用孩子可以聽見的音量和他們說明情況,不要敷衍了事,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這麼做會給別人帶來不便,教育孩子理解他人的立場。一周歲以內的寶寶聽不懂道理,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是得不到想要的就吵,任憑爸媽怎麼說都沒用。
  • 9個讓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犯的禮儀錯誤
    011,雨傘不收好無論你去往公司,還是去他人家裡做客時,要是遇到雨天打傘的情況,那麼進入房屋之前,一定要把雨傘關閉收好,不要打開放在門口處的位置,這樣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同時雨水從雨傘上滑落之後,滴落在地面上,也會造成溼滑的問題出現,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所以對於這方面的禮儀規範還是要知道的
  • 幼兒車上吵鬧惹白眼?這是對孩子特質不理解
    爸爸抱著寶寶去男廁換尿布卻發現沒尿布臺?孩子搭長途火車難耐無聊而大吵大鬧?這些不是一句「今天過得真糟」就能帶過,是臺灣的親子設施、人們對親子家庭的態度出了問題。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張淑惠呼籲,公部門應帶動對兒童友善的文化,讓大眾重視、了解孩子的需求與特質,並給予友善態度,用行動來落實,而非僅淪為口號。公園拔草,是對還是錯?
  • 因不堪樓上孩子吵鬧,鄰居裝「震樓神器」反擊,立規矩有多重要?
    如今,不再像農村的獨門獨院,也不像有錢人能住別墅,絕大部分城裡人住的都是高層,有樓上樓下的鄰居。這其中,就難免涉及到一個噪音問題——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子的。1、樓下裝「震樓神器」反擊樓上孩子半夜吵鬧在某小區,樓下的一對老人因不堪樓上鄰居家孩子大半夜吵鬧,在家裡裝上了「震樓神器」進行反擊。
  • 「狗黨」們看過來!法國裡爾開了狗狗咖啡廳啦!
    都不是,最吸引大家的當然是貓貓狗狗之類的萌寵啦。國內也因此開了無數的貓咪咖啡廳,吸引了無數的「吸貓」愛好者們沉溺在貓咪的海洋裡度過一個又一個的白天和晚上。這不在法國的裡爾就開了歐洲大陸的第一家狗狗咖啡廳—— Le Waf
  • 聚焦「八禮四儀」開展沉浸式文明傳播 首家文明禮儀示範餐廳揭牌
    孩子們在餐廳進行文明禮儀遊藝棋遊戲。從政府部門「領唱」到民間社會「合唱」,文明實踐場所社會化共建共享在無錫市有了越來越多新探索。昨天,全市首家未成年人文明禮儀示範餐廳在太湖街道揭牌,附近居民熟悉的萬順路肯德基店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聚焦「八禮四儀」,面向孩子們開展沉浸式文明傳播。「公勺公筷正流行,文明用餐新標配」,被編寫成順口溜的文明餐桌禮儀配合童趣插圖高掛在餐廳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