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蓋曼《鬼媽媽》被改成了歌劇,它不會對小朋友規避恐怖

2021-01-10 好奇心日報

尼爾·蓋曼在 2002 年所著的兒童文學《鬼媽媽》(Coraline)大膽地囊括了恐怖元素:小女主 Coraline 公寓裡的一道隱藏門通向了一個鏡像世界,那裡的「媽媽」看似和善和親,百依百順,最後卻準備給她換上紐扣眼睛,讓她永遠無法回到現實。

這部小說在 2009 年被改編成了定格動畫電影,由《聖誕夜驚魂》的導演亨利·塞裡克執導。導演盡情發揮了原著的哥特美學,風格怪誕,配樂奇巧,讓成年觀眾也得到了滿足。

無論是原著還是改編電影,都脫離了「面向低齡人群」的範疇,它更像是未修改版的《格林童話》,帶著點《韓賽爾與格蕾泰》中的遺棄主題,還塑造了一個邪惡的「母親」形象,這讓一些觀眾覺得過於可怕、不適合兒童觀看。儘管主角最終克服了恐懼迎來了美好結局,可是流程一點都不「兒童文學」。

《鬼媽媽》(2009)劇照

蓋曼在小說 10 年版裡對恐怖元素做出了解釋——「我當時想為女兒們寫一個故事,告訴她們一些我希望自己在 10 歲那年明白的事情: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並不代表不能害怕。勇敢恰恰意味著害怕,非常害怕,怕的不行,但是你仍然選擇做正確的事情。」

現在《鬼媽媽》又有了一個歌劇版本,它將由 Mark-Anthony Turnage 作曲,Rory Mullarkey 編劇。這會是一部面向全年齡的作品,但是主創們保證,他們絕對不會削減原作的恐怖元素。Turnage 說,「曾經有一種學院說法是,你應該保護兒童不讓他們接觸恐怖故事,我認為這是荒謬的,因為這就是成長的意義所在。」

歌劇想要表達的主題與原作相同,即「克服恐懼」,所以嚇人的段落是必需的。廣義上而言,這還是一個「執行任務中的女孩」的故事。「尤其是在眼下,人人都在談論我們年輕的姑娘會有怎樣的未來,這部作品的結尾恰恰是一個年輕姑娘在說——我可以打開任何一扇門,我不再害怕了,我準備好了——這是相當讓人振奮的。」 參演女高音 Mary Bevan 說。

她也強調本劇不僅是面向女性,還是關於「年輕人們抬頭挺胸,尋找步入生命下一個階段的路線」,這部作品「讚揚這種行為,鼓勵它,並且向你保證這是完全可行的」。

歌劇的改編挑戰之一在於多數觀眾都看過 2009 年的電影版,所以會抱著預設來看劇。但是歌劇必定會對內容有所刪減和改動,因此可能會讓這些主流觀眾不高興。

比如主創們刪去了電影中的黑貓,它曾在電影中回應 Coraline 的思緒並最終助她逃亡。「這就是人們可能會非常不滿的地方。但我們已經用管弦樂替代了貓。你必須去掉很多東西,然後再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們加回來。」 作曲家 Turnage 說。

門那頭的另類世界,也將採用和現實完全不同的配樂風格。「旋律會相同,但是會產生奇怪的變化——更加病態,更加惹人生厭,會有很多華爾茲,都或多或少地被扭曲了,聽起來很怪異,完全不讓人高興。而在現實的家中,音樂會更清爽而直接。」

這部全年齡的歌劇同樣需要抓住兒童的注意力。蓋曼說,「(創作兒童作品)難度會更大,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成人們會比較容易原諒,能忍受一定時間的無聊,兒童不行。」

這不意味著故事會簡化。主創們強烈反對「迎合注意力最不集中的兒童」這一點子。他們一致認為,故事需要的不是「簡單」,而是「交流上的直接」。

這部歌劇看起來是和原作一樣願意認真對待兒童群體的作品。它將在 3 月 29 日於倫敦開演。

題圖來自豆瓣

相關焦點

  • 《鬼媽媽》是恐怖動畫嗎?留給我童年陰影的電影存在深刻意義
    《鬼媽媽》動畫故事是以尼爾·蓋曼的同名中篇圖繪小說改編製作,由導演亨利·塞利克導演為孩子們上演了一部意味深長的童話故事。導演為了能夠還原小說的主旨又不是那麼偏向黑暗畫風,在人物和場景上面進行了一些偏亮的修飾,為我們呈現出一部並不是那麼陰森恐怖,卻帶著一絲絲懸疑的驚悚動畫電影。本動畫使用古老的創作方式,利用定格手法創造了一部非常精緻的動畫作品。
  • 鬼媽媽:隱藏在恐怖故事下的灰色童話,剖析孩子成長和家庭的問題
    《鬼媽媽》這部作品改編尼爾·蓋曼原著小說,這是一部寫既適合孩子又符合大人審美的小說改編動畫作品,原著小說曾經獲得2003年的雨果獎,改編動畫獲得第82界奧斯卡金像獎。定格動畫獲獎光環背後的《鬼媽媽》離不開它獨特的電影拍攝手法,該作品採用復古的定格動畫拍攝的方式來創作,無論是鏡頭中微微飄落的花瓣,還是整個古老房子,甚至是角色的表情變化,都是通過手工一步步地打造的,然後一張張拍攝而成,利用電腦連接成一個個連貫流暢的畫面片段。
  • 幻想文壇力作:尼爾·蓋曼《北歐眾神》
    據悉,《北歐眾神》是尼爾·蓋曼的新作,也是世界上近年最暢銷的奇幻作品之一。尼爾·蓋曼在這本書中釐清了北歐神話的脈絡,以全新的筆法,再現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壯麗的神話體系之一——北歐神話。自19世紀華格納等大師創作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北歐神話故事集》等一系列歌劇、小說、故事集作品之後,北歐神話再次走入大眾視野,成為奇幻文化的重要源頭。
  • 動畫學習資料 |《鬼媽媽》幕後設定大合集!
    不過事情並不是一直都那麼糟,一個夜晚,她居然在家裡的第13個門後面,發現一條秘密通道,喜歡刺激冒險的卡洛琳當然不會放棄一探究竟的機會,於是她順著那條通道慢慢的爬了過去。後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鬼媽媽》的幕後珍藏設定吧!
  • 《好兆頭》:天使和魔鬼,尼爾·蓋曼和特裡30年忘年之交的致敬
    由尼爾·蓋曼的同名小說改編,BBC聯合製作的6集奇幻喜劇《好兆頭》,在豆瓣上斬獲了8.8分的高評分,成為了歐美圈2019年的一大驚喜。尼爾·蓋曼:堆滿故事的寶庫「尼爾·蓋曼是一個堆滿故事的寶庫,無論以何種媒介閱讀他,都是我們的幸運。」
  • 頻頻售罄、加印的尼爾·蓋曼新作!真想讓所有小孩都讀到!
    之前跟著三五鋤勇讀入手尼爾·蓋曼小說的家長朋友,記得你們一直呼號「有沒有孩子能直接讀的書」,這就來了!尼爾·蓋曼 幻想小說集《奇蹟男孩與冰霜巨人》《吹牛爸爸的奇幻之旅》《假如我有完美媽媽》點我立刻入手!
  • 《鬼媽媽》真的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嗎?
    動畫電影《鬼媽媽》的英文名是《Coraline》。豆瓣評分8.2。也不知道為啥中文名給了個「鬼媽媽」。導致很多觀眾對這個片子的理解是一個恐怖片。更有一部分觀眾認為這個片子是在抨擊家長對小孩的操控,進而影射「大家長」的恐怖。
  • 日推 | 鬼媽媽
    影評電影《鬼媽媽》,又名《卡洛琳》,是一部改編自旅美英國作家尼爾蓋曼的同名暢銷書《卡洛琳》的布偶動畫片。資料講述一個名收卡洛琳的小女孩,隨父母搬到新的城鎮後,在新家的客廳裡發現一個神奇的門,透過門後的通道,她到達了一個和現實生活完全一樣的鏡像世界(鬼魅世界),在那裡她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小夥伴及鄰居,但他們的眼睛都被縫上鈕扣,鬼媽媽為了永久留住卡洛琳,準備給她的眼睛也縫上鈕扣,卡洛琳在黑貓和小夥伴的幫忙下最後戰勝了鬼媽媽,回到現實世界。
  • 【推薦】這部神作讓喬治·馬丁沉默,尼爾·蓋曼流淚
    這本書曾讓喬治·馬丁折服,也是尼爾·蓋曼《美國眾神》的靈感來源,它的中文版封面上赫然寫著
  • 被視為新一代幻想文學的代表:尼爾·蓋曼
    尼爾·蓋曼是一位獲獎作家,他以一系列的作品而聞名,包括《桑德曼》、《永遠》、《美國眾神》、《科洛林》、《阿南西男孩》和《挪威神話》,跨越了各種流派。誰是尼爾·蓋曼?尼爾·蓋曼尼爾·蓋曼於1960年11月10日出生於英國波特切斯特,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在漫畫,平面小說界大獲成功,以開創性的系列《桑德曼》而聞名,作為一個幻想和原始的愛好者,蓋曼還寫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長度的項目,童話《星塵
  • 贈書 | 《美國眾神》作者尼爾·蓋曼又一力作——《遺忘之海》
    其實,還有一位奇幻大師的作品絕對不要錯過,他就是——尼爾·蓋曼。 作為當代幻想文學的代名詞,尼爾·蓋曼可以說是出啥火啥! 天馬行空、尺度大開的神作《美國眾神》,讓他包攬6項世界幻想文學獎大滿貫! 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稱讚他是一個"裝滿了故事的寶庫"。《文學傳記辭典》將他列為十大後現代作家之一。 這次,奇幻大師尼爾·蓋曼又攜力作《遺忘之海》強勢歸來!
  • 尼爾·蓋曼,一個膽大妄為書寫美國神話故事的英國人
    尼爾·蓋曼的這個故事雖然充滿著神秘與幻想,但他最終要說的還是一個人如何活下去的那種精神。 《美國眾神》是一面鏡子 晶報:隨著美劇《美國眾神》的熱播,您的這部同名小說再次受到了中國讀者的關注。《美國眾神》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尼爾·蓋曼:《美國眾神》是關於一個叫「影子」的男人以及他出獄後工作的故事。它是一個公路旅行的故事。
  • 無可避免地耽擱於世間,請期待相見的日子——尼爾·蓋曼語錄
    ——尼爾·蓋曼 《卡蘿蘭》我不怕黑。可我怕躲在黑暗中的人。——尼爾·蓋曼 《美國眾神》看透了世事後,人皆是惡魔——尼爾·蓋曼 《易碎品》你們弱小,但並不意味著你們沒有力量。——尼爾·蓋曼 《美國眾神》天色昏黃,正是說謊的好時候。——尼爾·蓋曼 《美國眾神》聽不進真話的人,是最瞎的瞎子。
  • 尼爾·蓋曼奇幻史詩小說《美國眾神》將上大熒幕
    英國作家尼爾·蓋曼(NeilGaiman)的奇幻史詩小說《美國眾神》(AmericanGods)將被搬上銀幕,該書出版於2001年,講述了主人公「影子」從監獄釋放後,旅行穿越美國大陸、與移民到美國土地上的各國古代神祇和現代科技怪獸相遇所引發的故事。
  •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它
    我保證,它一定是你這個月的肥宅快樂之源——01▲《美國眾神》原著中文版,它在2017年被改編成美劇,至今出了兩季而後,尼爾·蓋曼又相繼推出了《鬼媽媽》、《綠字的研究》、《蜘蛛男孩新世紀以來的幻想文學創作讓尼爾·蓋曼一躍成為歐美文壇中最耀眼的明星,連最會講故事的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都曾說:尼爾·蓋曼是一個堆滿故事的寶庫,無論以何種媒介閱讀他,都是我們的幸運。或許史蒂芬·金單獨的評價,還不足以證明尼爾·蓋曼受歡迎的程度。
  • 鬼媽媽
    我想起曾經看過的日本恐怖電影《鬼來電》,電影中,主人公收到的死亡留言來自未來已經死去的自己,而我收到了已經死去母親的來電。我想要直接掛斷,或者把手機扔出窗外,可她畢竟是我的媽媽,接個電話應該不會有什麼事,總比她在家裡出入要好一些。「喂。」我把躍動的電話圖標劃向了綠色那端。「喂,女兒啊,我是媽媽。」4「喂。」
  • 《鬼客》是真有「鬼」的恐怖片,可最恐怖的不是鬼本身,而是人心
    題材也以驅魔為主線,是一部真有「鬼」的恐怖片,而這隻「大鬼」樸日圖就是本劇的大boss。主角則是由巫師,司祭,女刑警組成的三人組。而這三人組跟樸日圖的關係錯綜複雜,直接聯繫到童年發生的恐怖回憶,第一集也用了30分鐘的劇情來講述這段回憶。也是因為這段回憶,許多人被嚇到棄劇,因為充滿了血腥的畫面,還有島上的風俗的渲染,都充滿了「詭異感」。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到底發生了什麼。
  • 【福利】《尼爾·蓋曼的DC宇宙》贈書
    留言寫下你心中DC宇宙電影導演的最佳人選和理由,就有機會獲得由後浪出版提供的《尼爾·蓋曼的DC宇宙》一書,共三本。截至時間:12月27日中午12時「當代幻想文學巨匠」尼爾·蓋曼重構超級英雄世界!首次收錄尼爾·蓋曼八部超英短篇完整版《蝙蝠俠:披風鬥士到底怎麼了?》
  • 《鬼入侵》——跳躍時空線下的精緻恐怖
    克蘭夫婦本打算將莊園低價購入,裝修後再高價賣出,以此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誰知詭異事件一個接著一個,有碰到歪脖子鬼的、有遇到到高個子鬼的、有養的小動物離奇死亡的……這種設定,簡直就是美國兇宅恐怖片的標準開局,類似的有《招魂》、《潛伏》還有最近的《遺傳厄運》……但今天要安利的這部,則將家庭恐怖片玩到了一個深度,它就是Netflix
  • 鬼媽媽:戀父憎母的青春期女生,父親請保持和女兒安全距離
    《鬼媽媽》是美國作者尼爾·蓋曼的原創小說,在2003年獲得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獎。這部小說的問世,讓很多成年人,在一邊揪心一邊反省的狀態下閱讀,這部小說即是寫給孩子,也是寫給大人。人常說,一部好的電影是講一個好故事,就《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溫馨又恐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