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媽媽:隱藏在恐怖故事下的灰色童話,剖析孩子成長和家庭的問題

2020-12-23 二次元葉羅麗

奇怪的世界+孩子成長的故事+恐怖童話的元素,讓人第一時間就想起了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不過這次想安利的並非這部作品,而是一部叫《鬼媽媽》的歐美灰色童話故事。 主角卡洛琳遊走在兩個不同世界的家庭中,一個是現實世界,父母對自己的冷落;一個是虛幻世界,父母對自己百般關愛。面對著這兩種世界,叛逆期的卡洛琳會如何選擇?

《鬼媽媽》這部作品改編尼爾·蓋曼原著小說,這是一部寫既適合孩子又符合大人審美的小說改編動畫作品,原著小說曾經獲得2003年的雨果獎,改編動畫獲得第82界奧斯卡金像獎。

定格動畫

獲獎光環背後的《鬼媽媽》離不開它獨特的電影拍攝手法,該作品採用復古的定格動畫拍攝的方式來創作,無論是鏡頭中微微飄落的花瓣,還是整個古老房子,甚至是角色的表情變化,都是通過手工一步步地打造的,然後一張張拍攝而成,利用電腦連接成一個個連貫流暢的畫面片段。

雖然定格動畫拍攝的技術比較古老,不過這種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前有《殭屍新娘》和《聖誕夜驚魂》等等,這些影片都採用這種定格拍攝、玩偶製作的電影元素獲得觀眾的好評,不過你會發現這些定格動畫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影片採用冰冷的灰色調,配合詭異的故事來吸引觀眾。這部《鬼媽媽》到底是靠一個怎樣的恐怖故事來講述孩子成長和家庭的現實問題?

恐怖氣氛和灰冷元素

《鬼媽媽》定位為一部兒童向的動畫作品,其實它的故事主線並不複雜,類似於《千與千尋》卻又有很大的區別。如果說千尋是弱小孩的成長故事,而《鬼媽媽》的主角卡洛琳就是叛逆少女成長和蛻變的故事。

卡洛琳一家搬進一間古老的房子,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她自我感覺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她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小門,通道的另一邊居然有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另一個爸爸媽媽,還有繽紛色彩的玩意。兩個世界對比,卡洛琳當然喜歡這個新世界。不過要留在這個世界,必須付出靈魂被製作成娃娃。卡洛琳勇敢地打敗這個Boss,最終重拾家庭溫暖。

故事從一開始就營造了非常恐怖的氣氛,一個布娃娃被剪開,掏出眼睛和棉花,被重新換上了紐扣眼睛和填充沙子,這樣的劇情開始就嚇倒了不少的孩子。主角首次登場的環境也極為灰冷,光禿禿的野外樹林,沒有一點生氣,登場的黑貓,鄰居男孩韋比和奇怪的面具,無疑讓這部作品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之中。

紐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恐怖元素,被詛咒的孩子,都要被奪走靈魂,困在理想世界,眼睛被封上紐扣。眼睛作為人類心靈的窗口,用紐扣來代替,其實意味著這個世界的孩子只能夠成為木偶一樣的生活,沒有自主意思地行動。無論是鄰家男孩韋比,還是架著螳螂攻擊卡洛琳的父親,他們其實是聽命於鬼媽媽而已。被蒙蔽心靈的孩子,他們是不會找到成長蛻變的方向和路。

現實的家庭生活狀態

在鬼媽媽沒有露出真面目之前,現實中的這些詭異的氣氛其實是為了襯託出,卡洛琳的生活狀態,在這個古舊的房子裡面,沒有任何的快樂元素,母親和父親都為了自己的工作忙碌著,即使一家人吃的一頓飯都是極為「簡單快捷」,沒有過多的言語溝通,卡洛琳唯一的樂趣就是鄰居男孩送的娃娃。

這是卡洛琳的世界,也是現實世界眾多孩子的真實家庭的寫照。大部分父母因為工作關係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夠陪伴孩子,陪在孩子的身邊。小夥伴們是否曾有對這樣的家庭產生厭惡的感覺,對自己的父母反感。你是否期盼自己的父母能夠陪伴自己一起玩,一起看電視,一起打理家中的小花園,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圍著著自己身邊給予足夠的關愛?前者是現實,後者是理想世界,假如出現這樣的一個理想世界,你是否願意將自己永遠地沉迷這個幻想世界之中去?

理想世界

在《鬼媽媽》構造的這個理想世界中,整個世界充滿了色彩,卡洛琳的另一個世界的媽媽願意放低手上的工作,為孩子準備烹飪美味的午餐;爸爸同樣放下手中的工作,為女兒載歌載舞;一家人沉浸在美味的午餐之中。理想世界的快樂不僅僅如此,父親還為女兒打造漂亮的花園,鄰居的喜劇和馬戲團表演也給卡洛琳帶來無盡的快樂。這一切都是現實世界不能夠給予卡洛琳的。

最能體現這種理想和現實的差異,還是關於片名的「卡洛琳」這個名字,主角在現實世界除了父母之外,其他人都叫錯了她的名字,但是在理想世界中,每一個人都能夠準確說出主角的名字。這種細微的差異,也表現出卡洛琳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哪裡才是主角的最佳「生活」的場所?恐怕作為當局者也會很容易被理想世界所迷惑和吸引。

通道中的另一個理想世界,並非只是對孩子有吸引,在另一個世界中,你會看到佔卜師姐妹花憧憬的青春歲月,當年馴獸師的光輝歲月,甚至是卡洛琳父親的才華被報社欣賞等等。理想的世界代表的是人類對美好日子的憧憬,試問這樣一個世界,作為孩子的卡洛琳怎會不被吸引。

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對成長的意義

現實世界的生活往往不是完美的,又帶點乏味,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符合自己想像的理想世界。但是是否有人思考過,假如真的有這樣的理想世界,你是否會得到真正的成長,沒有父母的教育訓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錯誤;沒有跨過種種困難的經歷不知道生活的容易;沒有挫折,你根本不會珍惜現在的生活狀態。如果一直將自己置身在幻想出來的世界中,恐怕你永遠不會長大,又如何成長?

現實本來就是帶著殘酷和磨練,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改變自己以更好地適應本來的生活狀態,用自己的最大能力將現實更加接近自己期盼的生活,但是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是會有缺憾。而完美的世界即使再美好,只不過是一個會讓人迷失自己的世界,你的成長只會嗄然而止。

鬼媽媽和真實媽媽

卡洛琳的媽媽作為這個家庭的一家之主,她對家庭的導向作用是最大的,不過生活和工作的重擔早就將她打磨成一個工作狂,忽略了對家庭氣氛的營造,忽視孩子的心理的變化。而另一個世界鬼媽媽,卻擁有了作為媽媽的真正「職責」,將這個虛擬世界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不過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跨越,需要苛刻的條件,要在理想世界生存就是要付出靈魂的代價,面對著這樣「令人咋舌」的交易,卡洛琳沒有過多的哭泣,反而作出要消滅這個鬼媽媽的決定,可能源於自己父母的危機,也可能源於自身掘強的性格,實際上她並沒有其他選擇,毅然和鬼媽媽玩起了「生死遊戲」。

為何鬼媽媽要打造這樣一個理想的世界來帶走孩子的靈魂?

筆者認為,在這個迥異的世界中,其實鬼媽媽也是一個孤獨的角色,拋開她邪惡的面孔和行為,從她對待卡洛琳來看,她還是喜歡這樣的小女孩的。鬼媽媽擁有這樣的能力,為何還要和卡洛琳玩這樣的遊戲,在遊戲中也沒有現身阻止,可見鬼媽媽其實還挺願意將卡洛琳留在理想世界。

支持這個觀點的,還有兩個細節,卡洛琳父母的靈魂被她藏在柜子裡面,為何鬼媽媽還相信在通道裡面,鬼媽媽選擇打開這個通道的門口,鬼媽媽無非是想卡洛琳死心,讓她輸了這場遊戲,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的靈魂,永遠留在這個世界。

第二個情節細節,在鬼媽媽的世界中,只有三個被奪走靈魂的孩子,被關在一個秘密房子裡面,其中一個孩子的靈魂是老人的姐妹,這就是說,鬼媽媽的世界除了以前的三個靈魂就只有鬼媽媽,沒有其他孩子被她抓走,這意味她這個理想世界成功吸引孩子留在這個世界,成功率並不大。靈魂對於她來說,並不是必須的,反而是那種家庭、孩子的陪伴,才是她最想要的。

劇情中一個有意思的設定:蜘蛛網

有一個有意思的劇情設定值得提一提,關於鬼媽媽露出本來面目的時候,整個房間變成一個巨大的蜘蛛網,無論是鬼媽媽吃的小昆蟲,還是卡洛琳房間的蜻蜓,甚至是花園中的飛蟲,其實都和這個蜘蛛網有聯繫。它們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理想世界)。

蜘蛛網寓意著這個理想的完美世界其實只是一個「捕抓」那些渴望得到愛,渴望逃離現實的孩子和人類,他們一旦進入到這個蜘蛛捕食的網中,就會深陷被迷惑和奪走靈魂的危機,作者的意圖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美好的現象所迷惑,刻意去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世界,反而會迷失自己,甚至付出更大的代價。

最後的話

故事的最後,卡洛琳的父母送給了女兒一雙手套,而且還和父親一起為卡洛琳打造一個花園。他們最終選擇和孩子一起共度一個難忘的日子,有了陪伴,有了分享,有了歡笑。其實作為父母,始終還是會繼續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溫馨家庭的維繫還需要父母還有子女之間相互體諒,卡洛琳的成長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要性,在未來的日子,會更加理解父母的工作狀況。在這個融洽的家庭中,其實還是孩子作為最重要的角色,她的成長的過程,造就了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她成的長過程更加值得去思考。

相關焦點

  • 《鬼媽媽》是恐怖動畫嗎?留給我童年陰影的電影存在深刻意義
    不論做什麼都是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面對現實和理想世界,你又該如何選擇呢?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溫暖!《鬼媽媽》動畫故事是以尼爾·蓋曼的同名中篇圖繪小說改編製作,由導演亨利·塞利克導演為孩子們上演了一部意味深長的童話故事。
  • 《鬼媽媽》用定格動畫表現手法,講述理想世界隱藏怎樣的危機
    看到這張海報後就可以大概猜出一些劇情,女主角的身後是自己家的住宅,一面是陰森恐怖的畫風,另一面則是陽光明媚(好像兩者都是生機盎然?),很明顯是兩個世界。為此故事也由這座老宅展開,小女孩卡洛琳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故事?《鬼媽媽》用定格動畫表現手法,講述理想世界隱藏怎樣的危機。
  • 《鬼媽媽》真的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嗎?
    那《鬼媽媽》真的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嗎?Coraline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我覺得原片名更能表達本片的真意。 在片中, Coraline有表、裡兩個世界。我還是覺得這個動畫講的是一個童話故事。 Coraline的父母還是關心自己的孩子的,這個在電影的最後是有交代的,他父親的書獲得認可出版,全家一起外出慶祝,母親也買了她心儀已久的手套給她。
  • 10部黑暗童話電影,小紅帽變成了「人性故事」,《鬼媽媽》上榜!
    親人、愛人、、路人,說到底,和泡沫般稍縱即逝的念頭又有何區別。NO.9 童話電影《鬼媽媽》:少女卡洛琳無意進入到另一個與無聊的現實世界完全相反的世界,在反世界中,卡洛琳的所有願望都可以實現,選擇繼續留在這個反世界中還是回到那個無聊的世界,成了卡洛琳的問題。
  • 尼爾·蓋曼《鬼媽媽》被改成了歌劇,它不會對小朋友規避恐怖
    尼爾·蓋曼在 2002 年所著的兒童文學《鬼媽媽》(Coraline)大膽地囊括了恐怖元素:小女主 Coraline 公寓裡的一道隱藏門通向了一個鏡像世界,那裡的「媽媽」看似和善和親,百依百順,最後卻準備給她換上紐扣眼睛,讓她永遠無法回到現實。
  • 《鬼媽媽》故事的背後,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過孩子內心的需求?
    《鬼媽媽》其實是我幾年之前就看過的一部動漫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對這部電影的理解還不是很深,當時就覺得鬼媽媽真的很恐怖。第二次看的時候,卻發現了非常的共鳴,尤其是父母與孩子間的矛盾。這次再看《鬼媽媽》,讓我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分析下這部動漫。
  • 《鬼媽媽》導演挑戰真人動畫 改編「格林童話」
    《鬼媽媽》導演挑戰真人動畫 改編「格林童話」 時間:2013.10.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 分享到:
  • 《鬼媽媽》:學會與自己內心的欲望抗爭,接納不完美的世界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女孩卡洛琳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完美世界之後的故事,展現了卡洛琳和欲望鬥爭的經歷。成為被「鬼媽媽」控制的玩偶和滿足「鬼媽媽」願望的工具。首先是異世界的通道,一開始它是魔幻的,散發著藍色光芒,在卡洛琳想要逃跑時,卻變得腐敗詭異的光芒消失,這個時候整個通道都是灰色以及骯髒。這是卡洛琳欲望的樣子,她充滿了恐怖氣質,其實卡洛琳在「鬼媽媽」沒有得到滿足,也就是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將卡洛琳放到了牆壁,在牆壁當中,卡洛琳發現在這個世界死去的孩子。
  • 《鬼入侵》——跳躍時空線下的精緻恐怖
    出品的——《鬼入侵》IMDB9.1分,豆瓣8.7分,被贊為「18年最優秀恐怖劇集」。接著開頭的劇情——一天半夜,父親挨個到房間叫醒孩子們,要帶他們離開山莊,只有媽媽還留在房子裡。當孩子們吵著要回去找媽媽時,父親卻說:「那不是媽媽!」就這樣,一家人總算逃離了這個「鬧鬼」的希爾山莊。
  • 不負責任影評-無法甩開的黑色童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
    》改編自美國的同名黑暗童話,此童話繪本收錄了許多恐怖的都市傳說,黑暗的情節搭配驚悚的插畫,令這本書從1981年到1991年間,帶給當時的大人小孩無數恐怖的傳奇故事,更在美國圖書館學會的「禁書排行榜」蟬聯冠軍十年之久,而由導過《驗屍官》的安德烈導演執導,擅長改編童話而且該死的沒有繼續拍攝《地獄怪客》系列的戴託羅導演監製,將許多美國人的童年夢靨帶上大螢幕。
  • 孩子想聽「恐怖故事」,家長要不要講?換個模式或許效果更佳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給孩子講故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因為講故事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這裡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孩子聽的故事的內容,對其成長,不會有負面影響。
  • 讓孩子百看不厭的童話故事書!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故事書,都有著這樣的魔力哦,簡單的故事可以讓孩子痴迷到愛不釋手,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伴❤推薦理由:好故事,像一個金色的太陽,照亮我們的成長道路;好故事,像一陣溫暖的春風,吹進我們的純真心靈。
  • 從小怕黑的媽媽,是如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鬼
    一問才知道,有同學最近跟她講了個鬼故事。可具體是個什麼樣的鬼故事,她卻害怕得不肯說。 我太理解這種感受了。那一刻,我只想抱著小拍說,孩子,你可以害怕。 其實,怕黑怕鬼都是孩子恐懼的投射,而恐懼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孩子怕黑怕鬼,跟膽量、勇氣無關。 我不會因此責備小拍,只想著如何安撫她的情緒。於是我故意在某個早晨起床時,假裝不經意地告訴她:「媽媽小時候也很怕鬼,甚至比你還怕。」 「什麼,媽媽也怕鬼!」
  • 動漫電影鬼媽媽最讓人細思極恐的三個地方,你發現了幾個?
    《鬼媽媽》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停格驚悚奇幻動畫電影,改編自尼爾·蓋曼的同名中篇圖繪小說,獲得了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配樂獎。劇情跌宕起伏,情節險象環生,但是有幾個地方仔細想來真的很恐怖。
  • 一個天馬行空的童話故事,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成長為最特別的那個自己,可是卻忽視了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今天我們來分享的是一本來源於若·見兒童快樂成長系列合集之一的——《豬豬女孩米萊依》。童話與現實的疊加,滿足孩子的想像力這雖然是一個天馬行空的童話故事,卻也並非完全脫離實際生活。米萊依的成長經歷及其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實中的孩子也經常遇到,因此很容易讓孩子在閱讀中產生共鳴。
  • 鬼媽媽:戀父憎母的青春期女生,父親請保持和女兒安全距離
    《鬼媽媽》是美國作者尼爾·蓋曼的原創小說,在2003年獲得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獎。這部小說的問世,讓很多成年人,在一邊揪心一邊反省的狀態下閱讀,這部小說即是寫給孩子,也是寫給大人。人常說,一部好的電影是講一個好故事,就《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溫馨又恐怖的故事。
  • 評《鬼媽媽》:詭異夾雜著有趣和諷刺,故事設計頗有巧思
    最近,粉絲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鬼媽媽》——並表示看完後令人難忘。我去查了一下,《鬼媽媽》是一部獲獎頗多的動畫,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8.2分,超過14萬人評分。我懷著蠻高的期待看完《鬼媽媽》,應該說整體還是符合預期的。這個電影的畫風很詭異,故事內容很詭異。但仔細琢磨後又發現,這份詭異中夾雜著有趣和諷刺。
  • 評《鬼媽媽》:詭異夾雜著有趣和諷刺,故事設計頗有巧思
    最近,粉絲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鬼媽媽》——並表示看完後令人難忘。我去查了一下,《鬼媽媽》是一部獲獎頗多的動畫,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8.2分,超過14萬人評分。我懷著蠻高的期待看完《鬼媽媽》,應該說整體還是符合預期的。這個電影的畫風很詭異,故事內容很詭異。但仔細琢磨後又發現,這份詭異中夾雜著有趣和諷刺。短短一個半鍾,故事含量卻頗為豐富。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鬼媽媽》。
  •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就像雲霄飛車!歡笑、尖叫並存的暗黑奇幻童話
    驚嚇鬼怪將讓觀眾手心冒汗 既是恐怖鬼故事也是成長故事《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的原著集結了世界各地的怪談,講述一群青少年在萬聖節夜晚到鬼屋探險,卻意外中了詛咒,被鬼故事書糾纏追殺。監製吉勒摩戴託羅和導演安德烈艾弗道夫兩人將他們選出的故事,串連成懸疑性十足的原創劇本,觀眾在跟著主角們冒險與解謎的同時,也能見識到書中形形色色的怪物實體化的模樣。
  • 賈銘: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我不會經營婚姻,婚後頭幾年經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離婚的念頭。  二、不要貶低、挖苦孩子  母親脾氣暴躁,對我的要求極為嚴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並不吝借在我身上花時間,因為從小她便教我背誦詩詞,帶我讀故事。可是她吝嗇的,是讚揚,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