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鬼媽媽》:詭異夾雜著有趣和諷刺,故事設計頗有巧思

2020-12-24 伏龜影評

最近,粉絲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鬼媽媽》——並表示看完後令人難忘。我去查了一下,《鬼媽媽》是一部獲獎頗多的動畫,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8.2分,超過14萬人評分。

我懷著蠻高的期待看完《鬼媽媽》,應該說整體還是符合預期的。這個電影的畫風很詭異,故事內容很詭異。但仔細琢磨後又發現,這份詭異中夾雜著有趣和諷刺。短短一個半鍾,故事含量卻頗為豐富。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鬼媽媽》。

(一)融合2種故事題材,設計頗有巧思

當常人提到故事題材,可能會想到愛情片、懸疑片之類的歸類。但那種歸類方式,界限比較模糊,分類標準也並不統一。我所採用的分類,主要是以布萊克·斯奈德的編劇書《救貓咪2》為主的,它根據故事結構和故事元素來分類。這有什麼區別呢?

舉個例子,《異形》《侏羅紀公園》是科幻片,《大白鯊》是劇情片。但是,它們在《救貓咪2》中是歸為同一類型的故事題材,並取名「鬼怪屋」。它的依據是什麼呢?

當我們把故事元素提取出來後,便會發現,這三個電影有著不少相同點。其中,三個電影都有一個恐怖的怪物,分別是異形、恐龍和大白鯊。而且,三個電影的故事均發生在一個封閉空間,分別是飛船和孤島。三個電影中都有角色犯下了罪惡。

換言之,《異形》、《侏羅紀公園》和《大白鯊》都具有同樣的三個故事元素——怪物、封閉空間和罪惡。提取相似的故事元素,這就是《救貓咪2》的故事題材分類方法。它將主流電影分為10種故事題材,每種題材均提取3種故事元素。這10種故事題材都有佳作,有興趣可以自行了解。

理解了我所說的「故事題材」後,再說回《鬼媽媽》。這個電影的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它融合了2種故事題材,分別是「鬼怪屋」型和「如願以償」型。事實上,講好一種故事題材已經夠難了,而《鬼媽媽》居然還融合了兩種。這意味著《鬼媽媽》需要巧妙的處理6種故事元素,難度可想而知。咱們分別來展開。

- 「鬼怪屋」型這一故事題材經常以恐怖故事為主。在封閉的環境中,遇到由罪惡帶來怪物,無論生命還是靈魂均受到威脅——想想就恐怖!因此,對「鬼怪屋」型故事來說,封閉空間、怪物和罪惡,三種故事元素缺一不可。

在《鬼媽媽》中,主角是個少女。她搬到新的環境,父母忙於工作,不陪她;鄰居都是怪人。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機緣之下,她發現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小門。那裡有和善的父母和鄰居陪她玩,美食滿桌,新奇事物層出不窮,充分滿足了主角的欲望。於是,她每晚都去另一個世界,享受那裡的美好,並在第二天挫敗的回到現實。

沒想到,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另一個世界的美好都是怪物妖婦創造的,只為滿足少女的欲望。待得少女沉迷其中,怪物妖婦就會將她永遠留在那個世界,吸食其血肉。這個小世界均由怪物妖婦控制,唯有一道小門可以逃離。

故事發展到一半時,怪物妖婦圖窮見匕,逼迫少女做出選擇,留下還是待會留下?少女本以為第二天醒來會回到現實,但她無奈的發現自己被困住在這個世界,並將面對一個恐怖的怪物妖婦。

至此,「鬼怪屋」的3種故事元素成型。罪惡是多方面的,既有少女對欲望世界的沉迷,也有父母的漠視。而怪物妖婦則利用了少女的欲望,創造夢境世界,將其封閉其中。這三種故事元素,構成了《鬼媽媽》恐怖而詭異的電影觀感。再配合詭異的畫風,讓人一想起《鬼媽媽》,只覺難忘。

- 「如願以償」型這一故事題材常常是魔法故事,從動畫的《尋夢環遊記》到真人的《人生遙控器》《飛越未來》,均是同一類型。我很喜歡這一題材,其電影富有想像力。

通常來說,「如願以償」型的故事由3種故事元素構成,分別是願望、魔法和教訓。同時,魔法故事的主題常常落在「回歸原點」,提醒我們,不要忽視那些我們已經擁有的美好。並且讓主角和觀眾認識到,要當心你的願望,願望很可能是詛咒。

《鬼媽媽》在處理這3個故事元素時頗為巧妙。在「鬼怪屋」型中的故事元素——封閉空間——融合成「如願以償」型的「魔法」元素。而「怪物妖婦」則兼具「魔法」與「願望」兩個元素。

當主角少女穿過小門的通道,進入另一個世界時,她不僅進入一個封閉空間,同時也是進入一個魔法世界。在這裡,少女見到了會活動的花朵、玩具,吃到了美食和飲料。這些都是魔法所變的,可以看做是同一個故事元素。

同時,怪物妖婦施展魔法,創一個能滿足少女欲望的世界。這一過程,既可以理解為「鬼怪屋」中的「罪惡」(少女的欲望和父母的漠視),也可以看作是「願望」。怪物妖婦創造的魔法,均滿足了少女的願望——她得到了願意陪她玩的父母,見到了鄰居的馬戲團和歌舞表演,遠比現實中的鄰居有趣。這些都是少女想要但現實中得不到的。

最後,當怪物妖婦扣留少女時,少女得到了教訓。魔法世界中的美好只是虛幻,她想要的是陪在真正的父母身邊,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欺騙。帶著這份教訓,少女最終逃脫了那個看似美好實則恐怖的魔法世界,重新擁抱現實生活。

這正是「如願以償」型常見的主題,回歸原點。少女原本抗拒現實,覺得現實不美好,什麼都不如意。但是,經過這段魔法之旅,她意識到,自己已經擁有的現實、那活生生的父母與鄰居,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美好。心態發生變化後,主角的生活看似沒變,但她看生活的眼光已經不同。

- 故事題材的融合,有好有壞了解故事題材的分類,不僅對編劇、故事創作者有意義,對觀眾也有意義。在我看來,對故事題材、故事元素了解的越多,越能更加全面的觀影,觀影收穫也會更加豐富。就比如《鬼媽媽》,實際上我看到了兩個主要故事。並且,越是分析其故事元素的融合,越能發現《鬼媽媽》在故事設計上的巧思。

故事題材的融合,可以給人帶來新奇的觀感,故事也更加創新,但同時也可能產生局限。

一方面,不同的故事元素組合,本身是與不同的觀眾預期相匹配的。有的觀眾喜歡魔法故事,尤其像《尋夢環遊記》這類佳片,給人的感覺很溫暖,魔法也很有趣。但是,《鬼媽媽》的魔法融合了「鬼怪屋」元素,讓人感覺恐怖、詭異、不有趣。於是,這就與部分觀眾預期不符,觀影體驗可能就說不上好。

另一方面,故事主題可能顯得複雜。因為故事元素組合多,所以會有種大雜燴的感覺。《鬼媽媽》的主題既可以解讀為警告小孩,也可以解讀為警告父母,還可以解讀為讚美孩子的勇氣。解讀方向的可能性比較多,這不見得是壞事,也不一定是好事。不過,《鬼媽媽》做得還不錯,至少,諸多故事元素融合的很巧妙。

(二)豐富的對比,強化故事的諷刺性

《鬼媽媽》的主題並非為了諷刺,但其諷刺性的確不弱。在一定程度上,諷刺性讓《鬼媽媽》的故事更加豐滿。而這種諷刺性,主要是通過對比來表現的。

- 現實父母與魔法父母的對比主角少女對現實並不滿意。父母從來不聽她說什麼,對她的請求敷衍了事,只顧自己的工作,不關心她搬家後快不快樂,做飯也不好吃。

而在魔法世界中的父母,雖然眼睛是紐扣,看起來很詭異,但他們卻樂於陪伴她。魔法母親會做好吃的,魔法父親會為她彈鋼琴、布置花園。

這一對比,可以說是少女現實與願望的對比。她對現實父母很失望,於是她想像出理想中的父母應該是怎樣的。當然,這種表面的對比也表明少女一開始的思想不成熟。

隨著怪物少婦真面目揭曉,少女認識到,現實父母雖然有百般不是,但卻不會害她。而魔法世界的父母只是戴著好人面具的壞蛋。這時,少女的思想有所成長,她不再只看表面,她學會認識人的內心,學會接受現實。

父母對比的辯證反轉,其實也暗含著諷刺性。既有對少女「只看表面」的諷刺,也有對父母「行為言語不照顧孩子」的諷刺。

- 鄰居次情節的對比在《鬼媽媽》中,主角少女拜訪了兩家鄰居。一家是過氣的馬戲團表演家,現實的他是個酒鬼,不修邊幅,往日輝煌不再,但他還夢想著重回馬戲團表演。於是,在少女的想像中,也即魔法世界中,他靈動的指揮跳鼠,展示了精彩的表演,少女為之鼓掌。

另一家鄰居是年老的舞蹈演員。兩位老婆婆同樣執著過去不放手,牆上貼著往日成就,兩人走路都不方便。同時,她們還將養的狗都做成標本,讓狗狗們離世後依舊能陪伴她們。這一場景看起來很詭異。而在魔法世界中,少女見到她們在舞臺上精彩的表演,同樣歡呼鼓掌。

這兩家鄰居衍生了次情節,他們都是執著於過去不放手。換言之,他們都在抗拒著現實生活,一心只想著活在美好的記憶中。但當少女試圖對抗魔法世界和怪物妖婦時,原本光鮮亮麗的兩家鄰居都變成腐朽怪物。

通過現實與魔法世界的兩連對比,諷刺意味漸濃。兩家鄰居都在沉浸記憶的美好,卻不知自己當下已經活得很詭異,心靈也因為對過去的執著而腐朽。

- 主角少女與成年人的對比經過魔法之旅,主角少女從起初的抗拒現實,到後來的接納現實。正因為她不喜歡現實,所以才產生了「我想過另一種生活」的願望。而到了最後,她回歸原點,開始接納這亂糟糟、不美麗但很真實的生活。

同時,這也是少女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小步。也許有的人在小時候想過,為什麼我不是富二代?為什麼別人過得比我快樂?但是,人總要長大,學會笑對生活,不再幻想,對生活說「是的」,然後努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正是主角少女所經歷的人生階段。

但諷刺的是,那兩家鄰居雖然早已成年,但他們卻回到了成熟之前的「幼稚」。他們執著於曾經的輝煌與成就,不願放下過去,導致當下生活過得很詭異。不接納現實,甚至抗拒當下的自己。電影一邊講述少女從抗拒到接納現實的成長,一邊展示成年人從現實生活到記憶幻想的「退步」,諷刺意味很濃。

結語

由於融合了多種故事元素,《鬼媽媽》的故事含量還是很豐富的,情節人物設計都很精巧,不妨多看幾遍來理解。再加上詭異畫風帶來的獨特視覺體驗、豐富的諷刺性,《鬼媽媽》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相關焦點

  • 評《鬼媽媽》:詭異夾雜著有趣和諷刺,故事設計頗有巧思
    最近,粉絲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鬼媽媽》——並表示看完後令人難忘。我去查了一下,《鬼媽媽》是一部獲獎頗多的動畫,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8.2分,超過14萬人評分。我懷著蠻高的期待看完《鬼媽媽》,應該說整體還是符合預期的。這個電影的畫風很詭異,故事內容很詭異。但仔細琢磨後又發現,這份詭異中夾雜著有趣和諷刺。短短一個半鍾,故事含量卻頗為豐富。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鬼媽媽》。
  • 動畫學習資料 |《鬼媽媽》幕後設定大合集!
    因為種種原因,她的父母決定舉家搬遷到另外一個小鎮居住,搬家對於大人來說是一份相當繁瑣和累人的工作,但對於小小的卡洛琳卻是相當有意思的一次經歷。同樣的,這個全新入住的小鎮對於大人來說是相當的陰鬱和詭異,但這一切在卡洛琳的眼中都是那樣的有趣,不論是訓練了一個老鼠馬戲團的老爺爺,還是整天吵架的怪異姐妹,都成了她探索的對象。
  • 鬼媽媽:隱藏在恐怖故事下的灰色童話,剖析孩子成長和家庭的問題
    雖然定格動畫拍攝的技術比較古老,不過這種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前有《殭屍新娘》和《聖誕夜驚魂》等等,這些影片都採用這種定格拍攝、玩偶製作的電影元素獲得觀眾的好評,不過你會發現這些定格動畫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影片採用冰冷的灰色調,配合詭異的故事來吸引觀眾。這部《鬼媽媽》到底是靠一個怎樣的恐怖故事來講述孩子成長和家庭的現實問題?
  • 《鬼媽媽》用定格動畫表現手法,講述理想世界隱藏怎樣的危機
    文|溫暖最近愛上了像《殭屍新娘》這類充滿恐怖因素卻又溫馨的動畫電影,在翻閱查找的時候看到了一張很有意思的海報,電影名字叫《鬼媽媽》。看到片名的時候突然想起曾經是看過這部動畫的,劇情設計有趣,看完後甚至還會產生一些小情緒。當我重新去了解這部影片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些不一樣地方,或許是因為觀影年紀的不同,所看到的內容分析角度也發生了變化。
  • 日推 | 鬼媽媽
    資料講述一個名收卡洛琳的小女孩,隨父母搬到新的城鎮後,在新家的客廳裡發現一個神奇的門,透過門後的通道,她到達了一個和現實生活完全一樣的鏡像世界(鬼魅世界),在那裡她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小夥伴及鄰居,但他們的眼睛都被縫上鈕扣,鬼媽媽為了永久留住卡洛琳,準備給她的眼睛也縫上鈕扣,卡洛琳在黑貓和小夥伴的幫忙下最後戰勝了鬼媽媽,回到現實世界。
  • 鬼媽媽:戀父憎母的青春期女生,父親請保持和女兒安全距離
    《鬼媽媽》是美國作者尼爾·蓋曼的原創小說,在2003年獲得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獎。這部小說的問世,讓很多成年人,在一邊揪心一邊反省的狀態下閱讀,這部小說即是寫給孩子,也是寫給大人。人常說,一部好的電影是講一個好故事,就《鬼媽媽》來說,這是一個溫馨又恐怖的故事。
  • 《鬼媽媽》是恐怖動畫嗎?留給我童年陰影的電影存在深刻意義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理想世界,那麼你能否可以保證初心,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任意妄為?不論做什麼都是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面對現實和理想世界,你又該如何選擇呢?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溫暖!《鬼媽媽》動畫故事是以尼爾·蓋曼的同名中篇圖繪小說改編製作,由導演亨利·塞利克導演為孩子們上演了一部意味深長的童話故事。
  • 一部家庭生活夾雜著愛情、欺詐等等有血有淚的故事
    《無恥之徒》第一季該劇講述了熱鬧非凡的家庭日常生活夾雜著愛情,冒險,欺詐,溫情等等有血有淚的故事。第一季第1集  菲奧娜靠打零工獨自撫養自己的弟弟妹妹們,她的老爸法蘭克是個酒鬼經常找不到人,老媽是個同性戀和一個小T跑了。
  • 《殭屍新娘》故事設計存在這幾點瑕疵
    從世界觀介紹到人物登場,均有不少創意之處;從故事節奏到歌舞結合,也都可圈可點。儘管如此,《殭屍新娘》依舊未能滿足我的期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我個人的觀影經歷有關係,也與《殭屍新娘》在故事設計上的瑕疵有關係。接下來,咱們將一一展開討論。
  • 《鬼媽媽》真的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嗎?
    也不知道為啥中文名給了個「鬼媽媽」。導致很多觀眾對這個片子的理解是一個恐怖片。更有一部分觀眾認為這個片子是在抨擊家長對小孩的操控,進而影射「大家長」的恐怖。那《鬼媽媽》真的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嗎?Coraline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我覺得原片名更能表達本片的真意。 在片中, Coraline有表、裡兩個世界。
  • 因為遺憾與無奈,世間才有那麼多夢境與鬼故事,人生也因此而有趣
    她是炭治郎的妹妹,是一個被鬼咬的沒死透的人,放在中國故事裡,就是未完全變成鬼的人,或者未完全脫離人性的鬼,她可以穿梭陰陽界,成為人與鬼交集的關鍵角色。炭治郎背著禰豆子踏上滅鬼復仇旅程,依靠嗅覺靈敏,聞出鬼味,殺妖除魔。鬼界本身沒什麼好關注的,只因鬼會來到人間,而人也會墮入鬼域,才有了那麼多鬼故事。因此,所有鬼故事裡一定會有人,不會只有鬼。
  • 評《和莎莫的500天》:這個愛情故事非主流,諷刺意味很足
    而在第34天時,也即他們初次接吻的3天後,他們一邊逛宜家,一邊想像兩人的同居生活,從廚房到客廳,再到臥室,他們旁若無人的想像和對話。這個場景設計得頗有特色,很好的表現出二人關係的迅速升溫,以及二人對未來生活的嚮往。第282天的冷漠第34天的融洽再往後,第191天兩人一起看電影,第314天男主獨自看電影,這兩個影院場景也放在一起對比,凸顯了男主分手後的落寞。
  • 《戰爭中的鬼故事》當大兵走進納粹留下的厲鬼古宅
    今天推薦一部暑假強檔恐怖新片《戰爭中的鬼故事》(Ghost of War)。頗有「軍中鬼故事」的味道。被手榴彈炸碎肉身、炸車與爆頭等等血肉模糊場面已經夠血腥了,但若將「軍人怕鬼」這一題和「殘酷戰爭」擺在一起來看,驚悚程度又是另一個檔次。
  • 柯尼卡的「巧思」
    接下來考慮有時間的話整理一下這些年來玩相機的心得與經驗,主要以膠片傻瓜機為主,當然可能還是會繼續整理以前的膠捲掃描件,繼續分享旅程。而 Hexar Af,同樣具備一切自動功能,但由於柯尼卡的工程師的天才「巧思」,拍攝的全程都異常寧靜,在不打開靜音模式的情況下就已足夠安靜,打開靜音之後,簡直安靜的變態,這個體驗是相當奇妙而極具快感的,只要在使用的時候有很小的環境噪音,巧思的工作就會淹沒在茫茫噪聲之中(說到安靜,其實徠卡、minox、祿萊35以及祿萊雙反等等都是同級別選手,但是,具備完整自動功能,又能做到如此寧靜的,巧思Af恐怕真的是獨一家
  • 桃花源記描寫詭異,很可能陶淵明給我們說了一個鬼故事
    然而大家卻並不知道,桃花源似乎沒我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桃花源記講的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故事。 桃花源記 首先從寫作的手法上就有一些令人詭異,桃花源記本身是在訴說著一個理想的社會,而它卻常常被認為是一個志怪小說,或者是以志怪的創作手法來寫作品
  • 推薦電影《鬼媽媽》
    《鬼媽媽》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停格驚悚奇幻動畫電影,改編自尼爾·蓋曼的同名中篇圖繪小說,由亨利·謝利克執導,達科塔·范寧、泰瑞·海切爾和珍妮弗·桑德斯等聯袂獻聲。電影於2009年2月6日在美國首映。當小編初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是被它獨特的名字和與其他動畫片不一樣的畫風所吸引的。當觀看完畢後,感覺自己一直都意猶未盡,所以夜特意想要把這部電影推薦給大家。
  • 電影推薦 詭異獵奇又諷刺的《回憶三部曲》
    第二個故事《最臭兵器》相比第一個故事更加荒誕離奇。男主角是一家製藥公司的小職員,意外服下了軍方和公司合作開發的藥物,成為了渾身散發臭氣的「人肉炸彈」。這個故事的邏輯劇情真的不能去深究啦,畢竟帶點「奇妙物語」的風格,主要還是藉此啼笑皆非的劇情進行政治諷刺,批判政府的利己主義。
  • 電影劇場 |《招魂2》一部感人的鬼故事~
    即使鬼故事都是編出來的,但生活的真相背後還有情感。恐怖是要求,但故事引人深思遇到一個始終信任你的人就嫁給他吧!這部電影是一部續集,主要內容依舊是上部劇裡的亡靈法師進行的一場惡靈驅逐。影片的確由當時的真實故事改編,但導演巧妙的回應了人們對於鬼屋裡一家人的質疑,不是為了政府的補貼金,而是惡魔的操縱,使得小女孩故意在攝像機機位處,裝作鬧鬼。
  • 萬聖節必備《鬼入侵》,今年Netflix口碑最好的劇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家前赴後繼在萬聖節檔走向失敗後,Netflix的《鬼入侵》問世了,10月12日放出全集正式上線後,一天不到 imdb評分就從8上升到了9 ,爛番茄90%的新鮮度,豆瓣評分8.6。如此之高的口碑評價,不僅是近年來歐美所有恐怖劇集風評最好的一部,也是打破常規,讓恐怖秀變得生動的一部劇作。
  • 詭異漫畫:人鬼戀愛
    詭異漫畫:人鬼戀愛(超恐怖) 最後看見她居然與一個鬼在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