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如何進行神態描寫

2020-12-23 向上作文胡老師

「怎麼?他的衣服這麼單薄、破舊?像樹葉,像箔片一樣薄薄地貼在身上……他的禦寒衣物呢?為什麼沒有發下來?將軍的臉上頓時陰雲密布,嘴角邊的肌肉明顯地抽動了一下,驀然轉過頭向身邊的人吼道:「叫軍需處長來,老子要……」一陣風雪吞沒了他的話。他紅著眼睛,像一頭髮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 「聽見沒有?警衛員!快叫軍需處長跑步上來!」將軍兩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動著,不知是由於冷,還是由於憤怒。 終於,有什麼人對將軍小聲地說了一聲:「這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就要發火的手勢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佇立了足有一分鐘。雪花無聲地落在他的臉上,溶化成閃爍的淚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了右手,舉至齊眉處,向那位與雲中山化為一體的犧牲者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節選自原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課文《豐碑》

文中劃線部分是神態描寫,描寫了將軍發愣——嚴峻——發怒——感動,四次神態變化,從中反映出將軍不同的內心活動,展現了將軍對戰士的關心、愛護和崇敬。

什麼是神態描寫呢?神態描寫,就是描寫人物臉部的表情和姿態及其變化。人們常說:「臉是人的感情的晴雨表。」這說明了神態與人物思想感情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人豐富多變的感情,基本都能在臉上或者動作上體現出來。所以,抓住人物表情的細微變化,把它生動描寫出來,便會挖掘人物內心感情世界。這對表現人物性格,展現人物品質,塑造豐滿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人講,人有「七情六慾」。「七情」即喜、怒、思、悲、恐、驚、惡;「六欲」是生、死、耳、目、口、鼻。「七情」基本是通過「六欲」體現的。所以,同學們在寫作中要注意,一是熟練準確地描寫好這七種表情就能把人物的神態寫活了。二是寫好這些表情的手段就是充分調動耳、目、口、鼻等。這些表情的具體體現我們舉例體會:

喜(快樂、歡喜):她的嘴角上泛起一陣漣漪,眼睛笑成了一條縫,整個臉像一朵盛開的桃花,嬌羞而燦爛。

怒(憤怒、生氣):他豎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彈出來似的,閃著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牙齒咬得「格格」作響,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悲(難過、憂傷):鼻子兩翼一掀一掀,眼睛裡充滿了淚水。瞬間,一顆顆閃閃發亮的、圓圓的淚珠順著臉頰滾下來,滴在嘴角上。

思(思考、想像):他看到題後,皺著眉頭,眼睛盯著試卷;習慣性地把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架在下巴上,其他手指微微蜷縮一起,放在下面來回移動,思考著。

恐(害怕、緊張):他嚇得面色如土,舌頭僵住了,說不出話來。

驚(吃驚、驚奇):她臉上的皮膚都收縮了,眼睛裡含有一種被追捕的恐怖神氣,嘴唇閉得緊緊的,抑止住了正要發出來的驚叫。

惡(討厭、煩感):她的眼睛裡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的目光,鼻子向上一囧,右邊的嘴角向下瞥著。一副不屑和厭煩的樣子。

上面列舉了七種最基本的表情表現方式。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表情可是豐富多彩的,甚至短時間內同一個人的表情就會快速發生多種變化。那麼怎樣在作文中去細緻描寫這些表情,以便讓你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飽滿更真實呢?

第一、 觀察,觀察,還是觀察。

寫景寫物要觀察,寫人更要觀察。只有觀察到位,才能把寫作的對象寫得真實生動。可以說,觀察是作文的基本功,觀察是作文的源泉。一個不知道如何去觀察的同學不可能寫出好作文。神態表情比外貌動作表現的更細小更微妙,變化也更快,所以更需要同學們認真觀察。

觀察貴在堅持和積累,如果同學們平時功課比較忙比較累。你可以在確定好寫作對象的情況下有目的地去觀察。比如,你要寫快遞小哥,除了特別留意它們的穿著、騎行工具、身材長相外,還要特別留意他的神態表情(主要是匆忙、緊張、親切等表情;也可能有難得的清閒放鬆),並及時記錄下來。

如果你感興趣,你還可以制訂一個觀察計劃,觀察計劃可以專題的形式,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觀察任務。比如,你準備用一周的時間觀察人物的「笑」,就要每天去觀察不同人的不同的「笑」或者同一人的不同的「笑」。「笑」本身就豐富多姿,同一人會因為心情不同而有不同的「笑」;同一種 「笑」也會因為不同的人而「笑」不同。觀察的目的就是要區分這些不同的「笑」,以便讓「笑」因人而異。

要寫好人物的神態,就要仔細觀察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發自內心的喜悅;「歪著嘴笑」是表示心懷鬼胎,不懷好意;「張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現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現笑得痛快。可見只有觀察清楚各種神情特點,才能在描寫神態中反映不同的感情內涵,達到形神兼備。

第二、神態描寫一定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俗話說,「相由心生。」人物每種神態的背後都隱含著一種心情,甚至是一個故事。所以,描寫人物神態的目的是為了展現人物內心世界,從而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體現作文主題。切記不能為寫神態而寫神態。

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有太多經典的神態描寫,我們截取第二十二回的一段,同學們認真體會。

「寶釵見他睜開眼說話,不像先時,心中也寬慰了好些,便點頭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裡也疼。」剛說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說的話急了,不覺的就紅了臉,低下頭來。寶玉聽得這話如此親切稠密,竟大有深意,忽見他又咽住不往下說,紅了臉,低下頭只管弄衣帶,那一種嬌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覺心中大暢,將疼痛早丟在九霄雲外。」

劃線部分細緻描寫了寶釵當時心疼而急切的心情,卻又因說話比較露骨而嬌羞的神態,刻畫了一個活脫脫對寶玉充滿愛意又羞於啟齒的羞答答的小姑娘形象。

我們再欣賞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名篇《外套》中的一個片段:

「很難再找到一個象他這樣忠於職守的人。說他熱心服務,還嫌說得輕了;不,他簡直是懷著愛心服務。他在抄寫中看到了一片變化多端和賞心悅目的世界。愉快之情流露在他的臉上;有幾個字母是他特別心愛的,一寫到它們,他就神魂顛倒起來:又是笑,又是眨巴眼睛,又是牽動嘴唇,因此一看他的臉,仿佛就可以猜出他筆下描出的每一個字母。」

在抄寫中竟然能看到一個賞心悅目的世界:那「愉快之情」,那「神魂顛倒」的樣子;又是「眨巴眼睛」,又是「牽動嘴唇」。把人物在抄寫中表現的快樂,得意洋洋的樣子完美展現。

美國作家霍桑則在《我親戚莫利紐克斯少校》中通過神態和外貌描寫刻畫了人物的恐懼心理。

「少校上了年紀,身材高大威壯,五官粗獷強悍,一副磐石模樣。但儘管如此,他的仇人還是找到了動搖他的手段。此刻他臉色煞白如死屍,比死屍更駭人。寬大的額頭痛苦地緊抽,兩條眉毛擰成一條灰白的直線,眼睛充血,目光狂亂,顫抖的唇邊掛著白色的口水,渾身激動得抖個不停,就連處於壓倒一切的羞辱之中,也竭儘自尊想鎮定下來。 」

一個恐懼害怕的人,除了發抖,驚叫,虛汗之外還可以是「煞白如死屍」的臉色,「擰成一條灰白直線」的眉毛,「充血狂亂」的目光以及「掛著白色口水的」唇。霍桑這段對少校的神態描寫,細緻的無以復加。

第三、神態描寫一般要跟外貌、行動、語言描寫相結合。

神態描寫不是孤立的,人們在做出表情的時候,都伴隨有相應的話語或者動作,立體地展示人物的內心感情,活化人物形象,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我們平時要重視對人物神態細緻的觀察,同時要從課文和課外書中借鑑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神態的語句和方法。同學們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 「原版」生活的細枝末節,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用自己的真功夫來摹寫這個五彩繽紛的社會。

原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豐碑》一課中關於凍死的老戰士的描寫:

「凍僵的老戰士,倚靠一棵光禿禿的樹幹坐著,一動也不動,好似一尊塑像。他渾身都落滿了雪,可以看出鎮定、自然的神情,卻一時無法辨認面目,半截帶卷的旱菸還夾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煙火已被風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來,好像要向戰友借火……」

作者從神態、動作等方面,刻畫了一個凍僵了的雕塑般的老戰士形象。那「好似一尊塑像」的沉穩,那「鎮定、自然」的申請,那「夾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的旱菸。讓我們感受到這位軍需處長對艱苦條件的泰然處之,甘於奉獻、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法國作家都德《最後一課》的那個經典的結尾的畫面,相信凡是讀過這篇小說的都難以忘記:

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韓麥爾先生的「最後一課」是痛苦的,文章結尾的動作、神態和語言強化了這種悲憤和哀痛。他「臉色慘白」,到嘴邊上的話,卻哽住了,說不下去。於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這振奮人心而又含義深刻的幾個大字。這幾個光彩奪目的大字表達了韓麥爾先生的心聲,也是法國人民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現。

上述兩個例子基本把神態、動作、語言,甚至外貌都交融在一起,其實這也符合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特點。真實,是塑造人物最核心的精髓,同學們在學習運用神態描寫刻畫人物的時候,要記住:人,無時無刻不在展示他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即便是睡覺。所以只要寫人,言行舉止,姿態表情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逐步深入的神態描寫能反映或者推動情節發展。

逐步深入地描寫人物神態是要寫出人物神態、表情的發展變化。這種發展變化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變化的,或者說人物神態的變化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採用這種描寫方法,既要注意前後聯繫,又要前後有變化。這樣, 文章才能前後連貫。

魯迅有幾篇小說在塑造人物的時候經常採用這種手法來講述人物命運的變化。《故鄉》中的閏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祝福》中的祥林嫂等。下面我們以「祥林嫂」為例,學習如何運用神態描寫法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她不是魯鎮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裡要換女工,做傭人的衛老婆子帶她進來了,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衛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四叔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她是一個寡婦。但看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了。」

「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 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這一回她的變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而且很膽怯,不獨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見人,雖是自己的主人,也總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遊行的小鼠;否則呆坐著,像是一個木偶人。不出半年,頭髮也花白起來了,記性尤其壞,甚至於常常忘卻了去淘米。」

「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一個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 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這是魯迅在《祝福》中,對祥林嫂的幾次神態描寫:

初次到魯家時:祥林嫂雖然一身寡婦裝束,「臉色青黃」,但是「模樣還周正,」 「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兩頰卻還是紅的」。

二次到魯家時:她依然穿孝,還是「臉色青黃」,但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仍舊「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祥林嫂到魯家幹活近一年時:「眼睛凹陷下去」,精神恍惚,「很膽怯」,「怕暗夜, 怕黑影」,怕見人,「總惴惴的」,「呆坐著,像是一個木偶人」。

祥林嫂淪為乞丐、臨死前:「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個活物。

這四幅神態描寫藉助肖像描寫,同中有異,變化發展,逐步深入,從前後對比中,表現了祥林嫂一年中精神情感的巨大變化,這一年於祥林嫂竟然是從陽關大道到黃泉路的過程,經歷著由生到死的精神折磨,反映了祥林嫂在「吃人」社會的悲慘遭遇。

在運用「逐步深入法」進行神態描寫的時候,既要注意神態在不同時間和環境中的變化,更要注意這種變化的原因,這其中有一條人物思想感情的發展線索,表情的變化來自於這條線索的發展和變化。

第五、要善於運用修辭進行神態描寫。

修辭在描寫中的作用無需贅言,神態描寫中最常用的修辭手法就是比喻,或明喻或暗喻,都能起到生動形象,增加感染力的作用。下面列舉一些運用修辭描寫神態的句子,幫助同學們積累:

1、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2、我眼前這位少女變得異常美麗。一雙大眼睛像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樣晶瑩,像秋天小溪流水那樣清澈。

3、兩隻仿佛用鑽子鑽得凹進去的綠色小眼睛,在沒有眉毛而略呈紅色的眼眶下面閃閃發光。

4、他惶恐不安地看著我,嘴裡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蘆,嗚嗚啦啦半天沒說出什麼來。

5、她的臉好象綻開的白蘭花,笑意寫在她的臉上,溢著滿足的愉悅。

6、她聽到這兒,噗哧一聲笑了,就像石子投進池水裡,臉上漾著歡樂的波紋。

7、他愉快的笑了,臉上的皺紋宛如一朵盛開的金菊。

8、聽著女兒的敘述,母親的嘴巴像敲開木魚般地笑開了。

9、在她濃黑的眉毛下,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樣歡樂,又略見清煙一般的惆悵……

10、奔跑,奔跑,奔跑!他歡欣鼓舞,心花怒放,他的欣喜若狂已經不能用我們淺薄的語言來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跳動著揚眉吐氣的歡暢。

 最後談談,神態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別:

一、神態描寫主要是針對臉部表情的描寫,外貌描寫主要是對人物的體貌特徵進行描寫。

1、大姨今年三十多歲,高高的個子,鴨蛋臉上有一個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隱約可見的幾條魚尾紋,但眼睛裡還透露出一股靈秀的神採。

2、大姨看到看到這個樣子,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疙瘩,眼睛裡似乎有一絲慍怒。

第一句話是外貌描寫,第二句話是神態描寫。

二、神態是人們內心活動的直接反映,並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外貌,相對神態而言,是穩定的。

1、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2、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第一句話是課文《白楊》中爸爸的神態描寫,第二句話是《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外貌描寫。「微笑」「嚴肅」是面部表情,可以隨著人物的情感隨時發生變化,並且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父親心情的變化;外貌是一個人的特徵,除了生理變化一般不發生改變。

相關焦點

  • 外語動心神終結篇—描寫人物的神態有四個絕招
    人們常說: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這說明了神態與人物思想感情的關係是極為密切,內心活動常常從人的臉部顯示出來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物描寫最後一個要點:神態描寫神態描寫:描寫人物臉部的細微的表情和變化。從這張嘴巴說出的話,有時能讓人氣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時卻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第二招: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描寫人物的神態,還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離開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主題的需要,為寫神態而寫神態。
  • 有效區分神態描寫和外貌描寫
    神態描寫?外貌描寫?很多小朋友總是傻傻分不清楚。其實他們的區別還是挺大的。一、神態描寫主要是針對臉部表情的描寫,外貌描寫主要是對人物的體貌特徵進行描寫。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 人物外貌描寫專項指導:人物動態外貌描寫(005)
    我們知道,描寫人物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點的某一特徵來寫,這樣寫出來的人物才生動、富有個性。但有的同學把人物的外貌神態描寫當做寫人文章的裝飾品,作文時,往往在開頭寫一段呆板的外貌就丟開不管了,這就失去了外貌或神態描寫的作用。
  • 「助盲講電影」講座:神態描寫
    確定了「神態描寫和場面描寫」主題後,先找影片。考慮到講座時間和演練時間,我選擇短片。考慮到語言環境和接受能力,排除原聲電影。最後,皮克斯動畫《棋逢對手》入選。這部動畫片沒有臺詞,只有幾句笑聲,全靠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推動情節發展。如果志願者能夠通過此片領會神態描寫的精髓,就可以舉一反三,應用於其他電影了。
  • 老師我想問:細節描寫與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怎麼區分?
    細描是細節描寫嗎?細節描寫怎麼找?細節描寫與其他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怎麼區分?你好!歡迎你提出問題。我現在很高興地來回答你的問題。工筆、細描、細節描寫,這些都是繪畫藝術用語。藝術有相同、相通之處,文學藝術後來就借用了這些詞語,以形象來講解抽象。
  • 六年級上《橋》:通過神態、語言、動作、環境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級上《橋》:通過神態、語言、動作、環境描寫感受人物形象一、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文中的短句。通過老支書的神態、語言、動作感受感受老支書忠於職守的信念和捨己為人的偉大品質。能找出環境描寫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 寫作指導 | 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進行景物描寫?
    要引導學生對景物進行細緻觀察,並將觀察所得銘記於心,正所謂「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同時也要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比較。景物的特點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學生描寫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異,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對所寫的景物沒有認真細緻的觀察,不善於通過比較的方法去發現和抓住事物的特點。
  • 陳老師教作文:肖像描寫
    這些描寫不僅點出了先生的外貌特徵,也為後面表現先生讀書入神的可笑又可敬的神態、動作描寫奠定了基礎,才能讓我們在不斷深入文本進行閱讀時發出會心一笑,寥寥幾筆交代了老先生外貌上最鮮明的特點,勾勒出了一個非常立體的可感形象,可謂高妙。3、區分性別和年齡差異,注意生活經歷,符合人物身份。
  • 文章寫作: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這樣寫,雖然時間、地點、人物及其苦難的童年生活都交代清楚了,但是,只能給人一個輪廓的認識,並不能令人感動。那麼,怎樣寫才能打動人心,喚起讀者的感情共鳴呢?請看夏衍的《包身工》:舊曆四月中旬,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亮,睡在擁擠的工房裡的人們已經被人吆喝著起身了。
  • 肖像描寫如何「傳神」
  • 看川普是如何「模仿」歐巴馬神態的
    看川普是如何「模仿」歐巴馬神態的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1 09:23:41 DeepFakes,這種能夠移花接木的技術,它能將圖像或視頻中把一張臉替換成另一張臉。
  • 描寫是記敘文「漲粉王」?看導圖,謹防描寫成「高分毒藥」!
    記敘文應以情感人,而描寫是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繪聲繪色地把人、物的狀態具體、真切地勾畫出來,訴諸讀者的感官,以引起讀者的美感或快感,進而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從這一點上看,記敘文離不開描寫。
  • 李希侃被程瀟「摸臉殺」鏡頭掃過他臉上暴露的神態這差別萌我愛了
    在場的學員見到程瀟要去教李希侃如何目光對視時,都紛繁暴露一臉要看好戲起鬨的神態,程瀟的顏值尚有身段都是公認的好,與學員之間又是同齡人,聽到程瀟教授要來教本人怎樣與女伴舞目光對視時,李希侃也是暴露了害羞的神態。
  • 心情是個晴雨表
    心情是個晴雨表。 母親說,接連出了幾天大太陽,西瓜翹上天,香蕉無人問津,因此而愁苦不堪;如果偶爾下了雨,母親就告訴我買香蕉的人多,由衷地高興,像個小孩子似的。每年夏天皆是如此,西瓜和香蕉成了競爭關係,此消彼長。
  • 眼神是用眼睛的神態和神採來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的無聲語言
    與人交際時,自身的喜怒哀樂,不用開頭說話,只憑眼睛的神態就能傳達出內心的情感;別人也不一定要聽完他說的話才能獲取情感,只需看看眼睛的神態,就能知曉其內心的情感,知道他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有時眼神多傳達的情感,往往超過有聲言詞的發送。因而,可以得出「會說話的眼睛。」偉大領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都十分善於運用眼神語。
  • 如何讓孩子寫出的作文更有韻味?試試把語言描寫換一換
    史鐵生這一段話中沒有直接寫護士說了什麼話,而是通過描寫父親的神態變化來暗示「我」病情有所好轉。簡單點說,作家史鐵生用(父親的)神態描寫代替了語言描寫。在平時寫作文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使用這個技巧。1.用動作描寫代替語言描寫「好同桌,是我錯了,原諒我吧!」我對著同桌嬉皮笑臉,希望她能原諒我忘記了她交代的事情。可是她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後來乾脆趴在桌子上,用雙手捂住耳朵。
  • 2020年中考考前集訓:用細節描寫為作文提分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地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細微複雜感情,點化人物關係,暗示人物身份、處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 思路、描寫和情感,逐一打通作文快又好
    那麼,如何讓孩子寫起作文來思如泉湧,情感豐富,中心突出呢?小徐老師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三年級作文起步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掌握思路、描寫和情感這三個「法寶」。二、無描寫,不作文小學作文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作文為主,而這種記敘文要想寫好,離不開細緻的描寫,沒有細膩準確的描寫,句子自然乾巴巴,要文採無文採,要情感無情感,因此寫作第一要義就是要學會讓孩子運用描寫。
  • WTO服務貿易晴雨表跌至歷史最低 但關鍵領域保持韌性
    WTO服務貿易晴雨表(Services Trade Barometer)顯示,截至今年6 月,全球服務貿易晴雨表指數降至95.6,低於一季度的96.8,為有記錄以來最低值,顯著低於基準值100,顯示全球服務貿易可能仍遠低於預期。
  • 活動規則改變,雙11當天銷售額,或已不是中國經濟晴雨表
    雙11活動規則改變 2009年淘寶首次在雙11當天,舉辦了雙11線上購物節活動,該活動只在雙11當天進行,直到2019年,共持續了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