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橋》:通過神態、語言、動作、環境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一、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文中的短句。通過老支書的神態、語言、動作感受感受老支書忠於職守的信念和捨己為人的偉大品質。能找出環境描寫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正確讀寫
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攙扶、祭奠、亂鬨鬨、勢不可當、跌跌撞撞
2.多音字
折:
zhé打折
zhē折騰
shé折本
沒:
mò沒落
méi沒有
3.詞語解釋:
咆哮:形容水流奔騰轟鳴,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文中是指洪水來勢兇猛,奔騰呼嘯。
獰笑:兇惡地笑。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文中是指木橋在洪水的衝擊下發出響聲。
攙扶:用手輕輕架住對方的手或胳膊。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勢不可當:來勢迅猛,不可阻擋。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穩。
4.反義詞:
黎明——黃昏
驚慌——鎮定
沙啞——清脆
放肆——拘謹
痛苦——歡樂
5.近義詞:
咆哮——怒吼
驚慌——驚惶
擁戴——擁護
沙啞——嘶啞
放肆——放縱
痛苦——痛楚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本文寫了一位老共產黨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橋梁的事,讚揚了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在危難面前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四、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1.這篇小說寫了一位怎樣的老支書?找出描寫老書記神態、語言、動作的句子,結合相關情節說說你的理解。
這篇小說寫了一位臨危不亂、心繫群眾、先人後己、不徇私情的老支書,同時他還是一位父愛如山的好父親。
神態: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鬨鬨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語言: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神態、語言、動作: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2.畫出描寫雨、洪水、橋的句子讀一讀。聯繫老支書在洪水中的表現,說說這些描寫對表現人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