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教作文:肖像描寫

2020-12-23 鳥哥生活

一、什麼是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徵,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風度、習慣性特點等。肖像描寫的目的是以「形」傳「神」,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 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好的肖像描寫,不僅僅是用文字給我們描繪出一個人的外在形象,還應該通過人物的外在形象為我們展示出他的思想、性格和氣質。

二、肖像描寫的視角

一般有三種視角:第一人稱(人物自我觀察角度)、第二人稱(其他人角度)、第三人稱(作者角度)。

1、第一人稱,從「我」的角度,觀察人物的外貌特徵和言行舉止。

例1:梁實秋的《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有段這樣的描寫:

先生姓徐,名錦澄,我們給他上的綽號是「徐老虎」,因為他兇。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腦袋的輪廓是有稜有角的,很容易成為漫畫的對象。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叉的模樣。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過分的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域裡。他戴一副墨晶眼鏡,銀絲小鏡框,這兩塊黑色便成了他臉上最顯著的特徵。我常給他畫漫畫,勾一個輪廓,中間點上兩塊橢圓形的黑塊,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兩肩總是聳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紅,像酒糟的,鼻孔裡常川的藏著兩桶清水鼻涕,不時的吸溜著,說一兩句話就要用力的吸溜一聲,有板有眼有節奏,也有時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兩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長袍,好像是在給誰穿孝,袍子在整潔的階段時我沒有趕得上看見,餘生也晚,我看見那袍子的時候即已油漬斑斑。他經常是仰著頭,邁著八字步,兩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兒似的。我很難得看見他笑,如果笑起來,是獰笑,樣子更兇。

這段文字,梁先生從「我」的角度對自己的國文老師進行了很好地觀察,從長相、衣著、姿態、表情等方面都進行了描寫,並且抓住了最突出的獨特之處重點觀察,從腦袋一直寫到臉型:眼鏡、鼻子、長袍、姿態、表情,將一個相貌古怪、性格古板的老先生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真正做到了以行傳神,形神兼備。

2、第二人稱,從文中人物的角度去觀察另一個人物的外貌特徵和言行舉止。

例2: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描寫林黛玉初交見到賈寶玉時,她以少女的敏感與細心,觀察了賈寶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卻是位年輕公子: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真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纓絡,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若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這是通過黛玉的視覺給寶玉繪製的一幅肖像畫。這幅肖像畫自然溶進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謂一箭雙鵰。

3、第三人稱,站在旁觀者角度觀察人物。

例3:趙樹理在《小二黑結婚》中對三仙姑一肖像描寫:

「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髮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只可惜官粉塗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了霜。」作者對她那種老來俏打扮,是厭惡的,並給以辛辣諷刺。

三、如何做好肖像描寫

寫好人物外貌要具體注意以下幾點:

1、仔細觀察,突出特點

抓重點,無需面面俱到。

外貌描寫要根據需要,抓住特徵,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無需長篇大論、公式化、臉譜化。

例4:劉紹棠先生的《蒲柳人家》中對何滿子的描寫:

「何滿子六歲,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裡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

這段關於「小頑皮」何滿子的描寫,可謂是活靈活現、生動有趣。這個片段,運用了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使得這樣一個梳著背頭兒、光著屁股、皮膚黝黑的男孩兒,在夏天裡無拘無束、放縱自由的性格特徵凸顯了出來。

2、主要是抓住人物面部特徵

抓住關鍵、特徵鮮明。這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反映時代特點或者能區別與其他人物的獨有的外貌特徵。

例5:魯迅先生的小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先生對壽鏡吾老師的外貌描寫:

「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寥寥幾筆,一位封建私塾老先生的形象便赫然面前。「鬚髮花白」表明先生已近花甲,「戴著大眼鏡」暗示先生是「淵博的宿儒」。這些描寫不僅點出了先生的外貌特徵,也為後面表現先生讀書入神的可笑又可敬的神態、動作描寫奠定了基礎,才能讓我們在不斷深入文本進行閱讀時發出會心一笑,寥寥幾筆交代了老先生外貌上最鮮明的特點,勾勒出了一個非常立體的可感形象,可謂高妙。

3、區分性別和年齡差異,注意生活經歷,符合人物身份。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往往會在外貌等方面有獨特的呈現,抓住這些能表現人物特徵 的地方加以描繪,是我們寫出獨特的「這一個」的重要方法。如孔乙己的長衫,少年閏土的 「銀項圈」 ,中年閏土的松樹皮一樣的手掌等。

例6:陳軍《生活的浪花》:汗水淋漓不止。黑色的汗水,帶著帶著黑色的煤塵,沿著銅黑的臉膛,滲如了黑色 的紋溝;烏黑的大手攥著油黑髮亮的車把;黑色的軀體,拉著黑色的煤車 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送煤老漢……

例7:魯迅《故鄉》:他(閏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 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

4、要有順序。

描寫時應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都行。如果寫了眼睛,接著寫頭髮,又寫嘴巴,再寫眉毛,爾後寫鼻子,這種描寫不管寫得多好,它給人的感覺是一片混亂。

5、符合人物性格。

例8: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有段這樣的描寫:

智深聽得,收住了手看時,只見牆缺邊立著一個官人,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系一條雙獺背銀帶;穿一對磕爪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生的豹頭環眼,燕領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口裡道:「這個師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

四、肖像描寫方法

1、工筆細描法

工筆細描法是指用工整細密的筆法來描繪物象,也就是用細膩的筆觸精細地描繪人物外貌和生活場景。用工筆細描法描繪人物肖像,猶如電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寫鏡頭或繪畫中的工筆肖像畫,人物的外貌特徵,服飾穿戴以及細微的表情神態,都能讓讀者看得一清二楚,人物給讀者有一種呼之欲出之感。

例9:1936年為紀念魯迅逝世,阿累於10月寫了回憶性的文章《一面》,其中有段這樣的描寫:

他的面孔黃裡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這是作家阿累筆下的魯迅先生形象。用「黃裡帶白」描寫了魯迅先生的臉色,用「好像大病新愈的人」,「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描寫了魯迅先生的精神,用「約莫一寸長」「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描寫頭髮,用「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描寫了魯迅先生的鬍鬚,極為傳神、形象地表現了魯迅先生地鬥爭精神面貌。

在運用工筆細描時,雖然描寫要細膩,但也不是樣樣都細,而是要抓住特徵,突出重點,以形傳神,不能主次不分,否則就會顯得累贅。

2、白描勾勒法

白描勾勒法,原指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即純用「線條勾畫,不加彩色渲染」。將這一技法引入寫作,把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託的寫作風格,稱為白描勾勒法。

工筆細描法注重精雕細刻,白描勾勒是簡筆勾畫,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文字樸實,不尚修飾,以敘述的語言進行描寫,或者說是敘述和描寫的高度結合,融而為一。二是簡練傳神,不用很多筆墨,無須很多描寫,只寥寥幾筆就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來。魯迅先生就很提倡這種寫法。

例10:魯迅的《孔乙己》有段這樣的描寫: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這是一段典型的白描勾勒文字。這段文字不設喻,沒有刻意雕飾的語言,也沒有進行著意的刻畫,只是將孔乙己與眾不同的地方作了如實的交代,這樣一個自命不凡而又窮困潦倒、迂腐而又懶惰的貧苦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就活現在讀者面前。

與工筆細描法相同的是,白描勾勒同樣要注意人物外形特徵所體現的性格特點和人物的身份地位。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這就是說,白描勾勒法只須體現人物的真實面貌,不須過多的繁瑣的形容和修飾。

例11:曹禺的《雷雨》》有段這樣的描寫:

四鳳約有十七八歲,臉上紅潤,是個健康的少女,她整個的身體都很發育,手很白很大,走起路來,過於發育的乳房很明顯地在衣服底下顫動著。她穿一件舊的白紡綢上衣,粗山東綢的褲子,一雙略舊的布鞋。她全身都非常整潔,舉動雖然很活潑,因為經過兩年在周家的訓練,她說話很大方,很爽快卻很有分寸。她的一雙大而有長睫毛的水凌凌的眼睛能夠很靈敏地轉動,也能斂一斂眉頭,很莊嚴地注視著。她有大的嘴,嘴唇自然紅豔豔的,很寬,很厚,當著她笑的時候,牙齒整齊地露出來,嘴旁也顯著一對笑渦,然而她面部整個輪廓是很莊重地顯露著誠懇。她的面色不十分白,天氣熱,鼻尖微微有點汗,她時時用手絹揩著。她很愛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但是她現在皺著眉頭。

這段對四鳳的肖像描寫就是白描勾勒。文段對四鳳的臉、身材、穿著、舉止、眼睛、笑容都進行了描寫。但這些描寫沒有過多繁瑣的形容和修飾,有的只是簡練、質樸的文字勾勒,但一位觀之可親、質樸的人物形象已躍然紙上。

3、畫龍點睛法

畫龍點睛法是指通過描寫人物的眼睛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內心活動的一種肖像描寫方法。這是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可以從中透露出人的內心世界。

魯迅說:「要極簡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認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部的頭髮,即使畫得逼真,也毫無意思。」人的喜怒哀樂等各種豐富而複雜的思想感情總是在眼光、眼神中表現出來的。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視描寫人物的眼睛。魯迅先生在《祝福》中就多次抓住了祥林嫂的眼睛進行描寫,反映了人物的悲慘命運。

例12:魯迅的《祝福》有這樣的描寫:

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採的眼睛來。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限,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著眼睛。她臉上就顯出恐怖的神色來。兩眼上便都圍著大黑圈。她大約從他們的笑容和聲調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總是瞪著眼睛。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

從這些眼睛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控訴。

例13:在老舍《四世同堂》有這樣的描寫: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雙眼皮,一對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轉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顯得靈動俏媚。假若沒有這一對眼睛,她雖長得很勻稱秀氣,可就顯不出她有什麼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使全身都靈動起來,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點都遮飾過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說出最難以表達的心意與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與腦開出可愛的花來。儘管她沒有高深的知識,沒有什麼使人佩服的人格與行動,可是她的眼會使她徵服一切;看見她的眼,人們便忘了考慮別的,而只覺得她可愛。她的眼中光會照到人們的心裡,使人立刻發狂。

這段人物肖像描寫重點就是在刻畫人物的眼睛。人物的眼光、眼珠、眼神所蘊含的豐富而複雜的情感都在這裡表現出來了,人物形象也因之站立起來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畫龍點睛法一個最重要的功用就是表現人物的個性。通過眼睛的描寫可以表現同一人物在不同境況下不同的精神狀態和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現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

畫龍點睛法只是人物肖像描寫的一個方面,因為它在刻畫人物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常常被作為一種獨立的表現方法。但是,正如肖像描寫是為表現人物性格特徵服務的一樣,刻畫人物的眼睛也必須為同樣的目的服務,切不可為寫眼睛而去描寫眼睛。

4、特寫法

特寫法,就是重點描繪人物肖像的某一部位的方法。特寫,一種電影拍攝手法,是用極近的距離拍攝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別放大,以取得突出和強調的效果。人物肖像描寫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刻畫人物肖像某一部位細微變化,反映在這一部位的細節特徵,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14:在錢鍾書《圍城》有段這樣的描寫:

唐小姐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渦。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反襯得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大而無當。

作者把鏡頭對準唐小姐的臉,特別是眼睛,進行了局部特寫,短短的兩句自然而奇特的比喻聯想,便使唐小姐的形象鮮明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中。

例15:楊絳的《老王》中對老王的外貌描寫:「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裡的殭屍,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此時楊絳先生是帶著對已故老王的無限歉意,在回顧他最後一次登門拜訪時的樣子,她自我反省式、自我批判式地對自己的內心進行深刻的剖析——彼時,我就是把老王當成了一個普通的、有過交集的人,所以沒有親近感,這樣的不夠親近的感覺,在看到他的顏面時自然就是嚇一大跳的。

例16:何為的散文《音樂巨人貝多芬》中這樣寫:

「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同樣也是抓住了人物的內在精神氣質來對人物進行略帶誇張式的描寫,貝多芬堅忍的、沉默的、倔強的性格特點,在這一段描寫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運用特寫法進行人物肖像描寫,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細部來予以突出描繪,這一細部必須有典型意義,其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性格特徵的顯示必須具有某種決定性作用。二是要注意特寫部分與其他部分的統一協調,突出特寫部分並不意味著忽略其他部分,人物肖像乃至整個形象的刻畫要完整一致。

5、神態法

神態法,就是通過突出描寫人物表情和神色狀態及其變化,來刻畫人物的一種寫人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能夠更有效地表現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變化,進而揭示人物內心活動,反映人物的心靈狀態、性格特徵及思想感情的波動和發展過程,從而立體地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充實。

例17:孫犁在《荷花澱》寫水生和媳婦對話的一段情節:

「水生小聲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文章通過寫女人手的震動和被劃破,寫出了女人的出神和對水生要去參軍的擔憂。

例18:在老舍的《犧牲》有段這樣的描寫:

他的臉,在我試問他的時候,好像特別的窪了。從那最窪的地方發出一點黑晦,慢慢地布滿了全臉,像片霧影。他的眼,本來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時便更往深處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來。他那些彼此永遠擠著的牙輕輕咬那麼幾下,耳根有點動,似乎是把心中的事嚴嚴地關住,惟恐走了一點風。然後,他的眼忽然發出些光,臉上那層黑影漸漸地捲起,都捲入頭髮裡去。「真哪!」他不定說什麼呢,與我所問的沒有萬分之一的關係。他勝利了,過了半天還用眼角撩我幾下。

老舍用細膩的筆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寫的對象纖毫畢現,給人以真切的感受。作者對人物的臉、眼、牙作了精細的描寫,臉窪到什麼狀況,眼深藏到什麼程度,牙嚴嚴地關到什麼情況,一筆一筆細雕,把這個人物深藏自己的陰冷的性格刻畫得惟妙惟肖。

運用神態法寫人物肖像,除面部表情外,還應注意與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結合起來,使之形成一個藝術的整體,體現出統一的格調。這樣,才能使神態法描寫自然、生動、真切一些,使人物形象統一完整,不至於出現性格的游離和分裂。

6、對比法。描寫人物可以從正面對人物進行刻畫,也可以把鏡頭移開對準其他人或其他物,讓外界事物充當最佳配角,從不同的側面烘託某個人物,以期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至高境界。

例19:在樂府詩《陌上桑》有段這樣的描寫: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作者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神態與動作,種種表現聚焦在一點,即採桑女羅敷貌美驚人。如果正面刻畫,就不夠含蓄,不能留給讀者更多的想像餘地。

例20:《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醜陋,有刀傷痕。但苦難的經歷已把他磨練成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外貌和內心形成鮮明的對比。

例21:法捷耶夫的《毀滅》中的英雄萊奮生矮小而背脊稍微彎曲。作者沒有把他寫成理想的英雄,而寫成平凡的人。論外表,他沒有魁梧的身軀,他也沒有完成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是優秀的指揮員和教育者。作家即使描寫心愛的人物也不是「臉譜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尊重生活的真實。

在寫批判人物時,有時常常以外形美來反襯人物的心靈醜,如《毀滅》中的反面人物美諦克,他風度翩翩,卻動搖變節。

例22:魯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悲劇人物,魯迅數次寫到祥林嫂的外貌,總體上衣著打扮都差不多,但又略有區別,正是通過這一點區別的隊比,深刻反映了人物的變化,非常見功力:

初到魯鎮: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

「頭上扎著白頭繩」說明祥林嫂剛剛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不幸,死了丈夫;「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說明祥林嫂是一個幹活利索的勞動婦女;「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 說明她雖然經歷了人生的不幸,但是其對生活還是充滿了希望的。「模樣周正、手腳壯大」說明她勤勞本分;「順著眼」說明她是一個安分順從的人。

再到魯鎮: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中「仍然」一詞表明祥林嫂又一次經歷了人生的不幸,第二任丈夫死了,兒子也沒了;「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表明祥林嫂是依舊勤勞、能吃苦;「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表明祥林嫂沒有了初次來魯鎮時的希望,對人生和生活有了更大的悲痛和失望;「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表明她依舊安分順從,但是「眼睛」是人的「心靈、精神」的窗戶,表明她經受著精神的折磨和痛苦。

我遇見時: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發已經全白」,人的頭髮變白,無外乎「年老」和「痛苦」,「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是祥林嫂的精神長期遭受痛苦和折磨導致;「木刻似的」「眼珠間或一輪」可見她內心極度的悲哀和痛苦,對生活充滿著絕望;「空碗、開裂的拐杖」可見她生活艱難,維持生存的物質極度匱乏,分明是一個乞丐了。

7、通過環境描寫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環境描寫能起到渲染氣氛和烘託人物心情的作用。

例23:魯迅的小說《藥》中有一段環境描寫:「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髮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裡,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這段環境描寫就渲染了悲涼的氣氛,用死一般沉寂的環境氛圍來烘託人物孤苦悽慘的心情。

六、肖像描寫的語言

1、語言要新鮮活潑,豐富多彩

語言不要枯燥乾巴,人云亦云。

比如寫小女孩,大多是水汪汪的大眼睛,彎彎的眉毛,櫻桃小嘴等。寫男子漢大多是四方臉,大眼睛,魁梧的身軀。描寫反面人物總是猥瑣不勘,描寫正面的人物總是器宇軒昂。這種描寫實在無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其結果不是不考慮描寫對象,千篇一律,就是把人物臉譜化,公式化,簡單化了。

一個人物內在的美醜,決不是依外貌而定的,王熙風相貌實在叫人愛,可她卻有一副蛇蠍心腸。李逵相貌醜,卻胸懷坦蕩。掌握大量的描寫詞彙,是寫好人物的基礎。有了豐富的詞彙,寫作時就能左撿右挑,如魚得水,語言也就有起色了。所以平時應注意收集詞彙,留心記憶,不斷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寶庫。比如臉的描寫,就臉型來說:有方臉、瓜子臉、圓臉、鵝蛋臉、猴兒臉、馬臉等等;就髮型來說:有長發、短髮、三七開、五五開,有劉海、捲髮、披肩、長辮、短辮等等;就臉色來說:有黑臉、紅臉、白臉、粉臉、灰臉、黃臉、棗兒臉、桃花臉、臉色鐵青、黝黑、幹黃、臘白、紅潤、面龐白淨、黃瘦、茶色、灰黃、清秀、俊俏、憔悴等等。總之,我們語言材料越豐富,寫作時就越能應付自如。另外還要認真觀察,從細微之處,窺見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觀察,比較不同人的不同特徵。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中對人物的外貌描寫,既生動傳神,又很好地表現了人物的個特徵性,為我們描寫人物的外貌提供了很好的範本:

例24:寫王熙鳳: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這段外貌描寫,僅用三十二個字使王熙鳳形象活靈活現。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丹鳳眼、柳葉眉,是美麗可愛的,加上「三角」、「吊梢」便不同了,它不可愛而有些可怕,在美麗中透出狡猾之態、刁鑽之貌、兇狠之氣。王熙鳳是賈府的「管家婆」,有「鳳辣子」之稱,她工於心計,善用權謀,潑辣兇悍。「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美麗中帶著女性的成熟韻味與幹練。「粉面含春威不露」,美麗的面孔閃爍著溫暖動人的光彩,卻又深藏著帶幾分險惡的「威」!「丹唇未啟笑先聞,」這句表現了她見風使舵,善於逢迎的性格。她見人先笑,看見不同的人展露不同的笑顏。看見賈母、王夫人,她阿諛、諂媚地笑;看見寶玉、黛玉,她討好、熱情地笑;看到尤氏、邢夫人,她應付、敷衍地笑;對賈璉的侍妾、府裡的丫鬟婆子,她笑裡藏刀,口蜜腹劍。王熙鳳這一形象在《紅樓夢》人物群像中尤為突出,曹雪芹用這段生動的描寫表現了她「鳳辣子」的個性特徵,這段描寫歷來膾炙人口,成為外貌描寫中的經典片段。

例25:對林黛玉的外貌描寫: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賈寶玉眼中的林妹妹。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眉間籠罩著淡淡愁緒,如有輕煙繚繞;目中纏繞著縷縷情思,似喜非喜。「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更突出地體現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進一步寫她的愁與病:閃爍的淚光、細微的嬌喘與她如影隨形,可見愁與病已經深入到她的內心。「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這兩句用比喻、對偶的修辭手法形象的表現林黛玉的清麗脫俗、體弱多病。「心較比幹多一竅」寫黛玉的聰慧多才。在大觀園眾姐妹中,林黛玉才華橫溢,脫穎而出,她的《葬花吟》悽楚哀婉,令人唏噓。「病如西子勝三分」,則是更進一步地寫黛玉的病態美。傳聞美女西施心口疼痛時捧心皺眉,其姿態更美。而黛玉比之「勝三分」,可見黛玉之美,驚人絕代。林黛玉美麗聰慧孤傲清高,不被世俗所容;她與寶玉的愛情更不被世俗所容,故而走向淚盡人亡的結局。黛玉的外貌描寫,體現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與詩人般的憂鬱氣質。

例26:對賈寶玉的外貌描寫: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賈寶玉的外貌非常出眾,他面容如中秋之月般圓潤清朗,面色如春曉之花般鮮豔潤澤。「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曹雪芹用四個比喻句,整齊的鬢髮,如畫的眉毛,紅潤的面色,靈動的眸子,相由心生,這是他過於善良的內心的外化。「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這句寫他的面龐不被世俗瑣事所玷汙,永遠溫和若笑,飽含深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寫他的俊美與多情善感。「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表現寶玉的聰穎多才、他的「痴」。他的「痴」,主要表現為用盡心力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愛情、自由。正因為如此,寶玉對科舉考試、對功名利祿、對仕途經濟毫無興趣,成了賈府這個「鐘鳴鼎食之家」的叛逆者。寶玉的外貌描寫成功的傳達出他「多情公子」的神韻。

2、語言要精煉

肖像描寫有時可以潑墨如水,有時要惜墨如金。契訶夫說過:「五張描寫得很詳細的臉,會使讀者注意力疲勞。」因此在描寫中可以運用白描手法,用經濟的筆墨,精煉質樸的文字對人物進行描寫,寥寥幾筆勾勒出人物的特徵,即魯迅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白描重在傳神,很少用比喻。

例27:魯迅的《藥》這樣寫小栓:

……小栓坐在裡排的桌前吃飯,大粒的汗水從額上滾下,夾襖上貼住了背心,兩塊肩骨高高凸起,印成一個陽文『八字』。」

這段描寫抓住小栓淌虛汗,瘦削的肩骨等主要特徵,傳神勾勒出一個肺結核患者的外貌。

又如魯迅提倡的「畫眼睛」的手法,用筆簡練,但讀者能從所描寫的人物的眼光、眼神,體味人物隱藏內心的微妙、豐富而又複雜的思想感情。《祝福》中多次描寫祥林嫂的眼睛,給讀者留下極深的印象。

例28:諶容的《人到中年》中反覆描寫被稱為「馬列主義老太太」秦波那種冰冷、懷疑、挑剔的眼光,揭示她那充滿優越而又自私的靈魂。

3、語言要準確、貼切

要做到準確、貼切,就要善於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徵,寫出人物的身份、職業、環境和內在性格的特點。

例29: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中對喬光樸這樣描寫:

這是一張有著礦石般和獵人般粗獷特徵的臉;石岸般突出的眉毛,餓虎般深藏的雙眼,顴骨略高的雙頰,肌厚肉重的潤臉……他一雙火力十足的眼睛不看別人,只盯住手中的香菸,飽滿的嘴唇鐵閘般緊閉著,裡面堅硬的牙齒卻不斷地咬著牙幫骨,左頰上的肌肉鼓起一道稜子。

這段描寫顯示出喬廠長堅毅、倔強的進攻型性格,準確透露出人物個性特點和精神面貌。

例30: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有這樣一段出色的肖像描寫:

我吃了一驚,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

廖寥幾筆的勾勒,活現出小市民楊二嫂的個性特點。「薄嘴唇」表示她善於說話,慣於應酬。兩手的動作,兩腳的形狀,顯示她的潑辣和放肆慣了的脾性。

肖像描寫除了語言貼切,還要注意詞彙的詞義大小和感情褒貶色彩。

例31: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

「……讀到這裡,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擺著,向後拗過來,拗過去的。」原稿中的「頭」是用「面」,在修改中,認為動詞「擺、仰、拗」動作受動部位是整個頭而不是臉,所以把「面」改成「頭」,這樣一改,就準確無誤了。

例32:葉聖陶的《多收了三五鬥》原稿是「比去年卻不如,只有五塊錢,伴隨著一幅懊喪到無可奈何的嘴臉。」「嘴臉」是貶義詞,這裡寫的是貧苦農民兄弟,原稿沒有注意到詞的感情色彩,因而錯了,後改成「神色」,顯得通順、準確。

相關焦點

  • 肖像描寫如何「傳神」
    人物描寫中的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體態、表情、服飾等進行描寫。成功的肖像描寫是深刻解讀人物性格的一把鑰匙。它的作用不僅在於刻畫出人物的外貌特徵,而且還可以形傳神,進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點,體現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際遇等內涵。  那麼,怎樣才能成功運用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達到以形傳神?  首先,著意選取最能突出人物個性的特徵進行肖像描寫。  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 惠老師教作文:人物描寫,三個技巧,活靈活現得高分
    同學們,這裡是惠老師教作文,我是惠老師。在我們日常的學習中,寫人作文,是很常見的題目。比如說,請以「我的媽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不少於500字,感情真摯,語句通順……遇到這樣的作文題目,就是考驗同學們寫人的能力了。
  • 宅家小學生,寫作文描寫親媽,讓語文老師笑噴
    聊聊200字不到,把親媽的嫌棄,跟小孩子無謂的擔憂描寫得活靈活現。同為二年級孩子的媽,覺得甚是慚愧。同樣的宅家母女,同樣的相愛相殺,我家的小學生卻描寫不出這樣鮮活的情景。這篇作文是微博百萬博主,寧波華天小學的語文老師王悅薇愛徒最新的作品。
  • 問新教育劉老師作文課:如何描寫我的老師?(人物作文這麼寫!)
    大家好,我是廣州問新教育的劉老師,今天是教師節,在此祝願全天下的老師們節日快樂!雖然是節日,但是咱們的圖文課程不停歇哦,今天跟大家分享:描寫人物的作文該怎麼寫?劉老師相信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每一個小同學都想寫一篇關於老師的作文,劉老師班裡的小同學也是這樣,於是有了這段對話:壯壯同學:劉老師,我想寫一篇關於老師的作文,但是不知道從哪裡寫起?
  • 惠老師教作文:學會仿寫,寫作文不迷茫
    同學們,這裡是惠老師教作文,我是惠老師。這節課,我們主要針對,剛剛學寫作文的同學,或者,一直找不到作文門路的同學。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們的腦海中,肯定是一片空白,尤其是,我們的生活經驗還比較少,見識也比較少,知識面也不寬,這時候,寫作文就很難了!
  • 一堂「人物描寫」作文公開課臨時撤教案:原來你是這樣的數學老師
    為了上好校內作文公開課,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教案和課件都反覆修改過很多遍。我的課是上午第二節課,第一節課是數學課,我發現數學吳老師全身上下煥然一新,精神狀態好,讓我眼前一亮。在臨上課之前,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撤換掉原來的教案,改用吳老師為作文內容,把「人物描寫」的對象確定為剛剛上完第一節課的吳老師。沒有想到獲得了滿堂喝彩,笑聲掌聲讚嘆聲,效果極佳。
  • 「陳老師教作文」景物寫作的方法
    為了幫助小朋友打好基礎,寫好作文,鳥哥特意花時間整理、記錄了一些關於作文學習的內容。這些內容,一方面來源於各種資料和書籍,一方面是鳥哥自己多年經驗的總結。這些內容,一來可以自己用,幫助鳥哥家的小朋友提高,二來也希望幫助更多人,對別的小朋友也有所裨益。歡迎關注。
  • 4招教你學會作文的細節描寫,給作文加分
    是否每次寫作文的你總是一兩句話就把一個動作寫完,然後看著還未寫滿的格子,手足無措;是否每次寫作文的你都在數著格子,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如何把字數湊滿,每一個字都寫得艱難。莫慌!莫慌!這裡有一份教你輕鬆應對細節描寫的寶典,請查收!
  • 小學語文:滿分作文人物描寫,掌握四大技巧,人物描寫惟妙惟肖!
    大熊在課後經常聽見很多小學生抱怨,寫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寫好作文是件很」傷腦「的事情,那麼如何寫好一篇小學作文呢?下面大熊就來教傳授小同學寫好作文的經驗,小學作文寫作技巧之人物描寫技巧篇。通常來說,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和通過典型事例,典型特徵的敘述來反映主角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質、作風等特點。說到這,估計很多小同學不懂」典型特徵「是什麼意思?大熊來簡單解釋下!描寫人物的典型特徵主要是指,即人物主角與其他人相比獨一無二的特徵。
  • 【人物肖像描寫片段集錦】
    【人物肖像描寫片段作者】陽奕軒、何奕霖、朱藝博、王宇翔、周慧、伍射添
  • 年輕老師用思維導圖教作文,老教師說:還不如老師自己寫一篇範文
    看過很多年輕的語文老師上作文課,特別勤奮,熱情的課堂創設,配合多媒體教學,還有作文結構思維導圖,把寫作技巧真是講得透徹。孩子們聽得也開心,課堂互動氛圍好。但是作文課,不是表演課。老師表演得再好,等到學生開始寫作文的時候一樣不會。
  • 身為英語老師的我,被逼上了教女兒寫語文作文的路
    前兩天去給孩子們上課,有一個學生問我,蒙老師,你之前不是說要寫一篇怎麼樣教女兒寫語文作文的文章嗎? 哎呀,看來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啊,要不然時時刻刻被自己的小粉絲pia pia打臉了。 今天剛忙完一點,我就趕緊抽點時間把這篇文章給寫了。
  •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關於「理想」的作文,相信同學們不會陌生,是我們語文作文寫作常見的作文題目。那麼,我們怎麼來寫好關於理想的作文呢?一般來說,我們的寫作格式是先介紹自己的理想,然後說明為什麼自己有這個理想,之後可以敘述自己如何去實現這個理想。
  • 如何寫好人物作文?一線語文老師教你1招:從側面入手,以人襯人
    如何寫好人物作文?一線語文老師教你1招:從側面入手,以人襯人歡迎來到作文課堂,我是說文寫作老師,作文也能笑著學,不信,那就試試看!咱們書接上回。所以說啊,想在作文江湖裡混出點名堂,想在風雷鎮舉辦的作文江湖晉級賽中拿到好的名次,咱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這樣,有時為了突出一個人物的某個特點,僅有直接的對這個人物的描寫還不夠充分,還需要通過對與這個人物相關的其他的人、事、物、景的描繪、渲染,來進一步烘託主人公的形象,這就是側面描寫。
  • 最新爆紅的小學生作文,老師:這麼造句是魯迅先生教的嗎
    像這位小朋友一樣,有著清奇的腦迴路的小學生屬實不少,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老師或家長在網上曬出他們的孩子的作文紙,這些小學生作文能夠爆紅,不是沒有原因的。爆紅小學生作文大盤點,老師看了想流淚我們當年以「想對老師說」為主題的作文也不是沒寫過,大多數是歌頌老師多麼辛苦,多麼不容易。這卻有個孩子反其道而行之。「要是我是你的話早就不幹了,可是不幹這個你吃什麼呢?」
  • 父親節作文怎麼寫?小朋友3招學會描寫父親的作文
    剛過完父親節,很多家長反饋小朋友不會寫父親節相關作文,沒有禮物給爸爸怎麼辦?別擔心,老師這裡有一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表達自己心意的方法,輕鬆搞定描寫父親的作文。可能有同學就開始反駁了,我最討厭的就是寫作文,怎麼能說不費吹灰之力呢?今天老師就來和你說道說道,怎麼寫好《我的爸爸》這篇作文。第一步:先看看爸爸外貌描寫是我們在寫人物時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讓你的作文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 什麼是敘述、什麼是描寫?大海老師手把手教你如何把作文寫生動
    孩子作文語言不生動,內容空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會敘述,不會描寫。無論寫人、寫景、敘事,都不能只有敘述,沒有描寫。描寫能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更加豐滿,使景物特徵更加鮮明突出,敘事更加生動。敘述和描寫有什麼區別呢?敘述只是告訴讀者有什麼,或者是什麼,而描寫是寫出怎麼樣。比如:「天空很藍」,這就是敘述。而「天空宛如一塊淡藍色的寶石」則是描寫,它寫出了天空怎麼樣「藍」。如「小明跑出了教室」這是敘述,「小明風一般跑出了教室」則是描寫,寫出了小明怎樣跑出了教室。只有寫出了「怎麼樣」語言才生動,內容才豐富。
  • 6位初中生的作文火了,超文藝描寫同學,網友點讚:讓人羨慕嫉妒
    現實中,就有這麼一個班級將學習語文的意義展現得淋漓盡致,6位初中生的作文也因此在網絡上走紅,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中學生超文藝介紹同學,網友點讚無數教室裡,穿著校服的孩子們端坐在座位上,認真地聆聽同學寫的作文。
  • 有聲作文《老師》朗讀者:李欣怡
    許多人說,老師如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老師如明燈,為他人指引前進的道路;老師如粉筆,給他人傳授知識,卻犧牲了自己。    都說,母親的愛,是溫暖的,即使在冬天,也不會感到寒冷;父親的愛是偉大的,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會為你撐起一方藍天。而老師呢?對於我來說,老師的愛是無私的,他們將自己的一切都無條件地奉獻給學生。
  • 男同學朗讀作文女同學害羞臉紅 這懵懂的青春多讓人羨慕
    男同學朗讀作文女同學害羞臉紅 這懵懂的青春多讓人羨慕時間:2020-11-29 10: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同學朗讀作文女同學害羞臉紅 這懵懂的青春多讓人羨慕 近日,浙江杭州,一次作文課上,學生們朗讀自己的肖像描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