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餘姐
全文共1708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網友問:想辭職又很糾結,辭職了不知道幹嘛,但是不辭職上班又很痛苦,這時候要辭職嗎?
不辭職痛苦,辭職又不知道該幹嘛,到底要不要辭職,取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誠實地捫心自問一下,現在的痛苦是目前的工作造成的,還是其實你壓根兒就不想上班?兩種答案,對應的辦法也各不相同,我們需要分別來看待。
01如何區分上班很痛苦是因為工作本身還是因為自己」懶「?
一般來說,我們如何區分這兩點呢?其實也很簡單:看看我們在其它事情上的表現就可以了。
一個壓根兒就不想上班的人,其實就是一個字:懶。有「懶病」的人,不僅不想上班,也不想學習,不想做家務,甚至也不想捯飭自己(必須要出門時例外)。
而一個只是因為現在的工作讓自己很痛苦的人,一般工作之餘就會像換了一個人,為自己終於可以跳出工作的桎梏歡欣鼓舞,開始享受自己的業餘生活。
02如果只是因為」懶「,請珍惜你現在的工作吧
雖然很痛苦,但你還是在堅持上班,相信你也很明白一個現實:
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工作首先是維持我們基本生存的保障。
原本只想躺平什麼都不做,無奈為了生存才勉強自己堅持上班,想必各項工作技能和職場競爭力也是非常有限。不太客氣地說,相對於辭職了不知道幹嘛,咱們更應該擔心的是:辭職了還能找到工作嗎?
我們應該慶幸,現在的公司還沒有發現這一點,或者是因為我們雖然勉強,但在現有崗位上的表現,還基本算是合格,所以暫時能維持現狀,讓我們還能夠看起來很有底氣地思考:我要不要主動炒了老闆的魷魚。
但是,請相信我,如果咱們一直保持這種懶散的狀態,用不了多久,一定會變成公司想方設法、即使要面對巨額離職補償,也堅決要辭退掉的員工。到那個時候,已經沒有考慮要不要離職的空間了。
如何改掉自己「懶」的毛病?(說我沒有太多經驗會被噴吧……)以下幾點供參考:
1、更具化地想像一下我上面提到的後果和場景,讓自己想要儘量避免:那時老闆、領導、同事會怎麼看我們?自己在乎的家人、朋友又會怎麼看我們?沒有收入如何生活?
2、身體先於頭腦行動起來:比如早上鬧鐘響了,迅速坐起來,關掉鬧鐘走下床,而不要躺著想「再躺5分鐘就起來」。對每一件不想做、想拖延的事情都試試這個辦法;
3、細細感受改變後產生的成果和喜悅,然後告訴自己這件事並沒有想像中難,引誘自己下次繼續行動。
03如果痛苦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考慮離職吧
雖說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和適合的工作並不容易,但我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勇於嘗試比在一份工作裡煎熬,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比如你先後嘗試過5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沒有那麼喜歡,但至少在這5份工作當中,你是可以按照喜好的順序進行排序的。
假如這個時候你決定要確定一個最終的職業方向了,那你完全可以在這5份工作裡選擇一份你相對最喜歡的。當我們對這份工作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勝任時,對它的喜歡程度也會增減增加,最終可能就是自己最喜歡的工作。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對於這些工作,你都親自去體驗過了,這跟我們憑空想像自己想要做什麼工作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在做著一份後勤的工作,嫌它沒話語權、工資少的時候,嚮往那些業績做得好、工資高,在公司橫著走的銷售。如果沒去嘗試,銷售這個崗位就會是你心中永遠的「白月光」,但只有你親自體驗了,知道沒有業績的時候有多大壓力、客戶會怎樣刁難,才最終發現,相對來說,還是後勤崗位更適合自己。
折騰是折騰了一些,但經過這樣的折騰,你一定會更加明白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也許就沒有了「現在的工作很痛苦,但辭職又不知道要做什麼」的空泛的糾結。
最後,再來總結一下今天的觀點:想辭職又糾結辭職了不知道能幹嘛、不辭職現在的工作又做得很痛苦,到底要不要辭職?
先認清我們自己是怎樣的人,再做決定。
如果只是因為「懶」,不想上班,辭職更危險,在現有崗位上儘快改掉「懶」的毛病才是首要任務,否則,今後讓自己痛苦的就是」無班可上「了;
如果只是單純因為現在的工作讓自己痛苦,那不妨辭職嘗試新的工作,看看最終什麼樣的工作更適合自己。
我是有餘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專注分享求職面試、職業發展實用乾貨,點擊左上方藍色按鈕關注@遊刃職場,一起成長為更具選擇權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