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修行人的特徵

2021-12-12 嶧山興國寺

廣欽老和尚:

以前的祖師總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無名,越是少攀緣,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緣,則意根散亂,心多驕滿則易失敗。道業若不成就,也枉費我們來出家。

師父開示:講得多好啊,一個字值一萬美金呢,我就是這樣修行的,我覺得他的每一個字太值錢了,講到我的心裡去了。

他說的是啥意思呢?他說以前的祖師大德總是安守卑下,就是說他不去成為一個有名的和尚,他們總是住在寺院裡面,要麼給大家做飯,要麼做一個守院的、看門的,敲鐘的等等,也不讓你們看出他有修行,因為被看到有修行了,找他的人就多了,就麻煩了。

現在許多出家人努力的去宏法咱就不說了,許多在家人標新立異,拉山頭,跟出家人對著幹,這種人一看就是二百五,飯囊腦袋,沒智慧,搞不清自己的身份。我不是說在家人宏法不對,你別忘了,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扶助在家人維持出家人宏法的,你的宏法一定要依靠出家人才行。所以,那些祖師們不想讓人知道,這樣擾亂的人就少了。

我曾經看到一個祖師的演講,他有一次參得正在吃緊的時候,想和一個師兄講話,結果這個師兄每次遠遠的看到他,就趕緊躲開他,這樣持續了好久。他就奇怪,他本來想和這個師兄談一下參禪的這個過程,可這個師兄就是躲著他,過了好久,才跟他說話,後來這個師兄說:「我那個時候修行參禪,參到安靜,不需要跟你們講話的,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想跟我講話,我就躲了,沒辦法,如果你一跟我講話,就擾亂我了。」

-修行修到這個水平,哪有功夫象我這樣在網上羅裡羅索不停的講「依持正見,倡導實修」,這麼年輕就變成一個羅裡羅索的老和尚,好象自己心裏面裝的都是眾生,好象自己是個修行人士,真是這樣嗎?--都是自以為是。

為什麼呢?究竟地從一真法界來說,本自天成,本自天下太平,忙什麼?急什麼?對不對?從世俗界來說,一切都是因緣所使,那是能造作出來的嗎?

所以呢,廣欽老和尚講的這句話太對了,越是安守卑下的那種,越是簡單的那種,不要人找到你,不要人注意到,越是好修行,所以越是那種默默無名,越是那種不要攀援的,越是好用功,這都講到了點上了。出家前後,我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就是說「或許名僧由名聲」,這句話的意思是:或許有名的修行人是由於有名望,聲望高,名氣大而搞起來的,而不是由修行搞起來的。所以,有些有名的和尚是由於自己搞出來的,那麼居士更是這樣。所以說修行這件事要搞清楚,他真把生死放到第一位的話,他必然有一個短暫的或長久的修行,甚至最好是長久的、長期的、不被人所知的三、五年十幾年清靜用功的過程。我現在深深地體會到,做為一個出家人(在家人就不說了)一定要韜光養晦,默默無聞,這樣才能好好用功,不被人所知,你一出家或者剛剛進入修道的行列,然後就在那裡哇啦哇啦地講一通,尤其有一些居士,不知道一點佛法的概念還好,知道一點佛法的概念就跟人爭啊、鬥啊。所以,修行一定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一定不能被人知道,而且真正的修行是發起大心,是證道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熱鬧。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一定要記住這句話。我對這件事情始終很重視,因為我知道,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忙了一些其他的東西,類似於所謂的的「宏法」,那麼你就沒有時間安下心來禪修,去尋找你的心性的本面了。

這個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你沒有時間和精力尋找本面,這一生中怎麼證悟?沒有證悟,你那些宏法都是流轉三界的福報啦,同時又糾纏了因果,所以沒有意義。所以在這裡,廣欽老和尚講的真的太好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講廣欽老和尚開示的原因。想表達我自己對修行的一些理念,想表達我對修行的一些態度,你們看最後一句「道業若不成就,也枉費我們來出家」,對呀!不過現在來說:「道業如果不成就,就枉費我們來修行。」這就把居士也包括進來了,你們大家想想,出家咱就不用說了,那就是名義上的了,大部分出家人都說我要成道,我要修行,好多居士也是這樣說「我親近佛陀的教法,我在努力,我去跑寺院,我去拜禪,我去印經」等等宏法,OK!那我倒要問你,你為你這一生的生死做過啥?你努力過嗎?你清淨過嗎?我作為一個出家人,不反對你為寺廟做功德,但是你一定要騰出時間來作一些閉關的修行,你作為居士,我不反對你去支持、去護持道場,(比如說為了師父、為了寺廟做事,這是基礎的福報的問題,)但是更重要的,你要有功夫去做,就是說你要有自己的定課,你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所謂的你要有修行的定課,就是說你要時不時的按照這種特別的方法來前進,你有自己修行的計劃。

大部分人稀裡糊塗,你看網上來問我問題的那些人,不就是問「師父啊,我做了個夢,怎麼怎麼地」,讓你哭笑不得,要不然就是「師父啊,我這裡痛啊,我有這個病啊,或者我媽媽又怎麼了,或者我的老公找了一個小丫頭,老公又不要我了」,哎呀,就這些事情,你問她,你為自己的修行想過什麼嗎?她就說我沒想過,或者說這個東西重要嗎?大部分人問的是這些,問身體的問題、自己活得幸福不幸福的問題、心情的問題,而沒有把自己生死的牢籠敲破、然後成就道業、了生死脫輪迴這個問題放在第一位,你沒把佛法當成重心,動不動就說「我要開悟」,開什麼鬼悟,你能開悟嗎?心就不轉,心不在道上,你每天忙都是白忙,佛教裡面有一句話叫抱樁搖擼,意思就是船的攬繩拴在岸邊的一個木樁子上,而你在船上用船槳不停的劃呀劃呀,要去到哪裡哪裡,這不是白幹嗎?沒有用呀,明白嗎?所以呢,我希望你們真正了解廣欽老和尚說的這句話,是我的徒弟,你們以後把這句話抄下來,深深地、細緻的體會。

歡迎關注法界空色微信公眾平臺

分享至"朋友圈",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公眾號:法界空色

微信號:fajiekongse

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前世修行過的人的特徵
    > 大家在生活中或許經常遇到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奇妙事情,比如預知未來、天眼神通、聰慧過人、臂力超群等,根據道家的說法,這些都是得益於前世有過修行的人
  • 前世修行人的特徵,像你嗎?
    > 大家在生活中或許經常遇到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奇妙事情,比如預知未來、天眼神通、聰慧過人、敏銳超群等,根據道家的說法,這些都是得益於前世有過修行的人
  • 前世修行過的人有哪些特徵,快來看看你有沒有!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朋友一樣,都做過有關修行的夢境,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覺察情感、思想、言語、行動、念頭。修行在上千年前自然衍生,而世人皆擺脫不了輪迴,那麼前世的你是否也是修行之人?除了夢境外,看看下面的特徵你是否也有?
  • 轉世修行之人特徵,你是否在其中!
    出道弟子的來歷特徵,網絡各家紛爭層出不斷
  • 命中注定要修行的人,都有以下幾點特徵!
    很多人只是燒香拜神,以求福報,真正學道求仙的卻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難,也堅持一心向道。翻翻祖師傳記,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幾點特徵:《抱樸子·塞難篇》云:「命之修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命屬生星,則其人必好仙道。
  • 上輩子是修行人,這輩子怎麼修行?有仙緣的幾個特徵!
    壹翻翻祖師傳記,經常見到命中注定要得道成仙的人。究其根源,自然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抱樸子內篇》卷十二《辨問》: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遭明師而得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玉鈐經主命原曰:人之吉兇,制在結胎受氣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
  • 真正在修行的,並非是那個「夢中人」
    一旦人相信自己懂了,這個世界就會被自己定義的這個「懂」所局限,甚至會去毫無意義的捍衛這個懂。 為了懂這個世界,我們的代價是不再懂自身的靈性本質。如果世界還有任何事物可以被懂,那麼世界就是真的,當世界真、靈性就是虛無縹緲的。靈性和世界,不可能都真。課程在學習階段需要懂,但這個懂僅僅是為了學習而用。
  • 開豪車戴名表,吃肉的和尚是不是真修行?
    就算是寺廟的真和尚,恐怕也很多人會懷疑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和尚職業化,寺廟商業化讓人們對佛教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例如前些年對於少林寺的商業化運作就在網上引起很多爭議。和尚開豪車。那麼多事實告訴我們,看到的和尚未必是真和尚,看到的真和尚也未必真修行者,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朝拜添香油?所謂和尚未必都修行,燒香客也未必真信眾!
  • 哪些東西,在阻礙我們修行?修行之人,不可不察!
    故而,修道須擺脫俗念,潛心虔誠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實,正果是否可得,不應成為我等修行之人所慮之事。我等專心修行即可,功到自然成。否則,一味追求正果,則目的心太重,則不但正果難得,可能招致心魔入侵,則後果不堪設想。修行之人,不可不察。《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靜,是一種境界。
  • 修行人開悟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經磨難,不魔不成佛,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在真心觸動的一刻即震動三界,一定會有千磨萬難在等著你;就像唐僧,自踏上取經路那一刻起,「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即已遍滿三界,你歷劫累生的冤親債主、一切心魔、一切有緣都在路上等著你了。
  • 致紅塵中的修行人 !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修行過程中感召而來的,所以,完全不必在意,忠於自己的內心,凡事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不是皈依玄門了便是修行。即便穿上了道袍,誦經禮懺,若心不在道,則修行也是虛名。有些人身在玄門卻心猿意馬,口出狂言,動輒以惡言誣衊他教或修行人,實在不該;更有道友嫉賢妒能,連俗人都不如。若心不在,修行何用?因此,自古以來,走火入魔者比比皆是,皆因背道而馳所致。
  • 佛教:有緣的人有哪些特徵?
    一個人存在什麼心就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有一些人註定與佛無緣,不是佛不渡化你,而是佛門無緣之人難渡,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在行為和長相上就會有所區別真正與佛有緣的人一定心地善良,長相年輕,心懷慈悲,眼中都是好人,心中都是好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一定深信因果,持戒修行,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 開天眼的人有何特徵?如何開天眼?
    民間會有一些關於神鬼的傳說和一些捕風捉影的事件,據說有一些人能分辨真假和化解其中的邪氣,那就是開天眼的人。
  • 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人間,紅塵煉心真修行!
    01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總覺得自己難以生起「出離心」,要處理家庭、事業、子女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似乎生活和修行之間,總感到隔著許多障礙。
  • 印光大師:男若真修,出家更容易修行,女若真修,出家反難修行
    我們在家人很難理解出家之人,也不知道什麼人可以出家,更不知道出家是大丈夫所為之事,如印光大師所說:「古人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乃真語實語,非抑將相而揚僧伽也。良以荷佛家業,續佛慧命。非破無明以複本性,宏法道以利眾生者,不能也。
  • 真修行從來都是不著痕跡
    修行人,一個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號,似乎距離我們特別遙遠,有時又近若咫尺。不少人以為,修行是關乎宗教的,於是一想到修行,腦海中便會出現一個場景:手持黃卷誦經禮懺,在古剎鐘聲中焚香跪拜叩首……因為世俗的生活太複雜、太累,所以有人選擇出家。
  • 道教仙人呂洞賓真有其人?一生經歷坎坷,並在陝西終南山修行
    「八仙過海」可以說是咱們中國人都知道的經典神話故事,很多人以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只是明代小說家吳元泰(著有小說《八仙出處東遊記》)編造出來的神話人物,其實不然,人家真的有自己的真實名字——巖,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出生日期:唐貞元十四年(798年),祖籍:山西芮城縣永樂鎮。
  • 《天道》真水無香,至味清歡,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天道》真水無香,至味清歡,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如何「具化」修行。「修者」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修行,但人生就是修行,知不知不影響修行本質,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知道自己身份未必找到真善美,不知道自己身份未必找不到自己。每個人悟性、慧根、根器各有不同。「律者」就是自己做人做事都有規範和標準,嚴格按照法律、道德、倫理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克制情緒、克制本能,能夠通過自律和他律,減少犯錯和被心魔困擾。
  • 說自力修行不難,要麼沒有真修,要麼見識淺薄
    第一,沒有真修。即便修了幾十年、一輩子,也是鬧著玩兒的,鬧著玩兒當然就不難了。古人可是真刀真槍地修行,而他則像小孩耍玩具刀一樣,「這有什麼難?」沒有真修。一旦真修,不可能不知道難。第二,今天的人見識太淺薄,也不讀書,也不找明白人問,都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糊裡糊塗,識見太淺薄,以至於在修行上稍微有點體會,就覺得學佛很容易。
  • 適合修行的八字特點
    古時候修行者多為僧道,現今喜歡神秘文化,喜歡周易或在家修行也是修行人,這些在八字命理中是有信息說明的。看看什麼樣的八字利修行。       古籍《喜忌篇》云:「柱中官星太旺,天元贏弱之名;日幹旺甚無依,若不為僧即為道」是也。命書《明通賦》曰:「日幹太旺無依,若不為僧,固宜為道;天元贏弱無輔,若不為技,則當為巫」。從古命理書籍的觀念來看,和尚命、尼姑命或者道士命,都是有理可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