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大調查:探秘《紅高粱》背後的故事

2021-02-22 每日文娛播報

電視劇《紅高粱》日前正在我們北京電視臺熱播,除了被好看的劇情吸引以外,我們還驚奇的發現,在劇中還有諸多有關於高密地區古老的風俗,值得我們好好討論一番。

《紅高粱》中的「紅高粱」

今天,我們播報記者深入拍攝地高密市實地探訪,而這裡也是電視、電影《紅高粱》原著作者莫言的家鄉。

郭星月(高密市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研究室主任):「2013年9月17日開機之前呢,鄭曉龍五次來到高密,去年說實話是天時地利人和,鄭導說了,要在那個地方拍得要我說了算,你們誰說了都不算。」

《紅高粱》中的「紅高粱」

鄭曉龍一句話,電視劇《紅高粱》「高粱」部分的拍攝景地就定在了高密這片高粱地。當地政府特意為劇組種植了3000多畝高粱,鄭曉龍挑中420畝進行拍攝。在莫言原著《紅高粱家族》中,他描述高粱時所用的語句是「紅出一片汪洋的海」,如今時至初冬,雖說高粱保留了下來,但眼前的高粱顏色不再鮮豔,一陣風過,高粱乾枯的葉子變成了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劃在手臂上也會留下痕跡。

朱亞文:「等你們看到畫面裡的高粱地,你們會覺得很漂亮,但其實我們拍的時候那個更痛苦,那個裡邊就是粉塵啊,各種亂七八糟東西都有,但是你得表現出這個環境很美麗。」

朱亞文抬花轎磨破肩

無論是鞏俐的電影版,還是周迅的電視劇版,九兒出嫁時的耍花轎,都是經典片段。耍花轎,確實是高密結婚習俗之一,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高密一帶還在沿用。那麼,轎夫耍花轎,真如劇中餘佔鰲所演繹的那樣,如此瘋狂嗎?

郭星月(高密市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研究室主任):「就是抬轎的時候,把朱亞文壓的那個肩都磨去了皮了,朱亞文也開玩笑說今天我們算是掙的血汗錢。」

王金孝(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這部戲當中的顛轎那是一種誇張,新娘你要一顛的話直接就顛暈了,也沒有那樣的,還費力。」

「九兒」周迅為何與雞「拜天地」?

新娘接到了家,夫妻就要拜天地。劇中周迅飾演的九兒與一隻公雞拜了堂,我們不禁疑惑,如此奇怪的風俗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那代替新郎的又為什麼偏偏會是公雞呢?

郭星月(高密市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研究室主任):「雞代表吉祥,女的拜堂抱一隻公雞或者母雞,它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取它那個諧音麼,我們新社會現在這個事沒有了,舊社會因為是對婦女的那種統治麼。」

「九兒」家的高粱酒度數有多高?

花轎、拜堂、成親,怎少的了三十裡紅高粱酒?劇中朱亞文、周迅、花脖子等人海碗喝酒很過癮,不過那很可能是用涼白開代替的酒。因為真正的高粱酒,度數是很高的,像那樣大碗喝酒,估計一碗就醉了。

王金孝(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以前的話就是52度,就是高度的高度酒。但是不像現在我們是勾兌的,它是純糧食的,那個酒勁兒可衝了可大了。」

高粱酒能做炸彈?

50多度的酒水確實沾火就著,而在影視劇中最後一刻,村民把自製的酒罈炸彈扔向侵略者,引起大爆炸,難道九兒家的高粱酒真的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王金孝(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它那個酒度數高了,用火一點它就爆炸這是真的。」

郭星月(高密市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研究室主任):「著火就炸,這是可能的,是真的,但是你要想應該爆炸的威力不會那麼大。」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播報大調查:實地走訪高密 揭秘《紅高粱》背後的故事
    >
  • 尋味肯德基探秘之旅,探尋餐桌背後的故事
    為探尋肯德基誘人的美食是怎樣一步一步「走上」餐桌,以及這背後所有人的辛勤勞作和努力付出。2020年12月肯德基河南探秘之旅邀請了媒體、營養學家、醫生等行業的新青年,走進肯德基後廚,參觀肯德基供應商--千味央廚,探尋肯德基美食背後所不為人知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的服務細節,以及那些發生在餐飲產業鏈各個環節裡樸素卻動人的故事。
  • 探秘《紅高粱》鏡頭中的高密東北鄉
    看到《紅高粱》電視劇的火爆上映,不禁又想起那像火海一樣恣意汪洋、生機勃發的高粱地,想起了與紅高粱、與高密有關的種種趣聞。
  • 宜家夏季大減價開始 一起探秘低價背後的故事
    宜家夏季大減價開始 一起探秘低價背後的故事 本站
  • 播報大調查:吳亦凡戲中女兒蔡書雅人氣飆升
    蔡書雅大調查第一期記者:鄭小丹 攝像:曹東亮吳亦凡「混血女兒」走紅
  • 《故事裡的中國》走進《紅高粱》,蔣欣挑戰鞏俐經典角色九兒
    《故事裡的中國》和央視主持人大賽是央視的兩檔」神仙綜藝「,董卿也參加了這兩檔節目的錄製。她同時也是《故事裡的中國》的策劃人,這檔綜藝的評價也極高。此前的節目《故事裡的中國》走進《林海雪原》、《渴望》、《人到中年》等經典作品。
  • 讓周迅演「九兒」又加3個角色,鄭曉龍改編《紅高粱》背後的意圖
    聲名在外,《紅高粱》在國內上映時,一票難求。甚至幾毛錢的票價,被炒到10元了。電影最終獲得2000萬票房,莫言分走了2000元的編劇報酬,而女主鞏俐拿到200元的片酬。 那是1987年,幾十年的時間裡,電影《紅高粱》儼然已成經典。直到2014年,導演鄭曉龍才將其改編成電視劇。
  • 朱偉:《紅高粱》誕生記
    編者按:近日,隨著電視劇《紅高粱》的熱播,九兒和餘佔鰲的傳奇故事再次回到大家的視野。
  • 電視劇《紅高粱》高品質拍攝的幕後故事
    高品質路上的踐行者 -專訪電視劇《紅高粱》攝影指導/《羋月傳》A組導演謝澤2014年年末,一部《紅高粱》紅遍大江南北
  • 《海報裡的英雄》開播 講述英雄背後的故事
    在即將播出的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強、王挺、邢佳棟、姜宏波等將全新演繹經典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紅高粱》的相關故事。陳建斌則作為特邀主持人與電影專家張會軍、軍事專家孟祥青、《紅高粱》副導演楊鳳良、音樂專家王黎光等人,從歷史、影視、音樂、美術等各個方面,探尋電影背後的故事。被寫進課本的「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在這檔節目中將有「後續」,短劇《歸來》是《狼牙山五壯士》的延伸創作,講述的是跳崖後倖存的兩位戰士12年後再次重逢的感人故事。演員張國強、王挺分別扮演倖存的兩位戰士宋學義和葛振林。
  • 看《紅高粱》就得看高清的
    這是中國第一部走出國門並榮獲國際A級電影節大獎的電影,整部影片在一種神秘的色彩中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今天騰訊視頻獨家奉獻高清修復版,真實還原這部傳奇之作。觀影前,咱一起聊聊電影背後的故事,絕對漲姿勢!
  • 紅高粱的故事,就像從土地裡直接迸發出來的
    《故事裡的中國》是CCTV-1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化節目,通過梳理、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現實主義題材文藝作品,串聯起新中國的「影像藝術博物館」。此前,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作者)、顧長衛(電影《紅高粱》攝影師)、鄭曉龍(電視劇《紅高粱》導演)、朱偉(電影《紅高粱》編劇之一)四位老師做客《故事裡的中國》,為大家講述了這部經典作品背後的故事,共同探尋《紅高粱》中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 3秒精彩呈現 探秘極速影院大屏背後的故事
    【天極網家電頻道】聯想智能電視如何在3秒內呈現精彩  前段時間,一個 「體驗冠軍」的稱號,再次喚起了我們對聯想智能電視的關注,抱著懷疑和挑戰的目的,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它背後的故事。  「冠軍」誕生的過程:2013年12月,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開展了「2013年智能電視產品消費者對比體驗活動」,邀請消費者在家電賣場實地盲測國內外8個主流品牌智能電視產品,依據體驗結果發布了《2013智能電視消費者體驗及需求調研諮詢報告》,聯想智能電視在這場PK賽中奪得智能體驗冠軍。
  • 播報大調查(二)「嘻哈五虎將」患難兄弟艱苦生存
    在昨天的節目中,我們了解了嘻哈五虎將這麼一個年輕的團體,今天的節目我們繼續關注他們的故事,在求藝的道路上有著怎樣的經歷?
  • 《紅高粱》中高密縣長朱豪三 不為人知的故事
    智慧人生、時尚情感、折扣優惠,便利生活,盡在掌上高密,我們的使命:傳遞正能量,品味大人生,樂享美生活,共建大高密。我在[掌上高密]等你,朋友?還沒關注「掌上高密」嗎!電視劇《紅高粱》中,「一陣風一陣雨一陣晴天、半是文半是武半是野蠻」,「難琢難磨」的高密縣長朱豪三,被於光榮演繹得淋漓盡致。
  • 對生命力的謳歌——淺析《紅高粱》鏡頭運用
    影片《紅高粱》作為中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之作,對鏡頭的運用同樣是可圈可點的。特寫中推動劇情發展/故事中的特寫舉例我們的女主人公九兒第一次出場,是她即將坐上花轎,前往十八裡坡之時。九兒身著大紅色的嫁衣,周圍充斥著喜慶的嗩吶鑼鼓聲。
  • 多情的紅高粱,她在美麗的東北鄉講文化故事丨您好!文化站長
    莫言先生說自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他筆下的《紅高粱》不僅讓全國觀眾看到了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父老鄉親。電影、電視劇《紅高粱》的上映更讓全國觀眾品味了高密大地上的一段傳奇故事,也讓東北鄉開啟了文化產業新的篇章。2018年7月,高密市紅高粱小鎮被確定為濰坊市特色小鎮。
  • 暖心社 | 仙度瑞拉背後的故事
    大受歡迎的《仙履奇緣》,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神奇的魔力?文章節選自《漫動作·迪士尼世界》雜誌9月刊更多雜誌精彩內容,請見文末或許每個孩子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因此,對於華特·迪士尼與他的動畫師們來說,如何為仙度瑞拉,這一來自17世紀、日久年深的童話故事注入新的生命,無疑是項挑戰。
  • 評劇《紅高粱》將登天津大劇院 展現醇厚濃烈的家園情懷
    京津冀優秀戲曲劇目展演季演出評劇《紅高粱》將於11月14日在天津大劇院歌劇廳上演。這部戲成功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小說《紅高粱》改編創作,以天津大劇院歌劇廳為藍本量身打造定製舞美,創文學與戲劇結合的高峰。
  • 從《紅高粱》大熱看「自製劇」
    《紅高粱》紅了,與此同時也讓自製劇大熱了一把。開啟自製劇大熱時代由於「一劇兩星」的效應初顯,在仍可「四星聯播」的幾個月裡,電視劇市場呈現出多部大劇「拼星」、「拼檔期」的局勢,競爭趨向白熱化。從2009年開始,像《甄嬛傳》、《新水滸傳》、《打狗棍》、《大丈夫》這些大製作劇,都不是哪個電視臺能承擔獨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