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農民運動領袖,36歲壯烈犧牲,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

2020-12-22 中孚鑑

方志敏,原名遠鎮,號慧生,江西上饒人,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曾任閩浙贛蘇維埃政府主席。 圖為方志敏像。

在革命時期,著名的農民運動大王領袖有彭湃、毛澤東,當然方志敏也是其中一個。 毛澤東就如曾明確的說過:「方志敏從事農民運動比彭湃晚幾個月,但要比我毛澤東早幾個月」, 所以,方志敏和彭湃、毛澤東同樣被公認為「農民大王」。 圖為方志敏像。

方志敏以實際情況出發,再結合馬克思主義,從而創造出了一整套的建軍、建黨、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連毛澤東都稱之為是方志敏式根據據地。 不過可惜的是,後來他和粟裕帶領紅軍北上時,於譚家橋鎮遭到了反動派的重兵圍困, 結果一萬多人,只有粟裕帶著四百多人突圍而出,其他的不是被俘,就是戰死。 方志敏最終因兵力懸殊,於1935年被俘。 圖文學生向方志敏像獻花。

方志敏被俘後,反動派利用他的妻兒的性命威脅方志敏,想讓方志敏投降,被方志敏斷然拒絕。 結果,於8月6日,方志敏被殘忍殺害,時年他36歲。 方志敏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也是清貧樸素的一生。清貧是他一生的品格,也體現了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共產黨人的品格。 圖為方志敏像。

方志敏被捕後在獄中曾寫過: 我從事革命鬥爭,已經十餘年了。在這長期的鬥爭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 清貧、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圖為方志敏紀念館前的方志敏像。

方志敏紀念館位於弋陽縣,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內有四個陳列室和一個展廳, 分別陳列展示介紹了方志敏參加江西地方黨團建設、領導江西農民運動鬧革命、創建閩浙贛根據地和紅十軍團以及獄中鬥爭的光輝事跡。 圖為方志敏紀念館前的一景,像為方志敏像。

方志敏是一個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優秀的共產黨員,毛澤東就曾稱讚方志敏是「以身殉志,不亦偉乎」的人民英雄。 並且在1953年時候,毛澤東還曾說過「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氣、有志氣,而且是很有才華的共產黨員,他死的偉大,我很懷念他。」 圖為方志敏紀念館內的一處。

方志敏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顧的一聲,他百折不撓、不畏犧牲,一生正氣、清貧樸素,他身上所體現的革命精神,正是共產黨人的革命本色和氣節, 他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無私樸素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後人學習的。 圖中是兩位姑娘正在參觀方志敏紀念館、了解方志敏的光輝事跡、學習方志敏的精神。這一處是主要講述的是方志敏探索解救中國道路的過程。

方志敏是和彭湃、毛澤東一起被公認為農民大王,所以他也是一位農民運動領袖,圖中所講的是農民運動傑出領袖——喚起工農千百萬。 大家去參觀過方志敏紀念館嗎!

相關焦點

  • 方志敏之妻繆敏:婚後8年入獄兩次,丈夫36歲犧牲未留一張合影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被敵人秘密殺害,壯烈犧牲。1955年,黨中央作出尋找方志敏烈士遺骨的決定,在劉少奇同志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方志敏遺骨調查小組,向人民群眾徵集線索。而知曉當年真相的人少之又少,找到烈士、安葬烈士的願望一次次落空。
  • 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原標題: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讀他寫下的《清貧》。學習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8月21日,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如何從獄中帶出?一位國民黨元老幫了大忙
    《可愛的中國》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這是我黨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黨我軍早期創作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監獄中完成的。在土地戰爭革命時期,方志敏創建了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1935年8月,在獄中鬥爭了8個多月的方志敏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
  • 方志敏36歲時犧牲,留下四子一女,子女們後來過得如何?
    方敏的父親是一個光榮的名字——革命烈士方志敏,方志敏去世那一年只有三十六歲,五個孩子都還幼小,方梅那一年才三歲,還不清楚什麼是死亡,就永遠成為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仁人志士方志敏和妻子繆敏都是意志堅決的革命志士,方志敏被捕的時候,敵人四處搜捕繆敏,方志敏被帶到敵人的法庭受審時,法官不懷好意地問他:"你難道不想念你的妻子和孩子嗎?你難道就不能給太太寫封信,叫她來看看你?"深知敵人陰謀的方志敏只是強調,自己不知道妻子在哪裡。
  • 檔案故事 方志敏: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方志敏在獄中所作的《死——共產主義的殉道者的記述》文章寫道: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
  • 揭秘方志敏交友擇偶標準 為看懂英文書籍學外語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方志敏同志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一生致力於尋求通往國家富強、民族獨立、人民富裕的康莊大道。讀書、交友、作政治工作以及他在監獄中的不屈鬥爭,始終體現著他為國家謀出路、為革命獻終身的崇高思想境界。
  • 英雄烈士譜|方志敏:為了可愛的中國
    長期的革命鬥爭使他堅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方志敏的女兒方梅說。在最後的日子裡,方志敏把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化成了血鑄的13萬文字。如今,《可愛的中國》手稿的影印件和《清貧》手稿的複製件被收藏在位於江西弋陽縣的方志敏紀念館二樓。方志敏,1899年8月出生,江西省弋陽縣人。1922年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 革命記憶-辛亥武漢
    陵園裡埋藏著1926年9月北伐軍攻打武昌城戰鬥中壯烈犧牲的191位葉挺獨立團的將士。墓前立有碑記以及一營營長曹淵等191位陣亡官兵的英名。青石墓碑前栽有191棵水杉,象徵著191位烈士的英靈。白色的紀念碑碑高12米,寬2.7米,正面鐫刻徐向前題寫的「北伐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碑座嵌有大理石碑記,介紹葉挺獨立團成立的時間、地點和官兵的政治面貌,記載了他們的赫赫戰功。
  • 花都區九湖村:花縣農民運動發源地
    九湖村是花都17個革命老區村之一,是花縣農民運動發源地,陳列館集中展示花縣農民運動的萌芽與發展歷程。早在2018年九湖村已通過美麗鄉村驗收,是花都重要的紅色文化傳承地。花都區委書記黃偉林表示,花縣農民運動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對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起到積極作用。他說,花都區委、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花縣第一屆農會舊址、王彭樓舊址、中共花縣第一個委員會舊址等舊址的保護狀況正在持續改善,工農紅軍第四師整編歷史陳列館加快建設,革命文物教育功能不斷強化。
  • 初心之路|彭湃:燒田契換布衣,地主子弟成「農民運動大王」
    隨著了解的深入,在她的腦海裡,爺爺的形象越來越鮮活:出生於大地主家庭,是受寵的「大少爺」;生活曾講究、精緻,是日本名校的留學生,不愁出路;一生忠於救國的理想,走上革命道路,領導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會、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彭伊娜的爺爺彭湃是廣東汕尾市海豐縣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創始人,曾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信仰的堅守與無畏的割捨,鑄造了方志敏等先烈們的偉大人格
    信仰的堅守與無畏的割捨,鑄造了方志敏等先烈的偉大人格--電視劇《可愛的中國》觀後感電視劇《可愛的中國》以方志敏等革命先烈慷慨就義,接下來的畫面是隨著歷史的車輪,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殷切期盼的嶄新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大劇終結。這十幾天了,我們看劇看的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 24歲的她,慘遭敵人陷害活埋而壯烈犧牲前後
    1947年立功運動中,把幾年來的勞動積餘全部獻公。在一面撫養她的愛女衛平,並加倍努力於工作和學習。與群眾團結聯繫中,發覺了內部的武裝特務組織,相繼破獲了案件,保衛了黨的利益。於淼同志不幸於行軍途中支部高密縣井溝莊時,被地主封建勢力結合武裝特務所陷害活埋而壯烈犧牲。其不滿6個月之愛女衛平幸被我武裝搶救回生。
  • 革命英烈不朽英名豈容侮辱褻瀆
    案由是:方華清以革命先烈方志敏嫡長孫的身份,起訴徐祿飛、餘香豔兩人侵害方志敏烈士名譽權。在嚴肅的法律和確鑿的證據面前,兩被告當場認錯,就侵害方志敏烈士及其領導的紅十軍團犧牲將士名譽一事,當面向方華清道歉,並出具書面致歉聲明。方華清接受了兩人的誠懇道歉,諒解了他們,同時放棄了精神撫慰金賠償的訴訟請求。
  • 他目睹了黃繼光犧牲的壯烈一幕
    今天是特級英雄黃繼光英勇犧牲68周年的紀念日。黃繼光以血肉之軀堵住敵人槍口的英雄一幕,還鮮活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那氣吞山河、壓倒一切敵人的熱血與無畏,還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    在68年前的上甘嶺,志願軍連長萬福來親眼目睹了黃繼光犧牲的壯烈一幕。
  • 烈士方志敏在網上遭詆毀,親孫將造謠者告上法庭,結局大快人心
    有一位烈士為了可愛的中國而犧牲,可是後來人非但沒有尊重他,反而在網絡上詆毀他。那麼,這個烈士是誰?詆毀他的網友最後下場如何?一、民族的英雄,不朽的烈士這個烈士名字叫做方志敏,生於1899年的江西上饒,年輕的時候就參加革命運動,積極入黨,為共產黨在江西的發展鞍前馬後,可以說江西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方志敏的不小貢獻。1934年11月初,上級命令他去往北部進行抗日活動。
  • 紅五軍團參謀長趙博生,36歲壯烈犧牲,唯一的女兒後來怎麼樣?
    趙博生不願意投靠蔣軍,於是他成立了三民主義救國軍,準備開闢革命新道路,但因為寡不敵眾,最終慘遭失敗。加入紅軍1930年,應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的邀請,趙博生來到該部擔任參謀長。不久,他們被蔣介石調往江西進攻紅軍。但趙博生並不願意自己人打自己人,他幾次請求北上抗日,卻都遭到拒絕。
  • 毛新梅:41歲為革命犧牲,被捕時留下兩個遺願,22年後全部實現
    其中,毛主席的家族,就有許多人為了革命而犧牲,比如「韶山五傑」裡面的毛新梅。在1927年的6月16日當天,回到韶山老家從事革命運動的毛新梅遭到了當地豪紳的告密,不幸被逮捕。特務們一開始將其吊在毛氏宗祠柱子上嚴刑拷打,而在沒有得出有效信息之後,便將其帶走了,此後毛新梅遭到了特務們長期的酷刑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