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說:「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那麼什麼是念佛、念法、念僧呢?
《楞嚴經指掌疏》說:心存佛國,即是念佛;心持咒印,即是念法;事善知識,即是念僧。不以自修為累;不以度生為擾,無所畏懼。
因此說,眾生修行,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心存佛國、心持咒印、事善知識,即是念佛、念法、念僧,當下即為其土眾生,這個「土」是指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
這個「心持咒印」的咒唯指「楞嚴咒」,此印唯指一實相印。經云: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咒心即咒印。執此咒印、如我廣說,是為最妙最要之法,不可不知。

阿彌陀佛的國土清淨莊嚴,樹網演奏音樂,使人身心清淨,覺悟菩提之道。所謂念佛、念法、念僧,象徵趨向涅槃之道。佛即是「覺悟」的覺者,念佛就必然覺悟;法是佛陀的正法,念正法就不會被邪法所迷惑;僧是清淨的象徵,念僧就能促使自己身心清淨。

而極樂世界的鳥也是阿彌陀佛所化現,這些鳥兒發出和諧的法音。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等佛法。「五根、五力」,的意思是:五根堅固產生的力量叫作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亂想;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之諸惑。

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七等覺支,這也是由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一、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辨別法的真偽。二、精進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七、舍菩提分,即舍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八聖道分,又名八正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一、正見,即正確的知見。二、正思維,即正確的思考。三、正語,即正當的言語。四、正業,即正當的行為。五、正命,即正當的職業。六、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確的觀念。八、正定,即正確的禪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因此,我們眾生只要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並且精進修行,必得往生阿彌陀佛國土之果報,在這個過程中,能有如此多的能力加持,這也是佛陀度化眾生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