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這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地中海大國,自成立以來便一直想要在國際社會中彰顯自己的存在。無論是農業、服務業、製造業,這個世俗化的宗教國家一直都不為人後,爭相在外界顯示自己不凡的能力。
其中在軍工方面,土耳其更是"火力全開",一大批輕重武器研發產品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也讓外界對其軍工實力刮目相看。但在軍工最關鍵的航空製造業上,土耳其卻要明顯遜色許多,究其原因,"火雞"背後兩大金主的相互博弈,讓土耳其不得不承受"卡脖之痛"。
提到土耳其的航空工業,其龍頭企業——土耳其航天工業公司(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Inc.)是最有發言權的。2005年成立之後,該企業一直都是土耳其軍用航空器的研發與製造大戶,無論對本國戰機進行技術升級,還是研發新式戰機,TAI(該公司英文縮寫)都是當中的NO.1。
在該公司的"魔幻加持"下,土耳其空軍的F-16戰鬥機、歐洲通用直升機AS-532、CN-235運輸機等一眾機型都擁有了更為先進的航電控制系統,讓這些入列多年的武器能夠在實戰中大顯身手;除此之外,TAI還能為周邊許多國家的歐美制戰機提供技術升級,讓公司在國際航空工業中有了一定的名氣。
除了升級與改造外,TAI還在美方授權下提供F-16戰機的組裝工作。例如在1993-1995年期間,TAI幫助北非的埃及空軍組裝了46架F-16C/D,其中34架為C型,剩餘為D型。而最近讓TAI出名的,就是其與其他北約國家共同生產F-35(現在已經涼了)戰鬥機和空客A-400M運輸機,就像下圖所展示的一樣——
除了TAI之外,土耳其還有其他的航空企業也為本國軍工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包括最近出盡風頭的Baykar公司,其拳頭產品"Bayraktar TB-2"在最近一系列地區衝突中表現出了相當優異的成績;另外還有ALP、KALE AERO等一系列企業,都在土耳其航空工業史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看了這麼多,讀者朋友們可能會發現,土耳其航空工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組裝與維修,而最關鍵的自研與製造工作方面,該國卻表現得比較低調。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過於依賴一些大國的技術,尤其以美俄兩國最為嚴重。
我們還是以TB-2無人機為例,前不久的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裝備的該款無人機面對缺乏有效防空武器的亞美尼亞軍隊,可以說是一場"全面的勝利"。面對老舊的蘇式裝甲車和防空武器,TB-2很輕鬆地就做到了"遠距離精準點名"的工作,令對手毫無辦法可言。
因為一系列局部戰爭的突出表現,Baykar公司還預計準備研發一款TB-2改進型的TB-2S型無人機。與老版相比,新機型在作戰半徑方面有較大提升,不過就在此時,一個不幸的消息突然傳來:因為違反了TB-2不得參與地區衝突的禁令,該無人機最關鍵的電子設備與發動機被零件提供國加拿大、德國禁運,TB-2以及後續的TB-2S因此被迫停止了製造與研發工作。
在遭到西方禁運之後,TAI公司只得將國產PD-170發動機的研發工作進一步加快,試圖擺脫西方禁運帶來的不利因素。但根據最新的消息,PD-170發動機至今仍然是試驗階段,到底何時才能正式投入量產,可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說TB-2還是因為盟友"眼紅"被迫失去了廣闊的市場,那麼與美國等北約國家共同研製F-35戰鬥機,則讓土耳其徹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原本該國一直積極參與F-35戰鬥機的聯合研製工作。但由於政府與西方在俄羅斯武器進口、敘利亞等問題上摩擦不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在經過一系列判斷後,宣布將土耳其徹底踢出F-35研發工作,之前要賣給土耳其的戰機也被美國"據為己有"。
被"白頭鷹"踢出群的"火雞",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五代機研發計劃,這就是著名的"TF-X"戰機。但以土耳其自身的實力,想要單獨研製這款科技感十足的戰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2013年3月,時任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在訪問瑞典期間,決定與瑞典著名的薩博公司展開技術合作。
按照兩國籤訂的協議,薩博將為TF-X提供技術上的指導,而TAI將會購買薩博設計出來的戰鬥機設計圖紙。2017年,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放出消息,準備為TF-X設計一款高性能的發動機,但後來因為產權問題無疾而終。所以說TF-X的研發之路,現在看起來依然是遙不可及的。
除了戰鬥機外,土耳其在武裝直升機方面也是受制於歐美技術,例如最新的T-629(下圖)。它是在義大利奧古斯塔A-129的土耳其版本T-129基礎上進行升級的一款機型,在噸位、火控、武器和航電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是土耳其未來最新款的武裝直升機。
不過與前面提到的TF-X和TB-2一樣,該款武裝直升機的關鍵零部件依然被歐美國家牢牢掌控,尤其是最重要的發動機方面,因此美土兩國的緊張關係,不要說新款直升機,就是現有的武裝直升機在發動機更換方面,都有可能面臨"無物可換"的窘境。
在T-629有可能面臨"腰斬"的情況下,土耳其又開始將國產"Atak-2"通用直升機的研發提上了日程。但因為發動機問題,該款直升機很有可能被推遲到2024年後才能進行。現在階段,土耳其還是會使用國產的T-129武裝直升機來裝備部隊。
總之因為西方的技術"卡脖",土耳其航空工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十分困難瓶頸期,至於何時才能有所恢復,就只能看該國未來的政治走向與政策選擇了。但是作為一個小國來說,沒有自己獨立的科學技術做支撐,強烈依賴外國技術與資本的產業,到後來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結語
土耳其航空工業的悲慘處境,也給世界上其他過度依賴歐美軍工技術的國家敲響了警鐘,畢竟在大國的眼中,小國的命運就如同飄忽不定的落葉,很有可能就在下一秒被狂風卷得無影無蹤。
參考資料
1.《土耳其軍工史1945-2015》
2.《土耳其軍事白皮書》
3.《列國志: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