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多舛的土耳其航空工業,設計研發遭受打壓

2020-12-23 天川歷史

土耳其,這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地中海大國,自成立以來便一直想要在國際社會中彰顯自己的存在。無論是農業、服務業、製造業,這個世俗化的宗教國家一直都不為人後,爭相在外界顯示自己不凡的能力。

其中在軍工方面,土耳其更是"火力全開",一大批輕重武器研發產品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也讓外界對其軍工實力刮目相看。但在軍工最關鍵的航空製造業上,土耳其卻要明顯遜色許多,究其原因,"火雞"背後兩大金主的相互博弈,讓土耳其不得不承受"卡脖之痛"。

提到土耳其的航空工業,其龍頭企業——土耳其航天工業公司(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Inc.)是最有發言權的。2005年成立之後,該企業一直都是土耳其軍用航空器的研發與製造大戶,無論對本國戰機進行技術升級,還是研發新式戰機,TAI(該公司英文縮寫)都是當中的NO.1。

在該公司的"魔幻加持"下,土耳其空軍的F-16戰鬥機、歐洲通用直升機AS-532、CN-235運輸機等一眾機型都擁有了更為先進的航電控制系統,讓這些入列多年的武器能夠在實戰中大顯身手;除此之外,TAI還能為周邊許多國家的歐美制戰機提供技術升級,讓公司在國際航空工業中有了一定的名氣。

正在安裝F-16發動機的工人

除了升級與改造外,TAI還在美方授權下提供F-16戰機的組裝工作。例如在1993-1995年期間,TAI幫助北非的埃及空軍組裝了46架F-16C/D,其中34架為C型,剩餘為D型。而最近讓TAI出名的,就是其與其他北約國家共同生產F-35(現在已經涼了)戰鬥機和空客A-400M運輸機,就像下圖所展示的一樣——

F-35生產車間

除了TAI之外,土耳其還有其他的航空企業也為本國軍工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包括最近出盡風頭的Baykar公司,其拳頭產品"Bayraktar TB-2"在最近一系列地區衝突中表現出了相當優異的成績;另外還有ALP、KALE AERO等一系列企業,都在土耳其航空工業史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看了這麼多,讀者朋友們可能會發現,土耳其航空工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組裝與維修,而最關鍵的自研與製造工作方面,該國卻表現得比較低調。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過於依賴一些大國的技術,尤其以美俄兩國最為嚴重。

我們還是以TB-2無人機為例,前不久的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裝備的該款無人機面對缺乏有效防空武器的亞美尼亞軍隊,可以說是一場"全面的勝利"。面對老舊的蘇式裝甲車和防空武器,TB-2很輕鬆地就做到了"遠距離精準點名"的工作,令對手毫無辦法可言。

被無人機摧毀的亞美尼亞軍隊載具

因為一系列局部戰爭的突出表現,Baykar公司還預計準備研發一款TB-2改進型的TB-2S型無人機。與老版相比,新機型在作戰半徑方面有較大提升,不過就在此時,一個不幸的消息突然傳來:因為違反了TB-2不得參與地區衝突的禁令,該無人機最關鍵的電子設備與發動機被零件提供國加拿大、德國禁運,TB-2以及後續的TB-2S因此被迫停止了製造與研發工作。

在遭到西方禁運之後,TAI公司只得將國產PD-170發動機的研發工作進一步加快,試圖擺脫西方禁運帶來的不利因素。但根據最新的消息,PD-170發動機至今仍然是試驗階段,到底何時才能正式投入量產,可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說TB-2還是因為盟友"眼紅"被迫失去了廣闊的市場,那麼與美國等北約國家共同研製F-35戰鬥機,則讓土耳其徹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原本該國一直積極參與F-35戰鬥機的聯合研製工作。但由於政府與西方在俄羅斯武器進口、敘利亞等問題上摩擦不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在經過一系列判斷後,宣布將土耳其徹底踢出F-35研發工作,之前要賣給土耳其的戰機也被美國"據為己有"。

被"白頭鷹"踢出群的"火雞",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五代機研發計劃,這就是著名的"TF-X"戰機。但以土耳其自身的實力,想要單獨研製這款科技感十足的戰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2013年3月,時任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在訪問瑞典期間,決定與瑞典著名的薩博公司展開技術合作。

TF-X的設計模型

按照兩國籤訂的協議,薩博將為TF-X提供技術上的指導,而TAI將會購買薩博設計出來的戰鬥機設計圖紙。2017年,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放出消息,準備為TF-X設計一款高性能的發動機,但後來因為產權問題無疾而終。所以說TF-X的研發之路,現在看起來依然是遙不可及的。

除了戰鬥機外,土耳其在武裝直升機方面也是受制於歐美技術,例如最新的T-629(下圖)。它是在義大利奧古斯塔A-129的土耳其版本T-129基礎上進行升級的一款機型,在噸位、火控、武器和航電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是土耳其未來最新款的武裝直升機。

不過與前面提到的TF-X和TB-2一樣,該款武裝直升機的關鍵零部件依然被歐美國家牢牢掌控,尤其是最重要的發動機方面,因此美土兩國的緊張關係,不要說新款直升機,就是現有的武裝直升機在發動機更換方面,都有可能面臨"無物可換"的窘境。

在T-629有可能面臨"腰斬"的情況下,土耳其又開始將國產"Atak-2"通用直升機的研發提上了日程。但因為發動機問題,該款直升機很有可能被推遲到2024年後才能進行。現在階段,土耳其還是會使用國產的T-129武裝直升機來裝備部隊。

土耳其的T-129武裝直升機

總之因為西方的技術"卡脖",土耳其航空工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十分困難瓶頸期,至於何時才能有所恢復,就只能看該國未來的政治走向與政策選擇了。但是作為一個小國來說,沒有自己獨立的科學技術做支撐,強烈依賴外國技術與資本的產業,到後來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結語

土耳其航空工業的悲慘處境,也給世界上其他過度依賴歐美軍工技術的國家敲響了警鐘,畢竟在大國的眼中,小國的命運就如同飄忽不定的落葉,很有可能就在下一秒被狂風卷得無影無蹤。

參考資料

1.《土耳其軍工史1945-2015》

2.《土耳其軍事白皮書》

3.《列國志:土耳其》

相關焦點

  • 小國的悲哀:敘利亞的無奈選擇,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而更多的國家——諸如敘利亞——還長期陷於戰亂之中,乃至只能眼看著自己的領土被瓜分、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而無能為力。 敘利亞,就這樣淪為了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 土耳其「二哈」無人機:欺壓小國很給力,卻被大國反覆摩擦
    給敘方造成大量傷亡後,這款無人機很快遭到大國反擊,俄羅斯投入了山毛櫸和鎧甲防空系統強行滅殺,而且俄方先進的圖-214電子戰飛機,通過針對性電子幹擾,也讓這款無人機毫無用武之地,這款武器也在利比亞投入使用,最終遭到中國製造的翼龍2 打壓,無功而返。
  • 航空工業集團:學做鯤鵬飛萬裡
    在此後的日子裡,遠航南海、國慶閱兵、多國軍演、飛越朱日和……殲—10逐步成長為一代名機,並成為大國航空的主戰裝備。它凝聚著成千上萬航空人的心血,也是航空人創新精神的集中體現。  「對比國外先進的戰鬥機和大飛機製造技術可以看到,我國已經可以與他們並駕齊驅了。」
  • 敘利亞戰局的背後:是俄土雙方的博弈,以及土耳其的一個大國夢想
    謝爾比茨基戰後說到:「恐怖分子遭受損失,死傷30多人。3輛載有大口徑機槍的皮卡被摧毀。」從上述的新聞我們可以獲知幾個重要的信息,一是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伊德利卜叛軍武裝分子向政府軍陣地發起了攻擊,二是俄軍親自參與了戰鬥,三是這場戰鬥,最終以反叛軍的失利而告終!
  • 講武談兵|高調展示五代機原型機,應另眼相看韓國航空工業
    韓國航空工業的「太極」式創業史韓國航空工業最初是從大修美式戰機和生產部分配套零部件開始起步的,相比韓國其他工業製造行業,比如車輛、船舶等要晚得多。而且,即便是在國防工業領域內,韓國航空工業也要比其他軍工行業實力弱的多。
  • 破解敘利亞危機迷局:血腥內戰背後的大國博弈
    對於總統巴沙爾來說,這是敘利亞出現政治動蕩5年多來最富戲劇性的一刻。反政府軍的潰敗,不僅表明西方國家處心積慮顛覆自己統治的圖謀遭受到嚴重挫折,更意味著他已成功地挺過了執政以來最艱難的時刻。風暴眼中的敘利亞敘利亞位於亞洲大陸西部、地中海東岸,是處於阿拉伯世界「心臟地帶」的「核心」國家之一。
  • 日本研發新隱形戰鬥機:洛·馬公司將參與,研發成功概率就大了
    F-35隱形戰鬥機研發,其實,是由美國防部牽頭的,說穿了就是一個眾籌項目,為了分攤洛·馬公司天價的研發費用,就拉來了挪威、丹麥、荷蘭、英國、加拿大、義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各自都出了高額的研發費用。
  • 工業軟體探月之路,浩辰CAD助力研發設計自主可控
    從嫦娥五號登月到「鯤龍」飛天,中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科技創舉,但是航空航天取得的進步仍然不能掩蓋中國在基礎軟體領域的缺失,尤其是創新工業設計軟體領域。為此,以蘇州浩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辰軟體")為代表的國產工業軟體企業正逐步實現科技自強和核心自主,助力我國在工業設計領域擺脫缺芯少魂、軟體斷供的窘境。
  • 微課預告 l 工業軟體:支持正向設計的數位化研發
    工業軟體是工業知識經驗模塊化、軟體化、平臺化的重要載體,在基於正向設計的數位化研製體系框架中,工業軟體能夠支撐數位化研發,是正向設計的重要使能技術之一。「工業軟體,支持正向設計的數位化研發」技術體系以正向設計為主線,從設計創新、工業仿真、精益研發三個方面出發,探討工業軟體支撐企業數位化研發的技術、方法與場景。
  • 中航工業打造航空製造技術國家隊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成立
    我國航空工業進入自主創新的歷史時期,要趕超世界強者水平,必須依靠高端製造工藝和裝備的有力支撐。此次,中航工業以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為基礎組建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就是要通過資源整合優化,進一步提高綜合集成能力,打造航空製造技術的國家隊,提升製造技術研究水平,為航空工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譚瑞松強調,中航工業要堅持「小核心、大協作」的發展方向。
  • 美國不肯賣五代機,土耳其要自主研發,還有強大幫手幫忙!
    導讀:由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的5代機已經成熟,這讓很多有軍事實力的國家都想加入這個陣營,土耳其也想加入其中,但是美國不肯賣F35給土耳其,土耳其選擇要自主研發,甚至還有強大的幫手幫助土耳其!五代戰鬥機由於科技含量高和實力強大讓其成為下一代軍事力量的象徵,不過也是由於其強大的實力和研發難度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成功掌握了五代機的研發和使用,不過五代機的魅力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想要加入其中,這裡面不乏一些軍事強國,比如日本,韓國,歐洲的法國和德國,現在這個隊伍還會有一名新成名——土耳其!
  • 「趙遠良」中美博弈關係再解讀——基於世界治理手段變遷的視角
    統治與治理是大國統理世界最主要的兩種手段。總體來說,統治手段更直接,往往與暴力相聯繫;而治理手段則具有一定的隱晦性,往往與有規則的競爭相聯繫。在霍布斯式博弈狀態下,戰爭攫取與殖民徵服是大國獲取財富和權力的重要統治手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開始設計和倡導新的統治方式,提出「門戶開放」政策,這成為大國統治世界新模式的一種嘗試。
  • 基礎工業薄弱,研發步履維艱—運十下馬的是是非非
    反對運10的人則認為:飛機是整體基礎工業的體現,當年一沒有工業基礎,二沒有產業配套,以超英趕美的做法搞航空工業是不科學的,項目失敗不可避免。 航空工業,其實不只是航空工業,所有的工業領域都應該尊重科學規律。
  • 民航局: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報告指出,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這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標誌,是我國民航自2005年運輸總周轉量成功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名副其實的民航大國之後,又一個新的歷史性跨越。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強國目標,從2005年始,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位列世界第二,標誌著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運輸大國。
  • 韓國從研發螺旋槳飛機到製造五代機,只花了30多年
    韓國航空工業的「太極」式創業史韓國航空工業最初是從大修美式戰機和生產部分配套零部件開始起步的,相比韓國其他工業製造行業,比如車輛、船舶等要晚得多。而且,即便是在國防工業領域內,韓國航空工業也要比其他軍工行業實力弱的多。
  • 航空工業力源:從烏鴉洞飛出的「航空工業第一股」
    累了倒在山坡上歇一歇,渴了就喝山泉水,餓了就吃野山果,廠裡所有男同志都參加了,200多號人,花了兩個多月才完成任務,真的是脫了幾層皮。但是不管有多難,那時人們的心裡就一個願望,一定要建設好大三線,讓毛主席睡好覺!建設好祖國的大三線,就成為創業者的初心。這個初心,伴隨著501廠一路走來,54年始終未改。無論是從前的501廠人,還是今天的力源人,始終堅守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
  • 伊斯坦堡秘境攻略(附土耳其航空食色看點)
    必須要隆重點讚的是,當天降落時北京遭遇十級大風,並有風切變,可是土耳其航空的機長(下圖左一)「毫不手軟」,技術「槓槓的」,順利降落。要知道,當天可是有60多架飛機因大風沒有順利降落首都機場、而備降到了其他機場。
  •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
    真實取材航空人奮鬥故事大國重器螢屏首秀現磅礴氣勢《中國製造》真實取材於航空工業發展70年裡雄壯偉大的奮鬥事跡、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講述三代航空英雄前赴後繼、同心協力,讓「中國製造」的飛機翱翔祖國藍天的偉大壯舉。
  • 空戰大片《空天獵》帶給我們的啟示:沒有航空文化難成航空大國
    當中國空軍為了營救在異國即將遭受荼毒的同胞,而披掛上陣進行營救之時,也在向世界各國和各種勢力宣告,敢辱中國國民者必將招致中國最強有力的回擊……這些讓人振奮,讓人欣喜。不顧振奮之後,欣喜之餘,似乎又有一種隱憂在腦海之中時隱時現,那就是中國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稱之為一個「航空強國」,但是何時才能稱之為「航空大國」呢?
  • 「大國工匠」名單公布,西北工業大學「獨佔鰲頭」,清華僅有1人
    最近,一份2020年的「大國工匠」的名單公布出來,清華北大上榜的人數讓人有些意外,但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西北工業大學的校友人數在名單中「獨佔半壁江山」。但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入圍在「大國工匠」名單中人數是最多的,而清北僅一人。雖說西北工業大學的名氣很小,但其在科技領域的實力是很強的。它是以工科為主的學院,王牌專業很多,比如航空航天科技類和軟體工程類專業等。這所學校的科技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是大多數沒有對外界公開發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