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之王舒伯特

2021-02-23 廣東省樂器協會

陳降任

舒伯特是一位文靜與敏感的音樂家,他創作的歌曲反映出他純真無邪敏感的天性,具有持久的優美和巧妙的魅力。

舒伯特不是首創德國藝術歌曲(Lieder)者,然而他卻是第一個改變歌詞韻律,改變歌詞與聲音的自然音調,並且將人性的一般精神融化在詩詞與音樂中的作曲家。德國藝術歌曲的歷史,迄至舒伯特時代,給人的印象並不深刻,但器樂曲的成就卻非常著名。舒伯特對於歌曲的鋼琴伴奏,具有豐富的表情技巧,他將鋼琴與聲樂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結合為一體,如此清新與神奇的結合,在聲樂領域中重新展現出詩詞中的喜怒哀樂的感情,為世界音樂上譜出新一頁樂章。

舒伯特的歌曲能夠譜出優美的旋律,主要是他創造了詩詞的真實精神。他的鋼琴伴奏如畫似的優美而又生動逼真,我們在《美麗的磨坊少女》中聽見小溪流水與水車轉動的聲音,又在《冬之旅》中聞到樹葉在微風吹動中颯颯響聲,還有雞鳴的啼聲,這一切都是美妙逼真極致的例證。

視頻為《冬之旅》

這一切的傑作,他並沒有特意去尋找戲劇性的表現,他只是以感性、理性與嚴謹的態度自然地流露出戲劇的意味,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表情。

好的詩詞配上好的音樂,便會創造出一種感性的,韻律清楚的喚起不同的感情。美好的藝術歌曲,它的韻律與歌詞的聲音是自然抑揚的。

雖然在舒伯特這兩部聯篇歌集中含有民謠的風格,但是本質上它們絕不是民謠的歌曲,它像一部敘事詩,在聯篇歌集中,那一連串的歌曲,將故事的情節一一地敘述出來,而這些抒情的詩篇被安置在故事結構中,它們是依序編排的。

這兩部聯篇歌曲中的主角,那年輕的磨坊小工或冬之旅的流浪漢,他們兩人的心底深處,都懷著極深刻的失戀悲痛。《美麗的磨坊少女》中那年輕的磨坊小工,有過的歡樂是指一種幻想得到的愛或是對愛的一種渴望。然而《冬之旅》的流浪漢只是對往日那失落的愛情,有過片刻甜蜜的回憶,到後來終究是痛苦悲哀的,這的確都是極富戲劇性的表現。

視頻為《美麗的磨坊少女》,演唱:伊恩·波斯特裡奇;鋼琴演奏:內田光子。

這兩部偉大的歌集中有些歌曲的旋律是簡單的,不但容易歌唱,甚至也容易記憶,從羅伯特•希阿夫烈(Robert Schauffl er)著有弗朗茨•舒伯特的傳記中,曾有以下兩個故事:

一、業餘歌唱家安妮•阿克曼夫人(Mrs.Anne Ackerman)是一個音樂家庭中成長的,家裡的人非常喜愛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歌唱他的曲目就像歌唱《三隻瞎老鼠》的童歌一樣容易。

二、舒伯特曾經親自教過一個年僅4歲的小男孩,歌唱《美麗的磨坊少女》中的第8首《早安(Margengarb)》。

演唱這兩部聯篇歌集,不僅要背誦德文歌詞或學習德文的語言,更要有對於歌曲概念的領悟。

演唱這兩部聯篇歌集,歌唱者要具有有力的氣氛,感情以及意向(想法)的表現。一位聲樂家除了要有天生的好嗓子與必須具有音樂技巧的專業知識外,對於歌詞意義的了解是很重要的,還有對於歌曲的詮釋,必須達到透徹與完美的境界。

談到分析問題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必須徹底了解一首歌曲的詩詞與音樂譜曲的關係。

二、要了解作曲家為創作一首歌曲的時代背景與生活環境。

三、要研究歌曲中的音樂元素——韻律、曲式、旋律與和聲等等。

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是相對立的,它的特徵和後期更傳統的曲式範圍相牴觸,更著重感性與想像力。

一個世紀以後,巴洛克的Cantata曲式一級aira問世,這時候德國經受所謂國家自覺的復思,為德國的民間傳說及地方的傳統去嘗試。

舒伯特短暫的31歲,從1797-1828年,他生長在早期的浪漫主義時代,於是他譜出的歌曲也就是特別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展望。

舒伯特的歌曲,是自然舒暢的,其中許多歌曲即使不用伴奏演唱,也仍然有完美地和令人滿意的效果,這就要取決於音樂與歌詞, 兩者都是美好的才行。

所以說一首偉大的詩篇, 基本的因素要具有音樂感性,有些詩篇,因為本身就極富音樂感性, 自然也就是一首成功的歌曲。舒伯特是一個很會選擇詩篇的人,他從詩句中入手,立即獲得音樂的靈感,輕易地產生出自己的旋律,他也曾經譜過一些普通的詩詞,不過那都是他喜歡的詩句,但是好的詩篇並不一定被他譜成好的歌曲這倒是事實。

《冬之旅》的前半部分是1827年2月譜的,在1828年11月出版,後半部是1827年10月譜的,在他去世後的12月問世。

相關焦點

  • 世界史: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近郊的一個小鎮上,父親是一位小學教員。舒伯特兄弟姐妹八個,十口之家僅靠父親一人微薄的工資餬口,生活非常艱難。舒伯特一家雖很清貧,但全家人生活得很愉快,相處得很融治。舒伯特的父親會拉小提琴,他手把手地教會了孩子們拉琴,舒伯特是學得最快最好的一個。父親的啟蒙教育,使舒伯特從小就愛上了音樂。
  • 音樂天才少年: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6歲開始學鋼琴,8歲開始學小提琴,1808年,11歲的舒伯特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當帝國聖堂唱詩班的童聲歌手。1810年,《G大調狂想曲》問世,這是舒伯特第一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一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 ;1815年,18歲的舒伯特在該年創作了145首藝術歌曲,10月15日,舒伯特僅在一天就寫出了8首歌曲。
  • 【音樂百科】歌曲之王-- 舒伯特
  • 【音樂百科】歌曲之王——舒伯特
    他一邊承擔繁重的教學,一邊抓緊時間進行音樂創作這期間,他創作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交響曲,還創作了《紡車旁的葛萊卿》、《魔王》、《野玫瑰》、《死神與少女》等許多膾灸人口的歌曲。1818年,21歲的舒伯特為了能專心進行音樂創作,毅然辭去了教師工作。但這一舉動遭到父親的堅決反對,他不僅拒絕向舒伯特提供任何資助,而且斷絕了父子關係。
  • 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如果說1815年是舒伯特創作豐富的一年,那麼1816年卻是他命運轉折的一年。他為歌德的詩歌魔王譜曲,為好友Spaun驚嘆不已。舒伯特曾經為了補貼家用試圖教授音樂,但很快放棄,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創作中。
  • 歌曲之王「舒伯特」:創作鋼琴二重奏,不過是因為不喜歡寂寞
    在音樂家中,有一位特別愛熱鬧,總是喜歡和朋友們聚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他就是舒伯特。舒伯特在短短的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中,其作品幾乎涉及了當時的各種音樂體裁,包括多600首藝術歌曲、9部交響曲、22首鋼琴奏鳴曲及大量的歌劇和清唱劇、室內樂、鋼琴曲等其他許多作品。
  • 這個作品奠定了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的地位,那年他24歲
    《魔王》的創作過程說來頗具傳奇色彩,幾乎是所有舒伯特傳記必記之事。好友施鮑恩回憶,1815年10月的一個下午,施鮑恩和朋友一起去看舒伯特。進到他的房間時,舒伯特正手拿歌德詩集,在房間裡旁若無人踱來踱去,大聲反覆誦讀《魔王》裡的詩句:(敘事者)在夜半風中,騎馬飛馳,是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他把那孩子抱在懷裡,緊緊地抱著,使他溫暖。
  •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短暫精彩的一生 | 《古典音樂故事》第二季更新
    在本周更新的第二期節目《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中,我們依然為大家介紹兩位作曲家:一位是來自德國的卡爾·瑪裡亞·馮·韋伯,另一位是來自奧地利的弗朗茲·舒伯特。已經訂閱《古典音樂故事》第二季的用戶,可以去課程頁面收聽本期內容
  • 歌曲之王舒伯特佳作無數,一生貧苦,死後與貝多芬葬在一起
    舒‬伯‬特‬創‬作‬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也‬有‬敘事曲,還‬有‬充滿戰鬥性的愛國歌曲。‬ 民間歌曲也‬同樣難‬不‬倒‬舒‬伯‬特,其中主‬要的作品有《魔王》、《鱒魚》、《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狗》(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戰鬥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主要有3部歌曲集 :《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聆聽《魔王》《鱒魚》,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感受、體驗並理解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徵。2.運用感受、體驗、合作、表現等方法,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了解外國及我國的藝術歌曲特徵。
  • 舒伯特藝術歌曲《魔王》欣賞指南
    本文通過對舒伯特及其藝術歌曲特點的介紹,以及對《魔王》的創作特點的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提高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 弗朗茲・彼得・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生於維也納的一個教師家庭。舒伯特的經典之作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說課稿
    一、說教材首先我想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鑑賞(必修)第九單元的一節鑑賞課,該單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別為《魔王》《鱒魚》《菩提樹》,其中《魔王》是一首戲劇性很強的敘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繪了,一個狂風之夜,父親懷抱病重的兒子騎馬飛奔,魔王不斷誘惑兒子,企圖奪走兒子生命,最後兒子死在了父親的懷中。
  • 舒伯特《鱒魚》(藝術歌曲)第1749期
    每日一曲19世紀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創作過許多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其中尤以藝術歌曲最為著名。
  • 舒伯特《鱒魚》(藝術歌曲) 第0288期
    舒伯特是19世紀奧地利作曲家,一生創作過許多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其中尤以藝術歌曲最為著名。在他短暫的31年生命歲月中,曾為後人留下了600餘首藝術歌曲,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鱒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歌曲的旋律非常形象地塑造了小溪中的鱒魚悠然自得地遊動形象,歌詞則以敘事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深刻的寓意: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詐與邪惡所害。
  • 【書評翻譯】舒伯特歌曲中的魔力
    而他的另一首藝術歌曲《河上》則取用了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中的葬禮主題。在貝多芬去世那一年,舒伯特寫就了聲樂套曲《冬之旅》,其開篇曲《晚安》不同尋常的速度記號(中等的,步行的速度)也似是對前者的《告別奏鳴曲》的依依惜別。
  • 舒伯特經典藝術歌曲《魔王》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舒伯特《魔王》是一首戲劇性、藝術性很強的敘事歌曲。演唱者要善於用不同的音色變化和感情處理來表現四個不同人物。這首歌曲創作於1815年,全曲以德國詩人歌德的同名敘事詩為詞,通過不同的旋律音調,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鋼琴模仿持續不斷的急馳馬蹄聲和呼嘯的風聲的三連音,表現了敘事詩裡兒子、父親、魔王以及敘事者四個性格各異的人物和特定的環境。
  • 如何捕捉舒伯特《冬之旅》之美?
    ——如何欣賞舒伯特《冬之旅》丨「它雖然陰暗,但卻能觸動人心。」 提到舒伯特,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他的那些浪漫而感傷、溫厚而純樸的藝術歌曲,說到藝術歌曲,我們又不得不提起他的兩部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鋼琴從此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紀念舒伯特丨以《鱒魚》為例理解其藝術歌曲的價值
    一、舒伯特歌曲的結構形式 演唱舒伯特歌曲時,必須對舒伯特歌曲的結構進行考慮。舒伯特在創業歌曲時主要通過歌詞裡面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情緒變化來展現他的思想;從而決定採用何種曲式等。舒伯特在創作作品時,所用的歌曲的曲式主要有三種結構形式:(一)分節歌的形式 即把他所創作的歌曲裡的幾段歌詞,同時用同一種曲調風格反覆的通過演唱來論釋。
  • 說到藝術歌曲,我們就不得不聊聊舒伯特與貝多芬
    音樂會的曲目設置分為兩部分,上半場將由鋼琴伴隨著人聲,傾情演繹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經典,下半場則加入了西安交響樂團室內樂團,讓貝多芬的藝術歌曲世界躍然眼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可以說是世界音樂史上輝煌的一頁。作為德國近代藝術歌曲的創始人,他的作品有634首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