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鼎砸出個昭襄王

2021-02-23 大師傅說

公元前331年,四十六歲的秦惠文王因病突然去世,嫡子公子蕩繼位秦王,史稱秦武王。和電視劇《羋月傳》裡描寫的從小嬌生慣養,有勇無謀的秦武王不同,歷史上的秦武王其實是一個富有進取精神的君王,他繼位的時候剛剛二十歲,曾對他的丞相說「我想要修一條大路直通首都,到那周朝的王都看一看,死了也不可惜。」可見在秦武王時代,秦國就已經有了要取代周王朝的意圖,不過,秦武王並沒有機會實現他的雄心壯志,他只做了三年國君就一命嗚呼了。他是把自己作死的。



秦武王天生神力,特別喜歡舉重,而且,一般的重物他還不舉,專門舉鼎。鼎這種東西,在青銅器時期,是一種用來煮肉的烹飪工具,後來到了周朝乃至春秋,鼎被賦予了「權力」的意義。鼎成為了一個人身份的象徵,家裡的鼎越大,就說明這個人的地位越高。我們知道歷史上還有一個人也有這個愛好,那就是西楚霸王項羽。據說項羽年輕的時候也是力能扛(讀gang音,古意指用雙手把東西舉起來)鼎,不過後來忙著和老流氓劉邦爭天下,也就不怎麼舉了。說回秦武王,有一次,秦武王在和大力士孟說的舉重比賽中,可能是因為準備活動沒做好,腿抽筋了,居然被鼎砸斷了腿。大概是由於碎骨戳破了動脈,沒過多久,年僅22歲的秦武王就一命歸西了。

後世還有一種說法說秦武王舉的鼎其實是周王的龍紋鼎,周王恨秦國實力強大,叫人在鼎裡灌了黃金。黃金自然比青銅重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秦武王使出了青銅聖鬥士的力量,卻遇到了黃金聖鬥士。不過這種說法是後世演繹並不可信,從後來秦國誅殺孟說全族的行為來看,舉鼎之事應該是發生在秦王宮的後花園。



秦武王二十歲繼位,二十二歲舉鼎絕臏而亡,並沒有留下子嗣。按照秦朝的法律,秦武王的所有兄弟都有繼承國君的資格。在擁立下任君王的問題上,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權力爭奪,將軍魏冉以一己之力,粗暴的將嬴稷立為新任秦王。魏冉就是《羋月傳》中羋月的弟弟,不過和電視劇裡被武王侮辱的魏冉不一樣,歷史上秦武王生前十分仰仗魏冉。雖然從輩分上來說魏冉是秦武王的舅舅,但其實兩個人的年齡沒差多少,而且魏冉臂力過人,也是秦武王所欣賞的武將類型。所以秦武王在世的時候,魏冉的權力就已經很大了。

說完了魏冉,再說說他的對手或潛在對手。首先,希望擁立嬴壯為王的王太后(就是惠文王的王后)和王后(秦武王的王后)完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根本不是魏冉的對手。其次,那些有能力影響決策的重臣要麼已隨先王而去,要麼無心爭鬥:此前的相國張儀在秦武王元年已經被逐出秦國,客死魏國;甘茂在與魏冉的爭鬥中則一直處於下風;樗里子與魏冉關係最好,且無意陷入任何黨派之爭。對於樗里子來說,不論是擁立嬴壯還是嬴稷,都合情合理,所以也就順其自然了。


魏冉

魏冉為什麼要立嬴稷?很簡單,自家親戚。嬴稷的生母,羋八子,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宣太后,是魏冉的同母異父的姐姐。在《史記秦本紀》裡,司馬遷說羋八子是楚國的貴族之女,後來嫁給秦王贏駟。不過到了《史記魏冉列傳》時,司馬遷卻表示,魏冉姐弟倆的先祖是楚國人,不過這倆個人卻是生在秦國的。

電視劇《羋月傳》裡演到惠文王去世,嬴稷和其母羋八子被打包送到燕國做人質,一路上歷盡艱難險阻,羋八子一路上保護嬴稷吃盡了苦頭。不過歷史可沒有電視劇這麼感人,嬴稷其實早早就被送到燕國做人質,這期間羋八子在做什麼呢?她留在了秦國,具體做什麼,太史公也不知道。直到公元前306年,魏冉扶持嬴稷為王,羋八子才登上了秦國的政治舞臺。


宣太后和嬴稷

這之後,魏冉和羋八子姐弟倆開始了對秦國長達四十年的統治。這時候,羋八子以國君年幼為由,垂簾聽政。其實,這時候嬴稷已經19歲了,秦武王繼位時也不過20歲而已,卻已經可以統領重臣,制定國策,可見國君年幼需要太后聽政的說辭,不過是宣太后和魏冉把持朝政的藉口。同時被提拔的,還有被封為安陽君的宣太后的弟弟羋戎,宣太后的另外兩個兒子,公子悝和公子市也在秦國官居要職,當時的秦國,簡直成了外戚的天下。

魏冉在當權期間大舉進攻燕齊之地,極大的增加了自己的封地。他自己被四次拜為秦國相國,被封為穰侯。他一手提拔的將軍白起,在成為他在軍隊的繼任者。魏冉這一點做的很聰明,首先他擺脫了擁兵自重的帽子,其次,白起作為他的代言人,打了勝仗自然有魏冉的功勞,白起若是吃了敗仗魏冉卻能明哲保身。那魏冉究竟有多大野心?恐怕他不僅僅滿足於自己「穰侯」的身份,魏冉很可能想要稱王。不過,這種稱王並不是像齊國田家奪姬家的「下克上」的稱王,而是希望被封王。為此,魏冉曾勸昭襄王稱帝,做周天子一樣可能分封諸侯的天子,自然,昭襄王若稱帝,第一個分封為王的就是魏冉。那一年,在魏冉的運作下,秦昭襄王和齊閔王同時東西稱帝,秦王為西帝,齊王為東帝。不過,齊王馬上取消帝號,利用這次機會發起了一次合縱,大破魏冉於函谷關,逼迫昭襄王也取消了帝號。


在期間,魏冉忙著向外擴張,宣太后則忙著主持國事。她一方面專注於培養自己的勢力,還適度的安撫著舊貴族們。安排國政還不算,她還忙裡偷閒地私通了義渠王三十年,順便給義渠王生了兩個孩子。後來,她又利用和情夫義渠王的關係,誘殺了義渠王,導致義渠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秦國一舉吞併。

就這樣,秦國的朝政一直被以宣太后和魏冉為中心的集團控制在手裡。不過,這種控制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外戚禍亂綱常,導致國家衰敗那種控制。宣太后和魏冉的大部分政策都是以秦國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所制定的,所以秦昭襄王也並沒有感到不妥,直到一個名叫範雎的謀士的出現,才改變了外戚幹政這一情況,那麼在下一期說到範雎之前,我們就說說魏冉和宣太后的下場吧。


範雎

在範雎的幫助下,昭襄王輕而易舉的剷除了宣太后和魏冉的勢力。魏冉被免去相職,遣送回他的封地,據說在其封地鬱鬱而終。魏冉去世的時間大概是在公元前265到266之間,具體的時間已沒有記載,可見曾經如日中天的穰侯生命的最後幾年是何等的悽涼。

至於宣太后,因其昭襄王生母的身份,並沒有受到太多的牽連。昭襄王對其母曾經私通義渠王的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追究。不過宣太后自己也不老實,晚年又老牛吃嫩草的給自己找來一個男寵魏醜夫。宣太后特別喜歡這個男寵,甚至在病重期間表示希望可以讓魏醜夫給自己陪葬。聽說了這個消息,魏醜夫嚇得不得了,趕緊給重臣庸芮送去厚禮,疏通疏通。庸芮收禮辦事,找到宣太后說,我也不知道人死了之後有沒有知,要是有的話,你叫魏醜夫去陪葬,已故的惠文王豈不也會知道你們倆的苟且?到時候怪罪你你怎麼辦?話說回來,要是人死後無知,那你叫他陪葬有什麼意義啊?宣太后對這種人死後的哲學問題並沒有什麼興趣,但考慮到說不定惠文王地下有知,就趕緊把魏醜夫打發走了,魏醜夫這才保住一命。

如此說來,歷史上「羋月傳」好像並沒有電視劇或者小說裡寫的那麼精彩,那是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上,沒有簡單意義上的「好人」與「壞人」的分別,一方面來說,宣太后魏冉姐弟二人,把持朝政四十年,任用自家親戚,延緩了嬴氏家族一統天下的腳步;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魏冉以一己之力擁立昭襄王,豈不也是將昭襄王的曾孫秦王嬴政間接推向了歷史舞臺嗎?同樣,合縱家範雎點醒夢中人昭襄王,驅逐了魏冉,重掌大權;另一方面,卻也是這個範雎,記恨將軍白起功高,進讒言害死白起,開啟了中國將相不和的先例。下期我們來說說範雎。

相關焦點

  • 戰國後期,對秦國統一貢獻最大的人不是昭襄王和範雎,而是魏冉!
    秦昭襄王一度成為炙手可熱的君主,被有些觀眾當作秦國統一過程中居功至偉的人,翦伯贊說,昭襄王末年''秦對六國的鬥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然而,真實的歷史確實如此嗎?縱橫今天就以獨特視角來看一看這段歷史,並且發掘一個被歷史埋沒的人物。一生四任秦相的魏冉,給人的印象為何那麼差關於魏冉的記載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
  • 秦武王嬴蕩舉鼎而死,公子嬴稷登基為王,大秦歷史中的季君之亂
    後來在打賭舉鼎中,因為力竭被大鼎砸中了大腿骨,失血過多而死。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死後,沒有留下兒子,而先王(即秦惠文王贏駟)留下的子嗣眾多,因此眾公子爭權奪利,割據一方,都想爭奪大秦王位。歷史上關於秦武王死後繼位人選的問題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嬴蕩在臨死前留下了傳位詔書,決定立遠在燕國為質子的公子嬴稷為大秦新王,嬴稷是羋八子的長子,即歷史上的秦昭襄王;另一種說法是嬴蕩死後並沒有擇立新君,於是惠文后(即《羋月傳》中的羋姝的歷史原型)想要擁立公子贏壯,而羋八子想要擁立自己的次子公子贏芾,趙武靈王接回了在燕國為質子的公子嬴稷,想要借擁立嬴稷為名而掌控秦國
  • 對比大秦賦和大秦帝國前三部謀士風採,還能說出不做昭襄王第二嗎
    《大秦賦》的劇情實在是糟心,前有「宣太后苦心經營的秦國 」,後有「不做第二個昭襄王」,那麼就來對比一下《大秦賦》和《大秦帝國》前三部的謀士風採吧。先來《大秦帝國之裂變》的商君。變法圖強。非要通過劇裡人拉踩稷兒才能吹王霸之氣而不是演出來,這點臺詞設計和演技都夠失敗的。《大秦帝國》前三部是君王與謀臣的絕配,看著過癮,這部《大秦賦》明顯是在搞笑,除了喊口號之外安有良謀?
  • 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
    談秦說漢(333)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羋月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歷史上第一個太后,也就是宣太后。秦昭襄王與唐夫人生了秦孝文王嬴柱,嬴柱之妾華陽夫人領養了夏姬之子秦莊襄王嬴子楚,嬴子楚與趙姬生了秦始皇嬴政。推算下來,羋月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了。史書上並無記載羋八子之真正名諱,兵馬俑曾出土過刻著奇異文字 「月羋」和阿房宮遺址筒瓦上刻的「羋月」,所以考古學家推斷出羋月就是宣太后的名諱。
  • 楚國天下之求而不得:飲馬雲夢的楚頃襄王,為何要追求長生不老?
    楚頃襄王無奈,只好放過了中射。正如中射所言,不死藥畢竟是傳說而已,真的吃到肚子裡,其實一點用都沒有。不過,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楚頃襄王在迫切地尋求長生。那麼,楚頃襄王為什麼要追求長生呢?要解答這一問題,我們還是要從秦楚爭霸說起。楚頃襄王十八年,楚國一獵戶射中了歸鴈,楚頃襄王聽說了此事,十分好奇,於是召見了他。
  • 秦莊襄王:名氣不如兒子秦始皇,但亦算一代雄主
    安國君有二十幾個兒子,作為中子的他,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 異人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命運會被一個商人改變,因為這個商人,他成了秦國至高無上的王,因為這個商人,秦國兼併六國的豐功偉績落到了他的兒子頭上。 不用猜了,地球人對這個商人太熟悉了,對,他就是呂不韋。
  • 周赧王是首個發行國債的人?他在位59年,被秦昭襄王欺負了59年
    此前舉大鼎的秦武王嬴蕩一不小心被大鼎給砸死了,這說明秦國德不配位,周赧王還沾沾自喜。 可是嬴蕩下臺了,換來了一個秦昭襄王嬴稷。從此周赧王的小日子可不好過了,這哥們整天欺負周赧王,挑戰周天子的權威。 為啥?因為秦昭襄王時代的秦國,把周圍幾個諸侯國都給打服氣了。
  • 成王之路
    本劇也主要圍繞宣太后母家、範睢、白起和昭襄王的故事展開。在劇中,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明顯是對昭襄王有所壓制的,很多事情昭襄王都要先來問過母親和二舅公的意思,才能下旨做事。這個時候,範睢從魏國來到了秦國,來到了昭襄王的身邊。
  • 淳化大鼎「亮相」吳家堡!
    客觀真實、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 8月5日 鹹陽人心心念念的「淳化大鼎」 終於落戶新家了 一起來一睹它的風採~~
  • 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什麼概念,六國君主被他熬死了15個
    到了秦國之後,嬴稷在右相樗裡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擁立下繼承王位,這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戰國時非常有名,光是他在位時間就比較厲害。他在位56年,是秦國戰國時期在位最久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六國君主被他熬死了15個。我們看一下各國被他熬死的君主。齊國:3個秦昭襄王繼位的時候,齊國是齊宣王在位。
  • 秦莊襄王:為什麼秦滅東周意義重大?
    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名異人,後改名子楚,是秦昭王之孫,秦始皇之父。他在位只有三年,但是繼位當年就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那就是滅亡東周。為什麼說這件事意義重大呢?秦莊襄王異人01到了秦莊襄王時期,秦國已經擁有兼併六國的實力,不再顧慮諸侯的反對和抗拒,反而有意展示自己吞併天下的決心。這時,正好碰上東周公和諸侯合縱,要進攻秦國。秦王於是派呂不韋伐周,徹底吞併了東周,消滅了曾經的「天下共主」,順帶封呂不韋為文信侯,還了他的人情。
  • 羋月「愛上」義渠王,為何秦王毫不生氣?學者:如此才顯她的偉大
    宣太后使出了美人計,在一次宴會後單獨約會義渠王。義渠王心裡美美的,秦國的王太后哦!那個身份高貴,而且還貌美膚白,比我們草原女子要漂亮多了。義渠王很容易就上鉤了,兩人纏綿之後,宣太后還使出了女人的必殺技:我願意為你生孩子。這話一出口,義渠王徹底的繳械投降,對宣太后死心塌地了。
  • 秦國的羋月與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是什麼關係?
    羋月是秦昭王的妾,秦昭襄王的母親,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即宣太后。秦昭襄王與唐夫生來就是秦孝文王嬴柱,嬴柱的妾華陽夫人收養了秦莊襄王嬴子楚,嬴子楚與趙姬生來就是秦始皇嬴政。計算一下,羋月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
  • 黃金臺之燕昭王
    燕昭王繼位了,但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 秦孝文王苦熬繼位秦王,為何繼位3天後就去世了?死因是什麼?
    嬴柱是秦昭襄王次子,母親是唐八子,秦孝文王繼位後,追尊生母為唐太后,嬴柱的王后是華陽夫人。秦國歷史上著名的宣太后是嬴柱的祖母,秦孝文王是秦莊襄王嬴異人的父親,是秦始皇的爺爺。    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四年)出現一個契機,秦國第27位國君秦武王意外去世,為秦孝文王的父親秦昭襄王繼位秦王有了機會。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在其繼位四年後的一天,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將導致膝蓋折斷,最終在當天晚上氣絕身亡,時年23歲。
  • 陳楊寨轉盤大鼎新址塵埃落定!就在這……
    隨著地鐵1號線三期的開工建設,位於秦皇南路站,陳楊寨轉盤的淳化大鼎要搬往何處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3月18日鹹陽市自然資源局曾向全市公開徵集陳楊寨轉盤淳化大鼎雕塑遷移選址意見計劃了6處遷移選址方案選址位置作為城市重要交通節點,適合放置能夠體現城市特徵的雕塑,且空間充足,現狀綠化景觀較好,淳化大鼎雕塑可隨時搬遷入內。但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吳家堡轉盤未來會面臨交通改造,屆時淳化大鼎雕塑會面臨再次搬遷。有些小夥伴就有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