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諸國君主為求長生,遍尋各種方法。楚頃襄王晚年時期,有一他國人士曾經獻出不死藥給楚頃襄王。當侍女端著不死藥給楚頃襄王的時候,楚國的一個中射卻把藥搶了過來吞了。楚頃襄王大怒,要殺了中射。
眼見要人頭落地,中射靈機一動,直言他現在已經吃了不死藥,如果大王殺了他,他應該不會死。不過,如果他真的被大王殺了,那大王可就丟臉了,竟然相信世界上有不死藥這種東西。楚頃襄王無奈,只好放過了中射。
正如中射所言,不死藥畢竟是傳說而已,真的吃到肚子裡,其實一點用都沒有。不過,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楚頃襄王在迫切地尋求長生。那麼,楚頃襄王為什麼要追求長生呢?要解答這一問題,我們還是要從秦楚爭霸說起。
楚頃襄王十八年,楚國一獵戶射中了歸鴈,楚頃襄王聽說了此事,十分好奇,於是召見了他。獵戶真的僅僅是來送禮物給楚頃襄王的嗎?非也。
他一見到楚頃襄王,就故意激怒楚頃襄王,說楚頃襄王就像獵戶,只能為難韓魏這樣的國家,卻無法擊中秦國這樣的猛禽。
獵戶並不是尋常之人,他指出,楚頃襄王只要攻取大梁之南,就可以牽制韓國,切斷中原,完全吞併上蔡的所有郡縣。再全力對付定陶,就可以取魏國之東而滅魏。
他還指出,楚頃襄王要達成和趙國,燕國的合縱也簡單。只要奪取莒和即墨,此計就可成。屆時,燕國的遼東和越國的會稽也就成了囊中之物。
楚頃襄王時,秦國完全弱化韓國,已經成了楚國的心腹大患。然而,秦昭王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得到了韓國的許多城池無法據守,又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氣吞魏國和趙國。獵戶指出,楚國現在的轉機就是攛掇秦國對付魏國,等到秦國滅魏之後,一定會倦怠,這樣楚國就有機會重新獲得失地,再次南面稱王了。
談到這裡,獵戶突然巧施激將法,他直言楚國實力目前不如秦國,而秦國地理位置佔優,實力強大,楚王很難完成目標。楚頃襄王聽出了獵戶的想法,他突目露兇光,語含機鋒。「當年先王客死他鄉,都是拜秦王所賜。殺父之仇,沒有比這更可恨的了。為了報仇,當年的白公勝,伍子胥就曾經險些使我楚國滅國。如今,我楚國依然有方圓五千裡的土地和百萬士兵,怎麼會坐以待斃呢?」之後,楚頃襄王遊說列國,再次推行合縱,卻又因為秦王的進攻而作罷。
之後,楚頃襄王轉換目標,意圖和齊國,韓國一起謀取東周,周天子為保位子,派人遊說楚國令尹昭子,指出楚頃襄王目前實力並不夠,而奪取東周之地,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會引來其它國家的徵伐。楚頃襄王這才作罷。
由於接連失利,楚頃襄王開始和州侯,夏侯,鄢陵君與壽陵君等人交友,驕奢淫逸,不理朝政。大臣莊辛勸諫,反而被楚頃襄王罵了一頓。莊辛感到心寒,於是出走趙國。五個月之後,楚國接連被徵伐,失去上庸,漢北,西陵,郢都,巫郡和黔中郡。 楚頃襄王至此退居陳城,史書上自此楚頃襄王退居陳城之後,也改稱楚王為陳王。
楚頃襄王經過多年困頓,又想起了莊辛,於是又把莊辛迎了回來,問計於莊辛。莊辛指出楚頃襄王之所以接連失地,其實是因為忽視了隱匿的麻煩。這種行為就如同忙著捕捉小蟲子的蜻蛉和盯著蜻蛉的黃雀,沒有料到身後有正在舉著鉛膠絲的孩童和手持彈弓的公子王孫。當年的蔡國國君不正是這樣沾沾自喜,自以為與世無爭的昏君嗎?誰能想到楚國先君靈王正等著除掉他呢?
而今,楚頃襄王王給好友高官厚祿,與他們縱馬雲夢澤而不問政事,卻不知道穰侯和秦王就等著滅楚的行為,和當年的蔡國國君有什麼區別呢?楚頃襄王聽了這番話,深感受教,立刻封莊辛執珪,並加封莊辛為陽陵君,將淮北作為了莊辛的封地。
之後,為了防止楚國被徹底吞併,楚頃襄王號召楚國東部的十多萬士兵,向西奪取了秦國已經攻下的長江邊的十五座城池,變城池為郡縣,打退了秦國。之後,又助三晉伐燕,與秦國議和,把太子安排到了秦國做人質。
趁著楚頃襄王生病,秦昭王又想故計重施,囚禁楚國太子。聽說此事後,左徒黃歇求見範雎,提出如果放回楚國太子,楚國將有厚報於範雎。範雎想到楚國太子一旦成王,秦國就可以左右楚國,藉以謀趙,於是同意了黃歇的意見。然而,秦昭王卻對此一拖再拖,黃歇擔心楚王會改立陽文君之子為太子,於是幫助楚太子逃回了楚國。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太子熊元成功歸楚,同年,楚頃襄王去世。在他去世之前,他曾經迫切地希望得到不死之藥,似乎不老不死,就一定能夠反敗為勝,重獲郢都。然而,世上沒有不死之人,也沒有不亡之國。長生不老,無非只是夢想罷了。接下來,楚國將往何處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