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天下之求而不得:飲馬雲夢的楚頃襄王,為何要追求長生不老?

2020-12-24 海叔說春秋

戰國時期,諸國君主為求長生,遍尋各種方法。楚頃襄王晚年時期,有一他國人士曾經獻出不死藥給楚頃襄王。當侍女端著不死藥給楚頃襄王的時候,楚國的一個中射卻把藥搶了過來吞了。楚頃襄王大怒,要殺了中射。

眼見要人頭落地,中射靈機一動,直言他現在已經吃了不死藥,如果大王殺了他,他應該不會死。不過,如果他真的被大王殺了,那大王可就丟臉了,竟然相信世界上有不死藥這種東西。楚頃襄王無奈,只好放過了中射。

正如中射所言,不死藥畢竟是傳說而已,真的吃到肚子裡,其實一點用都沒有。不過,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楚頃襄王在迫切地尋求長生。那麼,楚頃襄王為什麼要追求長生呢?要解答這一問題,我們還是要從秦楚爭霸說起。

楚頃襄王十八年,楚國一獵戶射中了歸鴈,楚頃襄王聽說了此事,十分好奇,於是召見了他。獵戶真的僅僅是來送禮物給楚頃襄王的嗎?非也。

他一見到楚頃襄王,就故意激怒楚頃襄王,說楚頃襄王就像獵戶,只能為難韓魏這樣的國家,卻無法擊中秦國這樣的猛禽。

獵戶並不是尋常之人,他指出,楚頃襄王只要攻取大梁之南,就可以牽制韓國,切斷中原,完全吞併上蔡的所有郡縣。再全力對付定陶,就可以取魏國之東而滅魏。

他還指出,楚頃襄王要達成和趙國,燕國的合縱也簡單。只要奪取莒和即墨,此計就可成。屆時,燕國的遼東和越國的會稽也就成了囊中之物。

楚頃襄王時,秦國完全弱化韓國,已經成了楚國的心腹大患。然而,秦昭王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得到了韓國的許多城池無法據守,又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氣吞魏國和趙國。獵戶指出,楚國現在的轉機就是攛掇秦國對付魏國,等到秦國滅魏之後,一定會倦怠,這樣楚國就有機會重新獲得失地,再次南面稱王了。

談到這裡,獵戶突然巧施激將法,他直言楚國實力目前不如秦國,而秦國地理位置佔優,實力強大,楚王很難完成目標。楚頃襄王聽出了獵戶的想法,他突目露兇光,語含機鋒。「當年先王客死他鄉,都是拜秦王所賜。殺父之仇,沒有比這更可恨的了。為了報仇,當年的白公勝,伍子胥就曾經險些使我楚國滅國。如今,我楚國依然有方圓五千裡的土地和百萬士兵,怎麼會坐以待斃呢?」之後,楚頃襄王遊說列國,再次推行合縱,卻又因為秦王的進攻而作罷。

之後,楚頃襄王轉換目標,意圖和齊國,韓國一起謀取東周,周天子為保位子,派人遊說楚國令尹昭子,指出楚頃襄王目前實力並不夠,而奪取東周之地,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會引來其它國家的徵伐。楚頃襄王這才作罷。

由於接連失利,楚頃襄王開始和州侯,夏侯,鄢陵君與壽陵君等人交友,驕奢淫逸,不理朝政。大臣莊辛勸諫,反而被楚頃襄王罵了一頓。莊辛感到心寒,於是出走趙國。五個月之後,楚國接連被徵伐,失去上庸,漢北,西陵,郢都,巫郡和黔中郡。 楚頃襄王至此退居陳城,史書上自此楚頃襄王退居陳城之後,也改稱楚王為陳王。

楚頃襄王經過多年困頓,又想起了莊辛,於是又把莊辛迎了回來,問計於莊辛。莊辛指出楚頃襄王之所以接連失地,其實是因為忽視了隱匿的麻煩。這種行為就如同忙著捕捉小蟲子的蜻蛉和盯著蜻蛉的黃雀,沒有料到身後有正在舉著鉛膠絲的孩童和手持彈弓的公子王孫。當年的蔡國國君不正是這樣沾沾自喜,自以為與世無爭的昏君嗎?誰能想到楚國先君靈王正等著除掉他呢?

而今,楚頃襄王王給好友高官厚祿,與他們縱馬雲夢澤而不問政事,卻不知道穰侯和秦王就等著滅楚的行為,和當年的蔡國國君有什麼區別呢?楚頃襄王聽了這番話,深感受教,立刻封莊辛執珪,並加封莊辛為陽陵君,將淮北作為了莊辛的封地。

之後,為了防止楚國被徹底吞併,楚頃襄王號召楚國東部的十多萬士兵,向西奪取了秦國已經攻下的長江邊的十五座城池,變城池為郡縣,打退了秦國。之後,又助三晉伐燕,與秦國議和,把太子安排到了秦國做人質。

趁著楚頃襄王生病,秦昭王又想故計重施,囚禁楚國太子。聽說此事後,左徒黃歇求見範雎,提出如果放回楚國太子,楚國將有厚報於範雎。範雎想到楚國太子一旦成王,秦國就可以左右楚國,藉以謀趙,於是同意了黃歇的意見。然而,秦昭王卻對此一拖再拖,黃歇擔心楚王會改立陽文君之子為太子,於是幫助楚太子逃回了楚國。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太子熊元成功歸楚,同年,楚頃襄王去世。在他去世之前,他曾經迫切地希望得到不死之藥,似乎不老不死,就一定能夠反敗為勝,重獲郢都。然而,世上沒有不死之人,也沒有不亡之國。長生不老,無非只是夢想罷了。接下來,楚國將往何處去呢?

相關焦點

  • 楚國天下之身死國滅:那些伴隨楚國滅亡的名將們!
    因為這位年輕人,就是楚國太子熊完,而他的妻子就是秦昭襄王派給楚國和親的女子。為了保證自己的太子之位,不被陽文君的後人奪走,熊完聽從了黃歇的建議,逃回了楚國,沒有走上祖父的後塵。回到宮裡不久,楚頃襄王就駕崩了。熊完就這樣忐忑不安地坐上了王位。秦楚聯姻由來已久,自秦惠文王與羋八子,秦公主與令尹子蘭之後,楚頃襄王也娶了秦國公主。
  • 黃歇與楚國皇室並無血緣關係 為何能成為公子
    羋月想將其留在身邊時,他毅然決然選擇回到楚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得到了楚考烈王的重用,並成為了公子。然而,黃歇並非楚國皇室成員,為何也能成為公子呢?原因有三點。1、有遊說之功黃歇年輕時就到處遊學,見識很廣,很擅長辯論,因此他在遊說上首先為楚國立功。
  •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黃歇,為何將自己有身孕之妾,獻給楚考烈王?
    談秦說漢(335)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黃歇,為何將自己有身孕之妾,獻給楚考烈王?據史書記載,黃歇將自己有孕之妾獻給無後的楚考烈王,移花接木,生下太子熊悍,也就是楚幽王,不僅自己繼續得寵,還成功地改變了楚王室的血統。
  • 楚國晉國和秦國版圖相當,卻為何被秦所滅?
    第一,秦孝公:秦孝公是奠定基礎的人,經過變法,成功的將秦國從滅國的邊緣拉回來,保住了秦國,並且在其手上強大起來,二十餘年,從差點被魏兼併到揚眉吐氣的稱雄與六國,從「悲秦」到被稱為「強秦」,一生嘔心瀝血的為強國而奮鬥,屬於被累死的那種,其貢獻應該是最大的;第二,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將趙國從強國的位子上拉下來,通過「長平之戰」將趙國從巔峰直接打回原形,打到谷底,徹底毀掉了趙國統一天下的可能
  •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4個兒子都當國君,卻改變不了亡國的命運
    楚考烈王,羋姓,熊氏,名完,後人稱為「熊完」,楚頃襄王之子。當年楚國和秦國結盟,其實和熊完有一定關係。公元前278年,秦國攻打楚國,連下數城,一直打到楚國國都鄢郢,楚頃襄王被迫遷都,六年後,由於懼怕秦國再次攻打楚國,楚頃襄王派黃歇(春申君)去秦國議和,黃歇對秦昭襄王嬴政說:「秦國和楚國都是大國,若真火拼下去,必然兩敗俱傷,韓趙魏等過必定漁翁得利,不如秦楚聯盟,然後一起來攻打其他國家。」
  • 春秋戰國之楚國國君世系
    楚莊王八年,率軍到周都城郊,問王孫滿周鼎之輕重。十三年,滅舒國。十六國,伐陳國,殺夏徵舒。把陳國改為楚國之縣,後又讓之復國。6.楚莊王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兒子審繼位,即楚共王。楚共王十六年,晉楚鄢陵之戰中楚國失敗,共王眼睛被射中,楚將軍子反作戰時喝酒被共王所殺。7.楚共王在位三十一年去世,兒子招繼位,即楚康王。
  • 昭襄王野心勃勃圖中原,武安君怏怏不服遭毒手,範雎帷幄坑白起
    三晉之中最為強大的趙國主父因沙丘政變死於宮中,尚且年輕的趙惠文王尚無作為,南邊的楚國逐漸開始走向衰敗,西邊的齊國已經開始了兼併天下的大業,就當時的局勢來看,秦國東渡黃河介入中原政治迫在眉睫。伊闕之戰後,秦昭襄王給楚頃襄王寫信說,自己準備匯集天下諸侯和楚國「爭一旦之命」,什麼意思呢?就是準備和楚國大打出手,決出個雌雄來。楚頃襄王非常害怕,於是和秦國講和,娶了秦國的女子。公元前281年,楚國出現了一位縱橫家,建議楚頃襄王合縱攻秦,秦國得到消息之後,白起率兵伐楚,攻佔了楚國都城,白起受封武安君。
  • 春申君黃歇是楚國王室嗎?他為什麼能被封為春申君呢?
    黃歇曾經隨同楚國太子完質於秦國,遠離故土,異鄉為伴,兩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誼。後來,楚頃襄王病重,太子完得到消息後便找到黃歇商議,太子完對黃歇說:「如今君父病重,我卻身在異國不能床前盡孝。」黃歇明白太子完是在擔心萬一楚王去世,而他又不在楚國,那麼楚國王位一定會落入他人之手。現在兩人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早已是榮辱與共,想到此處,黃歇說:「請讓臣為您排憂解難。」
  • 《大秦賦》羋啟之謎:當上了秦國丞相,為何又變成楚國國君?
    眾所周知,當年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宣太后扶持嬴稷(秦昭襄王)繼位,因為宣太后出自楚國羋姓,因此秦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存在「楚系勢力」,宣太后去世後,華陽夫人是另一位羋姓代表,而且,華陽夫人對嬴政的父親嬴異人(秦莊襄王)有提攜之恩,若無華陽夫人,嬴政父子都無緣成為秦王。正是因為華陽夫人在秦國地位特殊,因此,人們猜測,羋啟可能是華陽夫人的侄子。
  • 要顏值有顏值,要演技有演技,看春申君如何忽悠秦王的
    一旁瑟瑟發抖的楚頃襄王看到春申君,心情轉憂為喜:要得,派他去忽悠忽悠,反正死馬當活馬醫吧。於是春申君上路了,送行那天,楚頃襄王心情很複雜:「大哥,您保重!我會幫你照顧好嫂子的。」春申君的心情也很複雜:「點背不能怪社會,誰叫自己攤上這麼一個窩囊主子呢。別急,誰說我要去秦國呢?這事兒一封信就可以搞定。嫂子還是我自己照顧吧。」
  • 揭秘戰國四君子:春申君黃歇之死因
    黃歇,戰國時期楚國江夏(今武漢市江夏區)人。錢穆、金正煒、楊寬都認為他是楚頃襄王的弟弟。他遊學博聞,能言善辯,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於世。他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 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竟然熬死了六國14位君王
    據統計,在秦昭襄王統治時期,六國的君王被他熬死了十五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被他熬死的各國君主。楚國兩位,楚懷王、楚頃襄王楚懷王秦昭襄王繼位時,楚國的君主還是楚懷王,楚懷王是秦惠文王的老對手,他曾被張儀戲耍而發兵攻打秦國,卻喪兵辱國被打回老家。
  • 春申君黃歇「移花接木」,對楚國影響太大,但故事可能是假的
    春申君,本名黃歇,楚國人,他博學多識,擅長辯論,因此被楚頃襄王重用。《史記》中有兩處記載,可以看出黃歇的才能。第一件事是黃歇出使秦國。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楚傾襄王深感局勢之危機,派黃歇赴秦國求和,黃歇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告訴秦王秦楚都是大國,若秦楚大戰,則兩敗俱傷,其他五國求之不得,不如秦楚結盟,共伐其它五國。秦昭襄王果然被黃歇說動,停止攻打楚國,並派人向楚國送去厚禮,從此秦楚結盟。第二件事是黃歇護主歸來。
  • 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什麼概念,六國君主被他熬死了15個
    到了秦國之後,嬴稷在右相樗裡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擁立下繼承王位,這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戰國時非常有名,光是他在位時間就比較厲害。他在位56年,是秦國戰國時期在位最久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六國君主被他熬死了15個。我們看一下各國被他熬死的君主。齊國:3個秦昭襄王繼位的時候,齊國是齊宣王在位。
  • 楚懷王為何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
    認為秦國有吞併天下的狼子野心,去了必定兇多吉少。還一派是以公子蘭,也就是楚懷王的次子為首的王族們,極力支持楚懷王去。他們認為這是秦昭襄王的誠意,怎麼可以拒絕呢!楚懷王也覺得按親戚來算,秦昭襄王他媽還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呢,而秦昭襄王也算得上是外甥,好歹都是親戚,還能對自己下黑手?所以在公子蘭等人的鼓動下,他帶著不多的隨從,就去了武關。
  • 鄭袖真的聞不到楚懷王身上的氣味嗎?為何魏美人見楚懷王時用扇子...
    歷史上的楚懷王叫熊槐,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楚懷王是禮樂文明培養出的最後一代國君。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昭滑、陳軫、蘇代、田忌、公孫衍、靳尚等人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楚國一度人才濟濟,國勢大盛;中後期他誤信秦說客張儀,毀壞齊、楚聯盟先後敗於秦、齊,失去漢中等地。又誤用佞臣令尹子椒、子蘭,寵愛鄭袖,排斥屈原,導致國家一步步走向衰落。後楚懷王入秦被扣,死於秦國。
  • 秦莊襄王:為什麼秦滅東周意義重大?
    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名異人,後改名子楚,是秦昭王之孫,秦始皇之父。他在位只有三年,但是繼位當年就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那就是滅亡東周。為什麼說這件事意義重大呢?各大強國也要得到周王室承認,才會被廣泛認可是春秋霸主。在戰國時代,諸侯兼併加劇,小國消亡,東周實力持續削弱,但是仍然成功佔據天下共主的地位。韓國、楚國、秦國都曾有意兼併周國,但是迫於周國的地位和諸侯的反對,都沒有實現。如秦武王志在「車通三川,窺周室」,也僅僅到東周走了走,而沒有真正兼併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