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

2020-12-24 澎湃新聞

【四史教育】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第一輯)

2020-07-25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翻譯者——陳望道長年工作、生活的地方。陳望道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成員之一,他在復旦大學任職近50年並擔任校長25年,對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1920年,隨著陳望道翻譯的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出版,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系統地引入中國,也為不久後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對此後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

「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100周年主題展線上微展覽,

共同品嘗「真理的味道」。

這本《共產黨宣言》1848年誕生於歐洲,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性文件,在英國倫敦出版,第一版是圖中所示的德文版。這一年馬克思30歲,恩格斯28歲。

1915年1月,陳望道赴日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他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新思潮,也時刻關注中國的前途命運。1918年,他以「望道」署名發表《橫行與標點》一文。「望道」,意在為國家謀求道路。

「一師風潮」歷史照

陳望道留日歸來後,到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教,大力倡導新思想、新文化,大膽改革語文教育,倡導白話文和新文學。北洋軍閥政府為反對新文化運動在浙江興起,以莫須有的罪名要求學校撤職查辦參與者,直至下令解散學校,「一師風潮」由此興起。

「一師風潮」後,經邵力子推薦,陳望道回義烏分水塘專心翻譯《共產黨宣言》,這時,他只有29歲。1920年6月,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譯稿委託俞秀松交給陳獨秀,陳獨秀直接參與校對,並將其稱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立即付梓出版。

陳望道在浙江義烏老宅的柴房中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譯書的底本是幸德秋水的日譯本《宣言》,同時也參照了英文譯本,日譯本就刊登在這本《社會主義研究》中。上圖就是1915年傳入中國的英文版《宣言》和國內孤本《社會主義研究》。

1920年4月下旬,《宣言》翻譯完成,陳望道將譯稿帶回上海。8月,在共產國際的資助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秘密成立的又新印刷所問世。上圖就是位於辣斐德路成裕裡,也就是現在的復興中路221弄外景。

這是畫家餘曉夫創作的油畫《真理的味道》。油畫反映了陳望道翻譯《宣言》時誤把墨汁當紅糖吃掉的場景。墨汁為什麼那樣甜?原來,真理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紅糖更甜。正因為這種無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源,無數的革命先輩才情願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難。

上圖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印刷的若干陳望道譯本《共產黨宣言》。其中首版《宣言》由於印刷倉促,將書名錯印為「共黨產宣言」。

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綱領性文件之一,除了陳望道譯本外,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共產黨宣言》還有6個譯本。

信息來源:國歌展示館

原標題:《【四史教育】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第一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浙江上虞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
    王力湛 攝中新網紹興9月8日電(項菁 章海寧)《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全國僅存12本,其中,保存完好的一本被珍藏在上虞區檔案館。9月8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舉行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活動,通過座談會、主題展等內容重溫宣言精神,弘揚信仰力量。
  • 夜讀黨史252丨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今年是陳望道《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問世100周年。1920年2-4月,陳望道在故鄉義烏分水塘翻譯了《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8月在上海出版。
  • 附屬華山醫院黨委組織領導幹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參觀活動
    為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下簡稱「四史」)學習教育,根據華山醫院「四史」學習教育安排,6月10日下午,黨委書記鄒和建、院長丁強帶領院領導班子成員和職能處室負責人前往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參觀「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和「溫暖的迴響——上海市助力全國脫貧奔小康檔案文獻展」。
  • 做《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義烏市舉辦「追望大道」系列...
    做《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義烏市舉辦「追望大道」系列活動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 2020-07-02 2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史」故事|上海市檔案館:在時光隧道裡,閱讀歷史的真實
    真理的味道《共產黨宣言》由馬克思、恩格斯於1848年2月在倫敦發表,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但是,您知道第一版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是怎樣誕生的嗎?其實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共產黨宣言》的部分內容就通過《萬國公報》《民報》等刊物傳入中國。
  • 《共產黨宣言》首個中譯本出版百年,上虞這樣...
    100年前,年輕的陳望道挑燈夜戰,奮筆疾書,專注地翻譯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100年後的今天,中共紹興市上虞區委員會聯合復旦大學、上海市檔案局(館),隆重舉行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主題活動,重溫宣言精神,感悟信仰力量。
  • 《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故事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20年初,陳獨秀、李大釗籌劃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本書初版1000冊,同年9月再印1000冊,封面書名更正為《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肖像的底色也從水紅色改成了藍色。到1926年5月止,共印行了17版之多。後來國民黨將《共產黨宣言》定為「禁書」,不準再版。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全本,對於宣傳馬克思主義,推動中國革命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聽小康路上的檔案故事,上一堂鮮活的「四史學習教育」課
    在本月開展的上海市「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中,上海市檔案局(館)舉辦豐富活動,挖掘檔案中的珍貴記憶,成為全市幹部群眾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圖說:檔案裡的鮮活故事為觀眾帶來生動的四史學習教育課。孫雲 攝昨天,記者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看到,底層大堂參觀者川流不息。
  • 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新華社上海7月5日電 題:永恆的明燈——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季明、楊金志、吳振東、郭敬丹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出現在雷鳴以前。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成為一道劃破暗夜的閃電。
  • ——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成為一道劃破暗夜的閃電。  1920年的中國風雨如晦,但也孕育勃勃生機。這年8月,由陳望道翻譯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思想、科學社會主義的標誌性著作就此在中國傳播開來。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鑄魂、引航作用。
  • [視頻]百年來,心信而行遠……他們都成了陳望道的「粉絲」:「我以...
    今年是語言學家、教育家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他和又一批青年師生一起,在「七一」之際走進五角場外、國福路上的陳望道舊居,參觀《共產黨宣言》展示館,親眼見到了陳老用過的筆墨和硯臺,對《共產黨宣言》的翻譯故事感觸更深一層。
  • 澎湃評論|讀懂《共產黨宣言》刊行百年的世紀風採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中高度評價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該書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熔鑄思想定力,保持跋山涉水的精神狀態《共產黨宣言》刊行百年的歷史,就是一份厚重雋永、回味悠長的思想記憶史。
  • 【學習「四史」】漁陽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諸個「第一」
    今年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創建100周年,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這三件影響中國歷史、載入史冊的大事都發生在漁陽裡,建黨前的相關籌備活動,也都發生在漁陽裡。
  • 浙藝舉辦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
    結果母親進門一看,兒子正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把墨汁當紅糖了,嘴裡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個小夥子叫陳望道,他在老家浙江義烏翻譯中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時的情景,留下了這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經典故事。
  • 學習「四史」 回眸校史(八)| 建國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
    儘管當年中國共產黨處於極其困難的境地,但我們黨仍然開辦了一些學校,培養了一批懂外語的革命幹部。這些學校在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建黨初期的外語教育 上海外國語學社1920年9月,在上海創辦的「外國語學社」,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外國語專門學校,也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李大釗、陳獨秀在北京讀了《共產黨宣言》的英文版,深為讚嘆,以為應當儘快將此書譯成中文。在當時的進步知識分子中,也不乏為新時代催生而充當普羅米修斯的人物。戴季陶是孫中山的秘書,又是陳獨秀眼中的社會主義理論家,戴季陶當時確實極為關注馬克思主義理論。希望將馬克思主義一些重要著作翻譯成中文。最為迫切的就是要翻譯馬、恩的《共產黨宣言》。
  • 365行動-籤言、手繪、紀錄片 創意描摹「宣言精神」 「新」火傳承...
    這一行動將覆蓋46個二級黨組織、939個支部和1.9萬餘名黨員,計劃每周一個院系接力開展「賡續紅色百年」主題活動,每天展示一個支部主題黨日,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官微將推出系列報導,聚焦各支部積極行動起來,傳承紅色基因,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考茨基著的《階級鬥爭》,以及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周恩來:找不到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心病啊!周恩來1920年赴歐洲之前就讀過《共產黨宣言》。這一年,周恩來22歲。1921年3月,他經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