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aterials》:要不要做博後?打算去工業界的別瞎折騰了

2020-12-20 木木西裡科技

你要不再想想?

博後,一不小心就成千老了——千年博士後

雖然部(si)分(da)學(tian)科(keng)專業做博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教職工作,但是過去幾十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歐美的博士畢業生中只有5%最後從事了教職的工作,而其餘的大部分人主動或者被動的進入了工業界。因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博後需要經歷一個職業目標的轉變。但是在一些課題組中存在「發不出好文章的人才去工業界」之類的觀念,這種觀念在無形中增大了博後在進行職業選擇的壓力,使得他們在嘗試向工業界轉型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能力,甚至對一開始為何而做科研產生自我懷疑。因此,博後做到後面已經成了一種執念,一期又一期的做下來,最後教職沒找到,工業界的機會也錯過了,處境就很尷尬了。

(圖片來源: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014, 39(12):571-573.)

扎心了老鐵。(圖片來源:知乎)

針對這一困境,《Nature Materials》今日發表了文章,採訪了一些在學術界和企業界都有過經歷的科研人員。來自英國的Nessa Carey博士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工業界和學術界都有著豐富的經歷。她曾在Pfizer等製藥公司擔任過高級研究員的職位,而現在她還是帝國理工學院的客座教授。她認為,雖然博後一直做下去可以逃避因合同到期而不得不進入社會的壓力,但是長期來看這只是對你的老闆(如果資金充足的話)是件好事,因為你已經對工作環境熟悉了,工作更有效率,卻不利於個人的職業發展。做博後和做博士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經歷過的人都懂得。

你沒看上工業界,工業界也沒看上你啊

有些博後認為,我比博士畢業生多做了幾年的研究,教職找不到,在業界找個工作還不是碾壓其他人?還真不一定。在2018年,《Nature》就以「Why a postdoc might not advance your career」為題發表文章,給博後潑了一盆冷水。而在這次的採訪中,Nessa提到,博後的競爭力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你在某一個領域深耕多年,具有遠超其他人的實驗技能和理論知識的積累;而另一方面則關乎博後訓練的本質,即你證明了可以將一個領域積累的知識和技能與其他不同領域的研究相結合併取得成果。但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除了一些新興的方向,工業界大部分領域的技術都已十分成熟,因此工業界只需要受聘者具有相關的技能和學習能力就可以了,而博士畢業生就已經滿足了這一要求。因此,你的博後經歷對企業而言價值沒有想像中的高。

Nessa的這一觀點在Shulamit Kahn,一位來自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對企業代表的採訪中也得到了印證。有些代表表示他們會更傾向於招有博後經歷的應聘者,因為他們認為能夠找到好的博後職位代表應聘者是最聰明的。但也有些代表表示,博後(特別是製藥相關的)在學術界多年所養成的一些科研習慣反而不利於他們之後在企業的發展。這些代表特別提到,他們寧願應聘者沒做過博後,這樣這些應聘者在入職之後就會更快的學習企業的科研方式,藥物也更快的能獲得FDA的批准。

錢和學術夢,你選哪個?

那麼博後在工業界的起始工資水平會比博士畢業生高嗎?針對這一問題,Shulamit及合作者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Nature Biotechnology》中(Kahn, S. & Ginther, D. Nature Biotechnol.35, 90–94 (2017))進行了討論。文章提到,除了學術界的終身教職職位,其他工作並不會因為你的博後經歷而給你更高的起薪。此外該文章還指出,大部分人在花了幾年做博後之後,既在經濟收入上做出了犧牲,又沒找到理想的教職,所以如果想賺錢的話還是儘早或者乾脆不做博後為好。而來自GlaxoSmithKline的Malcolm Skingle也對薪資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Malcolm在GSK公司負責與學術界聯絡的工作,他認為有些博後過高的看待了自己在藥物研發方面的能力,卻沒有意識到真正開發出一種新藥物所要經歷的重重困難,以及自己也只不過是龐大的團隊中的一名成員。因此,在這些博後真正在團隊裡證明自己的價值之前,企業並不會因為他們過往的經歷而在薪酬上區別對待。

不然那些半路出家轉碼農和做諮詢的都是哪來的?

(圖片來源:網絡搜索)

及時止損,回頭是岸,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因此,《Nature Materials》給出的建議就是如果有去工業界的打算,那麼就要在讀博階段就儘早開始準備,腳踏實地,以互惠互利的方式擴充自己的人脈網絡,認真了解公司對職位的需求而準備簡歷。到了面試環節,只需要根據公司對面試的側重點進行針對性的準備,那麼職位就在向你招手了。採訪的最後,幾位受訪者鼓舞大家到,每一個職位都是對你的鍛鍊,即使這份職位並不是你的首選,但是你也會在結交新的朋友以及擴充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中獲得成長。職業規劃並不可怕,它就是一個將自身的數據與這個世界的數據找到一個最佳契合點的過程。已經獲得理化博士學位的你一定可以做好,即使有一時的迷茫,但多年科研所訓練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也會幫你逐漸找到答案。即使不在學術界工作,你一樣可以成為科學家。#木木西裡#

內容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發布!蓋亞望遠鏡完成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定

H指數103,被引用超過4萬次,趙宇亮院士Nature系列部分代表作

npj: 本刊高被引作者的新成果—主動學習預測熱電功率因子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拿了5個offer,最終還是去做師資博後——土博孕期求職的艱難選擇
    某文科類211,學院面試過了,學校人事處卡第一學歷,且查詢說已發論文儘管是JCR分區1區,但是學校不認,只能當普刊並要求做師資博後,達到1A-或2B文章轉講師,博後進站出站無評價體系,算該院第一個師資博後,待遇奇差,個位數(補充:5萬元包幹)一年無任何配套。優勢:專業對口,方向齊全,本碩博學位點齊全,平臺不錯。 3.
  • 男人到四十,還在這三件事上「瞎折騰」,註定勞碌命,要改
    人到四十的我們,正處於承上啟下的年紀,做人做事得有個分寸,倘若仍然在這四件事上「瞎折騰」,就註定了勞碌命,到了中老年,少不了心生遺憾。那麼究竟是哪四件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第一件事:跟人合夥做生意。錢非萬能,然而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 這些星座生氣最冷靜,既不說狠話,也不瞎折騰
    獅子座人生氣時最冷靜,既不說狠話也不瞎折騰。他們會克制好自己的情緒,絕不會肆意說一些口不擇言的狠話來氣你;若你也願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與他們好好溝通,獅子座人也是一個怕麻煩的人,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瞎折騰把彼此關係鬧得很僵。儘管生氣的是自己,不過他們卻懂得採取別的方式來舒緩情緒。既能在冷靜的情況下不傷害到別人,也能保持自身的涵養和理智。
  • 人到中年,特別是上了五十歲的男人,就不要再「折騰」這3件事了
    年少的時候,我們渴望大海,在內心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大海深處自由翱翔。長大成人了,我們終於擁有了堅硬的翅膀,也有了掌控世界的能力,我們起帆遠航,去追尋自己的夢。人到中年,特別是上了五十歲,我們的身體和精力開始走下坡路,就算再勇猛,終究是感覺到力不從心了。
  • 餘生,學會安靜,別再折騰
    小的時候喜歡吃雪糕,只因為它是雪糕,現在喜歡吃的東西,只是因為熱量不高……」的確如此,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似乎一直都在熱衷於折騰自己。為了保持好身材而放棄了喜歡吃的食物,年紀輕輕的就讓胃出了問題。為了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即便身不由己,也不得不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可是你要知道,過分的在意一件事情,你終究會敗給現實。
  • 牛群從馮鞏相聲搭檔到無人問津:人生可以折騰,但是不能瞎折騰
    那馮鞏和牛群為什麼會分離,分離後的牛群又去幹什麼了呢?其實,牛群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本來相聲說的好好的,但牛群卻突然想要做生意,他告訴馮鞏,自己想要另另謀生路,下海經商,讓馮鞏再找個搭檔。於是,就告別了相聲舞臺,開始做生意。
  • 沒事兒別瞎折騰,不然後果堪憂
    沒事兒別瞎折騰,不然後果堪憂文/有疾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要說西漢末年,雖然不至於說富裕到什麼程度吧,但是也沒有窮到哪裡去。那個時候的西漢邊境和平,除了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和嚴重的土地兼併之外並沒有爆發什麼農民起義。也就是說百姓們怎麼都處於一個能活下去的狀態。但是這一切在王莽上臺之後短短的數年間就完全變了。
  • 為什麼要說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在瞎折騰
    說起來,這種把國家的存亡押寶似的押在一個刺客身上的做法實在是有點兒幼稚可笑,他反映的實際上是一個人的無知、無奈和不成熟,也就是說,這是燕太子丹在瞎折騰。(田光與燕丹 圖片來源於網絡)燕太子丹的這一做法,燕國幾乎沒有人支持為了實現這一願望,這個燕太子丹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燕太子丹曾經在趙國做人質,而嬴政也出生在趙國,兩人曾經是兒時的朋友。
  • 別瞎折騰了!這些減肥方法根本沒用
    別再瞎折騰了!這些減肥方法根本沒用,你還在傻傻嘗試嗎? 方法1、水果代餐
  • 丈夫的瞎折騰,斷然無視妻子的眼淚,卻被兒子的一句話而驚醒
    一切不切實際的行動,都是瞎折騰!男人為什麼喜歡瞎折騰?一步一個腳印不好嗎?歸根結底:欲望衝散了理智,好勝佔據了心靈。一番折騰之後,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是否後悔?只因為他喜歡折騰,還是瞎折騰!小孫的妻子張麗,是個很本分的人。婚前沒要彩禮,婚後一心持家,雖然沒有參加工作,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把兒子養的健康向上。
  • 博士畢業去高校難度大嗎?
    我博士畢業那年假意去找了找教職,發現京、滬地區的大學,對於化學專業的畢業生,沒有nature子刊(當然不包括nature comm)及以上,根本不搭理你好嗎?你聽到的只是:「哦,我們看看你的資料」,或者「要不要來做博後呀,我們待遇挺好的喲」。提交材料之後,要是不做博後,你和他便再無交集。
  • 別瞎折騰,後天改善從三方面入手
    時常會聽得這樣的對話,媽媽對別人家寶寶又黑又亮的頭髮表示羨慕,言語間總要問一句:「給寶寶剃過胎髮嗎?」事實上,不少地方都存在滿月給寶寶剃掉胎髮,之後長出來會變黑變密的說法,但這其實並無科學依據。盲目對寶寶進行這類操作,反而可能給他帶來傷害,寶媽們可千萬別瞎折騰。
  • 生活依舊少不了瞎折騰!
    我曾經在豆瓣偷偷暗戀過一個姑娘——少林修女。雷軍曾挖她去小米未果,後來手機公司破產,修女去學跆拳道、畫畫和鋼琴,現在都已經能用「畫」講段子辣!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有滋有味。可你卻總有那麼多「但是」:「麻蛋,世界這麼大,老子也要去看看!(已經說了第10000次吧)但是…沒有錢。」「我也想寫書(都已經過去18年)但是……沒時間。」「娘娘的身材好棒啊!我也要去健身!
  • 牛群放著相聲不好好說,為什麼屢次三番的瞎折騰?
    換搭檔、做生意、搞攝影、辦雜誌、當縣長,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折騰一番 。每當牛群折騰一番,灰頭土臉的回來找馮鞏,要求繼續合作說相聲,馮鞏先生都會重新接納他。對此,牛群也是十分感激馮鞏先生,他曾經在鳳凰衛視的節目《魯豫有約》當中公開的說,為了表示對馮鞏的感激,喝酒的時候曾經給馮鞏下跪!
  • 好萊客大咖評測 | 年輕人家裝就愛瞎折騰?網易華南主編有話說
    ▲好萊客諾斯系列 玄關如果你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你可以在家裡留出一個玩音樂的角落,即便沒有閃亮的舞臺,也能做自己的觀眾。   或許在一些人眼裡「高品質」被認為是奢侈、昂貴的代名詞,在長輩眼裡更是「浪費」「瞎折騰」的表現。難道高品質生活一定要高消費嗎?其實不是這樣的!
  • 陳建斌新劇《愛我就別想太多》:奇葩男人大聚會,來回折騰不怕累
    陳建斌、潘粵明和李一桐主演的都市喜劇《愛我就別想太多》開播至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幾個主要男角色的奇葩愛情觀了。對待愛情,李洪海、莫衡、布國強、趙文波這四個男角色各有各的理想,並且為了這份理想,不惜上下來回的折騰,累並快樂著。
  • 陳建斌新劇《愛我就別想太多》:奇葩男人大聚會,來回折騰不嫌累
    陳建斌、潘粵明和李一桐主演的都市喜劇《愛我就別想太多》開播至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幾個主要男角色的奇葩愛情觀了。對待愛情,李洪海、莫衡、布國強、趙文波這四個男角色各有各的理想,並且為了這份理想,不惜上下來回折騰,累並快樂著。真是:奇葩男人大聚會,來回折騰不嫌累。
  • 李安:要和整個工業界、觀影文化去鬥爭 |直擊北影節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魏晨曦編輯丨張風屹「一個人是扭不過機器的,要和整個工業界、觀影文化去鬥爭。」「我在做《少年派》的時候,不可能去排練一隻老虎和小孩在海上漂流,還有帆船沉船這些東西,我不可能在看到實物後再做戲劇的聯想,所以我必須依賴數位技術、虛擬模型找靈感。」幾年後,李安的又一部3D電影《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上映了,這次李安挑戰了3D/4K/120幀的格式。
  • 折騰的生命,更有意義!
    什麼百萬富翁、大英雄、大幹部,那都與咱無關。咱老百姓伺候好地裡的莊稼,有個好收成,這比什麼都強。於是,有的受了影響,便安穩在家種起了地,稍有不安份的人便外出打工。而那些不安於現狀的人,總想掙脫父輩的束縛去搏一搏,去闖蕩。於是便有了類似馬雲、李嘉誠、王健林、柳傳志等等成功企業家、富翁等。他們的成功絕大部分緣於不安於現狀的折騰,一種生命的折騰。
  • 別瞎折騰了!這些減肥方法根本沒用,你還在嘗試嗎?
    別再瞎折騰了!這些減肥方法根本沒用,你還在傻傻嘗試嗎?方法1、水果代餐減肥你還在選擇代餐減肥,過度節食減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