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位總裁開始直播「帶貨」,直播真的能成「救命稻草」嗎?

2021-01-18 娛樂獨角獸

文 | 直言不會

從燃起市場嗨點到因疫情紅利而全面引爆,直播帶貨引發全民浪潮、總裁下場,不過短短幾個月。

今年以來,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加碼市場的同時,可以看到諸多具有大眾知名度的企業及其總裁紛紛投身直播隊伍,且隊伍名單越來越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百度董事長兼總裁李彥宏、攜程董事長梁建章、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盒馬鮮生總裁侯毅、林清軒總裁孫來春、良品鋪子總裁楊銀芬……CEO直播帶貨蔚然成風,也成為企業營銷與自救的新標配。

與此同時,隨著六月的到來,天貓618已然吹響號角。據悉今年天貓618將有超600位總裁亮相淘寶直播,其不乏華為、榮耀、聯想、歐萊雅、蘇寧易購等品牌。目前,華為全球產品總裁何剛、榮耀總裁趙明、蘇寧易購集團零售總裁侯恩龍、網易嚴選CEO梁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等人已初戰告捷。

顯而易見,繼薇婭、李佳琦打響直播電商第一槍,羅永浩掀起全民帶貨高潮後,躋身萬億市場的總裁們成為了直播電商2.0時代的主基底色,直播也隨即成為企業與行業的新「標配」。

「總裁們」躋身萬億市場,直播帶貨是自救稻草還是未來趨勢?

2020年開局,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重構著人們的消費方式。此消彼長下,直播電商的星火越發燎原。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同比增長226%。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直播電商業態將更加豐富,入局主體呈現多樣化,預計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在2020年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市場規模將比2019年翻一番,接近萬億大關。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直播用戶規模已達5.6億,即40%的中國人、62%的網民是直播用戶。而據前段時間智聯招聘和淘榜單發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春節後1個月內直播相關崗位的招聘人數增加了132.55%,平均薪資高達9845元/月。

在主播規模、用戶規模以及線下門店等入局勢力迅速攀升之際,各品類市場的企業與總裁也在著手試吃直播帶貨這塊美味的蛋糕。

除了引起市場大範圍討論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多平臺直播帶貨外,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首場直播交出了超2000萬的銷售成績單後接連上場,五個月內完成10場直播,並將直播間完成了「百變大咖秀」;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與央視新聞主持人朱廣權、撒貝寧等人聯合進行的家電直播活動,吸引了超2300萬人次觀看,總銷售額破5億元;良品鋪子總裁楊銀芬和演員劉敏濤聯手開啟的抖音直播首秀,吸引了超300萬人觀看,累計下單8820單,良品鋪子漲粉超7萬……

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親自上陣試水直播帶貨,被網友譽為「帶貨女王」的董明珠坦言自己直播帶貨的初衷是為經銷商探路,以助力線上與線下的良性融合,並表示「直播是一種新形式,其中思想交流和服務最重要」。而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在接受採訪時亦表示,企業要積極關注市場變化、主動適應,現在不少企業都加入了帶貨行列,自己也有進行嘗試的意願。

一邊是總裁們按耐不住躍躍欲試做主播的心,另一邊,隨著天貓618的到來,600位總裁終於等來了舞臺,且成效顯著。其中,華為全球產品總裁開播展示了「總裁同款」手機,帶動華為旗艦店增粉量高達日常的10倍;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的直播首秀10分鐘內觀看人數破百萬,全場總觀看量達400萬;蘇寧易購集團零售總裁侯恩龍直播亦帶動銷售比平時提升100%。

疫情的到來是個分水嶺,也是個催化劑,它一度拖拽著公眾線下生活的停滯,卻也推動了電商直播的進一步爆發。但總裁直播帶貨會成為未來趨勢嗎?這一問題的答案並不能給予完全的肯定。

目前來看,總裁試水直播往往只是盛大的營銷活動,總裁畢竟不是專業的銷售人員,也非專業主播,他們的才能是管理,是掌舵企業的未來。但話說回來,這一舉動在當前的特殊時期,是對企業內部的提振,亦是對市場所展現出的誠意與重視,且基於市場成效,直播不排除將成為企業品牌營銷的新「標配」,而非一門看重市場收益的生意。

直播電商2.0時代,與企業聯手成各平臺發力新方向?

充斥在各平臺間的直播電商大戰,在2020年進一步升級。

在移動互聯和各平臺流量池的雙倍加持下,攜帶商機與社交屬性的直播電商擁有了不可估量的潛在機會。目前市場上除了頻繁被討論的淘寶、抖音和快手外,京東、蘇寧、百度、拼多多、小紅書,甚至鬥魚、YY等平臺也紛紛投身電商直播浪潮,並一再加碼。

在直播電商的燎原景觀中,攻勢最猛的毫不意外是阿里巴巴。自2016年起步以來,淘寶直播進行了大跨步式的開疆擴土,尤其是這兩年,從2019年首開淘寶直播購物日,到2020年升級為首屆直播購物節,在直播購物節期間召集超1萬家線下門店集體開播,打造萬人團的直播規模,並欲扶植、培育 100 家營收過億的MCN直播機構,投入百億級資源,培養 10 萬個月入過萬的中小主播……阿里在直播板塊的野心可見一斑。

據淘寶直播最新數據顯示,2月以來共計超過1200個品牌啟動門店直播,累計直播場次達45萬場,直接些講,相當於每天有4000個門店在全國各地做淘寶直播。與此同時,阿里方面日前表示,阿里本地生活大學正式運行,將在2020年培訓認證10萬名直播主播,以服務10萬家本地生活商家開設直播間,目前已開始對周黑鴨、仟吉等品牌門店員工開展全線培訓,以實現店鋪全量上線直播的目標。

結合巨頭的布局以及今年以來的市場趨勢,不難捕捉到一絲訊號:企業參與直播電商,成為包括阿里在內的諸多平臺2020年發力重點。

那麼企業及線下門店為什麼能在今年捕捉到直播電商之風?這一問題其實並不難理解,首先自然是疫情影響,實體經濟遭遇重創,恢復期內的市場至今也沒有等到公眾線下的「報復性消費」,壓抑日常消費的公眾反而在線上通過直播電商尋得了釋放出口。

而企業參與直播電商,也符合市場內部發展需求,畢竟與網紅以個人或團隊為組織的選品不同,企業及線下門店在直播帶貨過程中,一方面在貨源質量上和介紹上擁有更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也省去了中間商環節,能夠與消費者進行直接溝通對話,且在後續售後服務等方面也更有保障。

當企業線下門店業務越發適應直播電商,直播電商對其的賦能便不僅僅是提高銷量業績,其在讓利消費者、強化品牌形象的同時,也進一步實現了平臺、品牌與消費者的三方共贏。需注意的是,雖然企業參與直播電商尚處於紅利期,但同線下一樣,線上直播電商也需要產品質量的保證,公眾甚至會對產量供給、成體系的銷售系統和物流配送等方面的要求更為嚴苛。

於企業和品牌而言,總裁直播這一新營銷模式固然有效,但面對更為嚴格的消費者,產品依舊是邏輯體系裡基礎且關鍵的一環。屬於直播電商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疫情黑天鵝,直播帶貨成救命稻草
    也是在這個情況下,直播帶貨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鄭州,傳統批發市場錦榮商貿城的商家紛紛拿起手機,人生中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在臨沂,因為工人們沒辦法正常上班,快手主播陶子發動家人齊上陣,希望能儘快把貨發出去。 除此之外,不少線下廠家也把直播當成重要的銷售渠道。
  • 明星直播帶貨,CEO也去直播帶貨,直播很香嗎?
    文/冰藍最近,直播電商真的太火了,明星們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列。無戲可拍的2020年,讓昔日熱鬧的演藝圈變得一片沉寂,於是明星們相繼出現在各大直播間。單是天貓平臺就有劉濤、吳亦凡、鄭爽、歐陽娜娜、李易峰、華晨宇、王俊凱等300位明星、歌手進駐,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直播潮。明星們的到來,讓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變得星光閃爍,收割了不少流量和話題度,更是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紀錄。明星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直播帶貨的退貨率為什麼這麼高?
    2020年,直播電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售神話,以至於有很多商家把直播電商當成了救命稻草,覺得只要抓住了直播電商,就抓住了希望。然而,並不是每一根稻草都可以救命,與銷量神話如影隨形的,是居高不下的退貨率,據國內一家知名直播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toC直播的衝動消費會帶來大量的退換貨,女裝退貨率可達50%-60%。這意味著沒賣出去10件女裝,可能就會有5件被退回。
  • 明星帶貨忙,劇本在線賣,直播成影視圈「救命稻草」?
    4月20日晚,演員李小璐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引發網友關注。早在開播前幾日,李小璐就放出了數個預告視頻,其中一個視頻標題為「你想重新認識我嗎」;在視頻中,當被問到為什麼會直播的時候,李小璐微笑著回答:「為了生活啊。」雖然李小璐的直播間圍觀群眾甚多,評論區內容也褒貶不一,但她的吸睛能力卻是不爭事實。
  • 直播賣貨,是包治百病的大力金剛丸嗎?
    如今,不僅是影視明星,甚至商界大佬都開始加入加入直播行列,甚至甘當綠色,成了主播身邊的陪襯。客觀來說,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經濟按下暫停鍵,從小商小販到上市公司,都面臨一場「如何活下去」的巨大考驗。線下市場停擺,線上直播幾乎成了各大企業的救命稻草。這種商業模式,在媒體的宣傳、老鐵們錢包的幫助下,李佳琪、薇婭、老羅等成為了帶貨巨星,仿佛一夜之間,看到了商業的通天大道。
  • 直播帶貨真的是品牌救世主嗎?細數直播虛假繁榮背後的泡沫與現實
    那麼面對房租、工資、沒有了業務來源的企業家們,簡直就像世界末日一樣,於是在這種強壓之下,紛紛病急亂投醫,不知你關注朋友圈沒有,朋友圈各種充斥著讓你趕緊開啟自己的副業,趕緊開啟你的直播生涯和自媒體生涯。且不說自媒體到底能不能賺到錢,光是直播帶貨這一點,就好像給無數在家「待業」的人們和企業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
  • 碭山梨、砂糖橘、菠蘿……縣長直播帶貨,滯銷果蔬成「網紅」
    逆境中,直播帶貨異軍突起,成了滯銷農產品的救命稻草,你買過電商直播的農產品嗎?疫情期間全國多地果蔬滯銷疫情期間,全國多地由於交通不暢,蔬菜、水果遇到不同程度滯銷,這對於靠種植為生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打擊。南豐蜜桔就是其中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水果,南豐縣果農告記者,疫情影響下豐收的蜜桔斷了銷路,果農們焦急萬分。
  • 「小三」如直播帶貨,未必是趨勢!
    從長遠來看,直播電商是可以建立與用戶溝通的直接途徑,忠實的用戶群體,從直播間的需求出發去商品需求反饋數據,依據用戶的實際購買行為或在直播過程中的實時反饋,向供應端提出改進意見。有人說;這是一次新的顛覆有著巨大的消費浪潮。對品牌而言,這不是救命的稻草,而是絕處逢生的嘗試。昨天是愚人節,也是各大直播網紅大PK的一個狂歡夜晚。
  • 直播帶貨高客單價產品真的行不通嗎?
    若拋出「關於直播帶貨什麼品類的東西最好賣」的問題時,或許大家心裡會想,這還用問嗎,傻子都知道便宜的東西最好賣!筆者不禁誕生出一絲疑慮,直播間帶貨高客單價產品真的就行不通嗎?在今天,很多媒體都把直播帶貨描述成電視購物的前身,只是多了一些互動性,擁有更強的社交關係。那麼,電視購物能賣高客單價產品,更優越的直播間為什麼不能?當前,在直播帶貨的舞臺中,低單價產品創造出「高業績」、「最好賣」,這兩盞強烈的「聚光燈」將人們的目光牢牢鎖住,並得到一致認同。
  • 直播帶貨就是冬蟲夏草
    直播帶貨大浪正歸於平靜——這並不是說直播帶貨需求在下降,恰恰相反,無論是平臺、商家、還是用戶,對直播的依賴度都在持續增強。只是,在被以李佳琦和薇婭、辛巴、羅永浩為代表的淘寶直播、快手電商直播、抖音電商直播這幾波大浪衝刷後,直播帶貨開始變得面目清晰。
  • 安利總裁親自直播帶貨
    近日,安利(中國)總裁餘放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創下累計123萬人觀看、2小時銷售額破億元的新紀錄,躋身直播帶貨單場億元俱樂部。餘放表示,在疫情期間,品牌利用直播帶貨、線上商城、線下體驗館、OMO社群創業等,加速戰略轉型升級,乘上這輪直播電商的風口,把疫情對品牌的影響降到最低。
  • 直播帶貨之殤
    直到2018年李佳琪與馬雲pk賣口紅,李以1000比10戰績碾壓馬,不僅使李佳琪出名,更使「直播帶貨」開始出圈,更多的人網絡消費行為開始出現變化,他們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購物方式,而是根據主播的推薦進行購買,但也只是小範圍的擴散。
  • 2021年開始做直播帶貨,還來得及嗎?
    距商務部統計,僅2020年前11個月,全國就有超過2千萬場電商直播。明星、總裁、政府官員,各界斜槓主播紛紛開始帶貨。房子、車子、黃金、火箭,直播間內的貨品池也越發突破想像。全民帶貨、萬物可播的風潮下,行業經歷了迅猛成長和快速變化。 羅振宇在2021跨年演講中提到,「線上世界的殘酷只有線上世界的人懂」。
  • 總裁帶貨成「時尚」,駱駝總經理萬金剛直播帶貨百萬人圍觀
    近日,除了一眾明星宣布開啟直播帶貨刺激著大家的神經之外,就連各大品牌的CEO也拋棄一慣的低調高冷,紛紛加入到風靡全國的直播帶貨行列。前有聯想副總裁在快手與老鐵交朋友、格蘭仕總裁在拼多多快閃直播,就連實體女王董明珠也在抖音試水直播……或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CEO直播帶貨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 直播帶貨熱背後的冷思考:「李佳琦們」會是零售企業的救命稻草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疫情期間,幾乎停滯的經濟活動給了直播帶貨模式迅速成長的土壤。5月13日,北京某消費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經理張梁表示,直播往往意味著給予更多的折扣,作為疫情期間處理存貨的方式之一是不錯的選擇,但從長期來看零售企業依舊面臨盈利的難題。
  • 李小璐範冰冰直播禁止帶貨,劣跡藝人難出頭
    如今的直播行業簡直火熱,薇婭、李佳琦等帶貨大主播不斷刷新直播銷售記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不少明星們也瞅準了這個來錢快的行業,由於本身自帶流量,做起直播更是順風順水,在眾多加入直播行業的明星中,不乏一些自身帶有「黑點」的「過氣明星」,他們由於之前被爆負面消息過多或者曾經觸犯了法律,已經無法正常接拍影視作品和代言產品,直播帶貨成為了繼續經營的救命稻草,爆料中提到的範冰冰及李小璐,都屬於這類人
  • 吳曉波:直播解鬱丸的帶貨江湖
    繼去年上市未果後,今年直播帶貨再度失手,(直播帶貨業績就不說了,可以問度娘。)曾經自信揚言「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的吳曉波,直播四小時後卻只剩下「巨大的不適感和身心疲憊」。更身心俱疲的是跟著上車的商家,眾多品牌得以在直播露出和強化,「就當是出了一筆廣告費」。年年焦慮各不同,今年焦慮特別多,疫情衝擊下,被視為眾多商家「救命稻草」的「帶貨直播怎麼了?
  • 直播帶貨背後的虛假繁榮,割韭菜的也可能是韭菜,商家賠本無處哭
    而我們的付出卻在這場剁手狂歡節中造就了高達大幾千億的輝煌戰報,尤其是備受矚目的直播帶貨,僅在天貓就有三十個直播間成交額破億。其中行業天花板薇婭和李佳琪如願登上熱搜,二人僅僅在雙十一的直播中累計觀看量均超一億,雙十一成交總額更是達到了近八十億。各行各業也都把直播當成了救命稻草,各出奇招。連欠了六個億的老羅都靠著直播,還了四個億的債務。
  • 直播帶貨已成紅海,虛擬IP能出奇制勝嗎?
    可以說,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因疫情徹底爆紅的行業,攜程網的老總甚至都已經穿女裝上陣直播了。這場直播帶貨真的是全民性的,大批草根個人、大量中小企業、各行各業從業者甚至是各地政府都紛紛加入。做直播帶貨不應該只是賠錢賺吆喝的,也是能讓企業穩定賺錢的、促進品牌成長的、以及用戶關係發展的。但是想做到上述良好的生態真的很難,因為直播帶貨原本就不是人人都適合、大多數人都能玩得起來的。
  • 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小心點,裡面水很深
    要說2020年什麼最火,那肯定是直播帶貨行業。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直播帶貨也成了各家APP的一塊利益產業。從帶貨一哥「李佳琦」,一姐「薇婭」,羅永浩等到各路明星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直播也成了一個電商必備的技能。但是,看似火爆的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