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熱背後的冷思考:「李佳琦們」會是零售企業的救命稻草嗎?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疫情期間,幾乎停滯的經濟活動給了直播帶貨模式迅速成長的土壤。

5月13日,北京某消費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經理張梁表示,直播往往意味著給予更多的折扣,作為疫情期間處理存貨的方式之一是不錯的選擇,但從長期來看零售企業依舊面臨盈利的難題。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陳紅霞,陳婧之

編 輯丨張偉賢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幾乎一夜之間冰凍了所有實體企業的線下渠道,所有商場都關門停業,卻意外促進了直播新業態的大發展。

此前,央視主持人朱廣權聯合網紅達人李佳琦,隔空連線開展湖北美食公益直播。當晚直播累計觀看次數1.22億,點讚數1.6億,賣出4014萬的湖北商品;

早些時候,羅永浩的一場直播短短3小時吸引了累計4891.6萬人次的觀看,銷售額超1.7個億。

此後,更有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格力空調董事長董明珠親自下場直播帶貨,累計銷售額數億元。

「在疫情特殊時期,直播對於面向終端的零售企業來說,無疑是最佳方式。企業高管、銷售員變身主播,使用既有的第三方平臺,成本幾乎為零,而且能夠不限時360度向顧客展示產品和服務。對顧客而言,由於疫情影響宅在家,也有充足的時間在手機上『雲購物』。」

5月13日,北京某消費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經理張梁表示,直播往往意味著給予更多的折扣,作為疫情期間處理存貨的方式之一是不錯的選擇,但從長期來看零售企業依舊面臨盈利的難題。

倒逼數位化轉型

疫情期間,幾乎停滯的經濟活動給了直播帶貨模式迅速成長的土壤。

根據抖音聯合巨量引擎發布的《2020抖音直播數據圖譜》數據顯示,2020年2月,抖音服飾穿搭類主播數相比1月增長61%,直播次數環比1月增長93%。

同樣,美妝類也有迅速發展,開播主播數相比1月增長71%,直播次數增長達到109%,看播用戶觀看次數增長相比去年12月直接增長126%。

中國消費者協會1至3月對消費者的一項調查則顯示,衣服、日用品、食品和化妝品最受歡迎,約佔直播銷售商品的64%。

這種數位化變化正在改變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和需求,疫情加速了這個進程。

幾乎一夜之間,以李佳琦、薇婭為代表的直播帶貨模式變成了眾多零售企業自救的不二選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也在4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期被壓抑的消費,後期將不斷釋放,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補,新型消費會表現更加強勁。

在直播銷售市場潛力被看好的同時,許多零售企業也藉助這次契機加緊進行數位化轉型,升級供應鏈。

盒馬鮮生於今年3月在北京、上海、長沙、武漢連開6家盒馬新店,並使用線上「共享員工」等方式解決人手問題,其天貓旗艦店也於4月21日正式上線。

據相關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全國200多家盒馬鮮生會員店迎來線上線下雙增長,線上流量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線上訂單比重從50%增至80%。

圖 / 圖蟲創意

數位化轉型對零售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北大縱橫特聘合伙人、中視福格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允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

「為了抓住這種數位化轉型趨勢,零售企業需要在提升數位化技術運用能力的同時增強對轉型成本的控制能力,在優化零售業務結構的同時還需縮短產品的創新周期,而且應在提升面向市場的數位化營銷水平的同時完善三流合一供應鏈柔性的有效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基建、推動產業和消費升級,為零售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基礎設施」紅利,而且此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23個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也為零售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注入了動力。

直播自救仍有挑戰

事實上,不僅是採用B2C模式的零售企業向直播領域進軍,B2B的企業也開始嘗試直播自救。但直播這種模式對於中上遊B2B企業來說並不友好。

「疫情下,我們要把所有渠道都利用起來進行銷售。」在江蘇吳江市一家民營紡織公司辦公室裡,覃華正和業務員一起搭建綠幕,為直播做準備。

覃華是這家民營紡織公司的老闆,公司多年來為國內運動品牌,國外百貨商場提供紡織品。但受到疫情影響,年初接到的訂單大部分被客戶取消,少量已經完成的訂單也屯在倉庫發不出去。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訂單大幅下降的現實,公司鼓勵業務員在阿里巴巴(中文站)上做直播銷售,依靠直播抽獎增加流量,增加訂單。

但是不同於直接面對C端用戶的零售業直播,2B企業從線下的「會銷」以及「面銷」轉到線上,轉化銷售率的難度和周期都變得更加漫長。

「因為主要客戶都是批發商,批發商大多還沒有看直播的習慣,更多依靠產品銷售的延續性以及日常與客戶關係,但現在公司也給業務員提供直播的平臺,希望通過直播增加銷量。」目前覃華公司的直播銷售情況並不樂觀,最多的時候是同時50多人在線,一般情況下只有20多人。

除了阿里巴巴直播,公司也在原來天貓、京東平臺的基礎上向拼多多進軍。「我們目前的想法是拉低價格,薄利多銷,先把存貨盤活。」

「做網上的零售直播必須要有品牌知名度,其次要選對平臺,平臺要與企業產品的調性一致。這對我們供應商來說沒有優勢,所以直播的作用有限。」覃華對21世紀經濟報導的記者說。

考慮到企業自身所面對的客戶群體與直播所需要的品牌效應,覃華表示暫時不考慮到阿里巴巴以外的第三方直播平臺上去擴展業務。

與覃華所在紡織行業相類似的工業品行業也在積極探索線上直播銷售模式。

以國聯股份為例,作為工業行業的先行者,其於3月11日開啟工業品原材料直播季,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4次直播,訂單超3.89億元。

但這主要與國聯股份前期在流量、產品、客戶、品牌的積累有關。

國聯股份副總裁潘勇也在公開採訪中坦言,

「工業品的交易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每一筆的交易金額都非常大,並且與消費品相對感性、衝動型採購的模式有極大的差別,企業購買大部分都是理性採購的行為。想要只靠主播『吆喝』就讓那些本沒有購買意願的人下單,這種情況不太現實,因此就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

圖 / 圖蟲創意

直播銷售從2016年開始出現以來,在這次疫情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對於直播銷售的後續發展,業內看法不一。

此前,三隻松鼠、百草味、周大生公司也都曾公開表示,網紅經濟實際上並不能帶來可觀的營收。

對此,北大縱橫特聘合伙人、中視福格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允洲表示,「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在短期內容易取得成績而長期效果將出現較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在疫情結束之後,零售行業使用包含直播在內的數位化營銷手段將成為零售企業的確定性選項。」

但也有行業分析師稱,「價格戰是直播電商的商業本質,主播能賣多少貨,取決於與企業的議價能力。的確,參與網紅直播帶貨的企業,除了要讓利給觀看直播的網友,還需付給主播團隊連結費、佣金費等,一場直播下來,企業的盈利所剩無幾。」

相關焦點

  • 600位總裁開始直播「帶貨」,直播真的能成「救命稻草」嗎?
    顯而易見,繼薇婭、李佳琦打響直播電商第一槍,羅永浩掀起全民帶貨高潮後,躋身萬億市場的總裁們成為了直播電商2.0時代的主基底色,直播也隨即成為企業與行業的新「標配」。「總裁們」躋身萬億市場,直播帶貨是自救稻草還是未來趨勢?2020年開局,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重構著人們的消費方式。此消彼長下,直播電商的星火越發燎原。
  • 小馬說知產 | 618直播帶貨狂歡的背後「李佳琦」「薇婭」們該思考...
    前浪、後浪們都以實踐證明著:直播帶貨是「真香」。但是,直播帶貨就真的像看起來那麼容易嗎?事實上,直播當場翻車只是一秒鐘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會遇到事業上的滑鐵盧。還記得李佳琦在去年11月的一次直播中,「不粘鍋秒粘」的史詩級畫面嗎?
  • 老田煮酒(研究一下):「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這幾天,羅永浩(老羅)開始直播賣貨了,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也為火爆的直播帶貨又添了一把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羅永浩這兩場直播的關鍵數據。我們看到近年來直播帶貨確實火了,看到李佳琦、薇亞、張大奕等直播網紅年銷數億,看到李佳琦買豪宅,和明星做鄰居。但是我們沒看到他們背後的付出和精細化的團隊運營。網傳李佳琦一天只睡四個小時;薇亞黑白顛倒、通宵工作;他們背後的團隊同時維護數百個社群,持續進行客情維護。正所謂「所有的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
  • 直播帶貨真的是品牌救世主嗎?細數直播虛假繁榮背後的泡沫與現實
    那麼面對房租、工資、沒有了業務來源的企業家們,簡直就像世界末日一樣,於是在這種強壓之下,紛紛病急亂投醫,不知你關注朋友圈沒有,朋友圈各種充斥著讓你趕緊開啟自己的副業,趕緊開啟你的直播生涯和自媒體生涯。且不說自媒體到底能不能賺到錢,光是直播帶貨這一點,就好像給無數在家「待業」的人們和企業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
  • 疫情黑天鵝,直播帶貨成救命稻草
    也是在這個情況下,直播帶貨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鄭州,傳統批發市場錦榮商貿城的商家紛紛拿起手機,人生中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在臨沂,因為工人們沒辦法正常上班,快手主播陶子發動家人齊上陣,希望能儘快把貨發出去。 除此之外,不少線下廠家也把直播當成重要的銷售渠道。
  • 直播帶貨現負面消息,「李佳琦們」都怎麼了?
    能夠貫穿整個2020年的關鍵詞除了「新冠疫情」,就當屬「直播帶貨」。近兩年,網紅主播徹底地從「網絡乞丐」般的社會底層職業變成了連明星都趨之若鶩的「熱門職業」。那些第一口吃到直播帶貨紅利的網紅們現狀如何?
  • 鞋評|讓李佳琦帶貨成了李寧的救命稻草!庫裡能否讓安德瑪翻身?
    李佳琦帶貨賣李寧,疫情下「網紅直播」賣貨又成品牌 「救命稻草」 ?新冠疫情所引發的零售集體蕭條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就連運動品牌巨頭 Nike 也在近期推出了大規模的線上線下打折活動,來緩解庫存壓力。而在這樣的衝擊下,一系列運動品牌也將營銷重點再度轉移到了線上,特別是「網紅直播」 領域。其實在疫情爆發前,大部分品牌已經暫停了品牌直播的內容,但是這樣的 「空窗期」 從二月初開始了變化,所有品牌都陸續恢復直播,並且加大成本邀來一線流量為直播間站臺,比如 adidas 就曾請來當紅明星董又霖為新款 Superstar 線上發布站臺,本周在全網第一流量李佳琦的直播中,也出現了李寧鞋的身影。
  • 明星帶貨忙,劇本在線賣,直播成影視圈「救命稻草」?
    4月20日晚,演員李小璐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引發網友關注。早在開播前幾日,李小璐就放出了數個預告視頻,其中一個視頻標題為「你想重新認識我嗎」;在視頻中,當被問到為什麼會直播的時候,李小璐微笑著回答:「為了生活啊。」雖然李小璐的直播間圍觀群眾甚多,評論區內容也褒貶不一,但她的吸睛能力卻是不爭事實。
  • AI組團直播帶貨,李佳琦們慌了嗎?
    未來所有事情都會被AI替代嗎?人作為人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曾是柯潔的困惑。  而三年後,隨著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的落地生根,這也成為一道常見的思考題。資料圖:柯潔與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正式展開三番對弈第一局比賽  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  率先感受到挑戰的是文化娛樂產業。
  • 鄭爽直播「翻車」網絡帶貨這塊餑餑還香嗎?
    8月22日晚,「鄭爽直播坑位費」上了微博熱搜頭條。在直播帶貨首秀上,本來表現良好的鄭爽突然情緒崩潰,不僅不配合,還不停地拆臺。首先,能被「李佳琦們」這些頭部主播選上的,基本都是頭部品牌。而對於很多中小品牌來說,「X秒賣完XX件」和「李佳琦同款」則是一個很好的傳播話題。
  • 「直播時代」李佳琦帶貨背後的細節
    ,美ONE的一切都烙上了李佳琦的印記。而那個四年前從南昌通宵開車奔赴上海的嶽陽小夥子,如今已成為「直播帶貨」的代名詞。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新品開發。花西子想讓消費者看到,花西子不僅有顏值,更要有實力。在會議上,李佳琦與直播間激情滿滿的工作狀態不同,他會禮貌地等待對方把話說完,然後試驗產品,思考良久後,會對產品犀利點評。他對細節的精益求精,讓品牌方不敢懈怠。
  • 如何看待直播帶貨?
    要說時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最火,非直播帶貨莫屬。 受年初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入局直播,希望從這個高效、新零售的風口中獲利。而事實也證明,直播帶貨無疑是快速提振經濟的一劑「強心針」。
  • 「飛魚學堂」雙11第一波賣近80億,未來直播帶貨會壓垮線下店嗎?
    神通廣大的網友們還衍生出了一個網絡流行詞,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由此可見,直播帶貨的熱潮有多兇猛。那麼,直播帶貨會成為壓垮線下實體店、微信群賣貨、朋友圈賣貨的最後一根稻草嗎?飛魚學堂專業講師馮輝說:「直播帶貨、線下實體店、微信群賣貨三者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目前正處於一種激烈競爭的相對平衡狀態。但是隨著電商的進一步發展,賣貨方式的不斷探索更新,傳統企業不能再只單一固守到店賣貨這一方式,應該多方聯動,與時俱進,開拓更多獲客渠道,增加更多的賣貨可能。」
  • 晨讀 | 當李佳琦登上了BBC:直播帶貨為什麼只在中國火?
    從而,我們還想進一步思考:直播帶貨,為什麼偏偏在中國這麼火?反觀在西方(哪怕電商發達的那些國家),直播帶貨為什麼還是少之又少?所以,電商直播帶貨,主要就是這三家。這些網紅商家們找到這三個平臺後,(在線上)實時地推銷ta們的產品。
  • 當巨頭們進軍直播,帶貨也就不僅是帶貨,更是企業宣傳的前沿陣地!
    6.18臨近,一場場直播帶貨應接不暇,你是不是忍不住要「剁手」了?2020年,誰是直播帶貨之王?薇婭、李佳琦還是李子柒?2020年6月1日,董明珠一場直播銷售額破65億元。4月24日,董姐姐首次直播銷售額僅23.25萬元到第4次直播,累計帶貨超76億元,十足的帶貨女王。明天6.18,董姐姐將再度直播帶貨,將帶來怎樣的戰績呢?
  • 直播帶貨,風口狂舞
    這一年裡,天貓10萬個商家通過直播與消費者互動,直播成為雙11最主流的消費方式; 也因為直播的推動,薇婭、李佳琦頻上熱搜,成為一種現象級人物;金·卡戴珊等明星也走到鏡頭前,讓直播間成為舞臺之外的互動場;移動網際網路新貴拼多多等平臺入局,抖音、快手一邊放著短視頻圍獵用戶,一邊也開始了直播間帶貨,成為了追風者。
  • 直播帶貨,開闢電商通向新零售的新通路
    這就很好理解為什麼以微盟為代表的新零售解決方案的玩家會投身到直播帶貨的陣營當中,同樣我們可以從直播帶貨身上摸索出一條落地和實踐新零售的最佳方案和方法。直播帶貨,正在實現人、貨、場三種要素的重構。對於新零售來講,它的核心與關鍵在於對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通過這三種元素的重構來重新釋放行業的發展潛能。
  • 「直播帶貨」下一步
    受疫情影響,實體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面臨嚴峻挑戰。然而,直播電商的異軍突起,成為商家從疫情中突圍的「救命稻草」。通過直播,不少商家打開了新銷路,同時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疫情加快了直播的發展速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與企業進駐。在「全民直播」的當下,不少人也開始在思考關於直播的下一步棋子要落在哪裡。
  • 帶貨達人李佳琦直播翻車 網紅帶貨你還信嗎?
    這次帶貨達人李佳琦直播直接翻車了!「OMG,這絕對是一款又便宜又實用的不粘鍋,各位女生不要錯過了哦。」近日,李佳琦直播帶貨某款不粘鍋。起先,助手還面帶微笑地將雞蛋打在燒熱的鍋裡,細心的讀者應該能發現鍋裡是加了油的,此時一切還正常。但接下來的一幕就尷尬了,凝固的雞蛋可謂處處粘鍋。此時,助手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 李佳琦直播間虛假宣傳被罰款,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據藍鯨財經報導,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舉報人在由該公司開設的天貓網店(李佳琦專屬店)購買了菲詩蔻洗髮水,該店家在網上虛假宣傳該洗髮水有防脫髮功能,但該公司無法提供相關依據。目前,在"李佳琦專屬店"中已搜索不到"菲詩寇生薑洗髮水"。但在ficcecode菲詩寇官方企業店中,仍能看到店家宣傳該產品有"防脫髮"功能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