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劇真的是歪曲了原著很多地方,但拍得未來感很強,其實還是很值得一看的,起碼基礎的世界觀還是到位了。看過這劇又再一次感慨赫胥黎近一百年前竟然對人類社會有如此深刻的預言。
【階層】
過去一百年應該算是階層流動性最高的一百年了吧,很多人白手起家成為富豪。然而近些年來卻又看到這一趨勢的倒退,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我最感慨的一段經歷就是來美國做高中交換生的一年,在一個美國中西部的州排名50%的高中。這個高中在一個中型城市的郊區,其實大部分家庭還都是中產。但讓我最詫異的是,學習很好而且是真的很聰明的學生,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去常青藤大學,我們年級第一最後竟然去了一個當地三流的大學,這和中國人人想去清華北大真的是對比鮮明。大家都說中國高考是最公平的,但其實這一看似公平的選拔體系也壓不住家庭階層的影響。一個三線城市考入清北的孩子,和一個北京富裕家庭考入清北的孩子,就算在一個班,也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比如找工作,北京小孩從小跟著英美外教,再加上見識閱歷,這優勢實在太大。我一個表哥曾經高中學習超級棒,從一個四五線小城市考入了上海交大,結果因為跟不上教學進度被勸退了。大家經常說北京上海小孩高考考好大學很容易很不公平,但其實北京上海小孩綜合素質確實平均下來高很多。之前每年搞的全世界PISA測試,中國第一次派上海參加榮獲世界第一,後來變成了北京上海廣東,一下就跌到第八了,最新的一個測試變成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然後又回到世界第一了哈哈哈。廣東就能憑一己之力拖入第八,更別說新疆寧夏教育水平了。
【隱私】
這電視劇改編最好的一個地方就是Optics。這真的很符合原著的精神還有現在智慧型手機的趨勢。現在社會隱私真的是越來越低,中國有遍布角落的各種攝像頭,全世界年輕人都熱愛各種社交網絡和直播。歐美很多人一邊叫著要隱私一邊無時不刻po各種自己生活點滴也是比較搞笑。現在誰要說他不用微信/Instagram/Linkedin,大家都會以奇怪的眼神看他吧。
【Soma】
Soma這個原著的概念非常有現在社會的代入感。當時的年代毒品還沒怎麼泛濫,現在看看真是呵呵了。大麻在西方不斷合法化,北美很多年輕人/留學生笑氣能上癮,再退一步說抖音/手遊這種類似電子毒品,都是Soma的影子。要說最像Soma的恐怕就是北美如今的CBD系列了。CBD是大麻的副產品,現在北美到處都是CBD產品,有飲料,糖,茶,精油。不開心了喝一瓶,嚼一個。赫胥黎真是神預言。
【S.E.X】
在七八十年代,美國的hippies已經實現了美麗新世界描繪的場景了,但漸漸的反而之後大家變保守了。今天看來g/a/y圈和電視劇/書中描繪的也差不多了哈哈。
【娛樂】
書和電視劇中對人們娛樂的描述也是非常現實。現在的人真的是沉浸在各種各樣的娛樂之中,近些年來最火爆的就是流媒體。連蘋果這種不搭邊的公司都搞出來了一個流媒體平臺。(我自己也是訂閱了Netflix/Hulu/Peacock/CBS各種)。Everybody is happy。
這劇最大的敗筆就是最後一切是AI的陰謀,人類永遠不會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機器,但統治者階層卻會永遠存在。美麗新世界其實是美國高中最常見的讀物之一,但美國高中生你懂的,可能看看Spark notes背背答案,應付下essay和考試,並不真的在乎作者的真正意思。這劇拍成這樣,借了個美麗新世界書的殼吸引大眾,搞些大場面和如今火爆的AI概念,也是迎合如今反智的觀眾。叛變的AI比哲學辯論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