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
烏託邦科幻巨著中大膽空間設想
專業建築團隊設計
致敬數位建築大師作品
高達38個影視場景
《美麗新世界》場景設計
反烏託邦劇集《美麗新世界》改編自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創作的同名小說,背景設定在26世紀中葉:人們誕生於基因編輯皿,通過「睡眠學習」適應指定級別,服用藥物以達到溫順、快樂。不談親密關係,常態化濫交。男女主角偏離了軌道,成為這一完美系統中的bug。《美麗新世界》場景設計靈感來源
「人類多麼美麗!
奇妙的新世界啊,竟有這樣美好的人!」
--莎士比亞《暴風雨》第五幕第一場
莎士比亞用這句臺詞諷刺這些美好的人實際上都是無賴。赫胥黎用它做書名更加深了諷刺,因為他所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未來景觀與其說是天堂不如說是人類的噩夢。《美麗新世界》場景設計
《美麗新世界》場景設計靈感來源
從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的巴西利亞新城到傑拉德·格朗瓦爾(Gerard Grandval)的巴黎「泡芙樓」實驗性公寓,從瓦倫西亞的藝術科學城到南威爾斯的38個影視場景,充足的預算為這部劇集提供了最佳的烏託邦城市研究實驗和取景可能。在這裡,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粗野主義中混合著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的精緻細節,前蘇聯的紀念碑式建築內外纏繞著當代雷射的渲染,20世紀中葉的經典家具營造出隱隱約約的「復古主義未來」氛圍,讓科幻預言顯得既即時又永恆。
《美麗新世界》城市
劇集製作人邀請倫敦建築公司Studio Evans Lane來擔任場景設計,從人行步道到城市規劃,完整地建造了一座「未來之城」。格朗瓦爾/巴黎「泡芙樓」/1970
立足於製作人對「圓形」元素的固執追溯,最終他們使用睡蓮花瓣圍合似的圓形平臺,在舊倫敦的頂部建造了「新倫敦」。《美麗新世界》城市
「通過某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我們試圖創造可能一次性建成的城市。」Studio Evans Lane主建築師蒂姆·埃文斯(Tim Evans)與特效專家湯姆·霍頓(Tom Horton)合作,還原赫胥黎1931年寫這本書時想像的世界。《美麗新世界》「新倫敦」太空飛行器起飛航站樓
巴西利亞大教堂
從「新倫敦」可以看到巴西利亞的影子。這座僅用41個月建成的20世紀荒原新城,完全使用現代理念布局,地標建築像外星藝術雕塑——國會大廈與國家博物館融合方圓、最高法院與總統府不修邊幅但秩序井然、巴西利亞大教堂宛若王冠,無愧最年輕的「人類文化遺產」之稱。巴西利亞大教堂內部
「與當時多數城市不同,這座城市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其他的一切都已經消失了。」埃文斯說道。「所以我們研究了一些偉大的現代主義實驗城市來尋找靈感,如巴西利亞和瓦倫西亞,以及英國的花園城市。」《美麗新世界》種滿植物的屋頂
雖然埃文斯必須找到一個關於未來的想法,但這需要根植於過去。埃文斯像任何真實城市的城市規劃師那樣,密切關注建築物、住宅和交通系統真正協同工作的方式。
綠色花園建築WOHA/KAMPUNG ADMIRALTY © Patrick Bingham-Hall
《美麗新世界》城市取景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
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
實際取景地最明顯地體現在西班牙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藝術科學城是西班牙瓦倫西亞的城市地標,是歐洲最大的推廣科學與文化的複合型建築群,位於瓦倫西亞的圖裡亞河乾涸的河床上。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
「新倫敦」最為精彩的科技孵化空間,初看是裸露混凝土的克制、冰冷、距離,細究滿是義大利理性主義建築師斯卡帕的詩意味道。斯卡帕對材料、肌理和節點的關注,甚至「斯卡帕雙圓環」母題,都在這裡得到了精簡傳承。
《美麗新世界》公共走廊
大尺度的公共走廊中,引人矚目的十字肋條結構輕盈得像要起飛。整個構築形式閃回尼邁耶的「巴西總統府」,將外懸空圍廊內化,超越結構限制進而達到了尼邁耶的理想:
「我的願望是儘量減小承重結構,承重結構越小,建築就越大膽而張揚,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尼邁耶的「巴西總統府」
《美麗新世界》斯卡帕籤名式的褶皺形式線腳
長廊中的吊燈採用了「斯卡帕雙圓環」形式,與窗一樣肩負引入光線的作用。此外,各空間的門窗和界面邊緣,隨處可見疊澀裝飾線腳,以及斯卡帕籤名式的褶皺形式。這大尺度、冰冷空間中的一點點比例得當的裝飾,立刻喚起了一絲古典美學記憶,拉近了我們與「新倫敦」的距離。《美麗新世界》辦公室
劇集中的空間設計與斯卡帕一樣,通過變化材料,比例、尺度等手段,在不同地方反覆使用同一主題——雙圓環與疊澀——無論是在結構還是在裝飾上,這些元素成為作為一種媒介,常常用於交界處聯接兩種不同的材料或者界面,來表現其一致性。《美麗新世界》辦公室
辦公室空間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落地窗上的兩個相交的圓——「斯卡帕雙圓環」母題作為主角出現,相交的兩個圓是他在晚期代表作「布裡昂家族墓園」入口廊使用的主要視覺語言,並貫穿項目始終 。在布裡昂家族墓園中,兩個圓環分別導向夫婦墓和私密的冥想廳,「神秘的雙圓」總是暗示著另一個空間的存在。兩個圓環一個是紅色,一個是藍色,象徵著兩種截然相反的元素的融合。
窗上的兩個圓環時而交接、時而分開,時而旋轉交錯,意味著每個人之間存在某種基因的相似性。模塊式家具雖然沒有人情味、千篇一律,但卻和建築一樣時尚。
《美麗新世界》焚燒區
來自荒蠻之地的男主角母親去世之後所暫存的焚燒區,幾乎挪用了布裡昂家族墓園的小禮拜堂的空間。方形與圓形的的視覺對比反覆出現,層層疊疊的門洞線腳自成斯卡帕特質——重疊、交織、並置的線條和空間彼此限制,互相補充。卡洛·斯卡帕布裡昂家族墓園
混凝土與金屬,材料的選擇以及由他們的紋理、色彩、表面、肌理表現出的特質就是這個空間的裝飾。關於生死信仰的宗教之光在這裡熊熊燃燒,沿軸線扭動了45度的方形細節屢見不鮮。褶皺形式堆砌成的金字塔形天花中央也在概念圖中出現,光線從錯落階梯般的的倒方椎中央灑落下來。卡洛·斯卡帕布裡昂家族墓園
實際上,斯卡帕自身所擁有的「波德萊爾」情結(《惡之花》詩作者)與「新倫敦」一樣,對死亡的理解與普通人不甚相同——抗拒世俗對死亡的黑暗負面理解,逆向思維將其視為生的起源。但是原墓園中寧靜的水景與劇集中熊熊的火光又顯然是截然相反的意境。
《美麗新世界》實驗室
而回到劇集剛開始時,女主所處的基金編輯實驗室,這裡的空間顯得更為簡約。像混凝土的水平和空白的狀態,描繪出「新倫敦」中普通人的情感狀態。地板、牆壁、服裝,無不如此。這些場景看上去既像一個車間或者醫院,又像一座監獄。伊東豐雄/多摩藝術大學圖書館
從長遠來看,我們在火星上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在地球上做。
影片中穿梭於新倫敦和荒蠻之地的交通工具--超級火箭,正是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正在研發的BFR火箭項目。2017年9月29日,埃隆·馬斯克公布了SpaceX未來火箭BFR的更新計劃,即使用BFR作為地球上的高速點對點運輸服務。
埃隆·馬斯克正在研發的BFR火箭項目
《美麗新世界》航空火箭
此外影片中的地面交通系統也展現了對於未來的構思。如深入地下的地鐵系統,以地下空間的形式閃現了瓦倫西亞科學城的建築形態。《美麗新世界》公共運輸
《美麗新世界》網球場
類似網球的遊戲,霓虹燈般的單色空間指向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極致的黃色光源將空間中其他色彩皆被抹去,讓人對自己身處的空間產生質疑,鼓勵人們跨越習慣的限制去思考和感受。如影片中停止服用鎮靜劑的人,重新反思和評估自己的情緒水平。「道隱無名」(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
《美麗新世界》設計師之家
Osaka modular sofas designed by Pierre Paulin
絕大多數室內空間都在南威爾斯Dragon Studios的38個場景拍攝,這裡也被稱為Valleywood。空間的明暗梯度按照人的等級由淺入深(沒有個性,嚴格分級),只有娛樂空間是彩色的(代表著統一情感控制)。《美麗新世界》首領之家入口
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
首領居住空間的入口被構建成一個美術館的畫廊,其中展示的畫作包括了席勒的速寫,葛飾北齋的《海浪》等,記錄下新倫敦建立之前,那些人類的情感與歷史。《美麗新世界》設計師之家
設計師家的外廳在白日裡承擔了工作和接待的功能,在夜間則化身為舉辦聚會的場所。空間設定不僅延續了外部辦公大樓的混凝土材質和轉折的裝飾線腳,還採用了Pierre Paulin定製的沙發可以自由劃分空間。《美麗新世界》設計師之家
位於二層的辦公空間則以明黃色的拼接瓷磚布滿牆面,也是影片中唯一一個採用大面積色彩的點綴的室內空間,暗喻設計師作為一個活動策劃者操控著每個人的情感經歷。《美麗新世界》一等人+之家
卡洛·斯卡帕/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 (Venice) 門
「新倫敦」人居住的地方都從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粗野主義的建築特徵。從一等人+的居住空間入口旋轉的大門,到二層雙層的扶手欄杆,再到架空的樓梯踏步,都可見卡洛·斯卡帕的設計痕跡。《美麗新世界》一等人+之家/Circular by GROK吊燈
男主作為一等人+,其所居住的地方充分體現了一種無個性的特質。「統一」無疑空間和住在其中的人的代名詞,灰黃的沙發似乎與牆面材質混為一體,絲毫不見舒適感,空間中唯獨點綴有綠色來製造一絲生氣。《美麗新世界》一等人之家
Arc Sofa by Bourgeois Boheme Atelier
相比較下,一等人的家更多了一些色彩,經典的藏藍色沙發以對稱形式圍合成圓形,從牆面的裝飾到吊燈的樣式也更加豐富。《美麗新世界》一等人之家
體型龐大、力度驚人、疑似不修邊幅,「不妥協」的粗野主義天然地具有「反烏託邦」氣質。這種風格曾在二戰後緊張的國際氛圍中,成為傳達紀念碑式的有力訊號。《美麗新世界》二等人之家
二等人的居住空間則更加靈活,圓形的空間結構、可以選擇變換的空間色彩,以幫助保持著他們愉悅的心情。《美麗新世界》二等人之家
最低等級的人居住空間非常小,從外部看就仿佛是一個個艙體,高密度的居住條件與新陳代謝派建築中的同質單元相聯繫。由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艙體大樓就是典型代表。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艙體大樓
設計腕兒電影精選
Designwire Movie Collection
如今設計不再僅是解決視覺、空間和功能的問題,戲劇、電影、文學、藝術和設計的邊界已經徹底跨界模糊化,網際網路時代正逐漸形成全新的公共大文化觀念。2017年起我們從電影、時尚、旅行等角度,策劃與設計藝術結合的「必修課」欄目,這是自《法蘭西特派》、《Black is King》後,設計腕兒策劃第27部電影。地產開發商傳播合作 | 地產設計顧問諮詢 | 國際品牌
info@designwire.com.cn
010-8860 0030
Designwire設計腕兒獨家首發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