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春節回一趟樂山
是不是想去找回你熟悉的味道~
去找尋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店
用專屬於他們的美食符號
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
拿上這份「地圖」吃起來吧!
遊記肥腸從清代就開始經營了,經歷了歲月的打磨,幾代人的傳承,把肥腸做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很是了不起。
店內肥腸做出了很多花樣,肥腸湯,香酥肥腸,糯米肥腸.在這裡,你可以吃到想像的所有肥腸的種類。
滷肥腸包大蔥,配以辣椒麵解膩,或者是灌入糯米炸酥,沒有任何內臟的腥臭味,讓人回味無窮。
配上其他樂山地道食物,簡直就是本地人的天堂!
1939年民國時期,「趙鴨子」創始人在五通橋勞動街附近鹽幫碼頭售賣滷油燙鴨。
當時鴨子時滷製後,再過油,所以大家叫它滷鴨兒或者油燙鴨。
當時油燙鴨不刷糖衣,一隻鴨子要分成很多份用油紙包著賣,食客們用鴨子蘸上秘制花椒麵就著小酒食用。
而現在香、酥、脆是「趙鴨子」的特點,這樣的特色一直在延續。
趙鴨子不僅可以買到滷鴨兒,招牌的藤椒鴨腳、鴨翅等,一些新穎的鴨肉食品也出爐了。
這家店的名字下方,專門有四個紅字「老燒麥店」,接地氣,不用傳統,不用「百年」或者「幾十年」,就單用一個「老」字。
上個世紀40年代的店,確實配得上這個「老」字。
和其他地方的燒麥不一樣,海匯源的燒麥是沒有糯米的,只有肉。推薦有香菇和蝦的,如果是打包記得要點醋在路上吃。黃孃於1978年開店,遵從傳統做法,一絲不苟的匠人精神,把祖傳的手藝保留至今,到如今已經經歷了幾代人,成為幾代人的青春和童年回憶。
這家豆腐腦店開在菜市場的門口,來來往往的人只要到飯點,便會選擇這家。
30年來,吃過的人都變成了回頭客,嘉國鱔絲堂風靡了整個90年代的樂山。這家店一直堅持做原汁原味的地道野生鱔絲。
鱔絲、鱔骨,只要鱔魚能吃的部位,嘉國鱔絲堂都會將其變成美味的佳餚。店裡其他菜品,味道也是地道。
90年代初,當年的肖二妹趕上下崗浪潮,在生活最迷茫和窘迫的時候,她在自家院子裡賣起了麻辣燙。
30多年的時間裡,從牛華鎮到樂山市,肖二妹發展至今,麻辣燙靠的是秘制鍋底和現選食材,經營靠的都是親力親為,全家上陣。
紀老四黃雞肉缽缽雞店前總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有時候排隊太久總抱怨幾句,但是還是死心塌地的下次還來。
紀老四開了30多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樂山人,樂山人離不開它,去過樂山的外地人也捨不得它。
天兒冷就想吃口熱乎的,砂鍋可是不二之選!
酥肉配粉條是砂鍋界的完美搭配,三鮮丸子、酥肉、豆腐、牛肉.家常食材,在這裡做出了別樣風味。
每一碗都分量十足,酥肉酥脆、牛肉香嫩、丸子軟嫩.是食肉者的天堂。
這家蛋烘糕可以說是樂山人心目中小時候的味道了,從一個小攤攤開成一個店面,在繁華的商業街依舊堅持最初的味道。
包裹著奶油餡的蛋烘糕,咬下一口,奶油香瞬間鋪滿口腔,加上肉鬆的鹹香,會讓人不知不覺又多買了一個。
藏在陽光廣場附近的排骨麵店,是這一帶的標誌,老樂山人才知道,現在慕名前去打卡的人,都是靠前人的大力推薦去吃的。
初為人母的潘六孃當年為了維持生計,在街邊上擺了一個麵攤攤兒……由於當時全城都是賣臊子麵的,潘六孃的生意自然就好不起來了。後來經過努力便研製出了香酥裡嫩的排骨麵,而這一賣就是28年。麵條的筋道順滑,排骨的酥香脆爽,湯汁的濃香適口深深烙印在了許多樂山人的舌尖之上與記憶之中。
馬記米線成立於1994年,至今在樂山已有四家店了。每一家一到飯點,都是座無虛席。
馬記米線的口味超級多,酥肉米線、牛肉米線、排骨米線、生椒米線、馬驥過橋米線 ..每一碗都分量十足!用筷子夾起一撮米線,「吸溜~吸溜~」吸入口中,大大的滿足感!
隨著順城街這條文藝老街的改造,一些老店也出現在了大眾視野裡。
比如這家承載著老樂山人的記憶的老店——順發飯店。
紅燒肉、土豆燒排骨、燒牛雜、血旺湯、粉蒸肉……想吃什麼點什麼,價格還不貴,上菜又快,味道還不錯,簡直是住在附近的人的私藏食堂。
這家店開在小學附近,上學時期會看到有些家長買好餅子,等待自己的小孩放學。不愧是部分樂山人的「學生時代」美味。
這是牛華的老牌蒼蠅兒館子,很多人從小吃到大。
店以餃子和缽缽雞起家,手工餃子的味道和口感比速凍的好吃多了。紅油缽缽雞也是一絕,芝麻很香,吃一口就上頭!
如今胖哥也從牛華開到了市中區,我們可以不用跑太遠就能吃到這熟悉味道。
峨眉冶金機械廠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礦機廠小串燒烤」隨時間的沉澱、踏實的實踐,從副業生產中蘊育而出。
這家燒烤店其一直保留著90年代小串燒烤的風格,員工也都是原礦機廠的退休職工。
小串五花肉、小串掌中寶、小串排骨、小串牛肉、小串小洋芋.都是小串燒烤中的必點。
深夜廠區人聲鼎沸,樓下煙霧瀰漫,到處都是光膀子大漢,整條街都瀰漫著燒烤的味道……
從20年前為了養家餬口,開始製作這個小吃。在2011年就榮獲了犍為名小吃的評選,2014年登上了報紙,成為樂山電視臺、四川經濟頻道吃八方欄目推薦美食。
到現在,已經成為大家喜愛的名小吃。
皮薄肉厚是劉師傅家牛肉餅的特色!每個餅的肉放得都很足,粉蒸的肉吃起來很軟糯,辣味在嘴裡,越嚼越香。嘉州紅船前身為紅船漁樓,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紅船漁樓專注於做精品魚火鍋。
這家老店的魚新鮮現殺,肉質嫩滑。它家的「每人美」小火鍋,更讓大家品到了不一樣的鮮香。
蘇稽除了徐涼糕,還有這家出了名好吃的老字號,位置有點偏,但依然阻擋不了吃貨前來購買。因為滷鵝味道太好了,甚至很多人都要打包帶回家。
這家翹腳牛肉店開了18年,在蹺腳牛肉店遍布的樂山,還算不上第一,但口碑確實好。
原來大多都是住在附近的人去吃,回頭客佔了大多數。
最近幾年重新裝修了店鋪,食物的味道也變得更好了,吸引了外地遊客,每逢佳節必排長隊。
這家店開在府街小學斜對面,不是很出名,但卻默默無聞開了16年,大多數的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吃的更多是情懷。
他家蘸碟是滷水和海椒麵兩種,不過兩種搭配才是絕配!
這可是一篇「價值連城」的文章
趕緊收藏
趁有空的時候
和三五發小約起一家家去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