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追光者探索「藝術走班」 帶學生成為舞臺的閃光者

2021-01-11 東方網

  日前,靜安區大寧國際小學新學期的藝術走班課拉開帷幕。「走班選課」打破固定的班級編排,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班級。到什麼樣的教室聽課學習,由學生自主選擇報名。藝術教研大組音樂組組長沈雋淼告訴記者,從2014年起,藝術組率先嘗試在基礎型課程中進行混齡式的項目走班學習,學生不論年齡大小,根據藝術學習的水平和學習意願,自主地參與藝術項目的學習。目前,學校開設了19門藝術類特色課程,其中音樂類12個,美術類7個,課程設置上注重文化融合,一到五年級的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一年選擇一門課程。每周二、周五上課,每次時長1小時。

  「在美術類課程裡,色彩、陶藝、書畫、兒童畫都比較受學生歡迎。」藝術教研大組美術組組長黃嬰茵說,這學期設有兩個色彩班,每班25名學生,每個班有兩位色彩老師。班上一些孩子有在外面上過繪畫課,更多的學生是零基礎,第一節課她們會對學生分組分層教育,設計彈性美術作業。

  大寧國際小學建校13年來,一直重視學生的藝術教育,建立校級藝術社團,發掘學生藝術潛力,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創新嘗試開設「藝術走班」課程,使得學校超過95%零基礎的學生至少發展了兩個藝術類的興趣愛好。

  據悉,積極探索藝術教學的大寧國際小學近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阿卡貝拉社團被譽「最美合唱團」並作為特邀嘉賓受邀參加世界女性之聲演唱會;校合唱團受邀參加德國柏林大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展演屢獲金獎;校舞蹈隊在「星光耀香港」全國校園綜藝大賽(編導舞蹈)獲得「金獎」;校打擊樂社團獲第十三屆青少年打擊樂比賽上海賽區校園組小學組銀獎;此外,學生在全國、市區美術競賽中,多次榮獲金銀銅獎。

相關焦點

  • 追光者
    今年演講比賽的題目是「追光者」,社團的同學們希望我能談談「演講」的方法,再談談對這個題目的理解。這其實很荒謬,因為我很不會演講,每次要講些什麼,都會預先寫下逐字稿,以防萬一。幾年下來,逐字稿變成了文章又變成了書,但我依然不會脫稿授課。我知道好的演講者,其實更應該是一個自信的表演者。如今,由於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演講更成為了一件通俗的文化產品,用以傳播碎片知識、營銷品牌、或者推銷自己。
  • 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在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課堂上,學生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專心致志地學習吹蘆笙、跳花棍舞……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的趙民忠同學稱:「進入關嶺民中後,選擇了自己非常感興趣蘆笙課,作為少數民族,把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光大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 又一處「潮玩時髦地」驚現大寧國際!刷新你的生活新方式!
    繼7月中旬Novo Discovery開業以來,已吸引眾多時髦潮人前來打卡,大寧國際2座2層全開放式的生活空間更是讓大家沉浸在「買買買」的快樂中逛到停不下來。上千款潮玩單品、二次元玩具和生活好物成為了大小朋友們提神解乏的好去處。
  • 大寧小城babyboss魔術體驗館正式啟動
    Babyboss是一家以兒童職業興趣為導向,按現實社會比例還原真實職業場景,為兒童進行科普普及、文化創作和藝術培養等能力提升,以兒童職業體驗和各項培訓課程為特色的兒童職業素質培養中心。在這裡,孩子們可以通過在場館內「打工」所獲得的虛擬幣在魔術館中體驗魔術教學,成為一名小小魔術師。
  • 當追光者也成為光
    作者 | 霏絮當僅此一次的無彩排合唱舞臺收尾時,296隻寫滿歌迷心意的紙飛機在舞臺中劃出一道道拋物線,落在了剛成團不久的R1SE男團的手中,讓他們多次淚目,訴說心聲:「這個舞臺和大家一起完成的,所以我們永遠不會忘。」07快樂男聲與09快樂女聲同臺的催淚餘韻還未過去,《合唱吧!
  • 大寧國際天降5臺IPHONE,帶你解鎖好運翻倍的迎新玩法
    (原標題:大寧國際天降5臺IPHONE,帶你解鎖好運翻倍的迎新玩法)
  • 易班網丨熱愛藝術的小夥伴看過來
    「香港年輕音樂家的出路很狹窄,我們希望藉助這個平臺讓香港年輕人出來,站在西九文化區的舞臺上。」——姚珏香港弦樂團由國際知名小提琴家姚珏 BBS, JP所創辦,樂團以「中西結合的香港樂聲」見稱,銳意開拓古典音樂界限,成立至今已成為雲集本地最佳弦樂精英的弦樂團。
  • 清華大學「姚班」學生補位《最強大腦》,「姚班」的故事讓人敬佩
    主要原因是觀眾認為《最強大腦》過於娛樂化,偏離了科學探索節目的初衷。為此,編輯還專門撰文分析。除了觀眾對節目的感受外,還有一點遺憾的是本季節目的回歸,也就是說過去我們可以聚集前100名的在線玩家,但出於安全考慮,這一時期只聚集了77名在線玩家,而23名在線玩家失蹤的原因是,這些玩家來自湖北和海外高風險的地方,而預定的《最強大腦》項目組只能做出選擇。
  • 大寧散人:七月七
    「真的,奶,不信你去聽」         不知道是誰先扯起了奶奶,我們七手八腳,連扯帶拽,連架帶擁,可憐我那慈祥的老奶奶,從小裹了小腳,平常走路都不穩,跟頭把勢地被我們拉到黃瓜架下。
  • 閘北靜安兩區合併後,為什麼大寧成為香餑餑?
    而面積達30平方公裡的閘北,在歷史變遷過程中經歷著頻繁、複雜的人口流動,以及在戰爭中頻頻成為攻守要塞,一度成為上海的「棚戶王國」。2003年拿地立項,2004年設計打樁,2006年7月建成試營業,11月正式開幕,成為當時閘北區最大的商業項目。
  • 是時候去大寧劇院看戲了:越劇《西廂記》揭幕復演季,梅花獎得主...
    8月2日,越劇《西廂記》將重新回到大寧劇院的舞臺,由此拉開8、9月劇場復演季的帷幕。此次復演季以「文化傳承」為主題,匯集6臺經典作品,囊括越劇、滬劇等非遺戲曲藝術,以及多元又現代的海派相聲;茅善玉、錢惠麗、王志萍三位梅花獎得主集結,新生代徐派傳人楊婷娜、海派相聲創始人金巖助力,讓經典劇目重返劇場。
  • 《舞蹈風暴》《聲入人心》推動高雅藝術「出圈」,「綜藝紅利」究竟...
    「陽春白雪」的劇場藝術因綜藝節目「出圈」,劇場邊界正在拓寬,《舞蹈風暴》《聲入人心》等熱門綜藝不斷為劇場舞臺輸送新鮮血液。素有「中國第一國民天團」之稱的中國東方歌舞團以光輝的藝術歷程勾勒出了一個甲子的耀眼光芒,集中代表了我國音樂舞蹈藝術的最高成就,引領著新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成為了時代的「金字招牌」。東方歌舞團曾攜三臺各具特色的經典作品於2017年大寧劇院開幕六周年之際與上海觀眾見面,展現積澱了半世紀的藝術碩果。
  • 《舞蹈風暴》《聲入人心》推動高雅藝術「出圈」,「綜藝紅利」究竟應該怎麼吃?
    「陽春白雪」的劇場藝術因綜藝節目「出圈」,劇場邊界正在拓寬,《舞蹈風暴》《聲入人心》等熱門綜藝不斷為劇場舞臺輸送新鮮血液。中國東方歌舞團以光輝的藝術歷程勾勒出了一個甲子的耀眼光芒,集中代表了我國音樂舞蹈藝術的最高成就,引領著新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成為了時代的「金字招牌」。東方歌舞團曾攜三臺各具特色的經典作品於2017年大寧劇院開幕六周年之際與上海觀眾見面,展現積澱了半世紀的藝術碩果。
  • 老師走教 學生走學 省吾學生「共享」延安初中地理課
    老師走教 學生走學 省吾學生「共享」延安初中地理課時間:2019/12/5 8:52:19 來源:解放日報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其中提到"高校教師經所在單位批准,可開展多點教學",利於高等教育優質資源共享
  • ...探索文商旅結合新試點 短短5年,看「上海藝術商圈」如何乘風破浪
    圖說:申城「藝術進商圈」蓬勃開展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人們逐步有序地回歸正常生活,而讓這個城市率先恢復藝術活力的,不只是舞臺上、音樂廳中的精彩,更是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商圈中的藝術身影。
  • 臺灣藝術大學2011年碩士班招收大陸學生說明
    臺灣藝術大學2011年碩士班招收大陸學生說明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    2011-05-05  大 中 小 學校名稱:臺灣藝術大學電話
  • 《追光者》第二期:賈玲,那個帶著大家笑,把自己都笑胖的人
    ——《追光者》《追光者》第二期,人物賈玲。賈玲,越來越火,其實算起來不過十幾年。那一年春晚上,賈玲和白凱南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時,有很多人還以為是個小品節目,沒想到是說有相聲的女演員,說相聲的還有女人,這個夠新穎,儘管現實中可能有很多女相聲演員,但是可以說,火了的賈玲算是一下就很出名了。
  • 「雙十一」這個班的學生全被預定搞直播帶貨
    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瀟 文 / 攝)今年,網絡直播帶貨獲得爆發性增長。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這個超長"雙十一"購物季裡,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商直播學院的學生們也成了各大品牌爭相邀請的"香餑餑"。
  • 青島藝術學校:綜合高中為學生搭建成才立交橋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溝通融合,成為新時期高中階段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整體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島藝術學校秉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原則,提出了「多元選擇、適性發展」的教育理念,以綜合高中辦學模式改革試點為契機,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管理評價、師資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系統設計,探索藝術教育普職融通的現實樣本,為各類學校畢業生廣泛開闢升學途徑的「立交橋」。
  • 最新開票 話劇《網子》帶你看看京劇幕後的藝術
    網子是京劇演員勒頭的一項重要工具,我們以它為引子,講述一出發生在京劇戲班的故事,也是我們對傳統藝術新的探索和嘗試。」松巖說。該劇可謂是戲劇舞臺史上最專業的有關京劇的表演,一開場就把觀眾的拉到了上世紀的戲班後臺,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舞臺布景也頗為考究,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在聲聲鼓點中一臺好戲即將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