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叔:開瓶費(corkage fee)又是什麼鬼:我雖然年輕,你也不要騙我!

2021-02-16 樂酒客lookvin



自古店大欺客—縱然你和小夥伴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對酒當歌共享人世繁華,可是當餓了肚皮,思念老友且活在在生疏了廚藝的新時代,也只能三五成群去餐廳,多半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天價菜單,倒口飯菜,尚能忍受;但是很多飯廳的潔白大牆上赫然寫著:本店謝卻自帶酒水—我們都是紅酒狗,不讓帶酒,我怎麼能在這數九霧霾天「溫酒斬華雄,自拍裝逼走」,朕做不到啊。


好在生活在天朝,有皇法傍身:《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說,主隨客變,酒可自帶。自然,眾所周知在餐飲行業,酒水行業利豐,而葡萄酒這舶來品更有「助紂為虐」的頭銜。一瓶稀鬆平常的南法AOC賣上你個上千也是稀鬆平常。所以,有了這道鐵打的法律加持,我們自然腰杆挺起來,不能當小白—帶上自己的酒,胡吃海喝有沒有。

不信?你看在那上海灘,有人三天兩頭在大飯店組酒局,喝了法國、喝西班牙,喝了澳大利亞喝紐西蘭。環球葡萄酒均價都讓他們喝高了一番兒。


中國如此,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德、法、意豈非該喝上九天了。於是,我小小做了個調研詢問了幾位被資本主義盤剝的青年酒圈人士:你有帶自己葡萄酒去餐廳吃飯的經歷嗎?

WSET Diploma在讀 來自義大利Trento地區

「哎呀,這個情況很少呢,餐廳裡面酒水選擇很多,而且自己帶有stappatura,很貴貴的」

資深披薩客,超級酒小白  德國10年原住民

「恩,可以自己帶酒嗎?倫家滴酒不沾的啦,不過我也不想額外付Korkengeld」

叔的MBA同學 一頭金髮的法國妹子

「有啊,那年我在巴黎開生日趴就帶了,不過只帶了一瓶哎,明顯不夠喝,而且要付droit de bouchon」

Master of Wine 學生 來自西班牙的漢子

「這個呀,要帶酒幹嘛要去餐廳吃呢,還要找我餐廳人脈賣人情免Descorche?」

雖然,叔我學「負」五車,也有點茫然若失的感覺。他們語氣裡透露出來的天真和無邪是什麼東西呢?待我核查完這幾個單詞的時候,我瞬間秒懂,不信,你看!

語言

詞彙

義大利語

Stappatura

德語

Korkengeld

法語

Droit de bouchon

西班牙語

Descorche

英文

             Corkage fee

中文

             開瓶費

啊,這不就是我們說的開瓶費嗎?怎麼在我們天朝都令行禁止的東西,在你們西方法制民主之地還開出了瑰麗的花朵了呢?


於是我好好的研究了下這中外有別的開瓶費:

首先啤酒和白酒都是坐地大戶,人均輕輕鬆鬆就喝個百八十瓶,有這基礎銷量,咱們大可做著薄利多銷的順水人情。葡萄酒正在長市場基礎,壓低餐飲渠道的利,提高市場份額也屬情理之中。其二,電商崛起,線上線下結合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臨時起意買酒輕鬆愜意。第三,你在沿海一帶開酒晃杯聞香優雅,去了內陸大西北鋁帽都不揭就給你倒酒的也不罕見。如此一來,這開瓶費既擋了葡萄酒的拓張之路,各地侍酒服務又天差地別,所以,不如一下取締了清淨。


而中國餐飲的特色也決定了,即便放棄了酒水中的利潤,在食品中也能找補回來,畢竟咱們吃一次飯,那是滿滿一桌子的菜,而且我們還擁有西餐羨慕的翻臺率。

第一,餐飲行業普遍的服務水準好,名店也並非富集一地,無論大城小鎮都可以找到精緻的餐館;

第二,葡萄酒消費成熟,市場開拓早已被剪顧客的酒水羊毛拋在身後;

其三,發達國家的電商發展一點都對不起發達兩個字,買酒容易,自己拎著沉。

而大多消費者也就順其自然放棄了自己帶酒去餐廳的想法,畢竟不是天天上館子:某一天西服長裙,優雅的去吃飯,手裡還拎著瓶葡萄酒,也有礙觀瞻。「開瓶費」也慢慢成為了一個國際慣例的事情。


而精品西餐行裡,流傳著食品毛利50%,酒水加價300%的不傳之秘,酒水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更別提,好多餐廳晚上八點才開門,一張餐桌一晚只接受一次預定,所以這單次顧客價值就很重要啦。

看來,在地球村這個小地方,帶酒去吃飯還有許多要小心的埋伏呢!話分兩頭,如果您問:人逢喜事精神爽,要特別紀念一下,我非要自己帶酒去歐美的館子搓一頓,那又有什麼該注意的呢?


小哥這麼有情懷,請先記住這幾個單詞-BYOB (Bring Your Own Bottle)自帶酒水:在歐美,經濟發展的滯後也拖癟了食客的錢包,而大藏家也樂於品飲自己的收藏,再加上信息透明、葡萄酒零售業的發展,諸多因素作用下,以美國為主力,byob開始在餐飲行業流行起來。

那麼下一個問題呢?


自然就是開瓶費(Corkage Fee)了。

我做好準備要付費,可是該付多少呢?

這個費用從美到歐取決於就餐餐廳的等級可多可少,從5歐元起跳至100歐元以上不等。在大美利堅一線城市你通常需要付大概30美刀(約合人名幣200元每瓶)的開瓶費;歐洲餐廳則給你一個稍微友誼一點的20歐(約合人名幣150元每瓶)的均價;而在星級餐廳裡,收到80歐起跳的開瓶費,也不要驚訝。

搞定銀子後,

問好可以BYOB,

這飯可以大口吃,

這酒就一定喝得舒心了嗎?


還是允許我再來八一八俺們圈的潛規則BYOB吧:

在決定自帶酒以前,要和餐廳溝通做好確認,明了他們是否有BYOB政策;

不少餐廳人多粥少,一飯難求,自然就從骨子裡瞧不上「來我這吃飯,卻自己帶喝的」做法。提前不問,臨了硬闖,西式閉門羹是少不了;或者面臨以下的情況也要充分

Yeah, we would like to bring our own wine with us. 

那個,我們想要自己帶酒

Oh, um, sorry (dazed and confused), 

we can't do that for you.

(Translation: what, are you stupid? Next thing you'd ask me to bring sandwiches too!) 

哦,不好意思,這生意我們做不了

(潛臺詞:你是彪呢吧,下一個問題是不是要問可不可以自己帶三明治!)

如果餐廳有BYOB政策,提前問好開瓶費的標準也是必要的。

曾有土豪開趴,支付了高達400美刀的開瓶費,雖然酒的價值必定遠超這小錢,但是我們開酒莊的和開銀行的還是有天差地別:酒放開喝,錢省著點花。

侍酒師學貫中西,眼神能殺人,帶上一瓶比餐廳酒單上最便宜的還不如的葡萄酒,實力打臉。這中策略只適合和任何「前」關係飯局;

BYOB的原則是,特殊場合,特殊酒款。要喝的開心,就不用實力省錢了;

畢竟,侍酒師也是有壓力賣酒的。不賣酒,至少可以酒會友,說不好,開瓶費給免了呢?

帶酒這個量,一般就一瓶,最好在餐廳再買上一瓶,好事成雙。

如果你帶的酒多,那以1比1的比例在餐廳買酒,相信老闆和侍酒師都會愛上英明的你;

千萬別做「開瓶牛仔」(Corkage Cowboy)

「開瓶牛仔」(Corkage Cowboy):既是那種既要自己帶酒,又要和餐廳經理耍嘴皮子免除開瓶費的酒客。也有聰明人帶上許多珍釀,以侍酒師試飲為交換開瓶費,不甚優雅的做法。

最後,勇敢的爆料下。不是所有的西方餐廳都可以收你開瓶費,以美國為例,部分州規定「如果餐廳沒有酒類執照,是不允許收開瓶費的」。啊,難道這麼多年的開瓶費,都是被亂收費了?哈哈哈,別開心太早,開餐廳的,幾個會沒有酒類執照呢?OMG


自己心情不錯,想要出去吃飯,嘔心瀝血搜羅的葡萄酒當然要挑上一瓶,然而,有這麼多「繁文縟節」要小心遵守,一不小心因為拒付開瓶費,還有被拍照上頭條的風險。我們葡萄酒圈的,靠顏、靠才還得靠拼,單是想一想,都覺得心累。而在那帶酒按法律不收錢的祖國大地,還不痛飲?


Wait,在中國廣袤的北上廣和部分準一線城市,一些西餐廳也是要收開瓶費的,人家給你用riedel水晶杯、天鵝頸醒酒器,首席侍酒師侍酒,這個服務水準國際化,收費嘛,不國際化能行?

開瓶費,夥伴們已經哭暈在您裙下。

文明社會,開瓶費更多是對優質服務和侍酒人員付出的肯定,也是對餐廳眾多投資的變相回饋。和小費流向服務人員不同,開瓶費流向餐廳是酒水利潤損失的補充。因此,當你享受classy的就餐環境和頂級的服務時,就不用靠著法律來爭辯了,做一個優雅的開瓶費支持者。而開瓶費作為一把雙刃劍也可以為餐廳所用,從流行的「corkage fee free monday」(免開瓶費周一)餐廳政策到侍酒師自行掌握的按單免開瓶費策略,這些都是餐廳加強與優質顧客聯繫,著眼於長遠發展的好表徵。

開瓶費這個逼格技能get了嗎?

撰文 | 藍叔

編輯 | 風魚

關於樂酒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一個倡導快樂喝酒、快樂學習的媒體社交平臺


長按二維碼 關注lookvin

請加樂酒客Lisa的微信:516389957

相關焦點

  • fee
    費(會費、學費等);酬金fee 果然一面有四個篆字,兩面八字,共成兩句吉讖.亦曾按式畫下形相: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紅樓夢 There was a line of writing engraved on either side of it which together made up the words of a charm:Never leave me, never abandon me; and years of health shall be your fee.
  • 魔都免開瓶費的'美味'餐廳
    酒水的確是絕大多數餐廳生存的支柱,因此收取合理的開瓶費無可厚非。餐廳老闆的想法是「就靠酒水賺點錢,如果每個人都自帶酒水,那餐廳不是變成慈善事業了」;而消費者則覺得「我們自己帶酒,不額外佔用餐廳的服務資源,你要是收開瓶費,我們就不吃了唄」。這就好比站在魔術師背後看表演,立場和角度不同,一切截然不同。所以啊,人家要收,咱也沒話可說,你總不能指望『消協』幫你出面免開瓶費吧。
  • 擅收開瓶費 違法!
    N本報記者 徐豐 關注理由 福州部分飯店酒樓,常常漫天叫價「開瓶費」,引消費者不滿。10日,市民毛先生自帶3瓶白酒到閩清一酒店消費時,被要求支付450元的高價開瓶費。毛先生稱,開瓶費高得離譜,竟然相當於酒的總價。 近日,最高法明確表示,酒店禁止自帶酒水屬於「霸王條款」。
  • 「開瓶費」都屬「霸王條款」嗎?
    但因該案被媒體貼上了「全國首例開瓶費案」或「新消法實施後首例開瓶費案」而廣受關注。法院對這起消費者陳小姐訴「碼頭故事」火鍋店案是如是判定的:一是認定「原告與被告之間形成的餐飲服務合同有關開瓶費部分的約定無效,被告應退還原告開瓶費30元」;二是法院以被告收取原告包間費時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權為由,判決被告應退還原告包間費50元。
  • 海到盡頭天做岸 17fee《佛本是道》挑戰極限我為峰
    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人生在世,只有不斷挑戰才能突破自我追求進步,挑戰勇氣,挑戰極限,這是人生的豪邁。故步自封,顧影自憐只能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17fee《佛本是道》挑戰極限,讓你酣暢淋漓戰一場,鬥志昂揚拼一局。折戟沉沙,蟬蛻萬丈塵,痛飲無牽掛。
  • 你可以騙我一次兩次,但是不要一直騙我,還一直對我好,行嗎?
    如果一個人騙了你的錢,你可以慶幸,通過身外物便看清了一個人的真面目,你不要給他找任何理由,什麼他也難啊!現在掙錢都難啊!也許他就是沒錢還啊!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都是辛辛苦苦掙來的,你能掙錢自己花,還好心借給了他,他為什麼就不能努力儘快把借你的錢還給你。
  • 趙露思:我這麼貌美年輕的女廚師找不著工作嗎
    最近在看劇《我喜歡你》。本來以為是部戀愛劇,21歲的鮮嫩廚師顧勝男,36歲的霸道總裁路晉,因為顧勝男的誤會而引發的一場場的糾結事件。男未婚,女未嫁,從而歪打正著,兩個人知道了對彼此的意思,而終於走到了一起。終於等到你,餘生都是你。戀,兩人的確戀了;愛,這兩位也確實愛了。後來發現,這部劇膽子很大,很敢說。雖然敢說的內容都是匆匆帶過,是為了喜劇效果,但也的確很敢說。
  •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花唄套現」最常見的騙術就是,等你拍下貨物確認收貨時,賣家卻把你拉黑了,被騙者往往只能自認倒黴。「借唄提額」詐騙則要求你提前交納服務費、手續費等費用,等你匯款後把你拉黑。防騙識騙從你我做起!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教育、財政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或者助學金,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需要查詢為由,讓受害人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利用受害人對英文界面不熟悉,將轉帳金額謊稱成所謂「驗證碼」,從而實施詐騙。
  • 楊笠愛情觀引熱議:你可以騙我的感情,但不能騙我的錢
    說的是什麼呢?楊笠戀愛準則:「你可以欺騙我的感情,但我絕對不允許你欺騙我的錢,就連我的錢你都騙,你對我肯定沒有感情」。我能不能說一句客觀的話:我既不想給人騙感情,更不想給人騙錢。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潔身自好。錢,我有。但我不打算給誰,這是事實。感情,我寧缺毋濫。給了不該給的人?我不想後悔。
  • 看得我怒摔手機!泰劇《男校風雲》是個什麼鬼劇情!
    都第九集了,這是什麼鬼劇情?一集看下來就看出了我一肚子火!什麼鬼?氣得我當場怒摔手機!這破劇情是幾個意思?更加讓我氣不打一處來的是另一對主CP!總裁攻Tin還幫著Sea告白?前一秒他倆還握著小手親親密密,下一秒就變兄弟情了?
  • 字幕組,我書讀的少你不要騙我
    而說到美劇在國內的普及,字幕組在這過程中可謂是功不可沒。那麼,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神一般的字幕翻譯吧。 我又學了三個新的英文名,也是醉了你母親?你考慮過你哥哥的感受嗎?字幕組開門!食死徒快遞!
  • 嶽雲鵬唱公蝦米閩南歌叫什麼 愛情的騙我問你歌詞諧音音譯
    嶽雲鵬唱閩南語歌曲公蝦米:  這首嶽雲鵬表演的《公蝦米》歌曲,其實是改編自閩南語的一首《愛情騙子我問你》,而公蝦米就是閩南語講什麼的普通話音譯。/x/page/l05059hir74.html  《公蝦米》《愛情騙子我問你》歌詞普通話諧音音譯:  公蝦米我問你,要到哪裡去,公蝦米把頭低,分手何太急  公蝦米別得意,愛情有天理,公蝦米某一天,玩火焚自己  曾經說好不離不棄,如今卻各奔東西,曾經說好共歷風雨,如今卻已沒有了你  啊 公蝦米,啊
  • 開瓶費走了 服務費來了
    網友建議:收服務費,請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事先告知,不要事後強取:作為經營者,餐飲企業有事先告知義務,即在消費者開始消費之前通過明顯通知、告示將收取相關費用的規定以及收取標準等相關信息傳遞給消費者,使消費者有足夠的渠道知曉這一規定的存在。
  • 我的鬼丈夫
    觸覺如此的真實,真實的讓我發怵,我知道,我一定是被什麼東西纏住了。「你……你是誰……想,想怎麼樣……」我幾乎咬碎了牙根,無比艱難的吐出了這句話,叔兒說過,鬼類雖然沒有人性,也很偏激,卻也不是不能溝通的。
  •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用古文怎麼說?
    ◇原文:人要是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翻譯:涸轍遺鮒,旦暮成枯;人而無志,與彼何殊。◇原文:別睡了起來嗨。◇原文: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翻譯:欲圖大事,莫拘小節。◇原文:你這麼牛,家裡人知道麼。翻譯:腰中雄劍長三尺,君家嚴慈知不知。
  • 酒店向顧客收取「開瓶費」 被罰2.7萬元
    這是樂清市因收「開瓶費」而立案查處的首起案件。  「開瓶費」現象普遍  樂清市工商局執法人員日前在對位於樂清城區寧康西路一家酒店進行檢查時,發現了一張該酒店對自帶酒水者收取「開瓶費」的相關記錄表,至被查處時,該酒店共收取「開瓶費」27043元。  所謂「開瓶費」,就是酒店對自帶酒水的上門顧客額外收取的費用。
  • 字幕組,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騙我!
    你母親?你考慮過你哥哥的感受嗎?我數學不好你不要騙我毫無植入痕跡!壯哉我大中華漢字!你日語這麼好你英語老師知道嗎?
  • 聞一多發人深思的詩,開頭一句便是: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
    特別是那首七子之歌澳門篇,這首歌記得我們讀小學時候,就唱過,是的,所以腦海裡特別深刻,「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歌詞依舊迴繞我們耳畔,讓我們難以忘懷,好在澳門早已回歸了祖國,還有香港等等。如果說聞一多不是詩人?那麼誰是詩人呢?聞一多開口一句就說,「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