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好看又愛吃的人都關注了這個公眾號 ▲】
如題,2020年正式步入倒計時。
寫的時候,腦袋裡冒出的畫面是《溫柔時刻》,大雪紛飛的森林小屋,熟悉的客人,燒壞的陶瓷,天地萬物與人情冷暖,都在這間小小的咖啡館裡,被輕輕講述。啊,降溫了果然就只想窩在家裡擼劇啊。
看到票圈裡有人寫,那麼冷的天氣卻還要出門上班,我和賣火柴的小女孩有什麼區別?
笑出聲,深有同感。
就,把這篇10~11月的咖啡探訪記錄送給你們,冬天也要好好喝咖啡噢。
①『百川咖啡 StreamCoffee』
選在風和日麗的午後拜訪百川,可真是太對了~要不是它,我也萬萬不會想到,高安路沿街看似尋常的弄堂,竟然可以那麼深那么九曲十八彎。總出乎意料又寫滿驚喜,上海街道的迷人之處,或許正因為此。有些弄堂裡藏著不拘一格的買手店,有些則獨自芬芳建成了工作室,有些按完門鈴別有洞天是古靈精怪的美術館,️也有些,如百川一般,溫和舒適,是可以端坐一下午都不會嫌無聊的可愛咖啡店。一杯澳白出品得穩妥濃鬱,特調Mr.blue有些意外爽口,迷迭香、橙汁、金酒、力嬌的組合,大口悶的猛烈酒感,有點讓人失神,但很快就想再喝第二口。
是會再來的吧,起身的時候這麼篤定地想著。
②『Dosage烘焙·咖啡·紅酒』
Dosage一出現,我就驚了!咦,這可不就是我的理想型嘛,試問還有什麼能比咖啡、烘培、飲酒的組合更誘人呢?於是兩周內連著去了好幾回。
沿街的玻璃窗透著光,室內木質座椅與吧檯遙遙相望,桌與桌之間恰到好處的距離,這些,都是妥妥加分項,而入口處這麼寫:「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and the grape to my wine。」
整理完這組照片才發現,原來去了那麼些回,卻未曾喝過咖啡?是「重酒輕咖」的我本人沒錯了。下一回的話已經想好吃什麼了,烏龍茶卷、巧克力酸奶油蛋糕你們等等我~
③『叄叄Coffee』
魔都最近新開的咖啡館,實在是太多了,目不暇接之餘,選擇困難症狀頻發。那日與阿蛋相約飲啡,她說不如去叄叄吧,舒服寬敞,還可以好好聊會兒天,一下子就戳中我心!害,這年頭喝咖啡是真,見朋友更真呀。
於是,午後三點,從醫院翹著腳趕來的她,與旅途回來凌晨才落地黑眼圈的我,總算相聚了。
店鋪走清新的日式風,細微末節裡藏著許多女性維度的小心思:迷你鯉魚旗和大象手辦、玻璃木盒蛋糕櫃、杯碟器皿的選擇,還有契合主色調與材質的木質擺件們,如此完整的統一性,帶來令人愉悅的舒適度。點了果味拼配中淺烘培的澳白,入口柔順,很快就喝完了。奧利奧巧克力司康的配合有點意思,吃起來雖乾柴了些,好在香味十足。抵達那會兒是陰天,臨走時分,太陽倒出場了。看著柔和的金色光線,逐漸籠罩擴散到店裡的角角落落,我笑了。可總算明白老闆娘為何一直小聲嘀咕「今天沒有太陽」這句話了。
要,有,光。
④『AUNN CAFE&CO』
怎麼說呢,AUNN前陣子暫停歇業那會兒,我可傷心了。一來是覺得那麼喜歡的一家店就這樣被時代淹沒好可惜,二來是感慨靜安寺又少了家可以隨喝隨有的好去處。
而且,它的意義也遠非一間咖啡館那麼單調,從最早時期的酷炫3D列印座椅,到後期和N家品牌打造的線下聯合空間,可以說,它重新塑造了咖啡館的另一種可能性。幸好,它回歸了,且是與Snowpeak一起,開啟了野外露營模式,媽耶,酷炸了!
黑灰色調的沉浸式環境,靠窗的座位採用皮質組成,其餘則穩妥的選擇了溫潤的淺色木調。吧檯背後狹長的屏幕裡,不同體驗的露營活動被翻滾播出,走至店面最深處,則是整潔而有序的陳列牆面,各種戶外器材與用具,比比皆是。
泡麵碗、咖啡濾壺、保溫杯、腳踏車、照明設備、摺疊座椅,還有萌煞我的一隻雪橇犬玩偶,無限想要出門野遊的心,就此原地爆炸。
聽說重新開業後,原本的軟木塞外賣杯也被新晉的熱感應杯取代了,就,不得不說,玩概念,AUNN果然還是爸爸級!
千言萬語,難掩歡愉,歡迎回來。
⑤『KOMEDA's Coffee口美達咖啡』
Komeda's coffee據說已經營數年,然而自詡咖啡達人的我,壓根沒聽過它的名字???是我疏忽了。品牌源於日本名古屋,在當地也算是國民咖啡館之一,100+連鎖店的陣仗,以咖啡與簡餐的形式供應一日三餐。經典的復古沙發與古早吊燈,為店內豐盛的日光又平添了一抹意境。菜單比預想中豐富不少,挑了暖烘烘的歐蕾咖啡,手繪版Logo印刷的器皿著實討喜,口感就相對平平無奇了。倒是招牌抹茶,有模有樣之餘,濃鬱茶香縈繞鼻息。
熱食裡,貪心選了三樣!豆沙烤吐司香香脆脆的,撕拉開再抹上豆沙醬,鬆軟香甜。味增炸豬排三明治看著就超有食慾,汁水豐盈的豬排與新鮮飽滿的捲心菜被帶著黃油香氣的麵包左右夾攻,大口滿足!(吃多了倒有點膩)最後上的辣熱狗,無論從賣相還是味道,都過分簡單了啊,不點也罷。
⑥『Coffee Libre』
初識Coffee Libre是有一回在超愛咖啡館Blacksheep裡看到的Pop-up合作,多樣的豆子選擇,特別的Logo和有趣的周邊單品,都讓我印象深刻。
之前就有聽咖啡師朋友說,今年它家會在上海開啟大陸首店,所以一見到「正在營業中」就立即衝了!濃鬱深沉的藍色店面,遠遠就可以望見閃爍的招牌Logo(靈感據說來自電影《瘋狂的神父》),室內設施也簡約到極致。
然鵝,我是到了店裡才被告知,原來店內尚在測豆所以出品不穩定也不售賣的,(無奈攤手)。喝到的那杯,是小姐姐看我無聊邀請我試喝的,可惜口感風味都的確不算突出。十一月,是時候再去喝一回穩定出品了,期待星星眼,好喝的話再來給你們匯報!
⑦『Haru Esp Cafe』
開在淡水路上的新咖啡館HARU,聽說是有容乃大的咖啡師獨立之後自己開的,先前路過的時候尚未開門,卻依舊被門頭的飛燕與從雲南淘回來的古樸木雕門面給吸引了。
於是落葉紛飛的秋日午後,再次前往。
店內的空間沒有預期中那麼大,也可能是剛開業的關係,略顯雜亂了些。菜單分濃縮、美式、奶咖三種,豆子暫定只供應巴拿馬黑蜜一款。點了冰拿鐵來喝,柔順爽口,果香甜美,一口回甘!喜上眉梢ing。
無論如何,能在秋意漸濃的街邊,有個可以稍作停留的理由,總是好的。
⑧『Yeast Coffee』
豆沙粉的Yeast,開在鬧中取靜的延慶路上,有光的時刻,治癒感滿分。去的那日,無緣好天氣,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有好朋友呀。阿喬帶來了回子家的南瓜紅豆芝士磅蛋糕,輕輕切開,顆粒感的紅豆泥與微鹹的奶油芝士,飽滿鬆軟,濃鬱豐富,吃一口就上頭。沒錯,木盤子和刀具都是魔羯喬親自帶來擺盤的,精緻Girl鑑定無誤。咖啡的話,加了5元換的淺烘豆子冰美式挺不賴,酸甜平衡,溫柔舒坦。哥斯大黎加厭氧蜜處理的手衝也表現良好,酵感突出卻不突兀。深烘豆子那杯就不怎麼愛喝了。也無妨,整體是不掉分的。
聽說店裡那杯特調「刺」相當不錯,就留待下次吧,反正還有精釀和現做早餐等著去打卡嘛。
⑨『SHEA CAFE』
忍冬冬來上海的第二站,是試營業首日,被我們誤打誤撞進入的這間全新白色洞穴咖啡館。立形石柱、層層疊疊的拱門、還有巨大植物點綴,整體視覺效果獨樹一幟。️咖啡菜單也十分簡潔,拼配與單品兩款選擇,咖啡之外,還有少量飲品可選,點了美式和Dirty,出品和口味都偏中規中矩了些。算起來,威海路陝西北路區域的咖啡館是越開越多了,專營巧克力的Nibbo,獨立迷你門面的Writer,新晉韓國代表小分隊Coffee libre也來勢洶洶,就,還請再接再厲噢!⑩『DirtySoe』
拖拖拉拉,總算打卡了永康路另一頭的這間Dirty Soe,趕上超級降溫日,風在屋子裡跑來跑去的,導致沒坐多久就離開了。綜合豆、果香豆、酒香豆,明明是以Dirty為主打開的店,我卻第一反應下單了酒香Piccolo,奶咖融合度良好,醇香入口後暖身效果一流。⑩+①『和果子本鋪』
老早就知道了這家身在古北的和果子本鋪,結果發現前陣子它默默火起來了~拖上阿喬特地踩著開門的營業時間抵達,未曾料到,隊伍還是排到感人。可能是因為店鋪生意實在好,也因為手工和果子製作時間有限(每天只有500個左右),所以它家現在「規章制度」還蠻多。每人限買6款,每款不得重複,多次排隊無效,以及基本不接受預定等等。相對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黃牛,也保證了真正想來品嘗一番的顧客需求。人多力量大,兩人排隊自然也收穫翻倍。一口氣虜獲12隻小可愛,其中吃下來最愛蒙布朗大福和慄子水饅頭,是妥妥的秋季風味,慄子的香糯甘甜,叫人十分回味。
黑豆大福和慄生羊羹也異常討喜,是超地道的做法,大福表皮彈韌感控制得剛好,羊羹由細膩的紅豆糕包裹著慄泥,甜度也適中。其餘的話,就各有千秋,我偏愛培茶布丁的醇厚茶香,阿喬喜愛御手洗糰子的甜鹹搭配。
最最後,友情提示,建議比營業時間提早30分鐘到店,詳細營業時間圖片上有啦。店內不允許拍照,每日供應品種也不同噢,總之吃到什麼都是隨緣。不能去日本的日子,來這裡吃吃和果子,快樂味蕾一回吧!
-
下一篇,不出意外的話,
就會是2020年終咖啡館合集了,
期待嗎?
我們到時見。
-
『百川咖啡 StreamCoffee』高安路6弄38號
『Dosage烘焙·咖啡·紅酒』巨鹿路616號
『叄叄Coffee』瑞金一路179號
『AUNN CAFE&CO』南京西路1728號
『KOMEDA's Coffee口美達咖啡』伊犁南路566號
『Coffee Libre』威海路844號
『Haru Esp Cafe』淡水路262號
『Yeast Coffee』延慶路25號
『SHEA CAFE』陝西北路143號
『DirtySoe』永康路118號
『和果子本鋪』榮華西道99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