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澤森
提到心靈雞湯,一開始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畢竟在印象中無非是些冠冕堂皇卻又空洞無物的「飼料」,廉價又難喝,非但沒有營養,反而叫人胃口盡失。然而,在2016年這個朝來寒雨晚來風的冬日,我心甘情願地幹下了一碗濃而不膩的雞湯——美劇《This Is Us》。全劇沒有正邪不兩立的對峙雙方,沒有很黃很暴力的勁爆場面,沒有科幻,沒有懸疑,沒有陰謀,甚至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所謂的反派,只有真實的人與生活。自看過第一集後,便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不得不佩服編劇的功力,煲得一手好雞湯,以真誠的創作態度和奇妙的時間線索來詮釋何謂真實、何謂愛、何謂生活,戳人淚點,發人深省。
故事的講述由兩條時間線交叉呈現,一條是丈夫Jack和妻子Rebacca的日常,在Jack慶祝36歲生日的這一天,他們迎來了自己的三個孩子——雖然最後一個不幸夭折,但他們機緣巧合下領養了一個被親生父親遺棄的黑人小孩——湊齊了「big three」;另一條是三個在同一天度過36歲生日的中年男女所各自面對的心病:體重超過110公斤的肥胖女孩Kate對減肥的猶豫、三流的喜劇演員Kevin對事業的困惑、被人遺棄的黑人金領Randall對身世的探索。沒錯,後三者正是Jack和Rebacca的孩子,兩代人的生活片段來回交替上演,卻又不令人感到眩暈與出戲。
不同於那些讓人開懷一笑的情景喜劇,《This Is Us》是一部情節上挺令人懊喪的劇集,它給人展示的並非生活中的「偉光正」,而是將其中的痛苦悲哀無奈齟齬拆開了一纖一毫擺給你看:你年紀漸長想要孩子了,對方卻仍流連於二人世界;好不容易懷上了三胞胎,分娩時卻有一人胎死腹中;原本以為要個小孩很容易,結果每天都被他們無休止的啼哭聲與吵鬧聲弄到心力交瘁;明明體重超標了,卻抵擋不住食物的誘惑與脂肪的增長;明明理想是當一名出色的演員,卻只能出現在三流的肥皂劇裡;明明養父養母對自己關愛有加,敏感的內心深處卻抑制不住對親生父母的渴望……劇中人物所面臨的挫折與苦惱,在現實生活中不也不乏其例嗎?
Jack和Rebacca都是初次為人父母,但他們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誠如Jack對妻子所承諾的:「如果為人父母滿分是十分,我可以為你做到十一分。不,去他媽的,十一分只是給孩子的,十二分給你。」可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哪怕在外人眼中豔羨不已,也有它覺察不到的傷疤與處理不完的矛盾。儘管彼此之間有著血緣的維繫與親情的牽絆,對待家人也並非時時刻刻總是懷抱著百分之百的愛意,很多時候是夾雜著難以言喻的厭倦、怨念及嫉妒,例如Kevin嫉妒弟弟更受母親的關注,Kate嫉妒媽媽的美貌與苗條,Randall嫉妒其他人有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們同時又為這些心結而感到自卑。是的,他們關愛彼此是發自真心的,但嫉妒與不滿也是真心的,正是這些小情緒的流露,才更貼近生活,貼近我們真實的情感世界。
如果劇情只是停留在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揭露與情緒的宣洩的話,那麼本劇頂多就是一鍋負能量的大雜燴,而本劇卻在那份巨大的荒誕背後,透出一絲光,讓人在冰冷的現實中依然能感受到溫暖。是的,生活不如你所祈願的那般好,卻也不比你所擔憂的那樣糟,生活的瑣碎,構成生活本身。每代人都面臨著每代人的問題與抉擇,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惱與迷茫,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我們。儘管每個人都是飄蕩在時間不同維度的孤獨旅行者,愛卻可以成為紐帶,讓我們抵達彼此,正如那句很戳人心的臺詞所言:「生或者死,並不代表生活的畫中就沒有了一個人的位置,沒有了你或者我,我們都是一體的!」為人伴侶,為人父母,為人子女,都是一次到頭,人生沒有彩排,誰也無法重新來過。過程也許未能盡善盡美,留下了不少缺失與遺憾。可這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存在過,我們愛過,我們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不就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大恩賜嗎?
私以為,真正的心靈雞湯不是教你以自欺欺人的姿態來逃避生活,對生活的種種失意和苦難視而不見,而是讓人在領略到生活陰暗的一面後,仍然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它、處理它甚至改變它,正如本劇第一集裡老醫生所貢獻的金句——「將生活帶給你檸檬般的酸楚釀成猶如檸檬汽水般的甘甜」。
「禪機」是谷卿和朋友們創辦的一份文化生活主題微刊,內容均為原創,包括文化批評、旅行紀實、時政評述、影視雜談、圖書薦讀以及學術與藝術訊息發布,志在為關注現實的理想者提供一個自由表達與分享的平臺。
轉載註明出處,相關事務請發送郵件至:yakozen@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