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達爾卡納爾島位於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東南端,在南緯9°30′、東經160°。是西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最大和最主要的島嶼,是太平洋西部一系列火山島嶼之一。面積5,302平方公裡。為火山島。最高點馬卡拉空布魯(Makarakomburu)山(2,447米)。然而這座曾經荒涼的小島在1942年突然掀起腥風血雨,位於世界兩端的兩個國家在這裡拼了個你死我活,以至於這場戰役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次島嶼爭奪戰。
起因
自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的海軍基地之後,美國人徹底從孤立主義情緒中驚醒過來,他們憤怒了,全國都在呼籲著戰爭。隨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任命切斯特·尼米茲為新的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這位美國海軍的天才級人物在此後長達4年的太平洋戰爭期間,成為日本海軍的死敵。在他的率領下,美軍很快便在隨後的珊瑚海戰役、中途島戰役中報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有趣的事情來了,因為在同一時間,美國人也正打算在南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反攻基地,使之成為遏制日軍南侵的要塞,他們同樣把眼光放在了瓜島上。很快,根據美軍偵察機獲得的情報,日軍在瓜島機場建設速度很快,已經接近完工,如果日軍此舉一旦成功,那麼美軍在東南太平洋上空將受到嚴重威脅,日本飛機可以輕易地打擊美英盟軍來自於澳大利亞的補給運輸。南太平洋司令羅伯特·格姆利中將指揮部隊儘快搶灘登陸瓜島,以打亂曰軍戰略部署。如此一來,兩雙眼睛同時聚焦在這個世界上最荒涼的地方,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登陸瓜島
8月7日清晨,美軍第1陸戰師師長範德格裡夫特陸戰隊少將率領1.9萬士兵在30餘艘戰艦的掩護下悄然登陸瓜島,僅僅一天的時間,美軍就輕易擊敗了日軍在瓜島的所有防禦,因為抵抗實在是太微弱了。當日本得知這個消息後,竟然覺得美軍也只是小股部隊,隨即派出了1000人支援,當然,這1000人都是白給的。然而日軍不知是真的狂妄還是無知,在隨後多次增援中都還是做出了分散用兵,逐次「加油」的方法。就連日軍的海軍大將增援瓜島時只派出了5000人,當然這也是白給了。
8月24日,在部隊登陸之前,山本五十六的艦隊與美軍第61特混艦隊在東所羅門海域進行了一場海空大戰。本來戰爭雙方勢均力敵,可日本人偏偏自我感覺良好,向長官頻頻告捷,山本五十六在錯誤的情報下認為美軍已經被打敗,即命令運輸登陸部隊的船隻在瓜島靠岸並登陸。
姜軍第61特混艦隊司令弗萊徹觀察到,日軍正在進行一次魯莽的登陸行動。他決定將計就計以退為攻,等日軍登陸後再以岸基機和艦載機予以迎頭痛擊。果然,在2000餘人的日本先頭部隊剛剛上岸後,就被美軍火力打得血肉橫飛,傷亡慘重。此時,日軍終於意識到美軍在瓜島絕不是什麼戰術襲擊,也不僅僅是要破壞機場,而是要把瓜島作為一個重要的反攻基地。8月31日,日軍戰時大本營下達命令,在瓜島方向集中陸海軍主力,協同作戰迅速擊潰瓜島美軍。這天晚上,日軍第35旅旅長川口清健少將率領4200人在夜色下乘驅逐艦強行登陸瓜島,從此時起,雙方開始了一場為期半年的瓜島爭奪戰。
戰略轉折
美軍從這場戰爭的一開始就佔據了主動權,在第一次登陸作戰時就投入了約2萬人的兵力,作戰效果不僅顯著而且傷亡也小。在瓜島的美軍指揮官名為範德格裡夫特,具有豐富的叢林島嶼作戰經驗。在8月7日至31日這段時間內,他組織美軍官兵在工事、兵力、作戰物資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們還諷刺地利用起了日本人自己新修的機場,對日軍運輸兵力以及運輸物資的船隻進行了狂轟濫炸,有力地延緩了日軍的登陸進程。從8月31日至9月15日為止,日軍第一次大規模進攻瓜島的行動以失敗告終。
終於,在屢戰屢敗中日軍大本營終於認識到美國人在瓜島的真實力量和瓜島的重要性。這下日軍著急了,不得不增派大量援軍登陸瓜島。在日軍海軍炮火的掩護下,日軍登陸瓜島作戰的兵力達到了2.2萬人,這還不包括之前被幹掉的1萬餘人。在武器落後和美軍強硬的防禦下,日軍一次又一次的自殺式衝鋒根本沒有成效,而且因為美國人控制了機場,使日軍的物資不能及時到達,許多日本官兵餓著肚子在打仗。並且此時的美國也志在必得,總統羅斯福下令,將全部可調用的陸海空武器迅速調到瓜島,以強大的火力支援島上的美軍作戰。
走向潰敗
終於,隨著一次次的失敗,瓜島戰役持續到1943年1月4日,日本人終於認清了形勢,戰時大本營下達了從瓜島撤退的命令,總共有1.3萬名日軍分三次從島上陸續撤出。2月9日下午,美軍完全佔領了瓜島,成為半年爭奪戰以來的最後勝利者。整個瓜島戰役,雙方共交戰30多次,日軍傷亡十分慘重,總共3.6萬名島上日軍,有1.4萬人陣亡或失蹤,9000餘人病死,1000人被俘。反觀美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有16001人陣亡,42001人受傷。
本來美、日軍事實力自中途島戰役之後只是達到一個臨界點,優劣還未充分顯露,而在瓜島戰役之後,日軍的軍事實力遭到進一步削弱,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向美國傾斜。日本大勢已去,在自己的血泊中走上了潰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