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愛讀《唐詩三百首》,他寫的詩水平又如何呢

2021-01-07 見微知著說歷史

1975年,蔣介石先生因病去世。遵其遺囑,大厝時身著長袍馬褂,遺體上覆蓋著青天白日旗。隨遺體入殮的物事除了他生平珍愛的採玉勳章、青天白日勳章、國光勳章之外,就是他日常手不釋卷的四本書:《三民主義》《唐詩三百首》《聖經》《荒漠甘泉》。

蔣介石喜歡翻閱《唐詩三百首》,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老話來分析,他一定也吟得一手好詩了。為何鮮見蔣介石詩作流傳呢?原來,蔣介石寫的詩並不是給世人看的,而是寫在日記中的。

那麼,蔣介石的詩作水平到底如何呢?

小編翻檢蔣公日記,摘錄詩二首,供大家點評。

其一: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

這首詩是蔣介石留日期間(1907)所作,為什麼開篇就有「騰騰殺氣滿全球」之句呢?

原來,上世紀之初,世界流行恐怖主義,中國受此影響,也發生了許多恐怖襲擊事件。「娶妻當娶索菲婭,嫁夫要嫁馬志尼」,這二句是上世紀之初青年革命黨人最時髦的流行語。索菲婭是俄國激進學生,曾經策劃實施了暗殺沙皇;馬志尼是義大利燒炭黨人,著名的暴力革命論者。

當時,華夏大地上也是恐怖活動異常:革命黨贊成暗殺,認為此舉可以喚醒民眾。康有為密謀刺殺慈禧太后,日本人慫恿孫中山刺殺李鴻章,汪精衛密謀刺殺攝政五載灃……

留學日本的蔣介石不能不有所觸動,他作詩言志:東渡求學並不是為了萬裡覓封侯,而是肩負了光復神州的神聖使命。當時的蔣介石,名不見經傳,在日本也並非出類拔萃者,但其志向遠大,胸襟抱負更非尋常可比。

其二:親率三千子弟兵 ,鴟鴞未靖此東徵。

艱難革命成孤憤 ,揮劍長空涕淚橫。

作此詩時,蔣介石剛剛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八個月。蔣介石平 日為人嚴正、不苟言笑,推崇王陽明的理學,處處學習模仿曾國藩的治兵之道。詩作於東徵陳炯明的途中,蔣介石擔任總指揮,親率軍校教導團和學生軍的兩個團大約三千子弟兵前往迎擊叛軍。 因所乘機車發生故障,滯留在現今廣九線上的常平站 (在東莞東面), 道阻中途出師不利,蔣介石為排遣苦悶的心情,有感而發。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良恭儉讓,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流血,蔣介石不懼為革命犧牲,並不擔心出師未捷身先死。蔣介石追隨孫中山革命,絕不是政治投機,而是一種自覺。

如果只是論詩的平平仄仄,蔣介石的詩實在稱不上高明。但其勝在直抒胸臆,自有一股磅礴大氣。蔣介石亦有自知之明, 知道作詩不是自己的長項,因此寫了也只是收錄在日記中,並沒有拿出來公諸於世。

相關焦點

  • 唐詩,詩唐 ——與孩子讀《唐詩三百首》
    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聞一多我們中國素以「詩國」著稱於世。唐朝流傳下來5萬多首詩歌,成為詩歌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後人整理了許多唐詩精選本,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風行海內外,與《詩三百》並駕齊驅,成為今人最珍視的文化遺傳。「三百首」只是個概數,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有310首詩。
  • 《唐詩三百首》竟然是一本武功秘籍?
    他在明朝人季振宜編的《唐詩》和胡震亨編的《唐音統鑑》的基礎上,舉全國專家之力,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編成了卷帙(juàn zhì)浩繁的900卷《全唐詩》。近五萬首詩啊,唐朝有點名氣的詩人寫的詩都被收錄進來了!康熙大帝,功德無量啊!這套書這麼好,適合不適合學習寫詩的人用呢?
  • 《唐詩三百首》第一首詩,你知道是哪首嗎?
    來源 | 詩詞世界(shicishijie)《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詩歌是當時文學的最高代表,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堅實的重要組成部分。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空靈飄渺,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他的詩歌瑰麗詭譎,浪漫神奇之處比之李白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李白的詩比較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而他的詩有時太過奇險艱澀,令人難以理解,故而並不太受人歡迎。不過這也是他不同於其他詩人之處,後人將他這種冷豔傷感的詩歌稱之為「長吉體」,許多文人爭相效仿,卻無人能及。
  • 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太少了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
    說到《唐詩三百首》,幾乎無人不知,連三歲小孩子都能背誦。 上學的時候,誰沒有為那些背不完的唐詩而頭疼呢? 年歲漸長,才漸漸讀完唐詩,才知道這本書的難得。
  • 孟浩然十四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您讀過幾首?最喜歡哪首詩?
    孟浩然有十四首詩入選了《唐詩三百首》,排在唐代詩人的第五位,僅次於李杜、王維和李商隱,這固然和唐三百選錄以短詩優先有關,但是卻也能側面說明孟詩的影響力。而這十四首詩也確實都是佳作,幾乎每首詩都有千古名句常為人吟誦,那麼,那首詩才稱得上是孟浩然的代表詩作呢?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崔顥的一首詩和李白不相上下,入選《唐詩三百首》,驚豔千年
    李白是中國家喻戶曉詩人,他的詩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如果有人和李白寫同題的詩,大多會被他的光芒所掩蓋,李白的詩往往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讀來卻回味無窮。然而,唐代的崔顥寫得一首詩卻能做到和李白平分秋色,這相當難得。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詩,詩情畫意,人間絕美
    唐詩亦有許多絕美之作。穿越千年時光,醉人的唐詩,猶如一杯好酒,沁人心脾,千年回味。《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唐詩,滿滿的詩情畫意,讀完醉入夢鄉。《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中描繪船家少女的大膽和聰慧,憨厚如實的語言維妙維肖,非常可愛。崔顥這兩首詩以素樸真率見長,寫得乾淨健康。女主角的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為止,這樣的蘊藉無邪,是抒情詩中的上乘。《寄人》唐·張泌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 唐詩三百首 | 新嫁娘
    【整體賞析、這首詩是唐代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要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為「新嫁娘」。「洗手作羹湯」,「洗手」標誌著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她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淨爽利。但是,婆婆喜愛什麼樣的飯菜,對她來說尚屬未知數。
  • 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
    【作品簡介】  《過故人莊》由孟浩然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 憑什麼說一輛房車+一本唐詩三百首就不是詩和遠方?
    最近看《老爹特煩惱》的時候,保安隊長對酒吧女老闆表白,說知道她喜歡詩和遠方,他願意送她一輛房車,兩人拿著唐詩三百首一起去流浪。女老闆聽後微笑著拒絕了保安隊長。當時我對保安隊長的話露出了不屑的笑容,覺得他根本不懂什麼是詩和遠方。
  • 《唐詩三百首》中最優美的一首詩,被後人稱為「五絕第一」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流傳千古。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五言絕句第一」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在整個唐代詩壇,尤其是盛唐時期,與「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尊稱他為「詩佛」。他就是王維。
  • 唐詩三百首|燕歌行·並序
    【作品簡介】  《燕歌行·並序》由高適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高適曾三次奉命出塞,所作邊塞詩約二十餘首,最著名的是這首《燕歌行》。這首詩堪稱盛唐邊塞詩最傑出的代表。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士兵遭受了極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於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士兵,諷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將軍。《燕歌行》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 【註解】1.
  • 唐詩三百首丨313杜秋娘《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完)
    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有關春天、有關花開的詩《金縷衣》。這是一首唐詩,在大唐,一流詩人詩作就像群星閃爍,熠耀爭輝。可是即便在繁星滿空的詩壇,這首《金縷衣》還是顯得那麼光彩照人。首先,它是《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是張九齡的《感遇》詩。
  • ​《唐詩三百首》講讀會及古詩詞音樂朗誦會在深圳少兒圖書館舉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7日訊(記者 陳彬 通訊員 楊婷姻)近日,「福田區第四屆文學精品有聲閱讀藝術節」之《唐詩三百首》講讀會及古詩詞音樂朗誦會在深圳少兒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福田區委宣傳部、深圳少兒圖書館共同主辦,深圳市壹書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 這本書等了3年,終於迎來了它的回歸—《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
    與《唐詩三百首》幾無重疊,145位詩人,595首唐詩,就這樣來到我們面前。兼有金聖歎大師的經典評批,每每研讀,頗覺奇妙。不讀唐詩,則不知中國文學有多美。 然有唐一代,流傳下來的唐詩近五萬首,繁盛多樣,讀全、讀完幾乎不可能。很多人讀唐詩,會選擇流傳甚廣的《唐詩三百首》。至於市面上其他唐詩選編,多是噱頭大於內容。若沒有《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對於喜歡唐詩的你,該有多遺憾。
  • 唐詩三百首最憐惜美人香消玉殞的詩,「落花猶似墜樓人」讓人悲傷
    比如唐詩三百首當中的這首最憐惜美人香消玉殞的詩,一句「落花猶似墜樓人」讓人悲傷。且看: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這首是題目是《金谷園》,乃是晚唐杜牧所作。這首詩是一首傷春之作,在大好的春光當中,詩人內心卻無比哀傷,所看到的一切都非常悲涼。
  •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滿懷深情的贈別詩,知遇之恩,常思報答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滿懷深情的贈別詩,知遇之恩,湧泉相報談到「詩聖」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憂國憂民的情懷,無比為人稱道。他的詩多以記錄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變化,表述了儒家仁愛精神以及強烈的患憂意識,後人稱讚其詩為「詩史。」而今天小編卻是分享一首杜甫少有讚譽情誼的贈別詩。